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瓜香满村2-《年代穿书之吃瓜群众》

  第二章 玉米饼引好奇 赵家添丁起风波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张惠妹就醒了。后脑勺的痛感已经减轻了不少,只剩下一点点隐隐的酸胀,头晕的症状也彻底消失了。她悄悄起身,生怕吵醒身边的陈大力和孩子们。

  炕席底下的布包还在,黄澄澄的玉米面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勾得张惠妹心里直发痒。她轻手轻脚地把布包拿出来,揣在怀里,溜进了厨房。

  厨房是一间小小的土坯房,里面陈设简单,一口大铁锅架在土灶上,旁边放着几个陶制的罐子和瓦盆,分别装着红薯面、少量的白面和一些杂粮。张惠妹打开装玉米面的瓦盆,里面只剩下薄薄一层底了,够做一顿玉米糊糊就不错了。她把新得的五斤玉米面倒进去,瓦盆一下子就满了大半,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张惠妹挽起袖子,开始和面。她先舀了两斤玉米面出来,又加了一点点白面,这样做出来的玉米饼会更松软。然后慢慢加水,一边加一边搅拌,直到和成一个不软不硬的面团。

  土灶里的火苗噼里啪啦地燃着,把大铁锅烧得温热。张惠妹拿起一小块面团,放在手心揉圆,然后用手掌压成薄薄的圆饼,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就飘出了玉米饼的香味,金黄的饼边慢慢鼓起来,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娘,好香啊!”大儿子陈建国揉着眼睛走进厨房,小鼻子不停地嗅着,“娘,你在做什么好吃的?”

  紧接着,二儿子陈建军和小女儿陈招娣也醒了,一个个跑到厨房门口,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的玉米饼。

  “是玉米饼!”张惠妹笑着摸了摸陈建国的头,“等会儿熟了,让你们吃个够!”

  “哇!玉米饼!”三个孩子都欢呼起来。玉米饼在他们家算是改善伙食了,平时大多吃红薯饼、红薯粥,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来客了,才会做玉米饼。

  陈大力也醒了,走进厨房就闻到了浓郁的玉米香味,他惊讶地说道:“惠妹,你咋做玉米饼了?家里的玉米面不是不多了吗?”

  “昨天不是被石子砸了一下嘛,刘医生说要补补,我就寻思着做些玉米饼,给孩子们也解解馋。”张惠妹随口编了个理由,又怕陈大力追问,连忙岔开话题,“你快去洗漱,马上就能吃了。”

  陈大力虽然有些疑惑,但也没多问,笑着点了点头:“好嘞。”他心里想着,大概是惠妹昨天受了惊,想好好补一补,既然她想做,那就吃吧,孩子们也确实好久没吃玉米饼了。

  很快,一锅香喷喷的玉米饼就做好了。金黄色的玉米饼,外焦里嫩,咬一口,满口都是玉米的清香和淡淡的甜味。三个孩子吃得狼吞虎咽,小招娣吃得太急,嘴角都沾了玉米面,像只小花猫,引得张惠妹和陈大力哈哈大笑。

  “慢点吃,别噎着,还有呢!”张惠妹给每个孩子又递了一个玉米饼,自己也拿起一个吃了起来。这玉米饼确实好吃,比平时用少量玉米面做的要香得多,大概是系统给的玉米面品质好。

  一家人正吃得热闹,隔壁的王二婶突然推门走了进来,一进门就被玉米饼的香味吸引了:“哎哟,惠妹,你们家吃啥好东西呢,这么香!”

  “二婶,快来坐!”张惠妹连忙招呼道,“刚做的玉米饼,还热乎着呢,你也尝尝。”

  王二婶也不客气,拿起一个玉米饼就咬了一口,脸上立刻露出了满足的笑容:“真香!惠妹,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不过你家咋突然做玉米饼了?我记得前几天跟你借玉米面,你还说家里快没了呢。”

  张惠妹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昨天刚跟王二婶说过玉米面不多了,今天就做了这么多玉米饼,确实容易让人起疑。她连忙笑着说道:“这不昨天受了点伤,大力心疼我,就去镇上供销社买了点玉米面回来,想让我补补身子。”

  “原来是这样!”王二婶点了点头,没再多问,又吃了一个玉米饼,才说道,“对了,惠妹,跟你说个事儿,村东头赵家的媳妇昨晚生了!”

  “生了?”张惠妹眼睛一亮,来了精神,“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顺不顺利?”

