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师王鹏展(七)
第三十一章 东渡日本
飞机降落在东京成田机场时,王鹏展的耳朵还在嗡嗡作响。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也是第一次出国。透过舷窗望去,机场上的一切都显得陌生而有序——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手势精确,旅客们安静地排队,连行李车的摆放都整齐划一。
王桑,欢迎来到日本!佐藤教授在出口处挥手,身旁站着一位穿和服的老年妇人。
王鹏展拖着行李走过去,刚要鞠躬,佐藤已经热情地握住他的手:这是我母亲佐藤和子,她非常期待见到您。
老妇人微微欠身,用日语说了几句。王鹏展注意到她虽然满头银发,但腰板挺直,眉宇间有种不怒自威的气质。更让他惊讶的是,佐藤和子周身笼罩着一层淡紫色的光晕——这在他见过的普通人中极为罕见。
母亲说,您的气场非常特别,像中国古代的相师。佐藤翻译道,她在京都出生,家族世代经营古董店,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有研究。
王鹏展心中一动。难道佐藤和子也能?他没来得及细想,就被带上一辆黑色轿车,驶向东京市区。
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高耸入云的写字楼,密密麻麻的广告牌,穿梭不息的人流...东京的繁华让北京都相形见绌。王鹏展看得眼花缭乱,同时感到一阵眩晕——不仅是时差,更是这里独特的气场。与中国那种厚重沉稳的气息不同,东京的气场快速流动,像无数条交织的彩色河流。
不适应吗?佐藤敏锐地注意到他的不适,日本的气场比较,第一次来的中国修行者都会有这种感觉。
王鹏展惊讶地看着他:您也能感觉到?
佐藤笑而不答,转而介绍起行程安排:今天先到我家休息,明天开始研究《摸骨秘要》。母亲已经为您准备了专门的房间。
佐藤家位于东京文京区,是一栋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和式宅院。穿过小小的庭院,王鹏展被安排在一间面向花园的客房。榻榻米的地面,简洁的矮桌,墙上挂着一幅水墨山水——一切都透着静谧的气息。
请好好休息,晚饭时我来叫您。佐藤退出房间。
王鹏展盘腿坐在窗前,尝试调息适应日本的气场。渐渐地,他感到那种眩晕感减轻了。花园里,一株樱花树已经开始绽放,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美得令人心醉。
晚饭是精致的怀石料理,佐藤和子亲自作陪。通过佐藤的翻译,王鹏展得知佐藤家族确实有传统,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的阴阳师。
母亲说,您身上的气很像她年轻时在中国见过的一位相师。佐藤突然说,那人姓马,来自湖南。
王鹏展手中的筷子差点掉落:马?是不是叫马德望?
佐藤和子听到这个名字,眼睛一亮,急促地说了一串日语。
她说正是此人!佐藤惊讶地问,王桑认识他?
他是我曾祖父的师兄...王鹏展声音发颤,《麻衣相术》就是他传给我家的。
一阵沉默。佐藤和子凝视着王鹏展,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她缓缓起身,走向内室,片刻后捧出一个古旧的漆盒。
第三十二章 秘传相骨
漆盒打开,里面是一本已经泛黄的线装书,封面上用楷书写着《摸骨秘要》。王鹏展小心翼翼地接过来,翻开第一页,顿时如遭雷击——这字迹,这纸张,与他家传的《麻衣相术》如出一辙!
这...这怎么可能?
佐藤和子又说了几句,佐藤翻译道:母亲说,这本书是六十年前马先生赠予她父亲的。当时马先生在日本游历,与她父亲交流相术心得。
王鹏展急切地翻阅着《摸骨秘要》,发现其中许多内容与《麻衣相术》互相补充,特别是关于的部分,详细记载了如何通过触摸头骨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与命运。
佐藤教授,这本书太珍贵了!王鹏展激动地说,它正好补全了我家传相术缺失的部分。
佐藤点点头:这就是缘分。从明天开始,我会教你的基本技巧。不过...他犹豫了一下,母亲说,要学,必须先。
净心?
