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知知游记2-《重生的大伯,穿越的爹和躺平的我》

  选择北疆,明言知心底确实存着一份不足为外人道的私心。

  除了那广袤壮丽的边塞风光和亟待了解的边防重务,他还惦记着一个人——楚鹤轩。

  自当年云水舫血案,楚家倾覆,楚鹤轩背负着罪臣之后的身份与内心的枷锁,毅然前往北疆军中赎罪。

  这些年,楚鹤轩与他虽然有书信往来,信中总是报喜不报忧,只说一切安好,军务顺遂。

  可字里行间那刻意淡化的艰辛,以及北疆局势的复杂,都让明言知无法全然放心。

  那个在困境中依旧保持着风骨与良善的楚哥哥,他终究是想亲眼见一见,看他是否真的如信中所言,一切安好。

  当他们在北疆重镇的一家客栈安顿下来,辗转找到楚鹤轩所在的军营时,那个从校场策马而来的身影,几乎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当年的翩翩佳公子,历经北疆风沙的磨砺,肤色变成了健康的麦色,五官的俊美未减半分,却褪去了曾经的文弱,眉宇间多了几分坚毅沉雄,身形也更加挺拔健硕。

  一身笔挺的军装衬得他肩宽腰窄,策马而来的姿态带着军人特有的利落与飒爽。那是一种与京城贵公子截然不同的、饱经风雨淬炼出的男子汉气概。

  “楚……楚哥哥?”钱尚瞪大了眼睛,手里的蜜饯都忘了吃。

  唐瑾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仿佛在对照自身。

  李弈眼中也掠过一丝欣赏。

  连一贯冷静的程文简,都微微亮了亮眼睛,显然对楚鹤轩如今的气度颇为认可。

  那当然了,楚鹤轩如今的形象,是这群走南闯北的人最想变成的样子。

  五个人时时因为谁的肱二头肌更大进行比试,当然最没有话语权的一向是钱尚。

  虽然因为这几年的旅程,钱尚瘦了不少,但总体也还是个微胖的少年,所以常常比试下来垫底的总是他。

  也不算总是吧,反正他和程文简互换吧,但大抵是九一开的,程文简一,他九的那种。

  总的来说,当年就对楚鹤轩颇有好感的这群人,如今更是被眼前这个升级版的“楚将军”迷得五迷三道,找不着北。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几乎泡在了北疆最大的茶楼里。

  说书先生唾沫横飞,讲的正是楚鹤轩这几年的“丰功伟绩”——如何苦练武艺,如何在遭遇战中临危不乱救下同袍,如何凭借智计识破敌方奸细,如何在边境摩擦中屡立奇功,一步步从小卒爬到如今颇受器重的校尉之职……

  每听一段,几个少年的眼睛就更亮一分,对楚鹤轩的崇拜之情简直如滔滔江水。

  连原本对武事不甚感兴趣的程文简,都开始琢磨着要不要也去军营里体验两天。

  太上皇坐在一旁,慢悠悠地品着边疆特有的奶茶,看着这几个几乎快要“叛变”、恨不得立刻追随楚鹤轩从军的少小朋友,无奈地摇了摇头。

  “没眼看,真是没眼看。”

  老爷子在心里嘀咕。

  “哦,知知都十七了,已经不算小朋友了……”

  他瞥了一眼旁边那个听到精彩处,激动得差点打翻茶盏、正手舞足蹈地跟自己比划“楚哥哥当时肯定就是这么一招制敌”的孙子,那亮晶晶的眼睛,兴奋得发红的脸颊……

  太上皇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纵容的笑意。

  算了。

  在他眼里,这小子就算到了七十岁,估计也还是那个会因为崇拜英雄而两眼放光、会为了心中关切不远千里奔赴的“小朋友”。

  而此刻,明言知心里盘算的却是:楚哥哥在这里过得似乎真的不错,立了功,受了赏识。

  那……他是不是可以拜托楚哥哥杜撰点身份混进去瞅一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