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一出来,他就用那种被全世界抛弃了的、湿漉漉的、委屈巴巴的小眼神瞅着。
也不说话,就跟着太子,太子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像个甩不掉的小尾巴。
太子被他跟得心烦意乱,公务都处理不下去。想起文房阁事件自己产业理亏在前,又觉得小胖子是赤子之心,有恩必报。
楚鹤轩这件事别人躲都来不及,就他一腔热血往前凑。
再被他那执着又可怜的小模样磨得没了脾气,最终只能无奈地叹气。
对身侧的常安挥了挥手。
“把手谕给他,让他给孤消停点吧。”
常安笑着应了。
胖知知得了太子的首肯,开开心心的就前往天牢,至于消停点是什么东西。
他可没听见!
所以胖知知这次拿着大食盒带着小栗子他们前往天牢的时候,如过无人之境。
禁卫军们也见怪不怪。
小世子这一天来一趟的样子。
今天家具,明天被褥的,这回只带了个大食盒都算好的。
带领小世子的禁卫,看了一眼楚鹤轩的牢房,在心里默默啧了两声。
里面干净整洁,墙角铺着干燥洁净的稻草,上面还叠放着柔软的被褥。靠墙有一张简陋但稳固的木桌,上面甚至放着几本书和一套笔墨纸砚!
这哪里是来坐牢的,和寻常在书院学习的学子有什么区别!
楚鹤轩身着囚服,但面容整洁,神色平静,正坐在桌旁看书。
几天的牢房生涯,他早就想通了。
最初得知身世真相,母亲惨死缘由时那种天崩地裂的冲击与撕心裂肺的痛苦,已然被楚鹤轩强行压下,深埋心底。
他自幼在冷漠与白眼中挣扎求生,早已习惯了将最剧烈的情绪封锁在坚冰之下。
失魂落魄于事无补,沉湎痛苦更是奢侈。
这是他用血泪教训早就明白的道理。
更何况,他并非一无所有。
他环视着这间不像牢房的牢房,心口柔软。
这一切,在他被投入天牢的第一时间,便由知知和钱尚他们,想方设法为他打点妥当。
还有每日准时送达的、带着关切温度的精美膳食,以及知知扒着栅栏,叽叽喳喳、不厌其烦地告诉他外面的事情发展。
这些,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他楚鹤轩,何德何能?
自幼被父亲视若敝履,被嫡母兄弟轻贱漠视,生母的存在更像是一个不能言说的禁忌。
他习惯了被忽视,习惯了独自舔舐伤口,习惯了这世间无人会将他真正放在心上。
可如今,竟有人如此珍视他。
为他愤怒,为他奔走,为他绞尽脑汁,只为了让他在这囹圄之中过得好一些,为了给他争一条生路。
这份沉甸甸的心意,如同冰冷黑暗中的篝火,灼热得让他几乎想要落泪,也沉重得让他不敢有丝毫辜负。
他有什么资格,浪费别人的心意?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自暴自弃?
没有!一丝一毫都没有!
所以,他要活。
不仅要活着走出这天牢,更要好好地活,精彩地活。
他要活着去报答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去回应那些的期待,去堂堂正正地承接这些珍贵心意。
于是,当胖知知拿着膳盒来的时候,感觉楚哥哥发生了一些细微的说不出来的变化。
更接近那个他在崇文馆第一次见到的沉默但自有风骨的少年。
胖纸纸很开心,她也不知道他在开心什么,从天牢出来之后只是一个劲的傻笑。
明若清不由得想,咋的了?吃了没熟的菌子吗?
看着胖儿子这么开心,就没告诉他,他正在努力营救楚鹤轩的事情。
等尘埃落定了再说吧,这样小胖子还能更高兴一点。
这天,胖知知在下学后,和程文简,还有钱尚一起上街检验一下他们的传播效果。
听着街边的说书人讲的最新故事和路边人的闲聊。
三人面面相觑,这怎么不太对劲呀。
也不是说收了他们的钱不办事,但这怎么讲楚哥哥,讲楚哥哥的母亲,还顺带渲染了云水班呢?
