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鲜味破局与暗夜杀机-《重生逆袭:黄金1988》

  “它鲜!太鲜了!!”

  秦师傅那因为极度震惊而变调的声音,如同一声炸雷,在后院弥漫着白色蒸汽和古怪气味的空气中轰然响起。

  林卫东猛地一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个箭步冲上前,也顾不上烫,直接用手指蘸了一点锅里那粘稠、黝黑、卖相实在不敢恭维的膏状物,猛地塞进嘴里!

  一股极其复杂、霸道而纯粹的鲜味,如同炸弹般在他的味蕾上猛烈爆开!瞬间盖过了那一点点残留的霉味和酸涩感!这种鲜味,不同于鸡汤的醇厚,不同于蘑菇的清香,而是一种更加直接、更加尖锐、更能刺激唾液疯狂分泌的极致体验!

  成了!真的成了!虽然工艺粗糙,品相难看,但这股标志性的鲜味证明,方向完全正确!他们真的从这堆被视为垃圾的霉变玉米里,提取出了梦寐以求的东西!

  巨大的狂喜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林卫东!连日来的疲惫、焦虑、恐惧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猛地抓住秦师傅的肩膀,因为激动,声音都在颤抖:“秦师傅!我们成功了!成功了!”

  赵大海和李秀兰也闻声冲了进来,学着样子尝了一点,顿时也都瞪大了眼睛,被那从未体验过的强烈鲜味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这……这玩意……真能这么鲜?”赵大海咂摸着嘴,一脸不可思议。李秀兰则是捂着嘴,眼中充满了惊喜和泪光。

  希望!绝境中诞生的希望之光,终于穿透了厚厚的乌云,照亮了这个一度陷入绝望的小院!

  但林卫东很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成功提取出鲜味物质,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甚至只能算是找到了正确的路径。距离真正能变成可以销售、产生利润的“商品”,还有十万八千里。

  眼前的这一锅黑乎乎的膏体,充其量只能算是粗提的“鲜味膏”,含水量高,不易保存,品相差,根本没法直接卖。

  “还不够!”林卫东目光灼灼,盯着那锅浓稠的液体,“我们要把它变成干的!变成粉末!像盐一样,像白糖一样!这样才能保存,才能运输,才能卖上价钱!”

  结晶!脱水!这是下一步最关键,也最困难的步骤!

  根据前世模糊的记忆和有限的化学知识,林卫东知道工业上似乎是通过某种“结晶析出”的方法来制作味精的。但他们一没有设备,二没有纯化的化学试剂,只能继续土法上马。

  接下来的几天,后院变成了更加疯狂的“实验室”。

  林卫东和秦师傅尝试了各种土办法:持续加热熬干(结果糊锅了,味道发苦)、加入大量食盐希望能共同结晶(得到一锅咸得发苦的奇怪混合物)、甚至尝试用草木灰来过滤……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浪费了不少珍贵的浓缩液。

  每一次失败都让人心疼得滴血,这些可都是钱和心血啊!但每一次失败,也都让他们排除掉一个错误选项,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最终,在一次偶然的尝试中,他们借鉴了红糖制作的土法结晶经验。将浓缩液倒入浅口的陶盆中,放在阴凉通风处让其自然缓慢蒸发水分,同时不时加入少量磨碎的、之前熬制失败的糖块晶体作为“晶种”……

  经过两天两夜的忐忑等待,奇迹发生了!

  陶盆底部,竟然真的析出了一层细小的、略显黄色、但相比之前膏体已经纯净太多的晶体颗粒!

  虽然产量低得可怜,纯度也远不如后来超市里卖的雪白味精,但它确实是固体的!是颗粒状的!散发着那标志性的、令人沉醉的鲜味!

  “成功了!这次真的成功了!”林卫东用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将那一点点珍贵的晶体收集起来,仿佛捧着的是稀世珍宝。

  这一点点晶体,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了成功的样本和初步的工艺,接下来就是改进和扩大。林卫东将剩下的玉米分成小批,不断优化着清洗、发酵、浓缩、结晶的每一个环节。秦师傅也彻底沉浸其中,凭借老手艺人的经验,对火候、时间的掌控越来越精准。

  产量在缓慢提升,晶体的颜色也渐渐变白了一些。

  期间,卫生防疫站的人又来“复查”过一次,但看到店里依旧关门歇业,后院虽然有些奇怪气味但门窗紧闭,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只能再次无功而返。显然,钱科长的警告起了作用,对方暂时不敢再用那种激烈的手段。

  林卫东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他必须争分夺秒!

