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那个经过处理的、冰冷诡异的电子合成音,如同毒蛇的信子,顺着电话线钻入林卫东的耳膜,也钻进了他的心里。
“鲜味……不错。”
“但命,更重要。”
“立刻停止你的一切。把它交出来。”
“否则,下一次,碎的就不是门了。”
咔哒。电话被挂断,只剩下忙音在死寂的夜里空洞地回响。
林卫东握着话筒,僵在原地,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在这一刻凝固了。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后背,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寒意,让他四肢冰凉。
不是周老板!绝对不是!
周老板耍不出这种手段,更不可能用这种经过技术处理的声音来威胁。这冰冷、高效、带着一种居高临下死亡气息的风格,与之前那辆神秘的黑色轿车,与广州展会上那个戴鸭舌帽的跟踪者,与那双始终隐藏在暗处的眼睛,如出一辙!
真正的幕后黑手,终于不再满足于间接的打压和刁难,直接亮出了獠牙!他们不仅知道了“鲜精”的存在,更精准地把握了时机,在他刚刚看到一线生机的时候,给予了最直接、最恐怖的致命威胁!
交出去?交出配方和工艺?那等于交出自己的命根子,重新变回那个任人拿捏的蝼蚁!
不交?下一次碎的就不是门了……那会是什么?是他的腿?还是李秀兰、林小小的安危?
巨大的恐惧如同冰冷的巨手,死死攥住了他的心脏,几乎让他无法呼吸。刚刚因成功而燃起的斗志和希望,在这赤裸裸的死亡威胁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可笑。
“卫东……谁……谁的电话?”李秀兰脸色惨白,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虽然没听到内容,但丈夫那瞬间剧变的脸色和死寂般的恐惧,已经说明了一切。
赵大海也紧张地凑过来,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根顶门杠。
林卫东缓缓放下话筒,强迫自己从那巨大的惊骇中挣脱出来。不能慌!绝对不能慌!对方越是直接威胁,就越证明他们害怕了!害怕这“鲜精”真正成长起来!
他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狂跳的心脏,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没……没事,一个打错的骚扰电话。外面的混混好像跑了,虚惊一场。”
他不能把真相告诉他们,那只会让家人陷入更大的恐慌和无助。
“真的?”李秀兰狐疑地看着他,显然不信。
“真的!放心吧。”林卫东走过去,轻轻抱了抱妻子冰冷的肩膀,“可能是周胖子找的人,看没得手就跑了。以后我们多加小心就是。”
安抚住妻子,林卫东给赵大海使了个眼色,两人走到后院。
“卫东,到底怎么回事?”赵大海压低声音急问。
林卫东看着夜色中堆积的玉米和简陋的设备,声音低沉而严峻:“大海,我们可能惹上大麻烦了。刚才的电话,是冲咱们的‘鲜精’来的,不是周胖子那种级别。”
赵大海倒吸一口凉气:“那……那怎么办?他们要是再来……”
“所以,这里不能待了。”林卫东果断道,“立刻停止生产!把所有现有的‘鲜精’成品、半成品、还有记录数据的纸片,全部打包藏起来!设备能拆的拆,不能拆的用油布盖好,伪装成废品!明天一早,你就去找冯科长,把剩下的玉米款结清,然后告诉他,这试验我们搞不下去了,亏得血本无归,剩下的玉米请他帮忙处理掉,我们不要了!”
“啊?全停了?还把钱都给他?咱们好不容易……”赵大海心疼得直咧嘴。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林卫东眼神冰冷,“必须让他们以为我们被吓破了胆,认输放弃了!这样才能换来喘息的时间!钱没了可以再赚,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可是……”
“没有可是!按我说的做!立刻!马上!”林卫东的语气不容置疑。
赵大海看着林卫东眼中那决绝的光芒,一跺脚:“好!我听你的!”
