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这次可能是一等功-《破案,我的直觉强得可怕》

  车辆在夜色中平稳行驶,引擎低沉的声音如同催眠曲。

  胡志华与章恒同乘一辆车,也坐在后排,就在章恒的旁边。

  车厢内光线昏暗,只有窗外偶尔掠过的路灯在章恒年轻的侧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胡志华忍不住又侧头看了一眼身旁正闭目养神的章恒,心中赞许地、重重地点了点头。

  此刻,他的心情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波澜起伏,极不平静,甚至可以说是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一直到现在,他都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仿佛置身于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境之中。

  那桩当初震惊全省、线索寥寥、如同巨石般压在全省刑侦战线心头整整十二年,让无数老刑侦折戟沉沙的“青石镇灭门悬案”,就这么……被破了?

  而且是以这样一种雷霆万钧、势如破竹的方式!难以置信!简直如同天方夜谭!

  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几乎要颠覆认知的是!

  他们带着完备的手续,兴冲冲地赶来接人,对方却态度强硬,寸步不让,摆明了要分一杯羹。

  而章恒一来,甚至连市局的大门都没正式进,仅仅是一场酒局,情况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惊天逆转!

  尤其是当他看到,之前还带着官腔和算计的孙副局长,最后竟然和章恒勾肩搭背、一口一个“兄弟”地叫着,两人关系好得仿佛能穿同一条裤子,热情豪爽得像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他就更加觉得眼前的一切充满了荒诞而又真实的戏剧性。

  但他心中无比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不是梦。

  两名重要的嫌疑人,此刻就戴着手铐,分别坐在后面那两辆警车里,正被他们连夜押解回白云市。

  巨大的好奇如同猫爪般挠着他的心:小章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不仅在极短时间内锁定了远在江北省的嫌疑人,成功实施了抓捕,更是用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让那位精明的孙副局长态度发生巨变,甚至将他奉为上宾,视为知己!

  他又深深地看了一眼呼吸平稳、仿佛只是在小憩的章恒,最终也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强迫自己休息。

  他明白,带回嫌疑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一场与罪犯心理和意志正面交锋的硬仗——审讯,在等待着他们。必须养精蓄锐。

  夜色如墨,渐渐被东方天际泛起的一丝微光稀释。

  当三辆风尘仆仆的警车,披着破晓前最深的寒意和秋晨的凉露,稳稳地驶入青阳分局大院时,办公楼前已是灯火通明。

  分局局长叶青山,亲自带着几位核心局领导,以及主要科室的负责人,已经在那里等候。

  尽管此刻天色尚未大亮,晨曦仅仅在天边勾勒出一缕纤细的鱼肚白,清冷的空气中还带着深夜的寒意,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丝毫倦容,只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期待。

  “来了!他们回来了!”

  不知道是谁压低声音喊了一句,带着激动。

  瞬间,所有等待者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大院入口,如同探照灯般聚焦在那三辆缓缓驶入、带着远征归来的疲惫与荣耀的警车上。

  车子平稳地停在众人面前。

  车门打开,一行人陆续下车。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两名戴着手铐、神情萎靡、被左右两名身材高大的刑警牢牢控制着的嫌疑人。

  他们的出现,仿佛无声地宣告着一个沉重时代的结束。

  章恒、胡志华等人也快步下车。

  看到以叶局为首的领导们竟然亲自在凌晨的寒风中迎接,众人不禁心头一热,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身为刑侦大队长,胡志华更是挺直了腰板,尽管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声音却洪亮有力,充满了完成重大使命后的成就感和振奋:“叶局!各位领导!奉命前往江北省,成功将两名‘青石镇12.22特大杀人案’重要嫌疑人王某、赵某顺利带回!请您指示!”

  叶青山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笑容,他向前紧走两步,主动伸出双手,与凯旋的队员们一一用力握手,声音带着发自内心的赞许:“辛苦了!辛苦了!同志们,干得漂亮!你们都是好样的!”

