第25章 绝地反击与开业前夜-《重生逆袭:黄金1988》

  “涉嫌销售走私商品,非法牟取暴利。”

  冰冷的话语,如同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瞬间将林卫东从云端打入冰窖。刚刚中标的狂喜还未散去,就被这突如其来的逮捕(虽然是“接受调查”,但架势无异于逮捕)彻底击碎。

  工商局经检科!这可不是市管队那种级别的麻烦!这是动真格的!

  赵大海脸上的笑容僵住,瞬间转为惊怒,下意识地想上前理论,被林卫东死死拉住。

  “大海!别冲动!”林卫东压低声音,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但越是危急,他越是强迫自己冷静。他知道,此刻任何过激行为都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

  他深吸一口气,看向那两个表情冷峻的经检科干部,尽量让语气保持平静:“两位领导,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一直是合法经营,所有商品都有正规进货渠道,也有营业执照和纳税记录。”

  “有没有误会,调查清楚了自然知道。”为首的干部面无表情,语气不容置疑,“请你配合我们的工作。上车吧。”

  黑色的上海轿车像一个移动的囚笼。林卫东被夹在后座中间,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飞速倒退,感觉像是奔赴刑场。赵大海骑着三轮车,拼命跟在后面,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无助。

  怎么办?是谁举报?几乎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陈干部!他竞标失败,立刻动用更狠毒的手段报复!而且直接捅到了市一级的工商局!

  “走私商品”——这指控太恶毒了!目标直指他利润最高、也最说不清来源的磁带生意!虽然他提前处理掉了实物,但如果对方咬死不放,深究起来,他很难自证清白!毕竟那些磁带确实来自南方的“特殊渠道”。

  一旦罪名坐实,不仅仅是罚款没收,很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刚刚到手的承包权必然泡汤,甚至可能留下案底,彻底断绝经商之路!

  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波波冲击着他的神经。

  不能认输!绝不能认输!

  他必须想办法自救!

  很快,车子驶入市工商局大院。林卫东被带进一间询问室。灯光惨白,墙壁斑驳,气氛压抑。

  询问开始了。问题极其尖锐,直指他的磁带生意。

  “林卫东,你近期是否大量销售过流行音乐磁带?”

  “你的磁带进货来源是哪里?有没有海关报关单和完税证明?”

  “销售非法走私音像制品,你知道是什么性质吗?”

  “你竞标百货大楼的资金,是否主要来自这部分非法所得?”

  两个干部轮番发问,语气严厉,试图从心理上击垮他。

  林卫东后背冷汗涔涔,但头脑却异常清醒。他深知,此刻一句话说错,就可能万劫不复。

  他采取的策略是:**部分承认,切割风险,强调现状,凸显态度。**

  “领导,我确实卖过一些磁带。”他首先承认了部分事实,避免被认定为完全抵赖,“但数量很少,只有十几盒,是托南方来的朋友捎带的,就是图个新鲜,赚点差价补贴家用。具体什么渠道,我也不太清楚,当时没多想,确实是我法律意识淡薄,做得不对。”

  他主动承认“错误”,将行为定性为“法律意识淡薄”和“少量”,而非“大量走私”。

  “至于资金来源,”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诚恳,“主要来自我夜市摊位和流动售货的合法收入。领导您可以派人去查,我的铁皮柜主要经营袜子、手套、文具这些小百货,都有正规进货票据,也主动去税务所申报纳税了,这是完税凭证。”

  他适时地拿出了那张宝贵的完税凭证,双手递上。

  “而且,”他继续强调,“那些磁带,我前几天意识到可能有问题后,就已经彻底不再售卖了。现在我的摊位和车上,一盒磁带都没有!领导你们现在就可以去查!”

  他态度诚恳,承认部分错误,但巧妙地将“大量销售走私”的指控化解为“少量捎带、意识淡薄”,并且强调了现已改正,同时突出自己合法经营、主动纳税的一面。

  这番说辞,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询问的基调。

  两个干部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接到的是实名举报,信誓旦旦说林卫东大量销售走私磁带,但现在对方承认的数量很少,而且实物全无,确实难以查证。反倒是对方拿出的纳税凭证,有点出乎他们意料。

  “你说只有十几盒,有什么证据?谁能证明?”干部继续施压。

  “这……当时都是现金交易,没留底子。”林卫东露出为难的神色,但马上说,“但我可以找我那个南方朋友问问,看他能不能提供些证明?不过需要点时间……”

  他这是在拖延,也是在试探。

  “你的南方朋友叫什么?联系方式?”干部追问。

  林卫东说出了南方老板的名字和大概地址(他没电话),但补充道:“他经常到处跑,不一定能马上找到。”

  询问陷入了僵局。对方无法证实“大量走私”,林卫东也无法完全自证清白。

  就在这时,询问室的门被敲响了。一个工作人员探头进来,对为首的干部低声说了几句。

  干部脸色微变,点了点头。

  片刻后,询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让林卫东万万没想到的是,进来的竟然是百货大楼的李经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位看起来级别更高的工商局领导。

  “老刘,怎么回事?听说你们把我们大楼刚中标的承包户给请来了?”那位工商局领导笑着开口,语气看似随意,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分量。

  “王局,您怎么来了?”询问的干部连忙起身,“我们接到实名举报,反映他销售走私磁带,所以请他回来了解下情况。”

  李经理的目光扫过林卫东,对王局说:“王局,这个小林我是知道的。经营上确实有点野路子,但脑子活,也挺规矩。这次竞标,评审组也是看中他这点。至于走私磁带……有确凿证据吗?”

