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钱大爷出手-《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

  行了,都到这儿了,下午再去一个试试,不行就打道回府。

  赵大宝看着两个满头大汗的小伙伴,豪气地一挥手,走,国营饭店,我请客!

  哦!石头威武!

  哦,国营饭店!

  华子和大迷糊顿时欢呼起来,刚才的疲惫一扫而空。

  ......

  三人兴冲冲地走进国营饭店,一进门,赵大宝就乐了——柜台里坐着的不是往常的刘会计,而是钱大爷的弟弟,这位饭店的私方经理。之前送野味时他们打过几次交道。

  呦,二大爷,今天怎么是您坐镇?刘会计呢?赵大宝熟络地打招呼。

  钱经理抬头一看,哭笑不得,哎呦,石头,你小子啊。咱能换个称呼不?二大爷从你小子嘴里喊出来,怎么听着像骂人呢?

  也不怪对方这样说,他也被人叫了那么多年的二大爷,一点事也没有。但之前和赵大宝打交道的几次,每次赵大宝一叫他二大爷,他就浑身别扭,能起鸡皮疙瘩的那种。

  那叫钱二大爷?或者二裕大爷?

  赵大宝一脸无辜,您名字里带个二,在家里又排行老二。我要是叫您钱大爷,后厨我钱大爷能乐意?

  这钱大爷的弟弟叫钱二裕,长的挺滑稽的一个小老头,赵大宝不自觉的就把他和后世二货联系在一起,结果叫的时候自然带滤镜了,在钱二裕听起来才会那么怪异。

  你啊你……

  钱经理被这番歪理说得没脾气,虚点着他笑道,这张嘴真是够贫的!随你怎么叫吧。怎么,今天又有什么好货?

  怎么能随便叫了?以后有人时候我叫您钱经理,没人时候我叫你裕大爷总行了吧?

  赵大宝笑嘻嘻地说,您还没说刘会计今天怎么没来,该不会是娶媳妇去了吧?

  净胡说!人家是抱孙子了,这两天请假。钱经理没好气地瞪他一眼。

  哎呦,刘会计这是晋了爵、当了爷啊?可喜可贺!

  赵大宝眼睛一转,裕大爷,咋样,这么开心的时刻,今天送个菜尝尝鲜怎么样?也可以算刘会计头上。

  你小子不是来卖货的?是来吃饭的?

  您以为呢?这几天下雨,哪进得了山啊。过两天,山里路好走就去!今天就是带我两兄弟来尝尝我钱大爷的手艺。

  赵大宝把华子和大迷糊给钱经理介绍了一下,钱经理对着身后的华子和大迷糊点头示意,然后让赵大宝他们找位置,他去安排菜。

  也不知道是赵大宝他们来早了,还是来晚了,反正这会儿国营饭店里人是真不多。

  赵大宝和大迷糊、华子找了靠边的位置坐下。放眼望去,周边几张桌子都空着,就他们身后不远处坐了个老头,正安静地吸溜着一碗清汤面条。

  钱经理安排的很到位,菜很快就上来了,一盘油光红亮的红烧狮子头,一盘酸辣开胃的土豆丝,外加三碗冒尖的白米饭。

  刚动筷子,钱经理还笑呵呵地送来一小盘油炸花生米:“有公方经理在……你们吃着,我去柜台顶一会儿。”

  这话说得含蓄,但几个半大小子都懂——这是看在交情上给的“添头”。

  没吃几口,后厨的钱大爷竟亲自端着一盘红油汪汪的麻辣豆腐过来了,“听说你小子来吃饭,来,尝尝,大爷琢磨的新菜,给提提意见!”

  赵大宝心里门儿清:钱大爷这样的老师傅哪需要他这半大小子尝菜?这分明是变着法儿给他加菜呢!

  心里暖烘烘的,也不点破——毕竟这饭店不是钱家哥俩的一言堂,这份情谊,他记下了。

  三人尝了一口豆腐,那马屁拍得震天响:“绝了!钱大爷,您这手艺国营饭店屈才了,该去国宴给首长们掌勺!”

  钱大爷被逗得哈哈大笑,瞥见靠在墙边的炕席,“咋?家里盘新炕了,来买炕席?”

  “嗨,钱大爷,哪是买的呀。”

  赵大宝咽下嘴里的饭,“这是准备卖的!”

  “哦?”

  钱大爷挑起眉毛,上手摸了摸席子,“我说你小子怎么有日子没来了,这是改当货郎呢?”

  “您误会了不是”

  赵大宝放下筷子,叹了口气,“这是我爷自己编的。今年村里收成不好,玉米没长几粒,玉米皮子倒是收了一大堆。我想着看看能不能在城里把这炕席给卖了,也好寻个活钱的路子。”

  他指着炕席,声音不免带上了点沮丧:“可您猜怎么着?我们哥仨背着它跑了一上午,腿都快溜细了。供销社不是直接拒了,就是让放下代卖,等卖出去了再结钱。可这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我瞧着这手艺挺扎实。”钱大爷仔细摸着席子的边缘,赞了一句。

  “我爷可是老把式!不仅质量好,花样也新颖!”赵大宝见有人夸他爷的手艺,立刻把炕席展开,幸亏这会人不多,不然肯定要挨抱怨。

  “多子多福”、“万事如意”的鲜红字样和喜庆图案展露出来,果然吸引了饭店里零星几个食客的目光,有人点头夸了几句“手艺真不赖”、“寓意挺好”,却也无人上前问价。

  “小子”

  钱大爷沉吟了一下,“要不……卖我?”

  “钱大爷,您要用得着,直接拿走!谈什么钱不钱的!”赵大宝立马说道。

  “嗯?”

  钱大爷故意板起脸,“你不是说你爷收成不好,我想着帮一把,你这怎么还不收钱了?”

  “嗨,大爷您整岔劈了。”

  赵大宝赶紧解释,“我是想找那种能批量收的地方。要是能成,我就让我爷组织村里手巧的人一起做,反正今年玉米皮多,这样大伙儿都能挣点钱度过难关。我爷嘛,有我这个孙子在,还能饿着他老人家!”

  他们这番对话,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被身后那位一直在安静吃面的老头听了个一清二楚。

  刚刚炕席和上面的图案,他也瞧见了。而且,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到赵大宝这个有意思的小家伙,在赵大宝第一次来这国营饭店卖林蛙的时候他就见过。

  老头慢条斯理地喝完最后一口面汤,掏出干净的手帕擦了擦嘴,然后缓缓站起身,走到了赵大宝他们这桌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