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他们这是坐不住了-《让你写公益歌,没让你写哭全网啊》

  第二天清晨,天马影业的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则公告。

  公告的措辞极其标准,标准得像一篇公文范本:

  “因影片发行版本出现技术性问题,为保证观众获得最佳观影体验,我司决定自即日起,对电影《药王》进行临时性档期调整,后续上映时间将另行通知,对已购票观众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没有解释,没有多余的话,只有“技术性问题”和“临时性调整”这两个冰冷的词汇。

  公告发出还不到半个小时,评论就突破了一万条。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一条评论简单粗暴,直接用笑声刷了屏。

  紧接着,整个评论区彻底沦陷。

  “技术性问题?我来翻译一下:因为没人看,所以不上了。”

  “最佳观影体验?是指五十块钱请人睡觉的体验吗?那体验确实挺的。”

  “临时性调整?我再翻译一下:永久下架。”

  “#药王技术性撤档# 这个词条我给满分,资本家最后的体面,就是把两个字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楼上的,什么体面?这是嘴硬!我宣布,技术性是本年度最佳形容词!我上班迟到,是技术性晚起;我考试挂科,是技术性失误;我没钱,是技术性贫穷!”

  各种段子和表情包以病毒传播的速度席卷了整个网络。

  那张凌夜被P成下跪投降的表情包,被网友们反向操作,P成了顾长风跪在空无一人的IMAX影厅里,抱着一桶爆米花,标题是:《我的观众呢?》。

  #幽灵场行动全面胜利#

  #民意战胜资本#

  #恭喜药王荣获史上最快下架电影#

  一个个带着狂欢气息的话题被顶上了热搜榜,牢牢霸占了前几位。

  这是一场属于普通观众的胜利,一场用一张张电影票、一次次“慰问”汇聚而成的,对傲慢资本的公开处刑。

  与线上的喧嚣相呼应的,是线下影院经理们果决的行动。

  就在天马影业发布公告的同一时间,各大院线的排片系统开始了调整。

  那些原本被《药王》占据的黄金场次、IMAX巨幕厅,被清空,然后整齐划一地填上了《我不是药神》的名字。

  万星国际的王志刚,盯着排片经理操作。

  “所有IMAX厅,下午到晚上的场次,全给《药神》。”

  “经理,那上午呢?”

  “上午也给!我跟你说,就算是早上六点的场,只要你敢排,就有人敢来看!”

  幸福蓝海的阿伟在经理群里发了一张截图,是他们影院今天的排片表,从早到晚,除了动画片,几乎全是《我不是药神》的场次。

  “兄弟们,我摊牌了,我这叫药神专场。”

  群里一片叫好。

  “金逸影城-小马”:“跟了!我们老板发话了,这个月奖金就看《药神》的了!”

  “横店影城-张胖子”:“何止这个月,我感觉我今年上半年的KPI都有着落了!”

  一夜之间,《我不是药神》的排片率,从被压制的不足20%,飙升到了73%。

  而市场的反应,比所有人的预期都要猛烈。

  排片率公布的当天,《我不是药神》的单日票房直接冲破了两亿大关。

  第二天,两亿五千万。

  第三天,累计票房正式突破十亿。

  在排片高达七成以上的情况下,平均上座率,依旧维持在90%以上。

  这意味着,大部分影院的黄金场次,依旧是一票难求。

  幻音工作室里,气氛热烈。

  “十亿了!凌夜老师!我们破十亿了!”肖雅举着手机冲进办公室,声音都有点颤。

  “猫眼专业版预测我们的最终票房是…三十五亿!天啊!三十五亿!”

  她扑到凌夜的办公桌前,把手机屏幕怼到他面前。

  “你快看!这个数字!我做梦都不敢这么梦!”

  韩磊靠在沙发上,拿着手机刷了一遍又一遍票房数据,最后忍不住笑出了声。

  办公室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只有凌夜,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盯着电脑屏幕。

  屏幕上显示的不是票房数据,而是几个话题的热度曲线。

  “别光盯着票房。”

  凌夜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兴奋的肖雅安静了下来。

  “看看这些。”

  他指了指屏幕。

  屏幕上,不再是关于电影票房和明星八卦的讨论,而是一些沉重得多的词条。

  #天价药到底有多贵#

  #穷,是原罪吗#

  #慢粒白血病患者生存现状#

  这些话题的热度持续攀升,从娱乐圈火到了医疗界,连官媒都转发了相关讨论。

  一个医疗科普博主,整理了各种特效药的价格对比,那一个个天文数字,让无数网友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电影里“一瓶药几万块”的真实性。

  一位法律界的大V,从法理和人情的角度,重新剖析了电影中对程勇的判决,引发了数万人关于“法外有情”还是“法大于天”的激烈辩论。

  更有无数自称是慢粒白血病患者或家属的网友,在话题下面分享着自己的故事。

  他们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只是平静地讲述着每天需要吃的药,每个月需要花的钱,以及那种在经济压力和求生本能之间反复拉扯的疲惫。

  这些真实的、带着生活体温的文字,比电影本身更具冲击力。

  “以前这些病人的声音,资本能压住,媒体不敢报,观众也懒得看。”

  凌夜指了指屏幕上的话题热度,语气平静。

  “现在呢?全网都在讨论,你说,这算不算扇了某些人一耳光?”