  “生了个小子!”王二婶压低声音说道,“不过听说生得不顺利,折腾了大半夜才生下来,而且那孩子生下来的时候,脸色有点发青,看着不太精神。”

  “还有这事儿?”张惠妹心里一动,这不又是一个现成的瓜吗?而且听着还挺有料的,正好可以完成系统任务,说不定还能获得奖励。

  “可不是嘛!”王二婶接着说道,“赵家媳妇怀这孩子的时候,就一直不太舒服,吃不下饭,人也瘦得厉害。昨晚发动了,疼得撕心裂肺的,赵婆子急得在院子里转圈圈,还去请了接生婆,折腾到后半夜才把孩子生下来。我也是今早起来喂鸡,听见赵家传来孩子的哭声,才知道生了。”

  “那孩子现在咋样了?赵家媳妇呢?”张惠妹追问道,心里已经在盘算着,一会儿吃完早饭,就去赵家看看,打探一下详细情况。

  “具体咋样我也不清楚,还没来得及去看呢。”王二婶说道,“不过我听说,接生婆说孩子可能有点缺氧,让赵家人赶紧去镇上医院看看,可赵婆子舍不得钱,说小孩子生下来都这样,养养就好了。”

  “这可不行啊!”张惠妹皱起了眉头,“孩子缺氧可不是小事,耽误了会出大问题的!赵婆子怎么能这么糊涂呢?”

  “谁说不是呢!”王二婶也说道,“赵婆子那人,一向抠门得很,平时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让她去镇上医院,估计比割她肉还疼。而且她重男轻女,好不容易盼来个孙子,又怕花钱,真是让人着急。”

  张惠妹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吃完早饭,她一定要去赵家看看,不仅是为了吃瓜完成系统任务,也是真心担心那个孩子。虽然她爱说闲话,但心眼不坏,见不得孩子受苦。

  【叮!触发系统任务:深入了解赵家新生儿情况及赵家内部矛盾,获取完整八卦信息。任务奖励:红糖两斤、鸡蛋十个。】

  冰冷的机械音在张惠妹脑海里响起,让她更加确定了要去赵家的决心。红糖和鸡蛋!这在60年代可是稀缺物资,尤其是红糖,女人坐月子都不一定能吃到多少,鸡蛋更是金贵,平时都舍不得吃,要留着换钱或者给孩子补身体。

  “二婶,吃完早饭,咱们一起去赵家看看吧?”张惠妹对王二婶说道。

  “好啊!”王二婶立刻答应下来,“我正想去看看呢,正好跟你一起。”

  吃完早饭,陈大力去地里上工了,张惠妹嘱咐三个孩子在家乖乖玩,不要乱跑,然后就和王二婶一起往村东头赵家走去。

  赵家住在村东头的一个小院落里,土坯墙,茅草顶,院子里种着几棵青菜。此刻,院子里已经围了不少人,都是来看热闹、打听消息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场面很是热闹。

  “惠妹,你来了!”有人看到张惠妹,热情地打招呼。

  “来了来了!”张惠妹笑着回应,挤到人群前面,往屋里张望着。

  屋里,赵家媳妇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嘴唇干裂,看起来十分虚弱。她怀里抱着一个小小的婴儿,用一块破旧的襁褓裹着,婴儿闭着眼睛,呼吸有些急促,脸色果然有些发青。

  赵婆子坐在炕边,眉头紧锁,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真是个讨债鬼,生下来就不让人省心,还想让我花钱去医院,门都没有!”

  赵家男人赵老实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一言不发,脸上满是愁容。他性格懦弱,在家里没什么话语权,凡事都听赵婆子的。

  “赵婶,恭喜啊,添了个大胖孙子!”张惠妹走进屋里,笑着对赵婆子说道。

  “哎哟,是惠妹啊!”赵婆子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谢了谢了,就是这孩子有点不省心。”

  “孩子这脸色咋回事啊?看着不太对劲呢?”张惠妹故作关切地问道,目光落在婴儿身上。

  “还能咋回事,就是生的时候折腾得久了点,有点缺氧,接生婆小题大做,说要去医院,这不是浪费钱嘛!”赵婆子不以为然地说道。

  “赵婶,话可不能这么说!”张惠妹皱起眉头,“孩子缺氧可不是小事,万一耽误了,留下后遗症可就麻烦了!再说,这可是你的大孙子,你不心疼吗?”

  “我怎么不心疼?”赵婆子说道,“可去镇上医院得花多少钱啊?咱们庄稼人,哪有那么多钱经得起折腾?我看啊,就是接生婆想骗钱,小孩子生下来都这样,养几天就好了。”

  “赵婶,你可别糊涂啊!”旁边的王二婶也说道,“我娘家侄女就是生的时候缺氧,没及时去医院,现在说话都不利索,多可怜啊!你可不能拿孩子的性命开玩笑!”

