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沅宁的严密监视下,她并没有发现胖知知有哪里不对劲的地方。
事实告诉她,证据也摆在了她的面前。
小胖子这段时间就是这么老实,但是依照一个母亲的直觉。
徐沅宁觉得不对劲,大大的不对劲。
但就是抓不到发生了什么!
胖知知这回是真的转动了他的小脑瓜。
这件事真正做决定的还是皇爷爷。
爹和皇伯父,还有朝堂大臣们吵了这么久了,都没有个定论。
说明皇爷爷现在也是举棋不定,他还没有真正下定决心该如何处理!
那么,谁能真正影响皇爷爷呢?
楚娘娘?皇伯父?
好像都不行诶。
胖知知想起了皇爷爷曾经抱着他,指着宫墙外说。
“知知啊,这天下,这江山社稷,看似是皇爷爷的,实则是天下人的!”
胖知知脑袋里灵光一闪,皇爷爷不怕官吵架,但他一定在乎天下人怎么想!
如果天下人都觉得楚哥哥是冤枉的,是好人是英雄,那皇爷爷就有可能放了楚哥哥!
胖知知不知道什么叫做舆论战,但他本能的知道,要打一场让所有人都帮楚哥哥说话的仗。
所有事情都是由他和小伙伴一起决定,计划虽然粗糙,但三个人还挺满意的。
钱尚派人拿着胖知知友情赞助的润笔费,去找京城各大说书先生。
编了一些,“楚鹤轩深明大义,保护幼主勇斗奸臣”,“外室子身世凄惨,母亲含冤而死”之类的段子。
程文简则发挥特长,编了几首简单上口的童谣,什么“楚家郎,好心肠,护幼主,美名扬”。“坏国公,杀百姓,害人母,天不容”,找了一些街上的小孩,只需要一点糖果,便是满京城传唱。
致力于在人心中,将楚鹤轩和楚家单独分割开。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胖知知极力将楚鹤轩塑造成一个身处黑暗却心向光明、忍辱负重、忠义两全的悲情英雄形象,用明若清的话来说就是美强惨。
以此将楚雄及其核心党羽钉在残暴不仁,罪大恶极的耻辱柱上。
他两个小伙伴在“前线”奔波,他本人则“坐镇”成王府,远程指挥,每天听取小栗子从市井带回来的战报。
“小世子,东市茶楼今天讲楚公子斗茶楼的故事,满堂喝彩呢!”
“西街的小孩都在唱改编的童谣!”
……
胖知知听着,小胖脸露出了“运筹帷幄”的满意笑容。
他真的是太机智了!这恐怕就是1033说的在世诸葛吧!
脑海里的1033沉默了一瞬,算了,崽开心就好吧。
随即就将自己的意识沉浸在了工作里,自从升了高级系统后,他忙到飞起。
崽那点小银子,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吧!
胖知知看着市井间关于楚哥哥的舆论越来越好。
连茶楼说书的都开始夸楚哥哥“深明大义”、“身世堪怜”了,小胸脯挺得老高,自觉救出楚哥哥已是十拿九稳,指日可待!
他志得意满,心情大好,立刻指挥着小栗子和王府厨房,准备了一大食盒的精美菜肴和点心。
兴致勃勃地就要去天牢慰问他的楚哥哥。
原本天牢重地,岂是寻常人能进的?
尤其此案牵扯谋逆国公,震动朝野,由太子亲督,里里外外全是精锐禁军把守,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肃杀。
莫说是探监,就是一只无关的苍蝇想飞进去都得被盘查三代。
什么家属送饭、友人探望?根本不存在!
但胖知知是谁?他是成王世子,是皇帝捧在心尖上的胖孙孙。
更是……深谙“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一终极奥义的高手!