就是清除杂念,让心灵如明镜般清澈。佐藤解释道,相骨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手,用心。
当晚,王鹏展辗转难眠。他想起父亲曾提过,曾祖父确实有个师兄去了日本,没想到竟在这里留下传承。命运之轮转了一个大圈,又将他带回起点。
第二天一早,佐藤带他来到一间专门准备的静室。房间中央放着一个坐垫,对面是一个人体头骨模型。
相骨第一步,熟悉头骨结构。佐藤指着模型,额骨、顶骨、枕骨、颞骨...每块骨头的形状和连接方式都有特殊含义。
王鹏展聚精会神地听着,同时用手触摸模型。奇怪的是,当他闭上眼睛,指尖传来的触感竟然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图像——不是普通的骨骼形状,而是一种带有能量流动的立体影像。
我...我看到了!他惊呼。
佐藤并不惊讶:这就是能力,相骨的基础。现在,试试看我的头骨。
王鹏展将手轻轻放在佐藤的头顶,闭上眼睛。渐渐地,一个清晰的骨骼图像在脑海中浮现:佐藤的额骨宽阔,但有一处微凹;枕骨突出,显示其记忆力超群;最特别的是颧骨的形状,呈一种罕见的螺旋状...
您的颧骨很特别,像螺旋楼梯。王鹏展描述道,这代表什么?
佐藤面露惊讶:传承骨相,在日本非常罕见,意味着能够完整继承家族的记忆和能力。他顿了顿,看来你的天赋很高,第一次就能看到这么多细节。
接下来的日子,王鹏展沉浸在相骨术的学习中。每天清晨,他都会在庭院里冥想;上午学习骨骼结构与命理关系;下午则实践,为佐藤邀请来的志愿者看相。
一周后的傍晚,王鹏展正在房间整理笔记,佐藤和子突然来访。老人示意他坐下,然后从和服袖中取出一个小布袋。
母亲说,是时候了。佐藤翻译道,这是马先生留下的最后一件东西,她一直代为保管,现在该物归原主了。
王鹏展接过布袋,里面是一块温润的玉佩,上面刻着复杂的符文。当他的手指触碰到玉的瞬间,一股暖流从指尖直达心脏,随后在全身扩散开来。
这是...?
马先生的灵媒玉佐藤解释,可以帮助相师进入更深层的状态。母亲说,马先生预言六十年后会有人来取它,看来就是您。
王鹏展将玉佩挂在脖子上,立刻感到周围的气场变得更加清晰可辨。佐藤和子满意地点点头,又说了一句话。
母亲说,明天带您去一个特殊的地方,测试您的境界。
第三十三章 古寺试炼
第二天,三人驱车来到东京郊外的一座古寺。与繁华的市区不同,这里古木参天,气氛肃穆。山门上书灵岳寺三个大字,笔力遒劲。
这座寺有千年历史,佐藤介绍,地下藏有灵骨堂,保存着历代高僧的遗骨。母亲说,那里是测试能力的绝佳场所。
穿过几重院落,佐藤和子取出一把古老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隐蔽的小门。一条幽深的石阶通向地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某种更古老的气息。
王鹏展跟随母子二人走下石阶,胸前的玉佩微微发热。石阶尽头是一个圆形的石室,四周壁龛中摆放着数十个骨灰瓮,每个瓮前都点着一盏长明灯。
请选择一瓮,告诉我们这位僧人的生平。佐藤说,这是最终的试炼。
王鹏展深吸一口气,绕着石室缓缓行走。突然,一个不起眼的黑色骨灰瓮吸引了他的注意——那里散发出一股异常强烈的气场。他停下脚步,轻轻将手放在瓮上。
刹那间,一幅幅画面如潮水般涌入脑海:一个瘦小的少年出家为僧...中年时云游四方...晚年回到寺中,在樱花树下圆寂...最奇怪的是,王鹏展到这位僧人的头骨右侧有一道奇特的凹痕,像是被什么利器所伤。
这位大师年轻时应该受过重伤,王鹏展闭着眼睛描述,右侧头骨有旧伤。他云游过很多地方,特别擅长...治疗儿童疾病?
