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这些刀口舔血的汉子眼中没有对死亡的畏惧,却写满了不甘。

  甘宁深吸一口气,猛然睁眼。

  放下兵器!

  随着他的命令,锦帆贼纷纷弃械投降。

  黄忠暗自松了口气。

  作为故交,他实在不愿看到甘宁为孙权枉送性命。

  ......

  战场另一端。

  董袭在乱军中被庞德斩于马下。

  贺齐遭李典、乐进合围,兵器脱手的瞬间被乐进生擒。

  蒋钦率残部突围时,迎面撞上邓艾、姜维率领的虎豹骑。

  见是两名小将拦路,蒋钦满眼轻蔑。

  却不想——

  邓艾长枪如龙,姜维刀法凌厉。

  不过数合,这位江东老将就被打得狼狈不堪,当场被俘。

  最终仅有凌统等少数将领带着数千残兵逃回。

  ......

  逍遥津畔。

  狂风怒号,战马嘶鸣。

  张辽的刀锋直指孙权咽喉。

  纳命来!

  孙权仓皇滚鞍 ,亲卫们拼死上前阻拦。

  张辽斩杀了孙权身边的几名亲卫。

  孙权此刻披头散发,浑身沾满汗水和不知名的污渍。

  眼见张辽率领数百曹军再次杀来,孙权绝望地闭上眼睛。

  突然——

  一柄飞刀破空而来!

  张辽挥刀格挡。

  只见岸边不知何时已聚集数千江东军,为首之人身着白色蓑衣,头戴草帽。

  正是吕蒙。

  子明!子明来了!孙权喜极而泣,对着张辽狂笑:张文远,你能奈我何?

  他像只得意的小鸡般蹦跳着挑衅。

  咻——

  张辽突然张弓搭箭,利箭直取孙权面门!

  箭矢擦偏射中肩膀,剧痛让孙权龇牙咧嘴。

  吕蒙率领的乃是周瑜旧部精锐,张辽见势不妙,只得撤军。

  军医为孙权包扎时,吕蒙看着主公狼狈的模样,难掩震惊:十万大军怎会败得如此惨烈?

  孙权恼羞成怒:都怪探子失职!

  吕蒙欲言又止,轻叹一声。孙权却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子明,今日救我性命者,当属你首功。

  像你这般忠勇双全的栋梁之才,理应位居要职。

  吕蒙闻言身躯微震。

  孙权的弦外之音已然明了。

  能文能武之人该居何位?

  自然是执掌三军帅印,出任江东特有的左都督之职!

  这意味着,

  吕蒙接任鲁肃已成定局。

  然而吕蒙并不知晓,

  经此一役,气量狭小的孙权已容不得鲁肃屡屡违逆。

  在孙权眼中,

  鲁肃已然脱缰。

  既失掌控,

  便需重新布局制衡!

  最稳妥之策,

  便是撤换左都督!

  这个重要位置,

  孙权只要唯命是从的提线木偶!

  ......

  合淝城下,

  各部清点战俘完毕。

  除甘宁主动归降外,

  徐盛、贺齐、蒋钦皆成阶下囚。

  阵亡将领中,

  潘璋、董袭、陈武赫然在列。

  陈武尤为冤枉,

  本是督运粮草的后军统帅,

  为救孙权而殒命张辽刀下。

  死者长已矣,

  哪知主公是否感念其忠。

  其余被俘将领闻听同僚死讯,

  不免物伤其类。

  提及孙权,

  张辽正欲为失擒之事请罪,

  曹舒却抬手制止。

  文远将军已竭尽全力。

  况且未擒孙权,未必是坏事。

  以将军之见,孙权统兵之能若何?

  张辽闻言嘴角微撇。

  后世常争论孙十万微操大师孰高孰低,

  实乃菜鸡互啄,

  难分轩轾!

  曹舒复问:

  若孙权被擒,江东局势将如何演变?

  张辽略作沉吟:

  鲁子敬必临危受命,

  收拢残兵固守长江。

  届时荆州关云长,

  定会陈兵以待。

  江东内部的继任者,即便不是孙权的儿子,也必定会是孙匡或其他近亲。

  曹舒微微颔首。

  张辽的剖析极为精准。

  鲁肃本就是仅次于孙权的江东第二号人物。

  若孙权身亡,鲁肃将立即接掌江东大权。

  至于由何人继承孙权之位,这并非关键所在。

  无论何人上位,江东世家都会团结一致,全力支持新主。

  自赤壁之战后,江东世家与孙权进入了空前的蜜月期。

  他们已在孙权与江东基业上投入大量资源,岂能轻易撤资?

  须知此时形势与赤壁前夕截然不同。

  赤壁战前,江东世家对孙权的投入尚属试探性质。

  那时随时可转投曹操。

  但今时不同往日。

  此时撤资将血本无归!

  因此。

  若孙权身死,以鲁肃为首的淮泗集团与江东世家必将空前团结!

  这并非为保全孙权基业,实为维护自身利益!

  文远将军。

  激战终日,且去歇息吧。

  我已修书将将军战功急报家父。

  想必将军不日即可晋升。

  在此,先预祝将军前程似锦。

  曹舒含笑而言,张辽亦展颜而笑。

  张辽何等聪慧。

  他深知曹舒言外之意。

  日后若遇嗣位之争,他张文远必将坚定站在曹舒一方!

  正当张辽欲辞别时,忽又想起一事。

  急忙禀告道:

  舒公子,方才战阵中缴获孙权青罗伞盖马车。

  车内有一 ,据闻是孙权未过门的美妾!

  曹舒眉梢微扬。

  建安风骨,魏武遗风,双重特质瞬间涌现!

  ……

  掀开车帘。

  曹舒看见怀抱琵琶,蜷缩在车厢角落的步练师。

  熟知历史的曹舒,自然清楚步练师在原历史中的身份。

  孙权身边精通音律的步练师,因出众的才艺深得君主欢心。

  这位吴国佳丽曾两度让孙权力排众议欲立其为后,却终其一生未能戴上凤冠。反倒是后来者潘淑,坐享其成地获得了本该属于步练师的后位。

  时移世易,如今落入曹舒之手的步练师,注定与江东旧主再无瓜葛。

  听闻你精通音律?曹舒饶有兴致地问道,除却琵琶,可还擅长其他乐器?

  步练师低垂螓首,声若蚊蝇:妾身略通笛、箫与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