在楚鹤轩刚关进去时,他就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小栗子,还有之前的阿泰和石猛。
鉴于胖知知每次出去都要被迫进入或者惹出一些事端,景和帝大手一挥就决定阿泰和石猛以后都跟着小胖子了。
不然他真的怕他家孙孙出去的时候是竖着的,回来的时候是横着的。
胖知知有意见也没用。
原本一直跟着他的是常嬷嬷和侍女,但现在的他毕竟五岁了,需要一些小太监和侍卫的跟随。
徐沅宁本来就一直在物色人选,一直举棋不定,现在景和帝代劳那自然不会有意见了。
这也解放了常嬷嬷了,用常嬷嬷的话来说,小世子是非常可爱,她也很愿意跟着小世子。
但小世子的体力是她老胳膊老腿齁不住的。
反正他一开始闯天牢的班底就是一个未成年的小孩,一个是十几岁的太监,两个原来的禁军侍卫。
天牢大门紧闭,门前站着两排手持长戟、腰佩钢刀的禁军侍卫,个个面无表情,眼神锐利如鹰。
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凛然气息。寻常人莫说靠近,就是多看一眼都会觉得心底发寒。
胖知知可不管这些,一开始迈着小短腿就要往里冲。
“站住!天牢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为首的守卫队长跨前一步,声音冰冷,如同铁石相击,毫无转圜余地。
“我不是闲杂人等!我是成王世子!我要进去看楚鹤轩哥哥!”胖知知仰着小脑袋,理直气壮地报出名号。
守卫队长眉头都没动一下,公事公办:“未有上谕或太子殿下手令,任何人不得探视钦犯!世子请回!”
他当然知道这个小胖子是谁,后面眼角微抽,面无表情的阿泰和石猛早就显示了一切。
这还是他的同事呢,谁不知道这俩得了陛下的青眼,跟的是成王世子呢。
眼见小世子想仗着自己的身高,从护卫腿间的缝隙钻过去。
阿泰赶忙拉住。
对禁卫军的兄弟们抱歉一笑。
就将小世子拉到了一边。
“世子,我这些兄弟我知道,没有陛下或者太子手谕是进不去的。”
小胖子见这群禁卫军在,他是绝对进不了天牢正门的,扭头就去了东宫。
到了东宫,他也不吵不闹,就往太子处理公务的书房门口一坐,小嘴一瘪,开始了他无声的抗议。
事实告诉她,证据也摆在了她的面前。
小胖子这段时间就是这么老实,但是依照一个母亲的直觉。
徐沅宁觉得不对劲,大大的不对劲。
但就是抓不到发生了什么!
胖知知这回是真的转动了他的小脑瓜。
这件事真正做决定的还是皇爷爷。
爹和皇伯父,还有朝堂大臣们吵了这么久了,都没有个定论。
说明皇爷爷现在也是举棋不定,他还没有真正下定决心该如何处理!
那么,谁能真正影响皇爷爷呢?
楚娘娘?皇伯父?
好像都不行诶。
胖知知想起了皇爷爷曾经抱着他,指着宫墙外说。
“知知啊,这天下,这江山社稷,看似是皇爷爷的,实则是天下人的!”
胖知知脑袋里灵光一闪,皇爷爷不怕官吵架,但他一定在乎天下人怎么想!
如果天下人都觉得楚哥哥是冤枉的,是好人是英雄,那皇爷爷就有可能放了楚哥哥!
胖知知不知道什么叫做舆论战,但他本能的知道,要打一场让所有人都帮楚哥哥说话的仗。
所有事情都是由他和小伙伴一起决定,计划虽然粗糙,但三个人还挺满意的。
钱尚派人拿着胖知知友情赞助的润笔费,去找京城各大说书先生。
编了一些,“楚鹤轩深明大义,保护幼主勇斗奸臣”,“外室子身世凄惨,母亲含冤而死”之类的段子。
程文简则发挥特长,编了几首简单上口的童谣,什么“楚家郎,好心肠,护幼主,美名扬”。“坏国公,杀百姓,害人母,天不容”,找了一些街上的小孩,只需要一点糖果,便是满京城传唱。
致力于在人心中,将楚鹤轩和楚家单独分割开。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胖知知极力将楚鹤轩塑造成一个身处黑暗却心向光明、忍辱负重、忠义两全的悲情英雄形象,用明若清的话来说就是美强惨。
以此将楚雄及其核心党羽钉在残暴不仁,罪大恶极的耻辱柱上。
他两个小伙伴在“前线”奔波,他本人则“坐镇”成王府,远程指挥,每天听取小栗子从市井带回来的战报。
“小世子,东市茶楼今天讲楚公子斗茶楼的故事,满堂喝彩呢!”