佐藤和子突然激动地说了一长串日语。佐藤翻译时声音也在颤抖:完全正确!这是明治时代的慈海和尚,年轻时曾被强盗砍伤头部。他后来确实以治疗儿童疾病闻名,特别是小儿惊风。
王鹏展睁开眼睛,发现佐藤和子正用一种近乎敬畏的目光看着他。老人缓缓上前,将一个古朴的木盒递给他。
母亲说,您通过了试炼。这是马先生留下的最后一样东西,现在交给您。
王鹏展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卷已经发黄的绢布。展开一看,竟是《麻衣相术》的最后一章——相骨篇的原本!这一章在他家传的抄本中只有标题没有内容,没想到真迹竟保存在日本。
这...这太珍贵了!王鹏展双手微微发抖。
佐藤和子微笑着说了几句,佐藤翻译道:母亲说,物归原主,圆满因果。马先生当年留下预言,说这本相术将在百年后大放异彩,看来应验在您身上了。
回到佐藤家,王鹏展迫不及待地研读相骨篇。与《摸骨秘要》相比,这部分内容更加系统深入,不仅介绍了如何通过触摸骨骼判断命运,还详细记载了如何——即不接触人体,仅凭意念感知骨骼信息。
原来相骨术还有这样的境界...王鹏展喃喃自语。
正当他沉浸在古籍中时,佐藤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王桑,您的信,从中国寄来的。
信封上是沈清雨娟秀的字迹。王鹏展心头一热,连忙拆开。信中,沈清雨详细汇报了社科院的工作进展,还提到秀兰和承相去省城看望过她。
清雨说秀兰适应得不错...王鹏展松了口气,继续往下读。信的末尾,沈清雨写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鹏展,你走后的这些日子,我时常想起我们一起研究的时光。你曾说相术的最高境界是观其形,察其气,透其骨,会其神。我想,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或许也需经历这般过程...
王鹏展读了好几遍,心中泛起一阵涟漪。他将信小心折好,放在枕边,却注意到佐藤意味深长的目光。
王桑,中国有句古话,英雄难过美人关佐藤微笑着说,但有时候,真正的考验不是选择,而是不选择。
王鹏展不知如何回应。佐藤似乎看透了他的心事,但这个问题太复杂,连他自己都理不清。
第三十四章 家书万金
两周后的清晨,王鹏展正在庭院练习术——尝试不接触就感知园中植物的结构。正当他专注于一棵老梅树时,佐藤匆匆走来。
王桑,紧急电报,从中国来的。
王鹏展接过电报,上面只有简短的一行字:承相高烧不退,速归。——秀兰
他的世界仿佛在瞬间崩塌。承相才五岁,高烧不退意味着什么,作为父亲的他再清楚不过。
我必须立刻回国!王鹏展声音嘶哑。
佐藤二话不说,立刻安排机票和送机。临行前,佐藤和子将一本手抄本交给他:这是我年轻时抄录的《摸骨秘要》全本,送给您。希望令郎早日康复。
王鹏展深深鞠躬,感激得说不出话来。佐藤送他去机场的路上,详细解释了术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骨骼是人体的根本,许多疾病都能从骨相中预见。佐藤说,如果令郎是骨骼或先天问题,相骨术或许能帮上忙。
飞机在东京羽田机场腾空而起,王鹏展的心早已飞回中国。望着窗外翻滚的云海,他第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追求相术的最高境界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因此失去了儿子...
十二小时后,飞机降落在省城机场。王鹏展直奔医院,在儿科病房找到了憔悴不堪的秀兰和躺在病床上的承相。孩子的小脸烧得通红,闭着眼睛,胸口急促地起伏。
鹏展!秀兰扑进他怀里,泣不成声,医生说查不出原因,抗生素没用...烧了五天了...
王鹏展紧紧抱住妻子,然后走到病床边。他先是用普通相术观察,发现承相眉心有一团黑气;接着尝试新学的望气术,看到孩子全身气场紊乱;最后,他轻轻将手放在承相额头,运用技巧。
一幅令人心惊的画面浮现出来:承相的头骨结构与常人不同,前囟门处有一道先天性的能量阻滞,像一团乱麻缠结在一起。更奇怪的是,这团中似乎有某种外来的能量...
秀兰,承相发病前去过哪里?王鹏展急切地问。
秀兰擦了擦眼泪:就在村里...你走后不久,我带他回娘家住了几天。有一天他去后山玩,回来就说头疼,晚上就开始发烧...
后山?具体是哪里?
好像...好像是那片老坟地。秀兰回忆道,他说去找一种蓝色的花...
王鹏展明白了。承相可能是了,而且与他特殊的头骨结构相互作用,导致常规治疗无效。他想起佐藤提到的骨相治疗法,以及《摸骨秘要》中记载的通灵穴按摩技术。
秀兰,相信我,我能治好儿子。王鹏展坚定地说,但需要你的配合。
他让秀兰找来一碗清水和一根红线。将玉佩浸入水中,然后按照《摸骨秘要》记载的方法,轻轻按摩承相头顶的特定部位,同时默念净心咒。渐渐地,他感到那团开始松动...
