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前三日,镇西的盐井哑了。
韩林站在井沿往下望,深不见底的盐卤井里浮着层油腻的油垢,浑浊的卤水泛着死灰的泡,连一丝咸腥气都吝啬挥发。井边堆着废弃的竹编盐篓,篾片朽烂成絮,沾着发黑的盐霜。
“先生!”小桃儿举着伞跑来,雨水顺着伞骨淌下,“水电公司的人拉了封条!说要挖深井采锂,这老井早该填了!”
韩林心沉如铅。他拾起一块风化的盐岩,指尖触到凹凸的纹路——那是千年卤水冲刷的印记。这口井,曾是支撑方圆百里灶膛的命脉。
“是盐魂散了。”老龟从井台石雕的盐神像背后探出头,龟壳沾着油污,“我守着这方卤脉八百载,只在弘治十五年见过此状。那年大旱,盐井枯竭三月,盐工集体跪井祈雨。后是井底涌出黑龙,衔来盐晶,方续烟火。”它龟爪划过井沿,“此井魂,系于卤水,系于盐工,更系于灶膛里不肯冷却的焰。”
韩林抚过冰冷的井绳。他记得十二岁随祖父晒盐,粗麻绳勒进掌心,卤水浸透帆布靴。井边总飘着白花花的盐霜,踩上去咯吱作响,像大地在呼吸。
“挖?就为锂矿?”村东胖子裹着貂皮大衣踱来,金牙在雨中反光,“锂电汽车多时髦!挖穿这破井,锂矿储量够造百万辆!到时候全村分红,谁还记得这口老井?”身后钻机轰鸣逼近。
小桃儿张开双臂挡在钻机前:“那是灶王爷的锅底!你们挖的不是矿,是穷人的命根子!”
“命根子值几个充电桩?”胖子嗤笑,“小子,别拿情怀当饭吃!你守着这口破井,能充电动车吗?”
韩林横身拦住钻机。昨夜在井庙暗室发现半本《守井手札》,墨迹晕染:“正德三年,卤脉上移。吾率盐丁凿穿岩层,以骨血祭井,引地脉归位…”他沉声道:“这井有根。根在秦代煮海为盐的先民,根在曾祖母推车卖盐的脚印,根在…在我盐罐底那枚盐晶。”他捧出油纸包,里面是颗指甲盖大小的透明晶体,“太奶奶临终塞给我的,说井魂未死。”
人群骚动。老盐工颤巍巍捧出半块残碑:“这字…是开凿井脉的工匠留的!”
“少摆老黄历!”钻机操作员催促,“赶紧撤离!”
“慢!”韩林突然举起残碑拓片,“看看这个!”他指着篆文记载的卤脉走向图,“这是世界罕见的深层卤水矿!还有…”他撬开井台石板,下面埋着青铜量卤尺,“刻着‘天下咸同’!你们挖的不只是井,是活的地质档案!”
胖子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他不懂地质,但“活档案”三字让他迟疑。
僵持间,老龟幽幽道:“盐魂未竭,它在等一滴能重续地脉的卤。”
话音未落,井壁裂缝中渗出一线金光!卤水裹着细碎盐晶涌出,在井口凝成漩涡。漩涡中心浮出颗鸽卵大的盐晶,通体剔透,内部流转星河。
“盐魄!”老盐工跪倒在地。
韩林感觉掌心发烫。他攥着盐晶冲向盐仓。霉味呛人,却在角落发现半埋的陶瓮。掀开瓮盖,里面是凝固的盐砖,砖缝渗出黑油——竟是保存完好的古法熬盐燃料“井火油”!
“这是宋代的燃料!”韩林狂喜,“古人早发现石油伴生卤水!”
老龟声音发颤:“八百年前,盐工发现井底油气,却视若神赐不敢擅用…这油…是地脉的体温!”
韩林豁然开朗。他翻开《守井手札》最后一页,朱砂批注如血:“井竭之日,吾将盐魄封入地心,待有缘人以古法引魂…”
“原来如此…”韩林捧起盐晶,泪落油滴,“盐魂的根,断了,是因为我们舍本逐末!”
