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皇帝!恋爱脑是病,得治!(59)-《快穿:反派都得给我跪着叫爸爸》

  “不管了。” 周衍猛地站起身,将卷宗仔细收好,“太后让我们彻查,我们就把罪证一字不落地呈上去。至于陛下怎么处置,那是他的事。只是这口气,我实在咽不下。等案子结了,看陛下怎么判吧,不行我就请几天假,好好歇歇,再不管这破事!”

  李默和王砚对视一眼,都苦笑着点头。他们也盼着这案子能早点了结,不然再这么折腾下去,大理寺的人没被案子难住,先得先被苏家父子和苏怜气疯了。

  清晨的太和殿,众大臣肃立殿内,今天的空气格外的沉闷,压得人胸口呼吸都困难了几分。那份焦躁,悄无声息地缠在每个官员心头。

  龙椅上的赵承煜身着明黄常服,目光扫过殿下的百官与几位亲王,声音平淡,“今日早朝,诸位有要事启奏便说,若无,便退朝吧。”

  几位王爷垂着眼皮,像是在思考更像是在补觉。其余官员或低头看朝服下摆,或悄悄用眼角余光瞥向队列中的大理寺卿周衍。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重头戏,就是他手里那叠东西。

  周衍站在文官队列中,怀里紧紧抱着那叠罪证卷宗。半闭着眼,他反复摩挲着粗糙的纸边。

  卷宗里的一字一句浮现在他脑海里。河工老栓被因为还不上印子钱,被苏广富逼得跳河;举人为求官,卖女给苏家文书上的笔迹;西北将士的名册上,每一个因为苏二郎画了圈的 “已故”;还有冒死举报林文远的秦偏将……

  桩桩件件,都是他和属官熬了一个多月,从蛛丝马迹里抠出来的铁证,也是能将苏家钉在耻辱柱上的铁钉。

  赵承煜见殿下无人应答,对着李公公点了点头,李公公尖着嗓子又重复了一遍,“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

  这一声之后殿内更加寂静。

  周衍感觉到,所有同僚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

  他深吸一口气,紧了紧抱在手里的卷宗。跨步出列,在殿中肃然站定,“陛下,臣周衍有要事启奏!”

  赵承煜目光落在他怀里的卷宗上,眉头轻轻皱了一下,犹豫了下,勉强开口:“周卿请讲。”

  周衍没立刻回答,他抬头先看了看龙椅上的皇帝,又环视一圈注视着自己的百官,一字一句道:“荣国公苏广富、吏部侍郎苏大郎、户部侍郎苏二郎贪腐渎职、私通外敌、欺压百姓一案,臣已彻查清楚。” 他双手捧高卷宗,“现将罪证呈上,请陛下御览后,依法处置,以正国法!”

  看皇帝不说话,也没让李公公来取卷宗。周衍自行展开卷宗,准备当场将苏家父子的罪状一一说出来。

  龙椅上的赵承煜突然抬手,“周卿不必在此宣读,下朝后你将卷宗呈去御书房,朕稍后再看。”

  周衍瞳孔紧缩,握着卷宗的手猛地一紧。

  早朝就是议事之处,苏家一案牵扯甚广,文武百官都在等着陛下给个说法,怎么陛下要私下看卷宗,连听都不愿多听?

  周衍还想说话,赵承煜已经转开目光,对着下方百官宣布,“传朕旨意,今日早朝到此为止,余下之事宜改日再议。”随后起身快步离去。

  百官没有动位置,都站在原地低声议论。有人小声嘀咕,“陛下怎么突然散朝?苏家的案子还没议呢。”

  还有人抱着一丝期待,“先看看卷宗呈到养心殿后,陛下的意思。说不定陛下只是想避开殿上的吵闹,好好查证一番。”

  周衍握着卷宗站在原地,听着耳边同僚的议论,如坠冰窟。

  他隐约猜到,陛下怕是想轻拿轻放。可苏家的罪证里藏着多少百姓冤屈、多少家国隐患,是能够这么草草搁置的?

  片刻后,周衍焦灼的捧着卷宗快步赶往御书房。

  他还没走到御书房门口,就听见一阵女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顺着风飘过来。

  苏怜头发散乱的跪在殿前的青石地上,对着殿内哭喊:“皇上!臣妾父兄都是忠良之人,绝不可能贪腐通敌!一定是大理寺的人为了讨好太后,故意构陷他们!他们本来就被太后打断了腿,又在牢里被日日受折磨,什么事还不是大理寺那些官员说了算!”

  话音刚落,赵承煜神色复杂,扶着门框走了出来。

  自苏家父子被关进了大理寺,苏怜几乎天天都来他这儿哭求,起初他还能硬着心肠劝两句。

  可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天天以泪洗面,想到当年苏家人在江南帮过自己的情分,而如今苏广富父子却被母后打断了腿关在大理寺。

  想到这些,赵承煜就觉得愧疚,苏家落到这般境地,有一半都怪自己“薄情”,没能护住他们。

  “你先起来,地上凉。”赵承煜往前迈了两大步,伸手扶起苏怜,“案子还在查,大理寺那边还没定案,总不能凭你一句话就放人,得有个章法。”

  “章法?什么章法!”苏怜哭得更凶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那些罪证都是他们编的!现在苏家失了势,谁都想踩一脚!陛下您要是不救他们,臣妾父兄就真的活不成了!”

  周衍站在不远处,这番话听得清清楚楚。他只觉得苏怜的话里字字刺耳,心里的怒火直冲脑门。

  周衍再也按捺不住,快步上前将手里的卷宗“砰”地一声,重重放在皇帝面前的青石地板上。

  “陛下!苏更衣所言纯属无稽之谈!这卷宗里的每一份供词,都有当事人亲笔画押。每一笔账目,都能与户部的存档一一核对。林文远在苏家的授意下与北狄往来,更是有证人和书信的笔迹鉴定为证!”周衍的声音里满是压不住的怒火和悲愤。

  “臣与大理寺属官日夜查案,熬了一个多月,只为还百姓一个公道、还朝廷一个清明,何来‘大理寺官员讨好太后、构陷苏家’之说?”

  赵承煜被周衍的突然出现和过激言行惊了一下,随即脸色沉了下来:“周卿,你先冷静些。凡事都有可能有误会,苏家父子……”

  苏怜也在一旁哭喊,“什么证据?不都是可以伪造的么?臣妾不懂这些,只知道我都父兄都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