胖知知小脸皱成一团,风潮的走向完全偏离了他预设的轨道啊。
京城这股奇怪的风向早早就呈到了昭和帝的御案前。
所有的调查信息都指向了成王小世子。
景和帝嘴角带着笑意。
“这个知知,竟然还会想到利用舆论了,这种兵不刃血的方式,朕看知知还是有几分急智的。”
曹和才在心里默默蛐蛐,这招确实好用。
朝堂哪位大人不知道呢?
这不都怕万一被暴露出是幕后黑手,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啊。
也就是小世子,陛下才有这么几分宽容。
换成谁,不都变成了用天下人向陛下施压了吗?
陛下能忍吗?怕换成别人早就被砍成臊子了吧。
曹和才内心小九九非常丰富,可惜不能见光。
景和帝欣赏完乖孙的操作后,正了正脸色。
“种种迹象显示都是知知这个小胖墩挑的头,但朕自己的孙子,朕自己知道。”
他站起身,踱到窗边,目光透过宫墙,直直的看向中宫。
“知知心思单纯,想救人,也只会一根筋的去救楚鹤轩,云水班对他来说确实可怜,但那场暴动确实是云水班一手炮制,在云水班上,他更相信律法。”
景和帝的语气中带着笃定。
“再说,他哪有那么多心眼和手段,去策划如此规模的舆论风暴?哪来这么多人手调动京城三教九流?”
这尾倒是没有一点遮掩,就表现在朕面前,就等着朕给他扫尾是吧!
景和帝一边在心里骂骂咧咧,一边还是要给那个逆子遮掩。
他几乎能在脑海中勾勒出逆子的算计。
利用知知引发的初始关注作为掩护和跳板,顺势将舆论焦点引向云水班,这样既能借助民意给朝廷施加压力,也顺理成章的给他这个皇帝一个借口。
一个最终从轻发落云水班的借口,倒是合他的心意。
自己又避免了与朝中势力直接冲突。
一石二鸟啊,胖知知还得了个年幼聪慧的名声。
年仅五岁在京城掀起这般风浪,其他人也会开始正视小胖子身上的潜力了。
也不说话,就跟着太子,太子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像个甩不掉的小尾巴。
太子被他跟得心烦意乱,公务都处理不下去。想起文房阁事件自己产业理亏在前,又觉得小胖子是赤子之心,有恩必报。
楚鹤轩这件事别人躲都来不及,就他一腔热血往前凑。
再被他那执着又可怜的小模样磨得没了脾气,最终只能无奈地叹气。
对身侧的常安挥了挥手。
“把手谕给他,让他给孤消停点吧。”
常安笑着应了。
胖知知得了太子的首肯,开开心心的就前往天牢,至于消停点是什么东西。
他可没听见!
所以胖知知这次拿着大食盒带着小栗子他们前往天牢的时候,如过无人之境。
禁卫军们也见怪不怪。
小世子这一天来一趟的样子。
今天家具,明天被褥的,这回只带了个大食盒都算好的。
带领小世子的禁卫,看了一眼楚鹤轩的牢房,在心里默默啧了两声。
里面干净整洁,墙角铺着干燥洁净的稻草,上面还叠放着柔软的被褥。靠墙有一张简陋但稳固的木桌,上面甚至放着几本书和一套笔墨纸砚!
这哪里是来坐牢的,和寻常在书院学习的学子有什么区别!
楚鹤轩身着囚服,但面容整洁,神色平静,正坐在桌旁看书。
几天的牢房生涯,他早就想通了。
最初得知身世真相,母亲惨死缘由时那种天崩地裂的冲击与撕心裂肺的痛苦,已然被楚鹤轩强行压下,深埋心底。
他自幼在冷漠与白眼中挣扎求生,早已习惯了将最剧烈的情绪封锁在坚冰之下。
失魂落魄于事无补,沉湎痛苦更是奢侈。
这是他用血泪教训早就明白的道理。
更何况,他并非一无所有。
他环视着这间不像牢房的牢房,心口柔软。
这一切,在他被投入天牢的第一时间,便由知知和钱尚他们,想方设法为他打点妥当。
还有每日准时送达的、带着关切温度的精美膳食,以及知知扒着栅栏,叽叽喳喳、不厌其烦地告诉他外面的事情发展。
这些,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他楚鹤轩,何德何能?
