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琴暖小雪前-《混沌星图》

  小雪前三日,城南的问月楼哑了。

  韩林推开那扇朱漆剥落的门,霉气混着陈年桐油香扑面而来。天井中央的戏台覆着厚灰,雕花围栏上“雅韵流芳”四字被蛛网缠绕。偏殿琴房里,百张古琴斜倚墙根,琴囊蒙尘,弦柱间结着蛛丝,仿佛被时间抽干了魂魄。

  “先生!”小桃儿的声音带着哭腔,她捧着半块碎瓷跪在蒲团上,“拆迁办的人把封条贴到了飞檐!说明天就拆楼建商业综合体!”

  韩林指尖拂过琴房窗棂的冰裂纹。他想起祖父抚琴的背影,七弦震颤的余音能绕梁三日。那曲《流水》曾是他童年最清澈的梦境。

  “是琴魂散了。”老龟从梁间悬垂的铜铃上倒挂而下,龟壳沾着蛛丝,“我守着这方声脉九百载,只在靖康二年见过此景。金兵破城时,乐工抱琴投井,琴魂随波而逝。后是全城百姓踏雪寻琴,以体温焐化冰棺,方续弦歌。”它龟爪轻叩琴案,“此楼魂,系于丝桐,系于宫商,更系于寒夜中不肯噤声的志。”

  韩林抚过冰冷的焦尾琴。他记得十二岁偷拨宫弦,琴腹传出嗡鸣,惊飞檐下寒鸦。琴师怒斥:“此乃师旷遗韵,非大音希声者不可轻动!”

  “拆?就为建商场?”村东胖子踩着鳄鱼皮鞋踱入,金链子勒得衬衫变形,“这破木楼占黄金地段!拆了建空中歌剧院,音响震得人脑仁疼才叫享受!”身后拆除队扛着电锯逼近。

  小桃儿张开双臂挡在电锯前:“那是文脉的骨笛!你们拆的不是楼,是祖先的呼吸!”

  “呼吸值几张演唱会门票?”胖子冷笑,“小子,醒醒吧!你守着破琴谱,能上音乐学院的榜吗?”

  韩林横身拦住电锯。昨夜在琴楼暗窖发现半卷《守琴秘录》,绢帛霉烂处透出金字:“绍兴七年,琴材枯槁。吾携徒深入秦岭,断指取雷击梧桐,以心血灌髓…”他沉声道:“这楼有骨。骨在永嘉南渡时,乐工负琴渡江。骨在明末,琴师自焚琴谱拒献清廷。骨在…在我琴囊里那截焦尾木。”他捧出油布包,里面是段蜷曲的木炭,“太爷爷说,这是问月楼初建时焚琴祭天的余烬。”

  人群死寂。老琴师颤巍巍捧出半本虫蛀的《琴史》:“这字迹…是初代楼主的批注!”

  “少拿古董压我!”拆除队长催促,“赶紧清场!”

  “慢!”韩林突然举起《琴史》残页,“看看这个!”他指着某页绘制的声波图谱,“这是失传的‘天地共振’原理!还有…”他撬开琴案暗格,取出个青铜共鸣箱,“刻着‘律吕调阳’!你们拆的不只是楼,是活的声学实验室!”

  胖子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他不懂共振,但“活实验室”三字让他迟疑。

  僵持间,老龟幽幽道:“琴魂未绝,它在等一声能震醒宫商的鸣。”

  话音未落,琴房东墙悬挂的编钟突然轻颤!铜锈簌簌剥落,露出底下雷纹。

  更奇的是,编钟未响,天井百年银杏却黄叶纷飞。万千落叶打着旋儿升空,在琴楼前聚成巨大的“乐”字,久久不散。

  “宫商化形!”老琴师失声惊呼。

  韩林感觉指尖发烫。他冲向琴楼后密室。霉味刺鼻,却在墙角发现半埋的檀木箱。开箱时,箱盖缝隙渗出细密的尘埃,落地竟凝成五声音阶的波纹。

  箱内是几册宋版琴谱:《潇湘水云》孤本、手绘的《琴操》舆图、青铜琴轸一套。最底层压着张七弦琴,琴身布满蛛网,龙池内嵌着豆大的夜明珠。

  “焦尾遗珍!”韩林瞳孔收缩,“问月楼初建时,蔡邕后人所赠!”

  老龟声音发颤:“一千八百年前,蔡邕闻烧桐木声制焦尾琴…这珠…是校准天籁的钥匙!”

  韩林豁然开朗。他翻开《守琴秘录》最后一页,朱砂批注如泪:“楼毁之日,吾将夜明珠封入龙池,待有缘人以心弦引魂…”

  “原来如此…”韩林攥紧琴轸,泪落星图,“琴魂的根,断了,是因为我们捂住了倾听的耳!”

  他将夜明珠嵌入龙池。窗外,电锯的轰鸣被琴弦震颤的嗡鸣取代。

  “诸位乡亲!”他走出密室,声音如清泉流淌石涧,“我们的根不在砖瓦,而在侧耳倾听的心!我决定,众筹复建琴楼,设立声学研究所!”

  寂静。随即,老琴师振臂:“我捐毕生藏琴!”小桃儿举起平板:“古乐谱数字化计划已启动!”连胖子的拆除队长,都默默递上声波监测仪。

  胖子悻悻而去。背影消失处,银杏叶聚成的“乐”字化作流萤,飞入琴轸凹槽。

  小雪当日。

  晨光刺破云层。新漆的“问月楼”匾额下,韩林立于复建的共鸣台。小桃儿为他戴上骨传导耳机。

  “夜明珠校准,宫商角徵羽共振…”韩林轻拨琴弦,共鸣台嗡鸣起来。声波撞上穹顶,折射出七彩光晕。整座楼阁随之轻颤,梁间铜铃应和,奏出非丝非竹的天地清音。

  “宫商归位!”老琴师跪地长拜。

  韩林抚过震颤的琴身。琴音流淌,银杏新叶在声波中舒展,每片叶子都折射出五线谱光痕。

  “琴是暖的。”小桃儿轻声道。

  韩林点头。是啊,琴是暖的。它静卧琴台,却激荡山河;深藏丝桐,却沟通天地。它曾被电锯的轰鸣威胁,但只要有一双倾听的耳,一颗共鸣的心,它终将重鸣,唤醒沉睡的文明长河。

  暮色四合,琴音隐没。楼内新设的声学实验室里,小桃儿调试着麦克风阵列。古乐谱的数字波形在屏幕上流淌。

  老龟盘踞在共鸣台基座,龟壳映着光晕,流淌着银河般的光泽。

  山高水长,天籁永续。暖意,已在音波中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