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迷途知返-《一九八五到二零二五》

  派出所的灯光白得刺眼。志远坐在硬邦邦的木头椅子上,手心微微出汗。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少则一年,多则三五年的刑期。

  “姓名?”做笔录的民警头也不抬。

  “赵志远。”

  “年龄?”

  “十八。”

  民警抬起头,打量着他:“自首?说说吧,什么事?”

  志远深吸一口气,从在学校打架斗殴,到被刀疤男勒索开始,再到大猛为他盗窃的事,一五一十地全说了出来。他交出了那个装有一万赃款的纸袋。。

  民警听得眉头越皱越紧。当志远说完最后一个字时,民警放下笔,突然笑了:“就这些?”

  志远愣住了:“这些...还不够吗?”

  民警摇摇头,语气出乎意料地温和:“小伙子,你说的这些,除了打架斗殴可能涉及治安处罚,其他的..构不成刑事犯罪啊。”

  “不是,但是...”

  “但是什么?”民警打断他,“你是被勒索的一方,虽然处理方式有问题,但本质上你是受害者。至于包庇犯罪...”他拿起那个装钱的纸袋,“你能主动上交赃款,这算重大立功表现,不算包庇。”

  志远彻底懵了:“那...大猛他...”

  “王大猛的案子另案处理。”民警正色道,“但你主动自首、上交赃款的行为值得肯定。这样吧,你先回去,后续有需要我们会再联系你。”

  走出派出所时,志远整个人都是懵的。他原本准备迎接法律的严惩,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

  “年轻人,”临走时,那个民警叫住他,“有正义感是好事,但下次记得先报警。有些事情该交给警察处理。”

  回到学校,志远还没从恍惚中回过神来,就接到了家里的电话。母亲秀玲的声音带着哭腔:“远啊,爷爷...爷爷走了...”

  志远如遭雷击,手机差点掉在地上。

  赵老汉的葬礼办得简单。灵堂设在志远家正厅,前来吊唁的乡亲络绎不绝。志远披麻戴孝,跪在灵前,机械地回着礼。

  他心里充满愧疚,这些年光顾着自己的事,陪爷爷的时间太少太少。记忆中最后几次见爷爷,都是在匆匆忙忙中度过。

  出殡那天,天气阴沉。平安捧着遗像,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就在队伍即将出发时,村口突然传来一阵摩托车的轰鸣声。

  十几辆摩托车呼啸而来,每辆车上都坐着两个纹龙画虎的青年。车队在送葬队伍前停下,为首的黄毛摘下头盔,快步走到志远面前,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远哥!节哀!”

  志远愣住了:“你们...怎么来了?”

  “听说爷爷走了,兄弟们来送一程。”黄毛一挥手,十几个青年齐刷刷地鞠躬:“远哥节哀!”

  这阵仗把乡亲们都吓住了。窃窃私语声四起: “志远这是在外面混黑社会了?” “看看那些人,一个个纹身戴链子的...” “老赵家怎么出了这么个孙子...”

  志远的父亲平安脸色铁青,母亲秀玲则吓得脸色发白。志远自己也尴尬不已,但人来都来了,总不能赶走。

  “远来是客,一会跟着坐席吧。”志远勉强维持着镇定,吩咐帮忙的乡亲添几桌酒席。

  整个葬礼的气氛变得诡异起来。一方是披麻戴孝的悲痛家属,一方是纹身戴链的社会青年,双方格格不入却又不得不共处一室。

  席间,黄毛举着酒杯来到志远面前:“远哥,以后有啥事尽管吩咐!兄弟们随叫随到!”

  志远接过酒杯,压低声音:“吃完饭就赶紧回去。这种场合你们不适合出现。”

  “放心吧远哥!”黄毛拍着胸脯,“我们有分寸!”

  葬礼结束后,志远在村里的名声彻底变了。

  从前那个老实巴交的赵家孙子,如今成了“道上”的“远哥”。乡亲们看他们家的眼神都带着敬畏和疏远。

  回到学校,志远心情沉重。他本想彻底告别过去,却因为一场葬礼又被拉回了那个圈子。

  回校第二天,苏晴就找到他。

  两人在学校的小树林里散步。志远把前因后果都说了出来,包括自首的乌龙和葬礼的尴尬。

  苏晴听完,沉默了很久。最后她轻声说:“志远,我理解你的处境。但是...我们真的合适吗?”

  志远的心沉了下去:“苏老师,你听我解释...”

  “不用解释。”苏晴摇摇头,“我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但是志远,我是个普通的老师,想要的是平凡的生活。而你...”她顿了顿,“你的世界太复杂了。”

  “我可以改变!”志远急切地说,“我已经在改变了!技能大赛,和这群兄弟疏远...”

  “但那真的是你想要的吗?”苏晴看着他,“还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砸在志远心上。他愣在原地,久久说不出话。

  苏晴叹了口气:“志远,我们先冷静一段时间吧。等你真正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再来找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看着苏晴远去的背影,志远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他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方向,却发现那可能只是另一条歧路。

  随后的日子,志远把自己埋进书堆里。他报名参加了所有的技能培训,从早到晚泡在实训室。但无论多么忙碌,心中的空洞始终无法填补。

  他突然意识到,或许真正的改变不是彻底告别过去,而是带着过去的教训,更好地走向未来。

  第二天,志远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他主动找到学校领导,申请成立“青少年帮扶社”。

  “我想帮助那些像我一样迷途的学生。”志远在申请书上写道,“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理解和引导。”

  令他意外的是,学校居然批准了。更让他意外的是,苏晴主动提出担任指导老师。

  社团第一次活动时,来了不少学生。有曾经跟着志远混的,有被欺负过的,也有单纯好奇的。

  志远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深吸一口气:“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关于一个曾经迷失的少年,如何一步步找到方向...”

  他讲了自己的经历,讲了被欺凌的痛苦,讲了以暴制暴的迷茫,讲了想要改变的挣扎。台下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认真听着。

  讲到最后,志远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暴力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的强大,是能够保护想保护的人,而不是让多少人害怕你。”

  活动结束后,苏晴找到志远:“讲得很好。”

  志远看着她:“是你让我想变得更好。”

  “不,”苏晴摇摇头,“是你自己选择了变好。”

  两人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