这一夜,小院在无声的紧张中忙碌起来。所有生产的痕迹被迅速抹去,珍贵的成品和资料被转移到极其隐蔽的地方(林卫东甚至偷偷在床底下挖了个小暗格)。院子里再次变得“干干净净”,仿佛那场轰轰烈烈的“鲜精”试验从未发生过。
第二天,林卫东让李秀兰重新打开了“卫东百货”的店门,但只卖最普通的日用百货,绝口不提“鲜精”二字。他本人则表现得意志消沉,唉声叹气,逢人便诉苦说搞食品加工如何艰难,如何血本无归,差点连棺材本都赔进去。
赵大海也按照指示,去找了冯科长,哭丧着脸把尾款结清,又额外塞了点好处费,恳求他帮忙处理掉那堆“没用的烂玉米”。冯科长拿到钱,又见林卫东果然“失败”了,虽然有点意外,但也乐得轻松,很快就把剩余玉米当饲料处理掉了,彻底撇清了关系。
一切表演,天衣无缝。
暗处的眼睛似乎一直在观察。在随后的几天里,风平浪静。没有再来骚扰电话,没有地痞上门,甚至连工商卫生的例行检查都少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手似乎相信了他们的“失败”,认为他们已经不足为虑,将注意力暂时移开了。
林卫东暗暗松了口气,第一阶段的金蝉脱壳,似乎成功了。但他不敢有丝毫大意,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全假象。只要“鲜精”的潜力存在,只要他还掌握着这门技术,危险就永远不会真正解除。
他必须利用这段宝贵的喘息期,找到一条真正能活下去、并能对抗威胁的路!
直接生产销售“鲜精”这条路,在当前条件下,已经被证明是死路一条,目标太大,极易被扼杀。
必须转换思路!必须寻找一个既能利用“鲜精”技术,又能隐藏自己、规避风险的商业模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南方。上次广州之行,除了设备,他还注意到了另一个现象——那边已经出现了很多为港商、外资厂做配套生产的小加工厂,也就是所谓的“三来一补”。
一个全新的、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脑中逐渐成型。
自己直接生产风险太高,那如果……只为别人提供核心的“鲜味”原料呢?让别的食品厂、调味厂去承担生产和销售的风险,自己只躲在幕后,做一个原料供应商?
就像国外那些芯片公司,不生产电脑,却掌控着电脑最核心的技术!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已!这样做,目标极小,只需要一个更隐蔽的小作坊就能完成核心提取,安全性大大增加。而且,一旦与几家工厂建立了供应关系,就等于有了稳定的现金流和一层保护伞。
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借此机会,学习正规工厂的管理和经验,积累原始资本,为将来自己真正办厂打下基础!
思路豁然开朗!
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如何找到合适的、可靠的合作厂家?如何让对方相信并接受自己的“鲜精”原料?自己一无品牌,二无资质,三无人脉,拿什么去打动别人?
就在林卫东为新的计划苦苦思索突破口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突然登门拜访了。
来的竟然是百货站的钱科长。
他这次没有开车,穿着也很普通,像是下班路过顺便来看看。他走进依旧有些冷清的“卫东百货”,随意看了看货架上的商品,状似无意地问道:“小林,听说你前阵子鼓捣那什么……鲜味的东西,搞砸了?”
林卫东心里一紧,脸上立刻堆起懊恼和沮丧:“唉,别提了钱科长,赔了个底朝天,还差点惹上麻烦。还是老老实实卖我的百货吧,不是搞发明创造那块料。”
钱科长深深看了他一眼,目光似乎能穿透他的伪装。他走到柜台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玻璃台面,沉默了几秒钟,忽然压低声音道:“摔个跟头也好,长长记性。有些东西,不是有点小聪明就能碰的。”
他话里有话,似乎意有所指。
没等林卫东回应,他话锋一转,像是随口闲聊:“哦,对了,过两天我有个远房表侄要来家里吃饭,他在邻市一家国营味精厂跑销售,最近好像正为他们厂产品打不开销路发愁呢。唉,现在这年头,国营厂子也不好干啊……”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卫东一眼,然后摆摆手:“行了,你忙吧,我就是顺路过来看看。走了。”
钱科长来得突然,走得也干脆。但他留下的那几句话,却在林卫东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钱科长绝对猜到了什么!他甚至可能知道自己是在伪装!他最后那段关于“国营味精厂销售困难”的话,绝不是随口闲聊!那简直就像是……像是一份精准投递的信息,一个隐藏在迷雾中的路标!
他在暗示什么?他为什么要帮自己到这个地步?那个所谓的“远房表侄”,是真的存在,还是只是一个接触的借口?