  “就是啊,赵婶,赶紧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吧,花点钱买个放心!”其他村民也纷纷劝道。

  赵婆子被众人说得有些动摇,但还是舍不得钱,犹豫着说道:“这……这再看看吧,说不定明天就好了呢。”

  张惠妹看了看躺在床上的赵家媳妇,她眼神空洞,脸上没有一丝初为人母的喜悦,反而带着几分悲伤和无奈。张惠妹心里明白,赵家媳妇在这个家里肯定受了不少委屈。

  她走到炕边,对赵家媳妇说道:“妹子,你感觉咋样?还好吗?”

  赵家媳妇虚弱地笑了笑,摇了摇头:“还好,就是有点累。”

  “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是不是特别费劲?”张惠妹轻声问道。

  赵家媳妇点了点头,眼里泛起了泪光:“嗯,疼了大半夜,差点就没挺过来。接生婆说孩子缺氧,让去医院,可俺娘(赵婆子)不同意,说没钱。”

  “你咋不跟赵大哥说说,让他拿主意呢?”张惠妹问道。

  提到赵老实,赵家媳妇的眼泪掉了下来:“他……他啥都听俺娘的,说了也没用。”

  张惠妹心里了然,这赵家的矛盾,不仅仅是要不要带孩子去医院的问题,还有婆媳矛盾和夫妻之间的问题。赵婆子强势抠门,重男轻女,赵家媳妇懦弱,赵老实没主见,这样的家庭,难免会有矛盾。

  就在这时,赵婆子突然对着赵家媳妇说道:“哭哭哭!就知道哭!生个孩子都这么费劲,还让我操心,真是个没用的东西!要不是看在你生了个孙子的份上,我才懒得管你呢!”

  赵家媳妇被骂得不敢作声,只能默默地流泪。

  “赵婶,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张惠妹忍不住说道,“妹子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得很,你怎么能这么说她呢?生孩子本来就不容易,她能平安生下孩子就不错了,你应该好好照顾她才对,而不是骂她。”

  “我骂我儿媳妇,跟你有啥关系?”赵婆子被张惠妹怼了一句,心里不高兴了,“惠妹,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是我们家的家事,你少管闲事!”

  “我这可不是管闲事!”张惠妹也不示弱,“孩子是无辜的,你要是因为舍不得钱,耽误了孩子的病情,将来后悔都来不及!还有妹子,她刚生完孩子,需要好好休养,你不仅不照顾她,还骂她,你这样做,对得起她吗?对得起你孙子吗?”

  赵婆子被张惠妹说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周围的村民也纷纷附和,都说赵婆子做得不对。

  赵老实见状,连忙掐灭了旱烟,站起身来说道:“娘,惠妹说得有道理,要不……咱们还是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吧?”

  “看什么看!有钱烧的?”赵婆子瞪了赵老实一眼,“家里的钱还要留着给孩子办满月酒,还要给你弟弟娶媳妇,哪有闲钱去医院?”

  “娘,办满月酒和娶媳妇固然重要,但孩子的身体更重要啊!”赵老实鼓起勇气说道,“要是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咱们办再多的满月酒,娶再多的媳妇也没用啊!”

  赵老实平时很少反驳赵婆子,今天突然说出这样的话,让众人都有些惊讶,也让赵婆子愣了一下。

  “你……你敢跟我顶嘴了?”赵婆子气得浑身发抖,“我养你这么大,你就是这么跟我说话的?”

  “娘,我不是跟你顶嘴,我是为了孩子好。”赵老实低着头说道。

  就在这时,怀里的婴儿突然哭了起来,哭声微弱,听起来有气无力的,脸色也变得更加发青了。

  “孩子哭了!你看孩子都这样了,你还犹豫什么!”张惠妹急忙说道。

  赵家媳妇也急得哭了起来:“娘,求求你了,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吧,要是孩子有个好歹,我也活不成了!”

  看着虚弱的婴儿和哭泣的赵家媳妇,再加上众人的劝说,赵婆子终于松口了:“好吧好吧,去就去!真是上辈子欠你们的!”

  虽然答应了,但赵婆子还是一脸心疼钱的样子,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一去,不知道又要花多少钱,真是败家!”

  “钱没了可以再挣,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就再也回不来了!”张惠妹说道,“赵大哥,你快去找辆架子车,赶紧带孩子和妹子去镇上医院!”