两小时后,承相的呼吸平稳下来,额头不再滚烫。凌晨时分,孩子终于睁开眼睛,虚弱地喊了一声:爸爸...
秀兰喜极而泣,紧紧抱住儿子。王鹏展瘫坐在椅子上,浑身被汗水湿透。这次治疗耗尽了他的精力,但看到儿子转危为安,一切都值得。
医生查房时惊讶地发现高烧已退,连连称奇。王鹏展没有解释,只是请求再观察两天。他心中明白,承相的特殊骨相意味着这孩子可能继承了相术天赋,未来需要特别引导和保护。
出院回家的路上,承相趴在父亲肩头睡着了。秀兰看着丈夫疲惫的侧脸,轻声问:鹏展,你用的那些方法...是日本学的?
王鹏展点点头:是一种古老的术。秀兰,我们的儿子...可能有些特殊。
我知道。秀兰出乎意料地平静,从他出生我就感觉到了。有时候,他好像能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王鹏展惊讶地看着妻子。原来秀兰早就察觉到了儿子的异常,只是一直没说。
我不懂你那些相术道理,秀兰继续说,但我知道承相需要你。鹏展,以后...别走那么远了,好吗?
王鹏展将妻儿搂进怀中,心中百感交集。日本的经历让他掌握了的奥秘,但家庭的危机让他明白,能力的提升不是人生的全部。相术再神奇,终究要为生活服务;境界再高深,也不该成为疏远亲人的理由。
回到久违的家,王鹏展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他取出从日本带回来的《摸骨秘要》和相骨篇,郑重地放进书柜。这些珍贵典籍将指引他继续探索相术的奥秘,但不再是以牺牲家庭为代价。
夜深人静时,王鹏展提笔给沈清雨写信,讲述日本的见闻和儿子的病情。写到一半,他停下笔,望着窗外的月光。两个女人的面容在脑海中交替浮现:一个是他相濡以沫的妻子,一个是他志同道合的知己。
相术能看透骨骼,却难以衡量人心;能预测命运,却无法轻易做出选择。王鹏展收起未完成的信,决定先好好睡一觉。明天,他将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与追求...
第三十一章 东渡日本
飞机降落在东京成田机场时,王鹏展的耳朵还在嗡嗡作响。这是他第一次坐飞机,也是第一次出国。透过舷窗望去,机场上的一切都显得陌生而有序——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手势精确,旅客们安静地排队,连行李车的摆放都整齐划一。
王桑,欢迎来到日本!佐藤教授在出口处挥手,身旁站着一位穿和服的老年妇人。
王鹏展拖着行李走过去,刚要鞠躬,佐藤已经热情地握住他的手:这是我母亲佐藤和子,她非常期待见到您。
老妇人微微欠身,用日语说了几句。王鹏展注意到她虽然满头银发,但腰板挺直,眉宇间有种不怒自威的气质。更让他惊讶的是,佐藤和子周身笼罩着一层淡紫色的光晕——这在他见过的普通人中极为罕见。
母亲说,您的气场非常特别,像中国古代的相师。佐藤翻译道,她在京都出生,家族世代经营古董店,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有研究。
王鹏展心中一动。难道佐藤和子也能?他没来得及细想,就被带上一辆黑色轿车,驶向东京市区。
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高耸入云的写字楼,密密麻麻的广告牌,穿梭不息的人流...东京的繁华让北京都相形见绌。王鹏展看得眼花缭乱,同时感到一阵眩晕——不仅是时差,更是这里独特的气场。与中国那种厚重沉稳的气息不同,东京的气场快速流动,像无数条交织的彩色河流。
不适应吗?佐藤敏锐地注意到他的不适,日本的气场比较,第一次来的中国修行者都会有这种感觉。
王鹏展惊讶地看着他:您也能感觉到?
佐藤笑而不答,转而介绍起行程安排:今天先到我家休息,明天开始研究《摸骨秘要》。母亲已经为您准备了专门的房间。
佐藤家位于东京文京区,是一栋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和式宅院。穿过小小的庭院,王鹏展被安排在一间面向花园的客房。榻榻米的地面,简洁的矮桌,墙上挂着一幅水墨山水——一切都透着静谧的气息。
请好好休息,晚饭时我来叫您。佐藤退出房间。
王鹏展盘腿坐在窗前,尝试调息适应日本的气场。渐渐地,他感到那种眩晕感减轻了。花园里,一株樱花树已经开始绽放,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美得令人心醉。
晚饭是精致的怀石料理,佐藤和子亲自作陪。通过佐藤的翻译,王鹏展得知佐藤家族确实有传统,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的阴阳师。
母亲说,您身上的气很像她年轻时在中国见过的一位相师。佐藤突然说,那人姓马,来自湖南。
王鹏展手中的筷子差点掉落:马?是不是叫马德望?
