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陈向东的调查报告-《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

  公社的吉普车碾过磨盘沟的土路时,王振山正带着社员们给试验田追肥。看到车头上的“公社”字样,他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

  车门打开,公社农技站的李站长脸色阴沉地走下来,身后跟着的,竟是垂着头的陈向东。

  “王队长,许青山呢?”李站长的声音带着火气,手里攥着一份皱巴巴的报告,“有人向公社举报,说他在磨盘沟搞封建迷信,还破坏农业生产!”

  这话像炸雷一样,在社员们中间炸开了。

  “啥?搞封建迷信?”

  “这是谁瞎举报啊!许青山明明是在帮咱们种好田!”

  王振山连忙上前:“李站长,您是不是弄错了?青山他可是个有本事的人,试验田长得比啥都好,怎么会破坏生产?”

  “弄错?”李站长把手里的报告扔给王振山,“这是陈向东同志递交的调查报告,上面写得明明白白!说许青山自称‘能掐会算’,预言下雨是搞封建迷信,还挖些小沟代替大渠,耽误灌溉,导致部分田地减产!”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陈向东,眼神里满是愤怒和不解。赵铁柱更是气得攥紧了拳头:“陈向东!你胡说八道!许青山啥时候搞封建迷信了?试验田长得那么好,你眼瞎了吗?”

  陈向东头埋得更低,声音细若蚊蚋:“我……我只是如实向公社反映情况。他明明就是靠瞎猜下雨,还误导大家不修大渠……”

  “你闭嘴!”王振山气得脸通红,指着试验田,“你自己看看!试验田的秧苗长得比谁都壮,全村的田都跟着受益,这叫破坏生产?你这是诬告!”

  这时,许青山从田埂那头走了过来,脸上依旧平静:“李站长,别急着下结论。陈向东说的‘封建迷信’,其实是科学观察;说我破坏生产,更是无稽之谈。不如先去田里看看,再下判断?”

  李站长冷哼一声,跟着许青山走到试验田边。当他看到那片浓绿茁壮的秧苗,再对比旁边田里虽然不如试验田,但也长势不错的秧苗时,脸色微微缓和了些。

  “你说你不是搞封建迷信,那你怎么知道会下雨?”李站长追问。

  许青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笔记本,翻开递给李站长:“您看,这是我每天记录的云象、风向和湿度。那天我看到西南风带来积云,空气湿度达到八成以上,再结合磨盘沟梅雨季节的气候规律,才判断会下雨。这是气象观察,不是封建迷信。”

  他又指着集水沟:“至于不修大渠,您看这沟里的存水,再看看田里的土壤湿度。这些集水沟既能存雨水,又能精准灌溉,比大渠省工省力,还能避免山洪冲垮渠道。现在全村的田,没有一块因为缺水减产,反而比往年长得好。”

  周晓芸也上前,递上自己记录的苗情数据:“李站长,这是我每天记录的秧苗生长情况,试验田的株高、叶片数、根系长度,都比普通田高出很多,产量预估也能翻倍。这都是科学种田的成果,不是靠什么封建迷信。”

  社员们也纷纷上前作证,你一言我一语,把许青山如何教大家做堆肥、挖集水沟,如何让磨盘沟的田变肥沃的事说了个遍。

  李站长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又看了看长势喜人的稻田,脸色彻底变了。他转头看向陈向东,语气严厉:“陈向东同志,你递交的报告与事实严重不符!这是诬告!许青山同志是在用心带领村民科学种田,你却因为个人恩怨,歪曲事实,影响公社的判断!”

  陈向东吓得浑身发抖,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我……我错了,李站长,我不该一时糊涂……”

  “回去写份深刻的检讨,交给公社!”李站长厉声说道,随后转向许青山,脸上露出歉意,“许青山同志,是公社误会你了。你这科学种田的方法很好,公社要大力推广!”

  许青山笑了笑:“李站长客气了,我只是想让磨盘沟的大家能多收点粮。”

  吉普车离开后,陈向东低着头,走到许青山面前:“许青山,我……我对不起你,你怎么罚我都行。”

  许青山拍了拍他的肩膀:“罚就不必了,以后好好跟着大家种田,把心思用在正地方。磨盘沟要越来越好,得靠咱们所有人一起努力。”

  王振山也叹了口气:“以后可别再干这种糊涂事了!大家都是为了磨盘沟,窝里斗有啥意思?”

  陈向东重重地点头,眼里满是愧疚。

  这场来自上层的压力,最终在科学的事实面前烟消云散。而许青山,也用自己的智慧和实力,不仅化解了危机,更让公社对他的科学种田方法给予了认可和支持。磨盘沟的致富路,走得越来越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