  肖雅怔怔地看着屏幕,办公室里热闹的气氛慢慢沉淀下来。

  她明白了凌夜的意思。

  他们做的不只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他们撬动了一些更深层的东西。

  这时,韩磊也走了过来。

  他看着那些社会性话题的热度,心里涌起一股比看到票房数字更强烈的成就感。

  “现在许多官方媒体也下场了。”韩磊的语气带着几分郑重。

  “《两州青年报》、《法制前沿》,甚至一些医学界的权威期刊,都发表了评论文章,讨论电影反映的现实困境。”

  “我们电影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娱乐圈。”

  正说着,韩磊的私人手机响了起来。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他走到一旁,接起了电话。

  “您好,哪位?”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客气,带着一种字正腔圆的官方口吻:“您好,是幻音工作室的韩磊先生吗?”

  “我是。”

  “韩先生您好,这里是文化发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冒昧致电,是想向您和《我不是药神》的主创团队表示祝贺。”

  “这部电影我们看过了,拍得非常深刻,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对方的夸赞滴水不漏,听起来诚意十足。

  韩磊客气地回应:“谢谢您的肯定。”

  “是这样的,韩先生。”对方话锋一转。

  “鉴于《我不是药神》在社会层面引发的广泛讨论,我们委员会计划在本周五下午,举办一场关于电影的社会责任与艺术边界的内部研讨会。”

  “我们诚挚地邀请凌夜先生,以及电影的主创团队,届时能够拨冗出席,和我们以及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一下。”

  内部研讨会?

  电影的社会责任与艺术边界?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让韩磊心里警铃大作。

  他混迹娱乐圈多年,对这种措辞背后的含义异常敏感。

  如果真是表彰,应该是广电总局或者电影家协会出面,开的是表彰会、座谈会。

  而这个“文化发展指导委员会”,名字听着就宏大,却不是一个常设的业务部门。

  这种临时性的、高规格的“研讨会”,往往不是为了夸你,而是为了“指导”你。

  尤其是“艺术边界”这四个字,韩磊立刻意识到不对劲。

  这不是表彰会,更像是约谈。

  “好的,非常感谢贵委员会的邀请,我会将您的意思转达给凌夜老师,并尽快给您回复。”

  韩磊保持着职业的镇定,没有表露出任何情绪。

  “好的,那我们静候佳音。”

  电话挂断。

  办公室里,肖雅还在为那些社会讨论而感到振奋,看到韩磊走回来,脸色却有些不对。

  “怎么了?”

  韩磊没说话,只是看向凌夜,将刚才的通话内容一字不差地复述了一遍。

  肖雅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

  她虽然不如韩磊经验老道,但也从这番话里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凌夜听完,手指在桌面上敲了两下。

  打败一个顾长风,就像是在新手村打赢了一个小Boss。

  虽然过程曲折,但终究是在商业规则的牌桌上博弈。

  而现在,真正的“大家长”要下场了。

  在两州融合的背景下,文化领域的风向变得格外敏感。

  他们拍的这部电影,无疑是扔进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不仅激起了浪花,还把湖底的淤泥也翻了上来。

  有人欣赏这浪花,自然也有人讨厌这被搅浑的湖水。

  他看向韩磊和肖雅,打破了沉默:“票房的事,你们继续盯着,网上的正面舆论,继续引导,不要让那些关于电影本身的讨论冷下去。”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很平淡,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周五的会,我去看看。”

  韩磊眉头一紧:“凌夜,这…”

  “他们想谈,我就跟他们谈。”

  凌夜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一个搜索框弹了出来,他慢条斯理地输入了“文化发展指导委员会”这几个字,这才抬起头。

  “顾长风那套,是资本的玩法,用钱砸,用势压,但这一套,是权力的玩法。”

  “们不会跟你争对错,只会跟你谈‘大局’和‘影响’。”

  他的声音不大,但韩磊和肖雅都听得清清楚楚。

  “打败顾长风,只是开胃小菜。”

  凌夜的食指在回车键上轻轻一敲,看着屏幕上跳出的搜索结果,语气平静得像在陈述事实:“他们这是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