无数的疑问再次涌上心头。钱科长的身份和立场,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
但此刻,林卫东顾不上细究这些。钱科长提供的这个信息,无疑为他那个“幕后供应商”的计划,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也可能是唯一的切入机会!
与一家正为销路发愁的国营味精厂合作?如果自己的“鲜精”能帮助他们提升产品竞争力……
这个机会太诱人了!但也同样充满了未知和风险!国营厂的门槛、人际关系、合作方式……每一步都可能踩雷。
去?还是不去?
林卫东陷入剧烈的挣扎。这可能是通往新生的桥梁,也可能是另一个更深的陷阱。
犹豫再三,他眼中终于闪过决断的光芒。
必须去!哪怕是龙潭虎穴,也要去闯一闯!这可能是打破僵局的唯一机会!
他按照钱科长话语中隐含的时间线索,第二天晚上,精心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小瓶提纯程度最高、色泽最白的“鲜精”样品,用普通的玻璃瓶装着,没有任何标识。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按照钱科长之前留下的模糊地址,朝着那个可能决定他未来命运的方向,忐忑不安地走去。
钱科长的家在一个普通的干部家属院里。林卫东找到门牌号,犹豫了一下,正准备敲门。
突然,他发现房门竟然是虚掩着的,露出了一条缝隙。
里面隐约传来谈话声,其中一个声音,赫然是钱科长!而另一个声音,听起来有些耳熟,语气似乎有些激动……
林卫东下意识地停住脚步,屏住呼吸,侧耳倾听。
只听那个熟悉的声音说道:“……老钱,不是我不帮你!这事风险太大了!那小子底细不清,万一……”
钱科长的声音打断了他,带着一种罕见的焦灼和强硬:“底细我清楚!现在是唯一的机会!你必须……”
就在这时,屋里传来一阵脚步声,似乎有人正朝门口走来!
林卫东心中一惊,来不及细想,下意识地猛地后退几步,闪身躲进了楼道拐角的阴影里,心脏狂跳不止。
紧接着,房门被拉开,一个人影气冲冲地走了出来,头也不回地快步下楼去了。
借着楼道昏暗的光线,林卫东看清了那人的侧脸——
竟然是他?!
“鲜味……不错。”
“但命,更重要。”
“立刻停止你的一切。把它交出来。”
“否则,下一次,碎的就不是门了。”
咔哒。电话被挂断,只剩下忙音在死寂的夜里空洞地回响。
林卫东握着话筒,僵在原地,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在这一刻凝固了。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后背,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寒意,让他四肢冰凉。
不是周老板!绝对不是!
周老板耍不出这种手段,更不可能用这种经过技术处理的声音来威胁。这冰冷、高效、带着一种居高临下死亡气息的风格,与之前那辆神秘的黑色轿车,与广州展会上那个戴鸭舌帽的跟踪者,与那双始终隐藏在暗处的眼睛,如出一辙!
真正的幕后黑手,终于不再满足于间接的打压和刁难,直接亮出了獠牙!他们不仅知道了“鲜精”的存在,更精准地把握了时机,在他刚刚看到一线生机的时候,给予了最直接、最恐怖的致命威胁!
交出去?交出配方和工艺?那等于交出自己的命根子,重新变回那个任人拿捏的蝼蚁!
不交?下一次碎的就不是门了……那会是什么?是他的腿?还是李秀兰、林小小的安危?
巨大的恐惧如同冰冷的巨手,死死攥住了他的心脏,几乎让他无法呼吸。刚刚因成功而燃起的斗志和希望,在这赤裸裸的死亡威胁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可笑。
“卫东……谁……谁的电话?”李秀兰脸色惨白,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虽然没听到内容,但丈夫那瞬间剧变的脸色和死寂般的恐惧,已经说明了一切。
赵大海也紧张地凑过来,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根顶门杠。
林卫东缓缓放下话筒,强迫自己从那巨大的惊骇中挣脱出来。不能慌!绝对不能慌!对方越是直接威胁,就越证明他们害怕了!害怕这“鲜精”真正成长起来!
