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冷泉之眼-《重回1995:错位人生》

  第三夜,海更黑了。

  阿尔戈的小船贴着防波堤滑出去,像一条离巢的燕。甲板上,所有人都少言寡语。冷风钻进袖口,又从心口吹过去。

  “深扇扫开始。”

  RoV下潜,海水从蓝黑变成青黑。温跃层在三十米处如期而至,像一层无形的门。门内,世界的声音忽然都变钝了。

  “右侧,菌毯密度增加。”宋阳在屏幕边打点,“溶解甲烷高于阈值。”

  “继续。”林杰盯着深度计。

  五十米、六十米、七十米……灯光扫过海床,一块块石灰质的沉积像被雕塑家粗糙地挖掘过——冷泉在这里吐着看不见的气。

  “正前方,异常回声。”雅典娜弹窗,“非自然回声,重复频率,疑似人工体。”

  屏幕里,一块“石头”有那么一点不自然:它的边缘太干净,表面有极细微的规则纹路。

  “靠拢,最大距离三米。”林杰压低声音。

  RoV像一只屏住呼吸的鱼,轻轻前移。那块“石头”在镜头里越来越大。纹路变清晰了——那不是自然的裂隙,而是一圈围绕着中心的同心环。

  “信标-02。”宋阳的声音很轻。

  林杰没有说话。他看着那个东西,忽然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它像一个从另一个文明落下来的眼睛,冰冷、沉默,却把所有的“技术”与“贪婪”都映了进去。

  “投‘海底镜-2’。”

  第二只“海底镜”从RoV腹部弹出,绕着信标缓慢爬行,记录下每一条纹路、每一处细节。

  “等等——”雅典娜突然提高了音量,“Z-Shadow-01接近,距离五十米,速度增加!”

  “关灯,贴底,静默。”林杰下令。

  RoV熄灯,推进器停转,像一块真正的石头.

  几秒后,一道比前几夜更亮的光束像一把刀切开黑暗。那条“影子”绕着冷泉边缘盘旋,时不时射出一道窄幅声束,像在搜寻猎物。

  “它在‘照章办事’。”林杰冷笑,“那就让它‘照’。”

  “‘海底镜-1’、‘海底镜-2’,启动‘镜像’。”

  两只潜伏的小体同时抬起头,对准‘影子’,用极低功率回送它刚刚发出的声学脉冲的“变形版”。回声像两面斜斜的镜子,把“影子”的视线引向远处一个错位的方向。

  “它偏了。”雅典娜报告,“偏离我们三十度,追向假信号。”

  “好。”林杰的手指在膝盖上轻敲,“开始‘取证’。”

  RoV恢复极低速推进,从‘影子’转开的背后掠过,尾部的微型阵列对准对方,抓取到清晰的推进器频谱、操控侧指令间隔与回波滤波曲线。

  “指纹完备。”

  “撤。”

  RoV缓缓后退,穿过温跃层,像一枚落了地的叹息,轻轻地从水里抬起头来。

  ——

  回到招待所,林杰没有立刻去睡。他把取到的每一份指纹数据都做了冗余备份,随即发往国内的安全节点。

  “Z-Shadow-01指纹包已上传。”

  他才合上电脑,往床上一倒。

  就在这时,手机轻轻震了一下。

  陈静:“灯亮着吗?”

  林杰:“亮。”

  陈静:“那就好。”

  他把手机举在眼前,屏幕的光把他眼里的海映出一圈很浅的亮。

  ——

  凌晨四点,他被门外细小的脚步声惊醒。彼得站在门口,压低声音:“有人在打听你们。”

  “知道。”林杰点头,“把路线再换一次,白天我们各自分开,晚上再聚。”

  “你们在找什么?”彼得忍不住问。

  “一个答案。”林杰看着他,“一个决定人类是不是能更善用技术的答案。”

  彼得沉默片刻,伸出手:“祝好运。”

  “也祝这片海,多一点光。”

  他们在走廊尽头握了握手,各自散入清晨的雾里。

  ——

  中午,邮箱里出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邮件。

  “猎人不要以为自己不是猎物。”

  林杰看了一眼,转发给了宋阳和安保:“按流程:保存—指纹—来源分段追踪—不回复。”

  他关掉电脑,走到窗前。海风吹起窗帘的一角,像一个还没来得及讲完的故事。

  “今晚继续。”他对自己说。

  窗外,港口的吊车在雾里像一群巨大的长颈鹿,慢吞吞地吃着黑夜。林杰靠在窗框上,突然想起很久以前,他第一次在江城的小出租屋里画“昆仑”的草图——那时的他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今天。但他知道,必须开始。

  他关掉灯,黑暗里,只剩下海的呼吸。

  远处忽然传来一声低沉的船笛,像谁在黑夜里轻轻应了一声。

  林杰闭上眼,把心跳压到与海一致。

  “等我们。”他在心里说。

  也等一个更好的世界。

  ——

  午后作战简报:

  “一,今晚不下RoV,复查‘海底镜-1\/2’回传; 二,Z-Shadow-01可能携带‘新滤波’,需准备‘镜像2.0’; 三,撤离预案再演练一次——A:渔船回撤;b:岸上分流;c:科研船掩护; 四,数据加密分发,国内三节点 本地只读盘; 五,不单线联系。”

  宋阳在纸上写了一行小字:“活着带答案回去,比别的都重要。”

  林杰点头,在下面写:“我们不是英雄,我们是同事,是家人。”

  窗外的雾渐渐散了,海面在阳光里露出一条亮晶晶的边。

  彼得发来消息:“今晚北风,小心。”

  林杰回:“知道,感谢。”

  他把手机收好,深吸一口气,像在把整片海装进胸腔。

  “出发前,再核一次清单。”他对自己说。

  “一,RoV推进器冗余检查; 二,海底镜存储剩余空间与心跳频率; 三,镜像2.0延迟与噪声权重参数; 四,撤退A\/b\/c预案触发信号; 五,数据分发密钥轮换。”

  宋阳在旁边逐条勾选,安保队长把望远镜往窗外一撑:“北风开始转向了。”

  “好风。”林杰把清单折好,“好风帮我们。”

  ——

  晚饭前,陈静的视频打了进来。她把手机对准窗外:“你看,晚霞。”

  江城的天被染成了薄薄的一层金,城市大脑—beta的指挥中心里灯光柔和。陈静说:“今天‘安全回家路线’上线到更多学校了。小朋友们排队回家,一路都是亮的。”

  林杰点头,没说话。他不想把海的冷带到这头来。陈静也没问更多,只说:“等你回来,我们去吃豆沙包。”

  ——

  夜深,彼得在门外点了根烟,低声说:“以前来这片海的人,都是来拿东西的。你们是来留下东西的。”

  林杰笑:“留下‘怎么做好事’的办法。”

  “是。”彼得把烟掐灭,“祝你们好运。”

  第二天清晨,小队又回到海上。风像是被谁调低了音量,海面比昨夜更平。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