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查账风波-《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

  公社的吉普车“嘎吱”一声停在磨盘沟公司门口,车轮碾过地上的红薯叶,溅起几片碎渣。

  刘副主任领着两名穿着中山装的会计,一脸严肃地走下来,身后还跟着几个看热闹的村干部,架势像是要掀翻整个厂子。

  “许青山,开门!”刘副主任嗓门洪亮,震得办公室的窗户纸微微发颤,“奉公社指示,今日对你们磨盘沟农工商联合公司进行全面查账,务必找出投机倒把的证据!”

  许青山正在和赵铁柱核对新设备的采购单,闻言眉头一皱,还是起身迎了上去:“刘副主任,咱公司账目一向公开透明,随时可以查,但‘投机倒把’的帽子可不能乱扣。”

  “是不是乱扣,查了就知道!”刘副主任不领情,径直走进办公室,指着墙角的档案柜,“把所有账本、单据、合同全拿出来,一点都不能漏!”

  两名会计立刻动了起来,把周晓芸之前制定的财务账本、原料采购单、销售合同、分红记录全翻了出来,铺满了整张桌子。他们手指飞快地在账本上划过,算盘打得“噼啪”响,眼神里满是审视,连一张小小的收据都不放过。

  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员工们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远远地看着,脸上满是担忧。会计老张站在一旁,手心直冒汗,时不时看向许青山,生怕出什么岔子。王振山也赶了过来,抱着胳膊站在门口,目光警惕地盯着刘副主任一行人。

  “这笔邻省的销售款,为什么没有走公社供销社的账?”刘副主任突然拿起一张销售合同,拍在桌上,语气严厉。

  许青山从容不迫地解释:“刘副主任,那是批发商直接上门采购,按市场价格成交,钱款全部入了公司账户,用于扩大生产和给村民分红,每一笔都有记录,绝非投机倒把。”他转身让老张拿出银行回执,“你看,这是存款凭证,一分钱都没私吞。”

  刘副主任接过回执,仔细看了半天,没找出破绽,又指着分红记录:“凭什么管理人员分这么多?普通村民分这么少?这就是贫富不均!”

  “咱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许青山指着账本上的绩效考核记录,“管理人员承担更多责任,跑销路、管生产,经常熬夜加班;普通村民按工作量计酬,分红也是按贡献来的,这在章程里写得明明白白,村民们都签字认可了。”

  两名会计查了整整一天,从上午一直查到夕阳西下,把所有账目翻了个底朝天,连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都核对了三遍,却连一点“投机倒把”的影子都没找到。账本记得清清楚楚,单据保存得整整齐齐,每一笔收支都有理有据,挑不出半点错处。

  刘副主任脸色越来越难看,看着满桌的账本,半天说不出话。他本想借着查账给磨盘沟一个下马威,没想到反而被对方的规范管理堵得哑口无言。

  “刘副主任,账目都查完了,没什么问题吧?”许青山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

  刘副主任狠狠瞪了一眼,撂下一句“以后再查”,就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吉普车的尾气扬起一阵尘土,很快就消失在村口的路上。

  办公室里的员工们顿时松了口气,老张擦了擦额头的汗:“吓死我了,还好晓芸妹子把账记得这么清楚。”王振山也松了口气:“这刘副主任就是故意找茬,还好咱行得正坐得端。”

  许青山望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心里却没有轻松多少。他知道,这次查账只是开始,刘副主任不会善罢甘休,行政干预的压力还会继续。但他更清楚,只要公司账目清晰、经营规范,就不怕任何调查。他转身对众人说:“把账目再整理一遍,以后更要严格按制度来,咱磨盘沟行得正、坐得端,谁也别想挑出毛病!”

  夜色渐浓,办公室里的灯光再次亮了起来,账本上的字迹在灯光下格外清晰,像是磨盘沟人坚守的底线,任谁也动摇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