“西街的小孩都在唱改编的童谣!”
……
胖知知听着,小胖脸露出了“运筹帷幄”的满意笑容。
他真的是太机智了!这恐怕就是1033说的在世诸葛吧!
脑海里的1033沉默了一瞬,算了,崽开心就好吧。
随即就将自己的意识沉浸在了工作里,自从升了高级系统后,他忙到飞起。
崽那点小银子,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吧!
胖知知看着市井间关于楚哥哥的舆论越来越好。
连茶楼说书的都开始夸楚哥哥“深明大义”、“身世堪怜”了,小胸脯挺得老高,自觉救出楚哥哥已是十拿九稳,指日可待!
他志得意满,心情大好,立刻指挥着小栗子和王府厨房,准备了一大食盒的精美菜肴和点心。
兴致勃勃地就要去天牢慰问他的楚哥哥。
原本天牢重地,岂是寻常人能进的?
尤其此案牵扯谋逆国公,震动朝野,由太子亲督,里里外外全是精锐禁军把守,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肃杀。
莫说是探监,就是一只无关的苍蝇想飞进去都得被盘查三代。
什么家属送饭、友人探望?根本不存在!
但胖知知是谁?他是成王世子,是皇帝捧在心尖上的胖孙孙。
更是……深谙“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一终极奥义的高手!
在楚鹤轩刚关进去时,他就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小栗子,还有之前的阿泰和石猛。
鉴于胖知知每次出去都要被迫进入或者惹出一些事端,景和帝大手一挥就决定阿泰和石猛以后都跟着小胖子了。
不然他真的怕他家孙孙出去的时候是竖着的,回来的时候是横着的。
胖知知有意见也没用。
原本一直跟着他的是常嬷嬷和侍女,但现在的他毕竟五岁了,需要一些小太监和侍卫的跟随。
徐沅宁本来就一直在物色人选,一直举棋不定,现在景和帝代劳那自然不会有意见了。
这也解放了常嬷嬷了,用常嬷嬷的话来说,小世子是非常可爱,她也很愿意跟着小世子。
但小世子的体力是她老胳膊老腿齁不住的。
反正他一开始闯天牢的班底就是一个未成年的小孩,一个是十几岁的太监,两个原来的禁军侍卫。
天牢大门紧闭,门前站着两排手持长戟、腰佩钢刀的禁军侍卫,个个面无表情,眼神锐利如鹰。
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凛然气息。寻常人莫说靠近,就是多看一眼都会觉得心底发寒。
胖知知可不管这些,一开始迈着小短腿就要往里冲。
“站住!天牢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为首的守卫队长跨前一步,声音冰冷,如同铁石相击,毫无转圜余地。
“我不是闲杂人等!我是成王世子!我要进去看楚鹤轩哥哥!”胖知知仰着小脑袋,理直气壮地报出名号。
守卫队长眉头都没动一下,公事公办:“未有上谕或太子殿下手令,任何人不得探视钦犯!世子请回!”
他当然知道这个小胖子是谁,后面眼角微抽,面无表情的阿泰和石猛早就显示了一切。
这还是他的同事呢,谁不知道这俩得了陛下的青眼,跟的是成王世子呢。
眼见小世子想仗着自己的身高,从护卫腿间的缝隙钻过去。
阿泰赶忙拉住。
对禁卫军的兄弟们抱歉一笑。
就将小世子拉到了一边。
“世子,我这些兄弟我知道,没有陛下或者太子手谕是进不去的。”
小胖子见这群禁卫军在,他是绝对进不了天牢正门的,扭头就去了东宫。
到了东宫,他也不吵不闹,就往太子处理公务的书房门口一坐,小嘴一瘪,开始了他无声的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