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母大虫吃瓜遭横祸
1966年的夏末,日头还带着几分灼人的余威,把黄土坡村晒得蔫蔫的。村口那棵老槐树却枝繁叶茂,浓密的枝叶撑开一片阴凉,成了村里娘们儿最爱的聚集地——这里是黄土坡村的“八卦中心”,谁家的针头线脑,谁家的鸡飞狗跳,都能在这老槐树下发酵成最鲜活的谈资。
张惠妹往老槐树下一坐,那气势就先压过了半边天。她生得高大壮实,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眼睛又大又亮,透着股泼辣劲儿,嗓门更是响亮,隔着半条村都能听见她说话。此刻她正盘腿坐在一块磨得光滑的青石板上,怀里抱着小女儿陈招娣,四岁的小姑娘扎着两个羊角辫,正用胖乎乎的小手揪着妈妈的衣角,好奇地打量着周围叽叽喳喳的婶子大娘。
“我说你们是没瞧见,”张惠妹清了清嗓子,声音陡然拔高,盖过了旁边几个小声议论的娘们儿,“昨儿后晌,我路过西头李家,就听见李婆子在屋里哭天抢地的,那嗓门,比我家招娣哭起来还响!”
这话一出,原本还三三两两说话的人立刻都围了过来,眼睛里都透着“有瓜吃了”的兴奋。
“惠妹,你快说说,李婆子这又是咋了?前儿个不还跟人显摆她大儿媳肚子尖,指定是个带把的吗?”说话的是村东头的王二婶,也是个爱凑热闹的主儿,耳朵都快竖到张惠妹跟前了。
张惠妹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这就是她最爱看的场面,所有人都围着她,听她讲新鲜出炉的瓜。她拍了拍怀里的招娣,让她坐好,然后慢悠悠地说道:“还能咋?还不是为了她那宝贝大孙子!我趴在窗根儿底下听了半天,原来是李婆子想让大儿媳天天喝小米粥补身子,可她二儿媳不乐意了,说家里口粮紧张,哪能天天喝小米粥,要喝也得轮着来。你想想,李婆子那人,眼里只有大儿媳肚子里的种,能容得下二儿媳置喙?当场就跟二儿媳吵起来了,说二儿媳是嫉妒,想害她大孙子!”
“我的妈呀,这二儿媳也够胆儿的,敢跟李婆子对着干?”有人惊呼道。
“可不是嘛!”张惠妹一拍大腿,声音更响了,“那二儿媳也是个爆脾气,当场就把碗摔了,说李婆子偏心眼儿,自打她嫁过来,就没受过待见,如今大儿媳怀了孕,更是连口饱饭都不让她吃了。两人吵得那叫一个凶,李婆子骂二儿媳是不下蛋的鸡,二儿媳骂李婆子是老虔婆,最后还是李老头回来,把两人给拉开了。”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有人说李婆子确实偏心,有人说二儿媳不该跟婆婆吵架,场面热闹得很。
张惠妹的丈夫陈大力,此刻正蹲在老槐树的另一头,手里拿着一根小树枝,在地上划拉着,时不时抬头看看张惠妹,眼神里带着几分无奈,又有几分纵容。陈大力生得中等身材,性格憨厚,脾气极好,是村里有名的“拔耳朵”——也就是怕老婆。不过他这怕,不是真的懦弱,而是疼老婆,让着老婆。
村里人都说,也就陈大力能容得下张惠妹这火爆脾气,换个人,早吵翻天了。可两人结婚十年,感情一直挺好,虽然也会为了柴米油盐拌嘴,但从来没红过脸,更没动手打过架。
三年前,陈大力的父母觉得孩子们都长大了,该各自过日子了,就主动提出了分家。树大分枝,人大分家,这在农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老两口一碗水端平,给陈大力和他弟弟陈二力各自分了房子、田地和一些生活用品,兄弟俩关系也不错,分家后互相帮衬,日子都过得有声有色。
陈大力看着张惠妹唾沫横飞地讲着八卦,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他知道张惠妹就这脾气,爱凑热闹,爱说闲话,但心眼不坏,没什么坏心思,就是图个乐呵。而且张惠妹虽然泼辣,但持家是一把好手,家里里里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条,三个孩子也养得白白胖胖,对公婆也孝顺,对他更是真心实意。
“大力哥,你家惠妹可真能说,这李家的事儿,也就她能打听这么清楚。”旁边的邻居张三爷笑着对陈大力说。
陈大力憨厚地笑了笑,挠了挠头:“她就这德行,闲不住,爱听个新鲜事儿。”
“嘿,这可不是闲不住,这是消息灵通!”张三爷打趣道,“有惠妹在,咱们村就没有不知道的事儿。”
陈大力嘿嘿地笑了笑,没再接话,又低头看起了地上的树枝。他心里想着,等会儿散了场,得赶紧回家劈柴,晚上还得给孩子们做红薯饼吃。
张惠妹还在兴致勃勃地讲着,时不时还模仿一下李婆子和二儿媳吵架的语气,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小女儿招娣被笑声感染,也跟着咯咯地笑起来,小手还不停地拍着巴掌。
不远处,大儿子陈建国和二儿子陈建军正在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起玩滚铁环。八岁的陈建国长得虎头虎脑,继承了张惠妹的泼辣劲儿,是孩子堆里的小领头;六岁的陈建军则文静一些,像陈大力,性格温和,总是跟在哥哥身后。两个孩子玩得满头大汗,脸上却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
就在这时,突然从村西头的方向飞来一颗小石子,速度不算快,但力道却不小,正好砸在了张惠妹的后脑勺上。
“哎哟!”张惠妹惨叫一声,只觉得后脑勺一阵剧痛,眼前瞬间发黑,怀里的招娣也被吓得哇哇大哭。
众人都惊呆了,刚才还热闹非凡的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惠妹!你咋了?”陈大力反应最快,立刻冲了过来,一把抱住摇摇欲坠的张惠妹,满脸焦急。
“我……我头疼……”张惠妹的声音虚弱得很,眼前的景象越来越模糊,话没说完,就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惠妹!惠妹!”陈大力急得声音都变了调,紧紧地抱着张惠妹,手忙脚乱地想叫醒她,“你别吓我啊!快醒醒!”