他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狂跳的心脏,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没……没事,一个打错的骚扰电话。外面的混混好像跑了,虚惊一场。”
他不能把真相告诉他们,那只会让家人陷入更大的恐慌和无助。
“真的?”李秀兰狐疑地看着他,显然不信。
“真的!放心吧。”林卫东走过去,轻轻抱了抱妻子冰冷的肩膀,“可能是周胖子找的人,看没得手就跑了。以后我们多加小心就是。”
安抚住妻子,林卫东给赵大海使了个眼色,两人走到后院。
“卫东,到底怎么回事?”赵大海压低声音急问。
林卫东看着夜色中堆积的玉米和简陋的设备,声音低沉而严峻:“大海,我们可能惹上大麻烦了。刚才的电话,是冲咱们的‘鲜精’来的,不是周胖子那种级别。”
赵大海倒吸一口凉气:“那……那怎么办?他们要是再来……”
“所以,这里不能待了。”林卫东果断道,“立刻停止生产!把所有现有的‘鲜精’成品、半成品、还有记录数据的纸片,全部打包藏起来!设备能拆的拆,不能拆的用油布盖好,伪装成废品!明天一早,你就去找冯科长,把剩下的玉米款结清,然后告诉他,这试验我们搞不下去了,亏得血本无归,剩下的玉米请他帮忙处理掉,我们不要了!”
“啊?全停了?还把钱都给他?咱们好不容易……”赵大海心疼得直咧嘴。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林卫东眼神冰冷,“必须让他们以为我们被吓破了胆,认输放弃了!这样才能换来喘息的时间!钱没了可以再赚,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可是……”
“没有可是!按我说的做!立刻!马上!”林卫东的语气不容置疑。
赵大海看着林卫东眼中那决绝的光芒,一跺脚:“好!我听你的!”
这一夜,小院在无声的紧张中忙碌起来。所有生产的痕迹被迅速抹去,珍贵的成品和资料被转移到极其隐蔽的地方(林卫东甚至偷偷在床底下挖了个小暗格)。院子里再次变得“干干净净”,仿佛那场轰轰烈烈的“鲜精”试验从未发生过。
第二天,林卫东让李秀兰重新打开了“卫东百货”的店门,但只卖最普通的日用百货,绝口不提“鲜精”二字。他本人则表现得意志消沉,唉声叹气,逢人便诉苦说搞食品加工如何艰难,如何血本无归,差点连棺材本都赔进去。
赵大海也按照指示,去找了冯科长,哭丧着脸把尾款结清,又额外塞了点好处费,恳求他帮忙处理掉那堆“没用的烂玉米”。冯科长拿到钱,又见林卫东果然“失败”了,虽然有点意外,但也乐得轻松,很快就把剩余玉米当饲料处理掉了,彻底撇清了关系。
一切表演,天衣无缝。
暗处的眼睛似乎一直在观察。在随后的几天里,风平浪静。没有再来骚扰电话,没有地痞上门,甚至连工商卫生的例行检查都少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手似乎相信了他们的“失败”,认为他们已经不足为虑,将注意力暂时移开了。
林卫东暗暗松了口气,第一阶段的金蝉脱壳,似乎成功了。但他不敢有丝毫大意,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全假象。只要“鲜精”的潜力存在,只要他还掌握着这门技术,危险就永远不会真正解除。
他必须利用这段宝贵的喘息期,找到一条真正能活下去、并能对抗威胁的路!
直接生产销售“鲜精”这条路,在当前条件下,已经被证明是死路一条,目标太大,极易被扼杀。
必须转换思路!必须寻找一个既能利用“鲜精”技术,又能隐藏自己、规避风险的商业模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南方。上次广州之行,除了设备,他还注意到了另一个现象——那边已经出现了很多为港商、外资厂做配套生产的小加工厂,也就是所谓的“三来一补”。
一个全新的、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脑中逐渐成型。
自己直接生产风险太高,那如果……只为别人提供核心的“鲜味”原料呢?让别的食品厂、调味厂去承担生产和销售的风险,自己只躲在幕后,做一个原料供应商?
就像国外那些芯片公司,不生产电脑,却掌控着电脑最核心的技术!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已!这样做,目标极小,只需要一个更隐蔽的小作坊就能完成核心提取,安全性大大增加。而且,一旦与几家工厂建立了供应关系,就等于有了稳定的现金流和一层保护伞。
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借此机会,学习正规工厂的管理和经验,积累原始资本,为将来自己真正办厂打下基础!
