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要降温,要控制-《让你写公益歌,没让你写哭全网啊》

  周五,下午两点。

  京郊一栋不对外开放的招待所,灰色的建筑掩映在茂密的法桐树后。

  门口站着两排穿制服的警卫,神情肃穆,每一个进出的人都要经过严格检查。

  韩磊开着车,在入口处停下,接受了两次证件核对和一次电子设备检查,才被放行。

  车子沿着内部道路缓缓行驶,他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后座的凌夜。

  凌夜靠着窗,正看着外面整齐划一的草坪,神色平静。

  “等会儿,能少说就少说。”韩磊压低声音。

  “我来应付。”

  凌夜没回头,只是“嗯”了一声。

  会议室在三楼,门口又是一道安保。

  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股混杂着陈旧木香和中央空调冷气的味道扑面而来。

  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已经坐了十几个人,个个西装革履,神情严肃,桌上摆着统一的白色陶瓷茶杯和印着红色抬头的笔记本。

  韩磊扫视一圈,心里一紧。

  宣传部、文化司、卫生监督…在座的每一个部门,都能决定一部作品的生死。

  主持会议的是坐在主位的一个微胖中年男人,胸前别着一枚徽章,资料上写着他是联合委员会的副会长,姓刘。

  他对凌夜和韩磊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坐下,语气里带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包容。

  会议开始,刘副会长先是念了一段官样文章,无非是强调两州文化融合的重要性,肯定了近期文化市场的繁荣,最后话锋一转,落到了《我不是药神》上。

  “今天请各位来,不是开批评会,是开一个内部的研讨会。”

  刘副会长脸上挂着标准的微笑,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

  “主要是想听听各方的意见,帮助我们年轻的创作者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创作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他顿了顿,将目光转向身边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

  “墨老,您先说两句?”

  韩磊看到墨老,心里一紧。

  这位文艺评论界的泰斗,一篇文章能让一部戏从天堂跌到地狱。

  墨老清了清嗓子,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目光落在凌夜身上。

  “电影,我看过了。”墨老开口,声音洪亮,带着常年作报告练就的穿透力。

  “从拍摄技巧、演员表演来看,是一部成熟的商业片,这一点,我承认。”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沉了下来。

  “但是,一部作品的价值,不应该只用票房来衡量。”

  “尤其是在两州融合这个关键时期,文艺作品,更应该承担起弥合分歧、凝聚人心的责任。”

  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度,右手在桌上重重一拍。

  “可这部电影,做了什么?它没有去展现我们为了解决医疗问题付出的巨大努力,没有去歌颂那些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反而用一种极其偏激的手法,放大了社会的个别问题,撕开了刚刚开始愈合的伤口!”

  “我称之为,贩卖苦难!”墨老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为了博取观众的眼泪,为了赚取那点票房,不惜激化民众与管理层之间的对立情绪,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韩磊的下颌线越绷越紧,握着笔记本的手指泛白。

  对方根本不跟你谈电影本身,直接扣上一顶破坏稳定的大帽子,让人怎么辩驳?

  墨老说完,卫生部门的一位官员立刻接过了话头。

  他推了推面前的文件夹,语气冷静客观,却比墨老的慷慨陈词更具杀伤力。

  “墨老是从宏观层面谈,我补充一些具体的数据。”他翻开文件,指着上面的数字。

  “电影中提到的特效药,定价四万一瓶,这个数字,存在严重的艺术夸大。”

  “根据我们的统计,在多轮医保谈判后,该类药物的平均价格已降至每月两万元,部分地区甚至低于两万元。”

  他抬起头,扫视全场。

  “电影为了戏剧冲突,将几年前的旧闻当做当下的现实来呈现,这会严重误导普通民众,引发不必要的社会恐慌,也抹杀了我们相关部门多年来的工作成果。”

  一唱一和,天衣无缝。

  一个举着意识形态的大旗,一个拿着官方数据的板子,左右开弓。

  整个会议室的风向,彻底从“研讨”变成了单方面的批斗。

  “凌先生的作品,出发点是好的,是想关注现实,这点我们表示肯定。”

  又一位宣传口的官员开口,语气温和,却是在给棺材钉上最后一颗钉子。

  “但是,关注现实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是不是一定要用这么激烈、这么灰暗的笔调?”

  “我们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多光明面、积极面的,年轻人,不要总盯着阴暗角落看。”

  韩磊终于忍不住了。

  “各位领导,墨老。”他身体微微前倾,试图解释。

  “我们电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很多年前,片尾字幕也明确说明了官方在药品降价方面做出的努力,我们…”

  “韩先生。”刘副会长笑着打断了他,语气温吞,却不容置疑。

  “我们知道,我们都看到了,但普通观众看电影,谁会去注意那些小字?”

  “他们记住的,就是四万块一瓶的药,就是那种绝望的情绪。”

  “我们要考虑的,是整体的社会影响,是大局,是两州融合的稳定局面,你明白吗?”

  “大局”两个字,像一座山,直接把韩磊所有的话都压了回去。

  他张了张嘴,想说电影并非没有展现正面内容,想说他们已经在片尾做了说明,但对上刘副会长那双温和却不容辩驳的眼睛,他知道,这不是一场可以讲道理的对话。

  他慢慢坐了回去,拳头在桌下攥紧。

  整个过程,凌夜始终一言不发。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桌上的茶杯上,手指在杯沿轻轻摩挲。

  他的沉默,让在场的一些官员感到有些不自在。

  这年轻人,是被吓住了,还是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刘副会长看着凌夜,决定亲自下场。

  “凌夜同志,年轻有为,是我们文艺界的后起之秀。”他脸上依旧挂着笑。

  “对于刚才各位专家、领导提出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谈一谈。”

  凌夜抬起头,目光在会议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刘副会长脸上。

  他顿了顿,慢慢开口:

  “各位领导的意见,我都听明白了。”

  他没说“有道理”,也没说“记下了”,只是说“听明白了”。

  这三个字,既不是认同,也不是反驳,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刘副会长的笑容僵了一下。

  他准备了一肚子“引导”、“教育”的话,结果对方根本不接招。

  他清了清嗓子,做出总结陈词。

  “好,看来我们的年轻同志还是很有觉悟的。”他生硬地把话圆了回来。

  “今天的研讨会,我看开得很有必要,很有价值。”

  “总的来说,《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艺术价值是有的,但社会导向确实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我提几点要求。”他的语气变得严肃。

  “第一,幻音工作室要冷静处理后续的宣传工作,不要再刻意放大电影中的负面情绪和社会矛盾。”

  “第二,要主动引导舆论,多发一些正面的、理性的影评,告诉观众要客观看待电影的艺术加工。”

  他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地说:

  “总而言之,要降温,要控制。”

  会议结束。

  众人陆续起身离场,没人再多看凌夜和韩磊一眼,仿佛他们只是两件需要被“指导”的物品。

  走出会议室,沿着长长的走廊往外走,压抑的空气才终于散去。

  直到坐进车里,关上车门,隔绝了外面的一切,韩磊才一拳砸在方向盘上。

  “欺人太甚!”他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

  “这哪是研讨会,这分明是审判!连个辩解的机会都不给!”

  凌夜系好安全带,看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法桐树,脸上却没什么怒气。

  “别急。”他侧过头,看着韩磊,轻声说。

  他的语气很淡,但韩磊听出了一丝别的东西——那是一种胸有成竹的从容。

  “他们以为让我闭嘴,这件事就能翻篇。”凌夜看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停顿了一下。

  “但他们不知道,有些话,越是不让说,就越要说得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