“大力哥,快,快送惠妹去村卫生室!”旁边的王二婶反应过来,急忙说道。
“对对对,送卫生室!”众人也纷纷附和,七手八脚地想帮忙。
陈大力抱起张惠妹,快步就往村卫生室跑。张惠妹不算轻,但此刻陈大力也顾不上累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让惠妹赶紧好起来。
招娣哭得撕心裂肺,陈建国和陈建军也跑了过来,跟着陈大力一起往卫生室跑,一边跑一边喊:“娘!娘!”
老槐树下的人也都跟着涌了过去,议论纷纷。
“这是咋回事啊?好端端的怎么会被石子砸到?”
“谁这么缺德啊,乱扔石子!”
“看方向像是从西头飞来的,是不是哪个调皮孩子扔的?”
“别管是谁了,先看看惠妹咋样了吧,希望别出啥事。”
众人一边走一边议论,都替张惠妹捏了一把汗。张惠妹虽然爱说闲话,但人缘其实还不错,村里谁家有事,她都乐意帮忙,所以大家都挺
1966年的夏末,日头还带着几分灼人的余威,把黄土坡村晒得蔫蔫的。村口那棵老槐树却枝繁叶茂,浓密的枝叶撑开一片阴凉,成了村里娘们儿最爱的聚集地——这里是黄土坡村的“八卦中心”,谁家的针头线脑,谁家的鸡飞狗跳,都能在这老槐树下发酵成最鲜活的谈资。
张惠妹往老槐树下一坐,那气势就先压过了半边天。她生得高大壮实,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眼睛又大又亮,透着股泼辣劲儿,嗓门更是响亮,隔着半条村都能听见她说话。此刻她正盘腿坐在一块磨得光滑的青石板上,怀里抱着小女儿陈招娣,四岁的小姑娘扎着两个羊角辫,正用胖乎乎的小手揪着妈妈的衣角,好奇地打量着周围叽叽喳喳的婶子大娘。
“我说你们是没瞧见,”张惠妹清了清嗓子,声音陡然拔高,盖过了旁边几个小声议论的娘们儿,“昨儿后晌,我路过西头李家,就听见李婆子在屋里哭天抢地的,那嗓门,比我家招娣哭起来还响!”
这话一出,原本还三三两两说话的人立刻都围了过来,眼睛里都透着“有瓜吃了”的兴奋。
“惠妹,你快说说,李婆子这又是咋了?前儿个不还跟人显摆她大儿媳肚子尖,指定是个带把的吗?”说话的是村东头的王二婶,也是个爱凑热闹的主儿,耳朵都快竖到张惠妹跟前了。
张惠妹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这就是她最爱看的场面,所有人都围着她,听她讲新鲜出炉的瓜。她拍了拍怀里的招娣,让她坐好,然后慢悠悠地说道:“还能咋?还不是为了她那宝贝大孙子!我趴在窗根儿底下听了半天,原来是李婆子想让大儿媳天天喝小米粥补身子,可她二儿媳不乐意了,说家里口粮紧张,哪能天天喝小米粥,要喝也得轮着来。你想想,李婆子那人,眼里只有大儿媳肚子里的种,能容得下二儿媳置喙?当场就跟二儿媳吵起来了,说二儿媳是嫉妒,想害她大孙子!”