思路豁然开朗!
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如何找到合适的、可靠的合作厂家?如何让对方相信并接受自己的“鲜精”原料?自己一无品牌,二无资质,三无人脉,拿什么去打动别人?
就在林卫东为新的计划苦苦思索突破口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突然登门拜访了。
来的竟然是百货站的钱科长。
他这次没有开车,穿着也很普通,像是下班路过顺便来看看。他走进依旧有些冷清的“卫东百货”,随意看了看货架上的商品,状似无意地问道:“小林,听说你前阵子鼓捣那什么……鲜味的东西,搞砸了?”
林卫东心里一紧,脸上立刻堆起懊恼和沮丧:“唉,别提了钱科长,赔了个底朝天,还差点惹上麻烦。还是老老实实卖我的百货吧,不是搞发明创造那块料。”
钱科长深深看了他一眼,目光似乎能穿透他的伪装。他走到柜台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玻璃台面,沉默了几秒钟,忽然压低声音道:“摔个跟头也好,长长记性。有些东西,不是有点小聪明就能碰的。”
他话里有话,似乎意有所指。
没等林卫东回应,他话锋一转,像是随口闲聊:“哦,对了,过两天我有个远房表侄要来家里吃饭,他在邻市一家国营味精厂跑销售,最近好像正为他们厂产品打不开销路发愁呢。唉,现在这年头,国营厂子也不好干啊……”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卫东一眼,然后摆摆手:“行了,你忙吧,我就是顺路过来看看。走了。”
钱科长来得突然,走得也干脆。但他留下的那几句话,却在林卫东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钱科长绝对猜到了什么!他甚至可能知道自己是在伪装!他最后那段关于“国营味精厂销售困难”的话,绝不是随口闲聊!那简直就像是……像是一份精准投递的信息,一个隐藏在迷雾中的路标!
他在暗示什么?他为什么要帮自己到这个地步?那个所谓的“远房表侄”,是真的存在,还是只是一个接触的借口?
无数的疑问再次涌上心头。钱科长的身份和立场,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
但此刻,林卫东顾不上细究这些。钱科长提供的这个信息,无疑为他那个“幕后供应商”的计划,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也可能是唯一的切入机会!
与一家正为销路发愁的国营味精厂合作?如果自己的“鲜精”能帮助他们提升产品竞争力……
这个机会太诱人了!但也同样充满了未知和风险!国营厂的门槛、人际关系、合作方式……每一步都可能踩雷。
去?还是不去?
林卫东陷入剧烈的挣扎。这可能是通往新生的桥梁,也可能是另一个更深的陷阱。
犹豫再三,他眼中终于闪过决断的光芒。
必须去!哪怕是龙潭虎穴,也要去闯一闯!这可能是打破僵局的唯一机会!
他按照钱科长话语中隐含的时间线索,第二天晚上,精心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小瓶提纯程度最高、色泽最白的“鲜精”样品,用普通的玻璃瓶装着,没有任何标识。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按照钱科长之前留下的模糊地址,朝着那个可能决定他未来命运的方向,忐忑不安地走去。
钱科长的家在一个普通的干部家属院里。林卫东找到门牌号,犹豫了一下,正准备敲门。
突然,他发现房门竟然是虚掩着的,露出了一条缝隙。
里面隐约传来谈话声,其中一个声音,赫然是钱科长!而另一个声音,听起来有些耳熟,语气似乎有些激动……
林卫东下意识地停住脚步,屏住呼吸,侧耳倾听。
只听那个熟悉的声音说道:“……老钱,不是我不帮你!这事风险太大了!那小子底细不清,万一……”
钱科长的声音打断了他,带着一种罕见的焦灼和强硬:“底细我清楚!现在是唯一的机会!你必须……”
就在这时,屋里传来一阵脚步声,似乎有人正朝门口走来!
林卫东心中一惊,来不及细想,下意识地猛地后退几步,闪身躲进了楼道拐角的阴影里,心脏狂跳不止。
紧接着,房门被拉开,一个人影气冲冲地走了出来,头也不回地快步下楼去了。
借着楼道昏暗的光线,林卫东看清了那人的侧脸——
竟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