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陈皮糕-《咸鱼医妃她只想躺赢》

  回到新药圃,林芷亲自和冬梅一起挖坑、培土、浇水,小心翼翼地将三株枳树苗种在了坡地上。

  “冬梅,这几株苗就交给你照看了。”林芷叮嘱。

  冬梅用力点头:“嗯!看好!”

  几天后,新药圃的紫苏、佩兰、薄荷等鲜药都种下了,浇了水,嫩绿的小苗在阳光下生机勃勃。

  冬梅每天早晚都去看那三株枳树苗。

  这天上午,林芷在芷兰堂诊完一个病人,也来到后院药圃透气。

  “冬梅,枳苗怎么样了?”林芷走近问道。

  冬梅正蹲在枳苗旁边,小心地拨开一点土查看根系:“根扎稳了,新叶也长出来了。”

  她指着其中一株苗顶端冒出的嫩芽,脸上难得露出一点笑意。

  林芷仔细看了看:“嗯,确实精神多了。看来这片地选对了。”

  冬梅指着旁边预留的空地:“这里……还能种点金银花藤?夏天……花能入药,藤能遮阴。”

  林芷赞许道:“好主意。既能药用,又能给苗圃遮阳。锦书!”

  锦书闻声从账房窗口探出头:“林妹妹?”

  “记一下,下次去药铺,问问可有金银花藤条出售?”林芷道。

  “好。”锦书记下。

  这时,墨竹风风火火地从茶棚跑进来:“姑娘!锦书姐!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锦书问。

  “胡大哥!”墨竹喘了口气,“胡大哥说他跑码头活计的几个兄弟,尝了咱们新加的陈皮酱,都说好吃又解腻!”

  “跑船的人吃饭油水大,就喜欢这口!胡大哥问咱们,能不能每天多匀出十碟酱给他?他付现钱!”

  锦书:“每天多十碟?那就是六十碟了。冬梅,熬得过来吗?”

  冬梅想了想,看看后院晾晒的紫苏叶和香菇干又看看灶上的大锅,点点头:“材料够,早点起能多做。”

  “那行!”锦书立刻拍板,“回复胡大哥,从明天起,每日给他预留十碟,整碟取走,按四文算,日结。”

  “好嘞!”墨竹高兴地要跑回去。

  “等等。”林芷叫住她,“告诉胡大哥,酱碟盖了芷兰印的油纸盖,不易散味,但也要尽快食用,确保新鲜。”

  “知道啦!”墨竹一溜烟跑了。

  午后,茶棚人少了些。

  锦书在柜台结算早上的收入,冬梅在清洗熬酱的大锅,林芷则拿着小锄头在药圃里给新种的薄荷间苗。

  “林大夫!”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王老伯的儿子,提着一小篮鸡蛋。

  “家父说吃了您开的药,身子好利索了!特意让送点鸡蛋来,自家鸡下的,新鲜!”

  林芷放下锄头,擦擦手:“王老伯太客气了。他安好便好。”

  王大哥把篮子递过来:“一定要收下!家父说了,芷兰堂的药好,茶好,酱也好!对了,他老人家还托我问问,那解暑凉茶还送吗?他这两天又馋那口了!”

  林芷笑道:“送!只要暑气不退,凉茶就送。墨竹,给王大哥装几个酱碟尝尝新方子,算我的。”

  “哎!”墨竹麻利地装了三碟盖着红章的紫苏酱。

  王大哥连声道谢:“哎哟!这怎么好意思!”

  林芷道:“街坊之间,互相照应。王老伯喜欢就好。”

  送走王大哥,墨竹看着那篮鸡蛋:“林姊,鸡蛋……”

  “锦书,中午给大家加个葱花炒蛋。”林芷吩咐道,“剩下的留着,做药膳糕饼时用。”

  “好!”锦书应下。

  傍晚收摊前,胡大哥果然如约来了,带着十个干净的小陶碟。

  “锦书姑娘,十碟酱!”胡大哥嗓门洪亮地递过四十文钱。

  锦书清点好钱,墨竹早已把盖好红章、码放整齐的十碟酱放进一个干净的小竹篮,递给胡大哥:

  “胡大哥,拿好!林妹妹说了,趁新鲜吃!”

  “放心!那些跑船的糙汉子,晚饭没酱都吃不下饭!保管新鲜!”

  胡大哥乐呵呵地提着篮子走了,“明儿我再来!”

  看着胡大哥的背影,墨竹感叹:“胡大哥真成咱们的大主顾了!”

  冬梅看着空了的酱锅,小声说:“明天……多做十碟。”

  锦书合上账本:“今天酱料收入不错,加上胡大哥这单,快抵上两天的量了。”

  ……

  这天早上,林芷正在药圃里采摘第一批够分量的鲜薄荷叶,准备用于下午的凉茶。

  “林姊!你看这个!”墨竹兴冲冲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个小布包,神秘兮兮地打开。

  里面是几块金灿灿、散发着浓郁陈皮香气的果脯。

  “陈皮糖?”冬梅好奇地凑近闻了闻。

  “不是糖,”墨竹得意地说,“是陈皮糕!胡大哥今早多给了碟酱钱,说是他船上兄弟给的谢礼,是邻县特产!”

  “我尝了一小块,酸甜开胃,带着陈皮香,好吃!”

  锦书也闻香走过来:“哦?陈皮做的糕点?”

  “对啊!”墨竹把一块递到林芷面前,“姑娘你尝尝!味道很特别!”

  林芷接过一小块,掰开一点放入口中细细品味。

  陈皮特有的甘苦醇香混合着谷物甜香和一丝微酸,在口中化开,确实爽口。

  “嗯,陈皮理气健脾,加入糕点,倒是药食同源的好思路。”

  林芷点头,看向锦书和冬梅,“我们库房里不是还有些品质中等、不太适合入高价方剂的陈皮碎片吗?”

  锦书立刻明白了:“林妹妹的意思是……我们也试试做陈皮糕?消耗那些碎片?”

  “对。”林芷道,“正好王老伯家送的鸡蛋还没用完。冬梅,你点心做得最好,这陈皮糕,可做得来?”

  冬梅拿起一块墨竹带来的样品,仔细看了看质地,又闻了闻味道,点点头:“可以……试试。”

  “要……米粉、糖、陈皮碎、鸡蛋……”

  锦书心算飞快:“成本不高。米粉、糖家里有现成的,陈皮碎片本就是成本,鸡蛋是街坊送的。”

  “若能做出来,在茶棚搭着卖,也是个进项。”

  林芷拍板:“好。冬梅,今日茶棚忙完,你就着手试试。”

  “锦书,把库房那些陈皮碎片找出来筛细些。墨竹,给冬梅打下手。”

  午后,茶棚客人渐少。

  冬梅的小厨房里飘出了不一样的甜香。

  她将筛细的陈皮碎末用少量温水泡软,加入磨好的米粉、糖粉和打发的鸡蛋液,仔细搅拌成糊。

  “冬梅姐,要不要加点蜂蜜?”墨竹在旁边看着,咽了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