“我的妈呀,这二儿媳也够胆儿的,敢跟李婆子对着干?”有人惊呼道。
“可不是嘛!”张惠妹一拍大腿,声音更响了,“那二儿媳也是个爆脾气,当场就把碗摔了,说李婆子偏心眼儿,自打她嫁过来,就没受过待见,如今大儿媳怀了孕,更是连口饱饭都不让她吃了。两人吵得那叫一个凶,李婆子骂二儿媳是不下蛋的鸡,二儿媳骂李婆子是老虔婆,最后还是李老头回来,把两人给拉开了。”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有人说李婆子确实偏心,有人说二儿媳不该跟婆婆吵架,场面热闹得很。
张惠妹的丈夫陈大力,此刻正蹲在老槐树的另一头,手里拿着一根小树枝,在地上划拉着,时不时抬头看看张惠妹,眼神里带着几分无奈,又有几分纵容。陈大力生得中等身材,性格憨厚,脾气极好,是村里有名的“拔耳朵”——也就是怕老婆。不过他这怕,不是真的懦弱,而是疼老婆,让着老婆。
村里人都说,也就陈大力能容得下张惠妹这火爆脾气,换个人,早吵翻天了。可两人结婚十年,感情一直挺好,虽然也会为了柴米油盐拌嘴,但从来没红过脸,更没动手打过架。
三年前,陈大力的父母觉得孩子们都长大了,该各自过日子了,就主动提出了分家。树大分枝,人大分家,这在农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老两口一碗水端平,给陈大力和他弟弟陈二力各自分了房子、田地和一些生活用品,兄弟俩关系也不错,分家后互相帮衬,日子都过得有声有色。
陈大力看着张惠妹唾沫横飞地讲着八卦,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他知道张惠妹就这脾气,爱凑热闹,爱说闲话,但心眼不坏,没什么坏心思,就是图个乐呵。而且张惠妹虽然泼辣,但持家是一把好手,家里里里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条,三个孩子也养得白白胖胖,对公婆也孝顺,对他更是真心实意。
“大力哥,你家惠妹可真能说,这李家的事儿,也就她能打听这么清楚。”旁边的邻居张三爷笑着对陈大力说。
陈大力憨厚地笑了笑,挠了挠头:“她就这德行,闲不住,爱听个新鲜事儿。”
“嘿,这可不是闲不住,这是消息灵通!”张三爷打趣道,“有惠妹在,咱们村就没有不知道的事儿。”
陈大力嘿嘿地笑了笑,没再接话,又低头看起了地上的树枝。他心里想着,等会儿散了场,得赶紧回家劈柴,晚上还得给孩子们做红薯饼吃。
张惠妹还在兴致勃勃地讲着,时不时还模仿一下李婆子和二儿媳吵架的语气,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小女儿招娣被笑声感染,也跟着咯咯地笑起来,小手还不停地拍着巴掌。
不远处,大儿子陈建国和二儿子陈建军正在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起玩滚铁环。八岁的陈建国长得虎头虎脑,继承了张惠妹的泼辣劲儿,是孩子堆里的小领头;六岁的陈建军则文静一些,像陈大力,性格温和,总是跟在哥哥身后。两个孩子玩得满头大汗,脸上却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
就在这时,突然从村西头的方向飞来一颗小石子,速度不算快,但力道却不小,正好砸在了张惠妹的后脑勺上。
“哎哟!”张惠妹惨叫一声,只觉得后脑勺一阵剧痛,眼前瞬间发黑,怀里的招娣也被吓得哇哇大哭。
众人都惊呆了,刚才还热闹非凡的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惠妹!你咋了?”陈大力反应最快,立刻冲了过来,一把抱住摇摇欲坠的张惠妹,满脸焦急。
“我……我头疼……”张惠妹的声音虚弱得很,眼前的景象越来越模糊,话没说完,就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惠妹!惠妹!”陈大力急得声音都变了调,紧紧地抱着张惠妹,手忙脚乱地想叫醒她,“你别吓我啊!快醒醒!”
“大力哥,快,快送惠妹去村卫生室!”旁边的王二婶反应过来,急忙说道。
“对对对,送卫生室!”众人也纷纷附和,七手八脚地想帮忙。
陈大力抱起张惠妹,快步就往村卫生室跑。张惠妹不算轻,但此刻陈大力也顾不上累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让惠妹赶紧好起来。
招娣哭得撕心裂肺,陈建国和陈建军也跑了过来,跟着陈大力一起往卫生室跑,一边跑一边喊:“娘!娘!”
老槐树下的人也都跟着涌了过去,议论纷纷。
“这是咋回事啊?好端端的怎么会被石子砸到?”
“谁这么缺德啊,乱扔石子!”
“看方向像是从西头飞来的,是不是哪个调皮孩子扔的?”
“别管是谁了,先看看惠妹咋样了吧,希望别出啥事。”
众人一边走一边议论,都替张惠妹捏了一把汗。张惠妹虽然爱说闲话,但人缘其实还不错,村里谁家有事,她都乐意帮忙,所以大家都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