自幼被父亲视若敝履,被嫡母兄弟轻贱漠视,生母的存在更像是一个不能言说的禁忌。
他习惯了被忽视,习惯了独自舔舐伤口,习惯了这世间无人会将他真正放在心上。
可如今,竟有人如此珍视他。
为他愤怒,为他奔走,为他绞尽脑汁,只为了让他在这囹圄之中过得好一些,为了给他争一条生路。
这份沉甸甸的心意,如同冰冷黑暗中的篝火,灼热得让他几乎想要落泪,也沉重得让他不敢有丝毫辜负。
他有什么资格,浪费别人的心意?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自暴自弃?
没有!一丝一毫都没有!
所以,他要活。
不仅要活着走出这天牢,更要好好地活,精彩地活。
他要活着去报答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去回应那些的期待,去堂堂正正地承接这些珍贵心意。
于是,当胖知知拿着膳盒来的时候,感觉楚哥哥发生了一些细微的说不出来的变化。
更接近那个他在崇文馆第一次见到的沉默但自有风骨的少年。
胖纸纸很开心,她也不知道他在开心什么,从天牢出来之后只是一个劲的傻笑。
明若清不由得想,咋的了?吃了没熟的菌子吗?
看着胖儿子这么开心,就没告诉他,他正在努力营救楚鹤轩的事情。
等尘埃落定了再说吧,这样小胖子还能更高兴一点。
这天,胖知知在下学后,和程文简,还有钱尚一起上街检验一下他们的传播效果。
听着街边的说书人讲的最新故事和路边人的闲聊。
三人面面相觑,这怎么不太对劲呀。
也不是说收了他们的钱不办事,但这怎么讲楚哥哥,讲楚哥哥的母亲,还顺带渲染了云水班呢?
胖知知小脸皱成一团,风潮的走向完全偏离了他预设的轨道啊。
京城这股奇怪的风向早早就呈到了昭和帝的御案前。
所有的调查信息都指向了成王小世子。
景和帝嘴角带着笑意。
“这个知知,竟然还会想到利用舆论了,这种兵不刃血的方式,朕看知知还是有几分急智的。”
曹和才在心里默默蛐蛐,这招确实好用。
朝堂哪位大人不知道呢?
这不都怕万一被暴露出是幕后黑手,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啊。
也就是小世子,陛下才有这么几分宽容。
换成谁,不都变成了用天下人向陛下施压了吗?
陛下能忍吗?怕换成别人早就被砍成臊子了吧。
曹和才内心小九九非常丰富,可惜不能见光。
景和帝欣赏完乖孙的操作后,正了正脸色。
“种种迹象显示都是知知这个小胖墩挑的头,但朕自己的孙子,朕自己知道。”
他站起身,踱到窗边,目光透过宫墙,直直的看向中宫。
“知知心思单纯,想救人,也只会一根筋的去救楚鹤轩,云水班对他来说确实可怜,但那场暴动确实是云水班一手炮制,在云水班上,他更相信律法。”
景和帝的语气中带着笃定。
“再说,他哪有那么多心眼和手段,去策划如此规模的舆论风暴?哪来这么多人手调动京城三教九流?”
这尾倒是没有一点遮掩,就表现在朕面前,就等着朕给他扫尾是吧!
景和帝一边在心里骂骂咧咧,一边还是要给那个逆子遮掩。
他几乎能在脑海中勾勒出逆子的算计。
利用知知引发的初始关注作为掩护和跳板,顺势将舆论焦点引向云水班,这样既能借助民意给朝廷施加压力,也顺理成章的给他这个皇帝一个借口。
一个最终从轻发落云水班的借口,倒是合他的心意。
自己又避免了与朝中势力直接冲突。
一石二鸟啊,胖知知还得了个年幼聪慧的名声。
年仅五岁在京城掀起这般风浪,其他人也会开始正视小胖子身上的潜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