佐藤和子听到这个名字,眼睛一亮,急促地说了一串日语。
她说正是此人!佐藤惊讶地问,王桑认识他?
他是我曾祖父的师兄...王鹏展声音发颤,《麻衣相术》就是他传给我家的。
一阵沉默。佐藤和子凝视着王鹏展,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她缓缓起身,走向内室,片刻后捧出一个古旧的漆盒。
第三十二章 秘传相骨
漆盒打开,里面是一本已经泛黄的线装书,封面上用楷书写着《摸骨秘要》。王鹏展小心翼翼地接过来,翻开第一页,顿时如遭雷击——这字迹,这纸张,与他家传的《麻衣相术》如出一辙!
这...这怎么可能?
佐藤和子又说了几句,佐藤翻译道:母亲说,这本书是六十年前马先生赠予她父亲的。当时马先生在日本游历,与她父亲交流相术心得。
王鹏展急切地翻阅着《摸骨秘要》,发现其中许多内容与《麻衣相术》互相补充,特别是关于的部分,详细记载了如何通过触摸头骨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与命运。
佐藤教授,这本书太珍贵了!王鹏展激动地说,它正好补全了我家传相术缺失的部分。
佐藤点点头:这就是缘分。从明天开始,我会教你的基本技巧。不过...他犹豫了一下,母亲说,要学,必须先。
净心?
就是清除杂念,让心灵如明镜般清澈。佐藤解释道,相骨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手,用心。
当晚,王鹏展辗转难眠。他想起父亲曾提过,曾祖父确实有个师兄去了日本,没想到竟在这里留下传承。命运之轮转了一个大圈,又将他带回起点。
第二天一早,佐藤带他来到一间专门准备的静室。房间中央放着一个坐垫,对面是一个人体头骨模型。
相骨第一步,熟悉头骨结构。佐藤指着模型,额骨、顶骨、枕骨、颞骨...每块骨头的形状和连接方式都有特殊含义。
王鹏展聚精会神地听着,同时用手触摸模型。奇怪的是,当他闭上眼睛,指尖传来的触感竟然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图像——不是普通的骨骼形状,而是一种带有能量流动的立体影像。
我...我看到了!他惊呼。
佐藤并不惊讶:这就是能力,相骨的基础。现在,试试看我的头骨。
王鹏展将手轻轻放在佐藤的头顶,闭上眼睛。渐渐地,一个清晰的骨骼图像在脑海中浮现:佐藤的额骨宽阔,但有一处微凹;枕骨突出,显示其记忆力超群;最特别的是颧骨的形状,呈一种罕见的螺旋状...
您的颧骨很特别,像螺旋楼梯。王鹏展描述道,这代表什么?
佐藤面露惊讶:传承骨相,在日本非常罕见,意味着能够完整继承家族的记忆和能力。他顿了顿,看来你的天赋很高,第一次就能看到这么多细节。
接下来的日子,王鹏展沉浸在相骨术的学习中。每天清晨,他都会在庭院里冥想;上午学习骨骼结构与命理关系;下午则实践,为佐藤邀请来的志愿者看相。
一周后的傍晚,王鹏展正在房间整理笔记,佐藤和子突然来访。老人示意他坐下,然后从和服袖中取出一个小布袋。
母亲说,是时候了。佐藤翻译道,这是马先生留下的最后一件东西,她一直代为保管,现在该物归原主了。
王鹏展接过布袋,里面是一块温润的玉佩,上面刻着复杂的符文。当他的手指触碰到玉的瞬间,一股暖流从指尖直达心脏,随后在全身扩散开来。
这是...?
