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暂别红尘扰-《红楼修仙:代师授徒林黛玉》

  “这出戏,说来也是个巧合。”

  “话本子,是当今圣上亲封的静玄真人闲暇时所作。”

  “我一瞧,这故事又新奇又有趣,便动了心思,让人改成了戏文,想着给老祖宗解解闷。”

  “也只改好了这么一出。”

  “若是大家伙儿真这般喜欢,非要看个究竟,也不是没有法子。”

  她故意顿了顿,卖了个关子。

  “下次得了空,我再请诸位来看。”

  “眼下嘛……若是实在等不及,便只能先看看本子了。”

  “静玄真人?”

  底下的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那可是静玄真人!

  是那个传闻中能起死回生,点石成金的活神仙!

  他写的本子,那还能有错?

  一时间,方才还对王熙凤颇有微词的众人,此刻脸上只剩下激动与好奇。

  “凤奶奶,快别卖关子了!”

  “快把那本子拿出来给我们瞧瞧!”

  “就是,就是!我们现在就要看!”

  王熙凤看着这群情激愤的场面,心里早已乐开了花,面上却还是一副为难的样子。

  “大家伙儿别急,别急。”

  “那本子只得几册,哪里够这么多人看。”

  “这样吧,我明日便让人将这本子送到各位府上,保证人人有份,如何?”

  她好说歹说,又许了无数好处,才算将这群激动的小姐奶奶们安抚下来。

  随即,她又拍了拍手,让台上的小戏子们换了一出热闹的《跳加官》,算是给今日的戏码收了尾。

  做完这一切,王熙凤却没回贾母身边,反而身形一转,摇曳着走到了林黛玉与探春之间,挨着她们坐了下来。

  她端起探春面前的茶,一饮而尽,脸上带着几分得意。

  “怎么样?”

  “我这差事,办得可还行?”

  “明儿一早,你们只管把那些画册,备好了份例,我自会派人,一家家地送过去。”

  “剩下的事,便与我无关了,我呀,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探春看着她,脸上满是钦佩,真心实意地赞道。

  “凤姐姐,你可真是太厉害了!”

  “这么一闹,只怕全京城的姑娘小姐,都要对咱们这画册望眼欲穿了。”

  林黛玉也抿着嘴笑。

  “凤姐姐这番手段,真是叫人叹为观止。”

  王熙凤听着她们的夸赞,脸上的笑意更深,那双丹凤三角眼里,闪着精光。

  林黛玉看着她的笑脸,想起了陈玄的嘱咐,便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

  “凤姐姐,你的事,我也帮你问过师兄了。”

  王熙凤的耳朵,立刻竖了起来。

  林黛玉将陈玄的话,原封不动地复述了一遍。

  “师兄说,你的事,根源不在你身上。”

  “让你不必再去找他,找了也无用。”

  这话音刚落。

  王熙凤脸上的笑容,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凝固。

  那份热烈明艳的笑意,像是被冬日的寒风吹过,瞬间结了冰,碎成了齑粉。

  她脸上的血色,也在一刹那间褪得干干净净。

  若说方才的她,是盛放的牡丹,那此刻,便是一朵被霜打过的残花。

  根源不在她身上?

  那还能在谁身上!

  她与贾琏乃是夫妻,气运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是她的问题,那就再清楚不过了!

  王熙凤只觉得一股滔天的怒火,混着彻骨的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平日里,她对贾琏在外头的那些胡作非为,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不闹到她跟前,不脏了她的屋子,她也懒得计较。

  计较也无用,男人的劣根性罢了。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那个混账东西的荒唐,竟会报应到自己身上!

  害了她!

  这口气,她如何能咽得下!

  林黛玉见她脸色变得这般难看,眼中甚至透出一丝骇人的戾气,心中一惊。

  “凤姐姐,你……你这是怎么了?究竟是何事?”

  王熙凤猛地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她深吸一口气,硬生生将那满腔的恨意与杀气压了下去。

  再抬眼时,脸上又重新挂上了那副惯常的笑脸,只是那笑意,怎么看都有些发冷。

  “没事。”

  “姐姐我能有什么事。”

  她亲热地拍了拍林黛玉的手,那指尖的冰凉,让林黛玉不自觉地缩了一下。

  “不过是想起些府里的琐事,一时走了神罢了。”

  很快,这场由王熙凤一手导演的盛大“发售会”,便在觥筹交错中落下了帷幕。

  用过了晚宴,各府的太太小姐们便纷纷告辞离去。

  她们一个个满面春风,心中都惦记着明日即将送到府上的那个新奇故事,浑然不觉自己早已落入了某个精明女人的圈套之中。

  ......

  自那日园中看戏之后,王熙凤果然信守承诺。

  不过三日,《白蛇传》画册的第一册,便随着各府的回礼,悄无声息地送到了那些日思夜想的姑娘小姐们手中。

  京中闺阁,一时竟是“白蛇”风行。

  之后的事情,便顺理成章。

  画社的日常运作,林黛玉干脆做了甩手掌柜,一股脑地交给了探春与迎春。

  探春本就有才干,得了这个机会,更是如鱼得水,将小小的工坊管得井井有条。

  连一向怯懦的迎春,在日复一日的账目与庶务中,眉眼间也渐渐多了几分以往没有的定见。

  林黛玉彻底放下了心,重新回到了登仙阁,一头扎进了自己的修行里。

  红尘俗事,便如那窗外的云,聚了又散,再难扰动她半分心神。

  这一日,天光正好。

  登仙阁的院中,静得只闻风声。

  林黛玉一袭素色衣裙,静静站立在老槐树下。

  她面前的石桌上,那柄淬月剑平放着,剑身在日光下,流淌着一泓清冷的秋水。

  廊下,陈玄依旧靠着那根熟悉的廊柱,双目闭合,神情安然。

  不远处的屋檐下,紫鹃,瑞珠,还有炒豆儿,三个丫头远远侍立,连呼吸都放轻了,一双双眼睛里,写满了紧张与好奇。

  林黛玉缓缓闭上双眼。

  《莲台净世剑经》的总纲,在心中流淌而过。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

  她凝神,调动丹田气海中那已经初具规模的法力。

  那股温热的气息,顺着经脉,缓缓流向手臂,再汇聚于指尖。

  她试着将自己的心念,探出去,去触碰石桌上那柄冰冷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