  “哎!好!”赵老实连忙答应,转身就往外跑,去借架子车了。

  赵婆子也站起身,开始翻箱倒柜地找钱,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就这么点积蓄,都要被这小讨债鬼花光了!”

  张惠妹看着这一切,心里暗暗松了口气。不仅帮了赵家媳妇和孩子,还把赵家的八卦信息了解得差不多了:赵家媳妇生了个儿子,但生得不顺利,孩子缺氧,赵婆子舍不得钱,不愿意去医院,赵老实懦弱,一开始不敢反驳,后来在众人劝说和孩子病情的压力下,终于鼓起勇气坚持带孩子去医院,赵婆子虽然心疼钱,但最终还是答应了。这里面既有新生儿的健康问题,又有婆媳矛盾、夫妻之间的问题,算是一条完整的八卦信息了。

  【叮!宿主已获取赵家完整八卦信息,任务完成!奖励:红糖两斤、鸡蛋十个,已存入系统空间,宿主可随时提取。】

  系统的提示音准时响起,张惠妹心里一阵欢喜。红糖和鸡蛋到手了!这下可以给赵家媳妇补补身子,也可以给自家孩子改善伙食了。

  “惠妹,今天可多亏了你啊,要是没有你,赵婆子说不定还不会答应带孩子去医院呢!”王二婶对张惠妹说道。

  “是啊,惠妹,你真是个热心肠!”周围的村民也纷纷说道。

  张惠妹笑了笑:“举手之劳而已,孩子的事是大事,耽误不得。咱们都是街坊邻居,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说话间,赵老实已经借来了架子车,上面铺了一层稻草,算是比较柔软了。赵婆子把家里仅有的几十块钱揣在怀里,心疼得不行。

  众人七手八脚地把赵家媳妇和婴儿扶上架子车,赵老实拉起架子车,就往镇上的方向跑去。赵婆子跟在后面,一边跑一边还在念叨着钱的事。

  村民们也渐渐散去了,嘴里还在议论着赵家的事。

  “赵婆子也太抠门了,孙子的命还不如钱重要!”

  “赵老实也太懦弱了,啥都听他娘的,要是早点坚持带孩子去医院,也不用这么折腾了。”

  “赵家媳妇也挺可怜的,在婆家受委屈,生个孩子还这么费劲。”

  张惠妹和王二婶也往回走,一路上,王二婶还在不停地说着赵家的事。

  “惠妹,你不知道,赵家媳妇嫁给赵老实这几年,可受了不少罪。”王二婶压低声音说道,“赵婆子重男轻女,一开始赵家媳妇生了个女儿,赵婆子就没给过她好脸色,天天骂她是不下蛋的鸡,让她干重活,吃粗茶淡饭。后来赵家媳妇又怀了孕,赵婆子才稍微好点,但也没怎么照顾她,还是让她天天干活。”

  “还有这事儿?”张惠妹惊讶地说道,“那赵家媳妇也太不容易了。”

  “可不是嘛!”王二婶说道,“赵家还有个小儿子,也就是赵老实的弟弟,今年二十岁了,还没娶媳妇。赵婆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儿子身上,想把钱都留给他娶媳妇,所以对赵家媳妇和大孙女都特别抠门。平时家里有好吃的,都留给小儿子,赵家媳妇和大孙女只能吃剩下的。”

  “这赵婆子也太偏心了!”张惠妹皱起了眉头,“都是自己的孩子,怎么能这么区别对待呢?赵老实也不管管?”

  “他哪敢管啊!”王二婶说道,“赵老实从小就怕他娘,他娘说一,他不敢说二。再说了,他也觉得弟弟娶媳妇是大事,所以也默认了他娘的做法。赵家媳妇心里委屈,也不敢说,只能自己憋着。”

  张惠妹点了点头,心里感慨万千。原来赵家的矛盾这么深,不仅仅是因为孩子的事,还有重男轻女、婆媳矛盾、偏心小儿子等一系列问题。这瓜可真不小啊!

  回到家,三个孩子还在院子里玩。张惠妹把他们叫到身边,从口袋里摸出几颗水果糖分给他们。这水果糖是上次陈大力去镇上买的,一直没舍得给孩子们多吃,今天因为完成了系统任务,心情好,就给孩子们每人分了两颗。

  孩子们拿到糖,高兴得跳了起来,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放进嘴里,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张惠妹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她走进屋里,关上房门,在心里默念:“系统,提取红糖和鸡蛋。”

  【叮!红糖和鸡蛋已提取,请宿主查收。】

  话音刚落,张惠妹就看到炕边的桌子上,出现了两包红糖和一个小篮子,篮子里装着十个红彤彤的鸡蛋,看着就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