  当他走到章恒面前时,握手的时间明显更长了一些,他甚至伸出另一只手,轻轻地、却充满力量地拍了拍章恒的肩膀,目光中充满了激赏和感慨:“小章,好样的!你这次,可是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天大的惊喜啊!我是真的没想到,这块压了我们十二年的大石头,竟然被你……这么快就搬开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说实话,章恒的内心深处,对叶青山此前在分配问题上的不作为,又故意不参加自己的婚礼,心里是埋着一根刺的,那根刺尚未拔出,依然隐隐作痛。

  但此刻,他看着叶青山那似乎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赞赏,不像是在众人面前装模作样,便也将那份复杂的情绪暂时压下,脸上露出一贯的谦逊表情,微微欠身道:“叶局过奖了,案子能破,是专案组全体同志共同努力、并肩作战的结果,更是离不开您和局党委的全力支持,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分内之事。”

  叶青山似乎心情极佳,又拉着章恒连说了好几句话,内容无外乎是夸奖和勉励,眼神中的满意几乎要溢出来。

  然后,他收敛笑容,恢复了一局之长的威严,大手一挥,指令清晰地下达:“预审科的同志,已经全部就位,做好了准备!马上对两名嫌疑人,分开进行突审!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听到他们的口供!”

  尽管朝阳还未完全跃出地平线,但青阳分局内部,已经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仪器,高速运转起来。

  办公楼内,灯火通明,走廊里总能见到一道道或匆忙、或专注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大战告捷后乘胜追击的紧张与兴奋。

  分开审讯立即在特定的审讯室里同步进行。

  经验丰富的预审科骨干主导问话,章恒作为案件突破的核心功臣,也在其中一个审讯室隔壁的观察室,隔着单向玻璃,静静地观察着,聆听着。

  审讯过程,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或许是因为远在江北省的同伙落网,打破了他们最后的侥幸心理;或许是因为警方出示的部分铁证,已经让他们无从辩驳。

  在预审民警强大的心理攻势和环环相扣的追问下,两人的心理防线迅速土崩瓦解,如同被冲垮的堤坝,开始一五一十地交代十二年前那个血腥夜晚的罪行。

  据他们交代,在1990年12月,他们一共六人(以王某军和王某剑兄弟为首),流窜至经济更为发达的江南省,目的就是“干一票大的”,弄一笔巨款回家过年。

  起初,他们确实物色了一个目标,准备了绳索、砍刀等工具,意图实施绑架勒索。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动手前,在大街上因为形迹可疑,被巡逻的警察盘问并带回派出所。

  虽然警察发现了他们携带的绳子和砍刀,但由于他们尚未实施犯罪,且矢口否认作案意图,警方在当时的技术和侦查条件下,未能深挖出更多线索。

  在经过24小时的询问和登记后,只能将他们释放。

  经过这番惊吓,团伙中两名胆子较小的成员萌生退意,提前返回了江北省老家。最终,只剩下王某军兄弟在内的四人,决定铤而走险。

  他们不甘心空手而归,经过多次踩点,最终盯上了青石镇著名的富裕户——木材厂老板丁某。

  尤其是看到丁家居住的独栋别墅,气派非凡,更是让他们觉得找到了“天赐良机”。

  1990年12月22日晚上十点多钟,四人携带凶器,利用夜色掩护,潜入了丁家别墅,并迅速控制了别墅内的丁某及其家人。

  起初,他们只是为了求财。但在翻箱倒柜之后,只找到了三千多块钱现金。这笔钱在1990年虽不算小数目,但远远低于他们对一个“富豪”的预期。

  求财心切,进而演变成了丧心病狂的逼问。

  为了逼迫丁某交出更多隐藏的财物,他们开始用刀子在丁某及其家人身上残忍地捅刺。

  场面逐渐失控,理智被疯狂吞噬,单纯的抢劫,彻底演变成了一场令人发指的虐杀!

  据嫌疑人供述,他们先后在丁家六口人身上,共计捅刺了超过两百刀!其行径之残忍,令人发指!