他将盐晶贴在胸口。窗外,钻机的轰鸣被井绳摩擦的吱嘎声覆盖。
“诸位乡亲!”他走出盐仓,声音如滚雷穿透雨幕,“我们的根不在锂矿,而在这口井里的地火!我决定,恢复古法熬盐,用井火油驱动新灶!”
寂静。随即,老盐工捶胸:“拼了老命也要支起盐锅!”小桃儿架起手机:“非遗盐工申遗视频已发!”连胖子的操作员,都默默递上井火油成分检测报告。
胖子悻悻而去。背影消失处,井中漩涡凝成盐蝶,落在韩林肩头。
霜降当日。
晨雾未散。新砌的石灶旁,韩林将井火油注入青铜灯盏。火焰腾起幽蓝光焰,舔舐着巨大盐锅。小桃儿撒入粗盐,盐粒坠入沸腾卤水,滋滋作响。
“火候看烟色…”韩林默诵祖训,将盐晶投入沸汤。晶石融化刹那,整口锅爆发出金色光华!卤水蒸腾,白雾中浮现盐工身影,挥舞木锨熬盐。
“魂归位了!”老盐工泣不成声。
韩林舀起第一勺新盐。晶体剔透如冰,入口却带着地火般的醇厚咸香。
“盐是暖的。”小桃儿轻声道。
韩林点头。是啊,盐是暖的。它来自地心黑暗,却点亮人间烟火;生于亘古沉默,却调和百味人生。它曾被追逐锂光的钻机威胁,但只要有人记得井绳勒进掌心的痛,记得盐霜融化的滋味,它终将在蓝焰中重生,重燃温暖世界的火光。
暮色四合,盐仓堆起新垛。月光下,盐山如凝固的浪涛。
老龟盘踞在盐垛顶端,龟壳映着盐晶反光,流淌着钻石般的光泽。
山高卤重,烟火长明。暖意,已在咸香中流转。
韩林站在井沿往下望,深不见底的盐卤井里浮着层油腻的油垢,浑浊的卤水泛着死灰的泡,连一丝咸腥气都吝啬挥发。井边堆着废弃的竹编盐篓,篾片朽烂成絮,沾着发黑的盐霜。
“先生!”小桃儿举着伞跑来,雨水顺着伞骨淌下,“水电公司的人拉了封条!说要挖深井采锂,这老井早该填了!”
韩林心沉如铅。他拾起一块风化的盐岩,指尖触到凹凸的纹路——那是千年卤水冲刷的印记。这口井,曾是支撑方圆百里灶膛的命脉。
“是盐魂散了。”老龟从井台石雕的盐神像背后探出头,龟壳沾着油污,“我守着这方卤脉八百载,只在弘治十五年见过此状。那年大旱,盐井枯竭三月,盐工集体跪井祈雨。后是井底涌出黑龙,衔来盐晶,方续烟火。”它龟爪划过井沿,“此井魂,系于卤水,系于盐工,更系于灶膛里不肯冷却的焰。”
韩林抚过冰冷的井绳。他记得十二岁随祖父晒盐,粗麻绳勒进掌心,卤水浸透帆布靴。井边总飘着白花花的盐霜,踩上去咯吱作响,像大地在呼吸。
“挖?就为锂矿?”村东胖子裹着貂皮大衣踱来,金牙在雨中反光,“锂电汽车多时髦!挖穿这破井,锂矿储量够造百万辆!到时候全村分红,谁还记得这口老井?”身后钻机轰鸣逼近。
小桃儿张开双臂挡在钻机前:“那是灶王爷的锅底!你们挖的不是矿,是穷人的命根子!”
“命根子值几个充电桩?”胖子嗤笑,“小子,别拿情怀当饭吃!你守着这口破井,能充电动车吗?”