  王局看向询问干部。

  “这个……目前实物证据不足,他自己承认卖过少量,但来源不清。我们正在核实。”询问干部谨慎地回答。

  “哦?实物证据不足?”王局眉头微挑,“那就是查无实据喽?现在改革开放,鼓励搞活经济,个体户也不容易,有点小毛病,批评教育为主嘛。不能因为有人举报,就影响正常的商业活动。更何况,他还是你们百货大楼试点改革的中标者,闹大了,对试点工作的影响也不好。”

  李经理也接话道:“是啊,王局。我们大楼还指望他这新血液带来点变化呢。要是因为这点莫须有的事情黄了,岂不是因小失大?”

  两人的话一唱一和,看似公正,实则是在不动声色地保林卫东!

  林卫东的心脏再次狂跳起来!他瞬间明白了!一定是赵大海想办法通知了李经理!而李经理动用了自己的关系,请动了这位王局长!

  原来,这就是“资质”和“关系”的力量!虽然他依旧渺小,但他的中标者身份,此刻竟然成了他的一道护身符!百货大楼为了试点项目的顺利开展,也不希望他刚中标就出事!

  陈干部的举报,恶毒,却低估了林卫东此刻的价值和对方维护试点项目的决心!

  王局发话了,基调就此定下。

  询问的干部立刻领会了精神:“是,王局,我们明白了。既然证据不足,那就以批评教育为主。林卫东,你以后必须严格守法经营,绝不能再碰任何来路不明的商品!听见没有?”

  “听见了!谢谢领导!我一定牢记教训,绝对合法经营!”林卫东如蒙大赦,连声道谢,后背却早已被冷汗湿透。

  一场滔天危机,竟然就这样有惊无险地化解了!

  走出工商局大门,阳光刺眼。林卫东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赵大海立刻冲上来扶住他。

  “卫东!没事吧?他们没把你怎么样吧?”赵大海急得眼眶发红。

  “没事了……过去了……”林卫东声音沙哑,充满疲惫,却有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

  他看着匆匆赶来的李经理,深深鞠了一躬:“李经理,谢谢您!谢谢您帮我说话!”

  李经理摆摆手,脸色严肃:“林卫东,这次是运气好,下次就没这么简单了!把你那些野路子都收起来!进了百货大楼,就得堂堂正正,规规矩矩!别再给人留下任何把柄!否则,我也保不住你!听见没有?”

  “听见了!我一定规矩做生意!绝不给您丢脸!”林卫东郑重保证。

  回到文化宫夜市,消息早已传开。众人看他的目光更加复杂,有同情,有敬佩,也有忌惮。能惊动工商局又被百货大楼经理保出来,这小子看来真不简单。

  陈干部得知消息后,气得在办公室里摔了杯子,却也无计可施。他没想到林卫东居然能搭上李经理的线,更没想到工商局那边竟然雷声大雨点小。

  经此一役,林卫东彻底明白了规范化经营的重要性。他将所有心思都扑在了筹备百货大楼柜台开业上。

  首先就是资金。虽然中标了,但首期承包费、装修货架、进货流动资金,又是一大笔钱。他之前攒的钱在竞标和应对危机中消耗大半。

  他不得不再次拼命。白天更加卖力地经营铁皮柜和流动车,晚上则拉着赵大海,开始简单布置百货大楼的那个柜台。为了省钱,货架是自己找木工打的,灯光是自己接的,几乎能自己动手的绝不花钱请人。

  李秀兰也彻底办了停薪留职手续,过来全力帮忙。夫妻俩加上赵大海,没日没夜地忙活。

  虽然辛苦,但希望就在眼前,干劲十足。

  几天后,柜台初步布置完成,虽然简陋,但整洁亮堂。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进货。

  这一次,林卫东无比谨慎。他不再寻求任何“捷径”,而是老老实实,带着所有的资金和营业执照,亲自跑遍了本市的国营批发站和正规厂家,精心挑选货品:新颖的文具、质量好的针织品、款式漂亮的发卡头绳、以及少量价格适中的电子表……所有商品都索要了正规发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甚至忍痛放弃了他最熟悉、利润也最高的磁带生意,彻底切割风险。

  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货物渐渐填满了柜台。

  开业前夜,林卫东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百货大楼里。三楼东南角,他的柜台被一块巨大的红布遮盖着。

  周围一片寂静,只有他的呼吸声。

  他缓缓走到红布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粗糙的布面。眼前闪过这半年来的点点滴滴:重生时的绝望,摆地摊的艰辛,南下进货的风险,被敲诈的屈辱,筹集保证金的疯狂,竞标会的惊心动魄,工商局的绝地逢生……一切的一切,如同梦幻。

  明天,这块红布将会揭开。

  “卫东百货”的招牌,将正式挂在这国营百货大楼里。

  这不再是厕所旁边的铁皮柜,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激动、期待、紧张、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种种情绪交织在他心头。

  他知道,脚下的路依然布满荆棘。陈干部绝不会善罢甘休,百货大楼内部的人际关系复杂莫测,经营的压力前所未有。

  但他无所畏惧。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那盖着红布的柜台,眼中闪烁着坚定无比的光芒。

  就在这时,大楼里守夜的老师傅打着手电筒巡楼经过,好心提醒道:“小伙子,还不回去啊?明天就开业了,早点休息,养足精神。”

  “这就走,师傅。”林卫东应道。

  老师傅走过去后,手电筒的光斑无意间扫过柜台旁边墙壁的插座。

  林卫东的目光随之望去,眉头微微一皱。

  插座旁边,有一段新接的电线,外面包裹着绝缘胶布,看起来有些粗糙——这是他们为了省事自己接的柜台射灯电线。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那段略显凌乱的电线,林卫东心里忽然隐隐升起一丝莫名的不安。

  这段电线……应该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