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酸甜粉-《咸鱼医妃她只想躺赢》

  后院弥漫着浓郁的酸甜香气。

  冬梅推动碾槽,将晒得八成干的沙棘果块碾成粗糙的颗粒。

  墨竹则守着小炭炉和铜锅,小心翼翼地熬煮着另一份鲜果酱,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粘稠的泡泡,她得不停搅拌防止糊底。

  “墨竹!糖!再加半勺!”锦书风风火火地从前堂进来,鼻尖上还带着细汗,

  “济世堂的秦掌柜尝了咱们的酸甜粉样品,说味道极好!比他铺子里进的北地山楂粉更柔和,一口气订了二十罐!还问果酱啥时候有!”

  “真的?!”墨竹眼睛一亮,立刻舀了半勺红糖加进果酱锅里,“果酱还得熬小半个时辰!”

  “秦掌柜说果酱配新蒸的米糕,肯定好卖!”

  锦书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随即又皱起眉,“就是这沙棘鲜果……刘家村那边没有,刘大壮说只有西北荒漠才有,

  长途运来,路上烂掉不少,加上损耗,成本不低,这酸甜粉定价,怕是便宜不了太多。”

  这时,冬梅停了碾槽,捧起一把刚碾好的、橙红色的沙棘粗粉闻了闻:

  “姑娘,锦书姐,这粉……粗了点吧?怕是不能直接泡水喝了。”

  林芷捻起一点粗粉在指尖摩挲:“确实。光靠碾槽,只能到这程度。

  要入口细腻,还得过细筛,或者用小石磨再精磨一道。”

  “还要磨?”锦书心疼地看着那堆好不容易碾好的粉,“又要多一道工序。”

  “工钱事小,”林芷道,“口感事大,

  咱们这‘芷兰酸甜引’想打出名头,入口顺滑是关键。冬梅,你辛苦点,把这批粉都过一遍细筛。”

  “成!”冬梅二话不说,立刻去找细筛箩。

  前堂,墨竹刚把晾凉装罐的果酱贴上“芷兰沙棘果酱”的红纸签,就有熟客上门了。

  “墨竹姑娘,前几日听说你们新弄了什么酸甜粉?”绸缎庄的陈掌柜摇着扇子进来,

  “秦掌柜跟我吹嘘半天了,说比山楂片还好,给我来一罐尝尝?”

  “陈掌柜消息真灵通!”墨竹麻利地拿出一小罐刚过完筛、颜色鲜亮细腻的酸甜粉,

  “您回去用温水冲开,加点蜂蜜,酸甜开胃,消食解腻!”

  陈掌柜付了钱,又指着那果酱:“这红艳艳的酱是?”

  “沙棘果酱!抹馒头、配米糕、冲水喝都行!才熬好的,您带一罐?”墨竹热情推销。

  “行!都尝尝!”陈掌柜爽快地又掏了钱。

  人刚送走,门口又来了几个面生的汉子,穿着短打,带着股鱼腥气,像是码头来的渔民。

  领头的是个黑脸膛的汉子,嗓门洪亮:“喂!小丫头!听说你们这儿有解渴生津的好东西?给爷们儿来点尝尝!”

  墨竹一看这架势,心里有点打鼓,脸上还是挤出笑:“几位大哥,您说的是‘芷兰酸甜引’吧?用沙棘果做的,酸酸甜甜,生津止渴最好了!”

  “沙棘?啥玩意儿?没听过!”另一个汉子嚷嚷,“别糊弄人!有没有效,尝了才知道!”

  墨竹定了定神,想起姑娘说过,药铺的人,腰杆要硬。

  她拿出一个小碗,舀了点酸甜粉,冲上温开水,又滴了几滴蜂蜜搅匀,大大方方递过去:

  “几位大哥走南闯北见识广,您们尝尝!觉得好再买,觉得不好,这碗算我请的!”

  黑脸汉子狐疑地接过去,喝了一大口。

  酸甜适口的滋味在嘴里化开,带着蜂蜜的温润,干渴的喉咙立刻舒服不少。

  “咦?味儿不孬!”他咂咂嘴,又喝了一口,递给他同伴,

  “都尝尝!”

  几个汉子轮流喝了,都觉得不错。

  “行!小丫头痛快!这酸甜粉,给爷们儿来……来五罐!”黑脸汉子拍板,

  “码头干活出汗多,嘴里没味儿就靠它了!还有那红酱,也来两罐,下饭!”

  “好嘞!谢谢大哥!”墨竹高兴地应着,手脚麻利地包好。

  后院,锦书正对着刚算好的成本单子发愁:“冬梅啊,这酸甜粉过筛又筛掉不少粗渣子,损耗又加一成……这……”

  冬梅憨厚地笑笑:“锦书姐,渣子俺没丢,拌了点麦麸和糖水,试着发了发,闻着酸香,说不定能当引子蒸点心?”

  锦书眼睛一亮:“真的?那敢情好!一点不浪费!”她立刻记在小本上。

  这时,墨竹喜滋滋地抱着空罐子进来补货:“锦书姐!刚才那几个渔民大哥,一下买了五罐粉两罐酱!说码头干活就靠它解渴提味儿呢!”

  锦书一听,心思又活络了:“码头……那可是大主顾!出汗多,口重……墨竹,他们有没有说吃着咸淡如何?”

  墨竹想了想:“好像……没提咸淡,就说嘴里没味儿,吃着解渴。”

  “嗯……”锦书沉吟着,“码头工人活计重,出汗多,光酸甜可能还不够劲儿……要是能带点微微的咸……”

  正说着,林芷拿着一个空罐子走进来,罐底残留着一点酸甜粉。

  她用手指沾了点,放入口中细细品味,眉头微蹙:“这酸甜粉……入口柔和,确是优点。但细细回味,似乎少了点能提振精神的力道。”

  冬梅似懂非懂:“力道?”

  林芷解释道:“就像人干活累了,光喝糖水不解乏,有时反倒腻歪。

  若能在那酸甜之外,添一丝极淡的咸鲜,或一缕若有似无的辛香,或许更能切中劳乏之人的胃口。”

  墨竹立刻想起海边渔村的咸鲜海风,拍手道:“姑娘说得对!就像他们喝那咸奶茶。”

  锦书的小本子又翻开了:“咸鲜……辛香……码头的销路……”

  她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可能的添加物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