韩林横身拦住钻机。昨夜在井庙暗室发现半本《守井手札》,墨迹晕染:“正德三年,卤脉上移。吾率盐丁凿穿岩层,以骨血祭井,引地脉归位…”他沉声道:“这井有根。根在秦代煮海为盐的先民,根在曾祖母推车卖盐的脚印,根在…在我盐罐底那枚盐晶。”他捧出油纸包,里面是颗指甲盖大小的透明晶体,“太奶奶临终塞给我的,说井魂未死。”
人群骚动。老盐工颤巍巍捧出半块残碑:“这字…是开凿井脉的工匠留的!”
“少摆老黄历!”钻机操作员催促,“赶紧撤离!”
“慢!”韩林突然举起残碑拓片,“看看这个!”他指着篆文记载的卤脉走向图,“这是世界罕见的深层卤水矿!还有…”他撬开井台石板,下面埋着青铜量卤尺,“刻着‘天下咸同’!你们挖的不只是井,是活的地质档案!”
胖子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他不懂地质,但“活档案”三字让他迟疑。
僵持间,老龟幽幽道:“盐魂未竭,它在等一滴能重续地脉的卤。”
话音未落,井壁裂缝中渗出一线金光!卤水裹着细碎盐晶涌出,在井口凝成漩涡。漩涡中心浮出颗鸽卵大的盐晶,通体剔透,内部流转星河。
“盐魄!”老盐工跪倒在地。
韩林感觉掌心发烫。他攥着盐晶冲向盐仓。霉味呛人,却在角落发现半埋的陶瓮。掀开瓮盖,里面是凝固的盐砖,砖缝渗出黑油——竟是保存完好的古法熬盐燃料“井火油”!
“这是宋代的燃料!”韩林狂喜,“古人早发现石油伴生卤水!”
老龟声音发颤:“八百年前,盐工发现井底油气,却视若神赐不敢擅用…这油…是地脉的体温!”
韩林豁然开朗。他翻开《守井手札》最后一页,朱砂批注如血:“井竭之日,吾将盐魄封入地心,待有缘人以古法引魂…”
“原来如此…”韩林捧起盐晶,泪落油滴,“盐魂的根,断了,是因为我们舍本逐末!”
他将盐晶贴在胸口。窗外,钻机的轰鸣被井绳摩擦的吱嘎声覆盖。
“诸位乡亲!”他走出盐仓,声音如滚雷穿透雨幕,“我们的根不在锂矿,而在这口井里的地火!我决定,恢复古法熬盐,用井火油驱动新灶!”
寂静。随即,老盐工捶胸:“拼了老命也要支起盐锅!”小桃儿架起手机:“非遗盐工申遗视频已发!”连胖子的操作员,都默默递上井火油成分检测报告。
胖子悻悻而去。背影消失处,井中漩涡凝成盐蝶,落在韩林肩头。
霜降当日。
晨雾未散。新砌的石灶旁,韩林将井火油注入青铜灯盏。火焰腾起幽蓝光焰,舔舐着巨大盐锅。小桃儿撒入粗盐,盐粒坠入沸腾卤水,滋滋作响。
“火候看烟色…”韩林默诵祖训,将盐晶投入沸汤。晶石融化刹那,整口锅爆发出金色光华!卤水蒸腾,白雾中浮现盐工身影,挥舞木锨熬盐。
“魂归位了!”老盐工泣不成声。
韩林舀起第一勺新盐。晶体剔透如冰,入口却带着地火般的醇厚咸香。
“盐是暖的。”小桃儿轻声道。
韩林点头。是啊,盐是暖的。它来自地心黑暗,却点亮人间烟火;生于亘古沉默,却调和百味人生。它曾被追逐锂光的钻机威胁,但只要有人记得井绳勒进掌心的痛,记得盐霜融化的滋味,它终将在蓝焰中重生,重燃温暖世界的火光。
暮色四合,盐仓堆起新垛。月光下,盐山如凝固的浪涛。
老龟盘踞在盐垛顶端,龟壳映着盐晶反光,流淌着钻石般的光泽。
山高卤重,烟火长明。暖意,已在咸香中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