  他让赵大海偷偷去找了几个绝对信得过的、以前一起摆摊的穷哥们,以每天一块钱的高价(当时普通工人一天工资也就两三块),雇他们晚上来帮忙处理玉米和照看炉火,严格保密。生产的规模得以稍微扩大。

  同时,销售试水也开始秘密进行。林卫东没有直接用“味精”这个后来才普及的名字,而是借鉴了秦师傅提过的“味之素”的概念,起了个更土但更直观的名字——“鲜精”。

  他亲自用油纸包了一小包、一小包大概只有几克重的“鲜精”样品,让赵大海和李秀兰,分头悄悄送给之前关系最好、嘴巴最严的几个老主顾和周边几家小饭馆的老板,只说是自己搞到的新式调味料,让他们免费试用,效果好了再来买。

  忐忑的等待后,反馈陆续回来了!

  效果惊人!

  几乎所有试用过的家庭主妇和小老板都被这神奇的“鲜精”征服了!

  “炒白菜放一点,吃起来跟用鸡汤煨过一样!”

  “做面条汤撒一点,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

  “林老板,这宝贝哪进的?多少钱?先给我来半斤!”

  无声的口碑,如同水银泻地,开始在小范围的人群中悄然蔓延。不断有人偷偷找到店里,哪怕店门关着,也要敲开后门,询问那种“鲜死个人的白粉粉”。

  供不应求!彻彻底底的供不应求!

  虽然林卫东把价格定得极高,一公斤“鲜精”要价高达二十块钱(相当于普通工人半个月工资),但依然无法阻挡人们购买的热情!这玩意太省了,做一锅汤只需要撒一点点,效果立竿见影!

  金钱开始如同涓涓细流,然后逐渐变成小溪,汇入林卫东几乎干涸的钱袋。他首先结清了拖欠的房租和秦师傅的工钱,然后立刻购买了更多的原料(不再是陈化粮,而是正常的次等玉米)和更好的工具。

  希望的曙光越来越亮,压抑已久的小院终于焕发出勃勃生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和干劲。

  然而,林卫东始终保持着最高的警惕。他知道,自己弄出的动静越大,就越容易引起那双暗处眼睛的注意。他将生产和销售严格控制在极小范围内,并且每次交易都现金结算,不留任何字据。

  但“鲜精”的神奇效果和暴利,就像黑暗中的萤火虫,太过显眼。

  这天晚上,林卫东和赵大海正在后院趁着夜色加紧生产,突然,院墙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咒骂声!

  “砰!砰!砰!”

  厚重的院门被人从外面用重物猛烈撞击!

  “林卫东!滚出来!”

  “妈的!敢抢老子生意!活腻歪了!”

  “砸了他的黑作坊!”

  叫骂声粗野而凶狠,明显不是工商卫生的人,倒像是社会上的地痞流氓!

  赵大海脸色一变,抄起一根顶门杠就要冲出去:“妈的!跟他们拼了!”

  林卫东一把拉住他:“别冲动!来者不善!”他心脏狂跳,瞬间想到了一个人——周老板!是不是他眼红这暴利,忍不住直接动用下三滥的手段了?

  就在这时,撞击声突然停了。

  外面传来一阵短暂的打斗声、闷哼声和几声凄厉的惨叫,以及一个冰冷低沉的声音:“滚!再敢来,打断你们的腿!”

  紧接着,脚步声迅速远去,外面重新恢复了寂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林卫东和赵大海面面相觑,惊疑不定。他示意赵大海守着门,自己小心翼翼搬来梯子,爬上墙头向外窥视。

  巷子里空无一人,只有地上似乎残留着几点深色的痕迹,像是……血迹?

  是谁?是谁帮他们赶走了那些地痞?

  是钱科长安排的人?还是……?

  就在林卫东惊魂未定,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屋里的电话突然尖锐地响了起来!

  在这深更半夜,突如其来的铃声显得格外刺耳和恐怖!

  林卫东的心猛地一缩!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

  他深吸一口气,慢慢走过去,接起了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经过明显处理、低沉而扭曲的电子合成音,听不出男女,冰冷得没有任何感情:

  “鲜味……不错。”

  “但命,更重要。”

  “立刻停止你的一切。把它交出来。”

  “否则,下一次,碎的就不是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