马先生的灵媒玉佐藤解释,可以帮助相师进入更深层的状态。母亲说,马先生预言六十年后会有人来取它,看来就是您。
王鹏展将玉佩挂在脖子上,立刻感到周围的气场变得更加清晰可辨。佐藤和子满意地点点头,又说了一句话。
母亲说,明天带您去一个特殊的地方,测试您的境界。
第三十三章 古寺试炼
第二天,三人驱车来到东京郊外的一座古寺。与繁华的市区不同,这里古木参天,气氛肃穆。山门上书灵岳寺三个大字,笔力遒劲。
这座寺有千年历史,佐藤介绍,地下藏有灵骨堂,保存着历代高僧的遗骨。母亲说,那里是测试能力的绝佳场所。
穿过几重院落,佐藤和子取出一把古老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隐蔽的小门。一条幽深的石阶通向地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某种更古老的气息。
王鹏展跟随母子二人走下石阶,胸前的玉佩微微发热。石阶尽头是一个圆形的石室,四周壁龛中摆放着数十个骨灰瓮,每个瓮前都点着一盏长明灯。
请选择一瓮,告诉我们这位僧人的生平。佐藤说,这是最终的试炼。
王鹏展深吸一口气,绕着石室缓缓行走。突然,一个不起眼的黑色骨灰瓮吸引了他的注意——那里散发出一股异常强烈的气场。他停下脚步,轻轻将手放在瓮上。
刹那间,一幅幅画面如潮水般涌入脑海:一个瘦小的少年出家为僧...中年时云游四方...晚年回到寺中,在樱花树下圆寂...最奇怪的是,王鹏展到这位僧人的头骨右侧有一道奇特的凹痕,像是被什么利器所伤。
这位大师年轻时应该受过重伤,王鹏展闭着眼睛描述,右侧头骨有旧伤。他云游过很多地方,特别擅长...治疗儿童疾病?
佐藤和子突然激动地说了一长串日语。佐藤翻译时声音也在颤抖:完全正确!这是明治时代的慈海和尚,年轻时曾被强盗砍伤头部。他后来确实以治疗儿童疾病闻名,特别是小儿惊风。
王鹏展睁开眼睛,发现佐藤和子正用一种近乎敬畏的目光看着他。老人缓缓上前,将一个古朴的木盒递给他。
母亲说,您通过了试炼。这是马先生留下的最后一样东西,现在交给您。
王鹏展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卷已经发黄的绢布。展开一看,竟是《麻衣相术》的最后一章——相骨篇的原本!这一章在他家传的抄本中只有标题没有内容,没想到真迹竟保存在日本。
这...这太珍贵了!王鹏展双手微微发抖。
佐藤和子微笑着说了几句,佐藤翻译道:母亲说,物归原主,圆满因果。马先生当年留下预言,说这本相术将在百年后大放异彩,看来应验在您身上了。
回到佐藤家,王鹏展迫不及待地研读相骨篇。与《摸骨秘要》相比,这部分内容更加系统深入,不仅介绍了如何通过触摸骨骼判断命运,还详细记载了如何——即不接触人体,仅凭意念感知骨骼信息。
原来相骨术还有这样的境界...王鹏展喃喃自语。
正当他沉浸在古籍中时,佐藤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王桑,您的信,从中国寄来的。
信封上是沈清雨娟秀的字迹。王鹏展心头一热,连忙拆开。信中,沈清雨详细汇报了社科院的工作进展,还提到秀兰和承相去省城看望过她。
清雨说秀兰适应得不错...王鹏展松了口气,继续往下读。信的末尾,沈清雨写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鹏展,你走后的这些日子,我时常想起我们一起研究的时光。你曾说相术的最高境界是观其形,察其气,透其骨,会其神。我想,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或许也需经历这般过程...
王鹏展读了好几遍,心中泛起一阵涟漪。他将信小心折好,放在枕边,却注意到佐藤意味深长的目光。
王桑,中国有句古话,英雄难过美人关佐藤微笑着说,但有时候,真正的考验不是选择,而是不选择。
王鹏展不知如何回应。佐藤似乎看透了他的心事,但这个问题太复杂,连他自己都理不清。
第三十四章 家书万金
两周后的清晨,王鹏展正在庭院练习术——尝试不接触就感知园中植物的结构。正当他专注于一棵老梅树时,佐藤匆匆走来。
王桑,紧急电报,从中国来的。
王鹏展接过电报,上面只有简短的一行字:承相高烧不退,速归。——秀兰
他的世界仿佛在瞬间崩塌。承相才五岁,高烧不退意味着什么,作为父亲的他再清楚不过。
我必须立刻回国!王鹏展声音嘶哑。
佐藤二话不说,立刻安排机票和送机。临行前,佐藤和子将一本手抄本交给他:这是我年轻时抄录的《摸骨秘要》全本,送给您。希望令郎早日康复。
王鹏展深深鞠躬,感激得说不出话来。佐藤送他去机场的路上,详细解释了术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骨骼是人体的根本,许多疾病都能从骨相中预见。佐藤说,如果令郎是骨骼或先天问题,相骨术或许能帮上忙。
飞机在东京羽田机场腾空而起,王鹏展的心早已飞回中国。望着窗外翻滚的云海,他第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追求相术的最高境界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因此失去了儿子...
