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曹舒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这位才女果然技艺不凡,尤其那玉箫之技,非经年苦练难成气候。他暗自盘算,日后定要常听其演奏,既可精进技艺,又能怡情养性。

  今后你便随侍左右。曹舒转身吩咐道,若思念江东亲人,可修书往来。只是所有书信需经查验。

  步练师惊喜抬眸,恰见少年俊朗的容颜。正值芳华的她顿时羞红了脸——比起孙权,眼前这位翩翩公子显然更合心意。

  乱世飘零,她本已做好 的准备,未料竟得此善待。能侍奉在曹舒身侧,于她而言已是意外之喜。

  安顿完毕,曹舒便与张辽、乐进、李典等将领押解俘虏返回合淝城。

  江东军此战折损士卒超过两万,另有约两万五千人被俘。这些江东降卒皆是精通水性的精锐,实乃组建水师的绝佳人选。

  被俘将领计有甘宁、徐盛、蒋钦、贺齐四人。曹舒决意逐一招降,首当其冲的便是锦帆甘宁。

  当黄忠引甘宁入帐时,这位江东猛将敏锐注意到黄忠对曹舒的称呼竟是。正暗自思忖间,忽觉一道凌厉目光袭来——只见上首那位少年眼中锋芒毕露,竟令久经沙场的甘宁瞬间汗湿重甲。

  那目光中既有少年锐气,又暗藏谋士的从容,更蕴着雄主的威仪。甘宁心头剧震:若早遇此等明主,何至蹉跎至今?

  兴霸可愿率锦帆旧部归顺?曹舒适时抛出条件,我可许你三千部曲,更以水师主将相托。威压之后,正是许以重利的招揽之机。

  三张诱人的大饼接连抛出,看得甘宁直咽口水。

  黄忠适时劝道:兴霸,不如随主公共创大业。老夫这把年纪尚能征战沙场,你身为锦帆首领,岂不更该大展身手?

  曹舒静候良久,终于等到甘宁单膝跪地:末将甘宁,愿效犬马之劳!

  曹舒当即派医官为甘宁及其部众疗伤,暂封甘宁为军司马,待禀明曹操后再行封赏。

  收服甘宁后,曹舒将目光转向徐盛。见其眼中满是不服,便让黄忠再度与其较量。

  结果毫无悬念,徐盛屡战屡败。半个时辰后,这位东吴将领终于认输。

  曹舒劝道:守卫东吴的职责你已尽到,接下来该为未来的大魏效力了。徐盛将信将疑之际,曹舒命人取来孙权所赐古锭刀。

  谁知这竟是把赝品!徐盛顿时愕然——原来自己一直珍视的赏赐,不过是场笑话。

  古锭刀天下仅此一柄,乃是孙氏世代相传的珍宝。

  孙坚临终传于孙策,孙策又交予孙权,此刀已成为孙家权柄的象征。

  如此珍贵的古锭刀,孙权怎会轻易赐予徐盛?

  他命工匠仿制赝品,企图以此收买徐盛。

  这般手段,连曹舒都不禁暗自叹服。

  果然鼠目寸光之辈,行事总透着几分小家子气。

  其实若孙权当真不舍,大可命人另铸新刀,镌刻铭文相赠。

  何苦打造这徒具其形,材质低劣的仿品?

  曹舒、黄忠、徐盛三人凝视假刀,一时无言。

  最终徐盛转身抱拳:

  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孙权这番操作,竟将这位吴国悍将逼得阵前倒戈。

  ......

  贺齐与蒋钦二人,曹舒交由徐盛、甘宁劝降。

  贺齐当即归顺,蒋钦尚在迟疑。

  直到曹舒漫不经心道:

  我军水师初建,先降者得高位。

  蒋钦闻言,终是俯首称臣。

  非是江东将士不忠,实乃孙权平日刻薄寡恩。

  众将能战至被俘未降,已属难得。

  毕竟曹舒非迂腐之人,拒不归顺者——斩!

  ......

  收得甘宁、徐盛等四将,曹舒龙颜大悦。

  为防有人阳奉阴违,暗卫仍会暗中监察。

  至于水军事宜,且待曹操大军抵达合淝再议。

  只是曹舒未曾料到......

  老曹听闻孙权溃败的消息时,那张老脸简直精彩纷呈!

  ……

  下晷城

  这座淮南重镇成了曹军临时驻地。老曹摩挲着佩剑盘算:

  舒儿此刻该领着虎豹骑抵达合淝了。

  有文远他们坐镇,配上虎豹骑的锋芒,定能守住城池。

  待老夫亲率大军压境,定叫孙仲谋铩羽而归!

  他从不轻视孙权,但曹军水师未成,此战重在退敌。

  忽然许褚掀帐而入:主公,舒公子急报!

  老曹展开绢帛的手突然僵住——

  孙权折损两万兵马?被俘两万五?连甘宁徐盛都成了阶下囚?

  这位枭雄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此刻震撼。

  究竟是江东鼠辈不堪一击?

  还是自家孙儿神机妙算?

  未亲临战场的他自然想不到孙权用兵如此拙劣,转瞬便将功劳全扣在曹舒头上。

  十万大军啊!

  自家孙儿竟以两千铁骑配合守军创下这等战绩!

  虽然信中曹舒将功劳推给张辽等人,但在老曹心里,头功非这宝贝孙儿莫属。

  不过......

  主力尚未接敌战事已毕,倒显得他这趟劳师动众有些多余。

  好在曹舒早备好台阶——书信末尾附了条既能挽回颜面,又可扩充实力的妙计。

  老曹捻须冷笑:仲康,去把那三个不成器的东西叫来!

  ……

  不多时,曹丕、曹彰、曹植三人相继到来。

  曹操正悠然坐在主位,目光缓缓扫过三个儿子,依旧沉默不语。他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又拿起案头公文批阅起来。

  三人静立一旁,谁也不敢出声催促。曹操性情多变,他们深知此刻绝不能触怒父亲。

  时间流逝,两刻钟过去。曹操仍专注于手中公文,仿佛全然不觉三个儿子正在等候。直到三人站得腿脚发麻,曹操才终于开口:

  子桓、子文、子建。

  为父想让你们领兵增援合淝前线。

  你们意下如何?

  曹彰与曹植闻言大喜。尤其曹彰,带兵征战本就是他梦寐以求之事。此次他费尽心思将世家私兵编入军中,正是为了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向父亲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