  至此,笼罩在“青石镇灭门案”上空长达十二年之久的厚重迷雾,被彻底驱散!案情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上午九点多钟,青阳分局的大会议室内,召开了隆重而简短的案情总结通报会。

  市局局长黄建喜等主要领导,特地从市里赶了过来,亲自出席。

  黄局长坐在主位上,红光满面,精神焕发,眉宇间是扬眉吐气的畅快,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看起来都年轻了好几岁。

  他看向章恒的眼神,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里面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赏识、欣慰和极大的满意。这种来自最高领导的青睐,让在场不少中层干部心中暗自羡慕,甚至有些酸涩。

  轮到黄局长做压轴发言时,他声音洪亮,情绪激昂,多次提到并高度赞扬了章恒在此案中的卓越贡献,并且,他再次提到了那个让所有刑警都心潮澎湃的承诺:

  “同志们!‘青石镇12.22特大杀人案’,到这里,基本可以宣告,成功侦破了!”他用力一挥手,斩钉截铁,“尽管目前还有两名主要嫌疑人王某军、王某剑在逃,尚未归案!但这已经不影响本案被成功侦破这个铁一般的事实!”

  他的目光再次落到章恒身上,充满了激赏:“章恒同志,在这次案件的侦破过程中,表现出了超凡的洞察力、坚韧的意志力和卓越的指挥才能,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为我们白云市公安系统,立下了赫赫战功!我在这里,再次郑重承诺,市局党委,将竭尽全力,向上级部门为章恒同志,申报个人一等功!”

  个人一等功!

  台下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和骚动。

  当初黄局长在案情分析会上提出这个可能性时,不少人还以为是领导为了鼓舞士气画的“大饼”。

  现在看来,这竟然是实打实的真话!是要动真格的!

  有人由衷地为章恒感到高兴,投去羡慕和敬佩的目光;也有人心中难免泛酸,感慨命运和能力的差距。

  而章恒本人,坐在台下,听到“个人一等功”这五个字时,内心也是激荡不已,难以平静。

  个人一等功!这是多么崇高、多么沉重的荣誉!很多同行,终其一生,能获得一次个人三等功已属不易,而自己,参加工作不久,就可能荣获一等功!

  一等功啊!

  他努力深呼吸,强迫自己保持表面的镇定,不让内心的狂喜过于外露。但在振奋与荣耀感冲击的同时,章恒的头脑依然保持着难得的清醒。

  他清楚地知道,还有两名双手沾满鲜血的主犯在逃,尚未归案!必须尽快将他们抓捕回来,才能算是对此案有一个真正圆满的交代,才能告慰那六位惨死的冤魂!

  就在青阳分局这边沉浸在案件告破的喜悦与庆功的氛围中时,数百公里之外的江北省,某县公安局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孙副局长此刻已经彻底酒醒了。

  他坐在办公室里,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宿醉带来的头痛一阵阵袭来。记忆如同断片的录像带,努力地拼接、回溯……昨晚……好像是和江南省那边过来办案的警察喝酒……那个年轻的组长,叫章恒……

  好像……似乎……我……我答应了章恒,那两名好不容易抓到的、牵扯到惊天大案的犯罪嫌疑人……交给他们带走了?!

  不是吧!我难道真的答应了?!嫌疑人他们真的已经连夜带走了吗?!

  想到这里,孙副局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瞬间彻底清醒,哪里还能坐得住!

  他“嚯”地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也顾不上头疼了,马上急急忙忙、火急火燎地第一时间就将亲自参与昨晚行动的梁德军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德军同志!”孙副局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急切,眼睛紧紧盯着梁德军,“你……你老实告诉我,我们抓回来的那两位……那两位嫌疑人呢,他们现在人在哪里,是不是还在我们的滞留室里?!”

  看到孙副局这副模样,梁德军在心里长长地、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非常明白,孙副局现在是酒醒了,人也完全清醒了,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悔了。

  我的孙局唉……现在才想起来问,已经太迟了啊!

  人家白云市局的人,连夜就已经把人和相关案卷材料,全部带走了!现在估计都快到地方了!您这后悔药……没处买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