十二小时后,飞机降落在省城机场。王鹏展直奔医院,在儿科病房找到了憔悴不堪的秀兰和躺在病床上的承相。孩子的小脸烧得通红,闭着眼睛,胸口急促地起伏。
鹏展!秀兰扑进他怀里,泣不成声,医生说查不出原因,抗生素没用...烧了五天了...
王鹏展紧紧抱住妻子,然后走到病床边。他先是用普通相术观察,发现承相眉心有一团黑气;接着尝试新学的望气术,看到孩子全身气场紊乱;最后,他轻轻将手放在承相额头,运用技巧。
一幅令人心惊的画面浮现出来:承相的头骨结构与常人不同,前囟门处有一道先天性的能量阻滞,像一团乱麻缠结在一起。更奇怪的是,这团中似乎有某种外来的能量...
秀兰,承相发病前去过哪里?王鹏展急切地问。
秀兰擦了擦眼泪:就在村里...你走后不久,我带他回娘家住了几天。有一天他去后山玩,回来就说头疼,晚上就开始发烧...
后山?具体是哪里?
好像...好像是那片老坟地。秀兰回忆道,他说去找一种蓝色的花...
王鹏展明白了。承相可能是了,而且与他特殊的头骨结构相互作用,导致常规治疗无效。他想起佐藤提到的骨相治疗法,以及《摸骨秘要》中记载的通灵穴按摩技术。
秀兰,相信我,我能治好儿子。王鹏展坚定地说,但需要你的配合。
他让秀兰找来一碗清水和一根红线。将玉佩浸入水中,然后按照《摸骨秘要》记载的方法,轻轻按摩承相头顶的特定部位,同时默念净心咒。渐渐地,他感到那团开始松动...
两小时后,承相的呼吸平稳下来,额头不再滚烫。凌晨时分,孩子终于睁开眼睛,虚弱地喊了一声:爸爸...
秀兰喜极而泣,紧紧抱住儿子。王鹏展瘫坐在椅子上,浑身被汗水湿透。这次治疗耗尽了他的精力,但看到儿子转危为安,一切都值得。
医生查房时惊讶地发现高烧已退,连连称奇。王鹏展没有解释,只是请求再观察两天。他心中明白,承相的特殊骨相意味着这孩子可能继承了相术天赋,未来需要特别引导和保护。
出院回家的路上,承相趴在父亲肩头睡着了。秀兰看着丈夫疲惫的侧脸,轻声问:鹏展,你用的那些方法...是日本学的?
王鹏展点点头:是一种古老的术。秀兰,我们的儿子...可能有些特殊。
我知道。秀兰出乎意料地平静,从他出生我就感觉到了。有时候,他好像能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王鹏展惊讶地看着妻子。原来秀兰早就察觉到了儿子的异常,只是一直没说。
我不懂你那些相术道理,秀兰继续说,但我知道承相需要你。鹏展,以后...别走那么远了,好吗?
王鹏展将妻儿搂进怀中,心中百感交集。日本的经历让他掌握了的奥秘,但家庭的危机让他明白,能力的提升不是人生的全部。相术再神奇,终究要为生活服务;境界再高深,也不该成为疏远亲人的理由。
回到久违的家,王鹏展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他取出从日本带回来的《摸骨秘要》和相骨篇,郑重地放进书柜。这些珍贵典籍将指引他继续探索相术的奥秘,但不再是以牺牲家庭为代价。
夜深人静时,王鹏展提笔给沈清雨写信,讲述日本的见闻和儿子的病情。写到一半,他停下笔,望着窗外的月光。两个女人的面容在脑海中交替浮现:一个是他相濡以沫的妻子,一个是他志同道合的知己。
相术能看透骨骼,却难以衡量人心;能预测命运,却无法轻易做出选择。王鹏展收起未完成的信,决定先好好睡一觉。明天,他将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