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潼州问案-《大梁好声音》

  龚少文:“启禀陛下,申怀安目前虽然进了潼州,暂无消息传来。

  是不是下旨督促他一下,尽快办差。

  这样也可让他知道朝廷对于削藩的关注?”

  龚少文刚说完,上官仁远立即道:

  “陛下,万万不可,申怀安随心所欲。

  往往不按常规行事,臣想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目的。

  如果朝廷这个时候下旨催他,会打乱他原有的计划。

  还请降陛下再等几日,等有了新的消息再议不迟。”

  上官仁远刚说完,突然大殿外面传来一个声音:

  “清源急报,潼州世子夏景恒起兵谋反。

  大军已攻入平阳一线,宣武军不敌后撤三十里。”

  这一消息顿时在勤政殿炸开了锅,皇上看了看折子,将折子传给百官。

  上官仁远接过折子很是惊讶,他不是担心潼州谋反,他是担心申怀安的安全。

  龚少文看了看折子道:“陛下,如果潼州谋反已成事实,申怀安在潼州生死不明。

  再说宣武军只有两万余人,目前已后退三十里。

  情况危急是否派羽林卫前往清源增援,以彰显朝廷的决心。”

  上官仁远却立即出班奏道:“陛下,大皇子有勇有谋。

  而宣武军也是一支劲旅,其战力非凡,特别擅长野战。

  臣猜想这是申怀安与大皇子的诱敌之计,再说现在派羽林卫前往,最快也得五天。

  不如传信给清源,让清源府守住清源。

  清源是潼州到京城的必经之地,只要守住了清源。

  潼州军再怎么折腾,也闹不了太大动静。

  再说申怀安还在潼州呢,臣相信申怀安,他不会这么轻松的就被控制。

  就算申怀安遇到凶险,按他的性子,他也会将潼州给搅个天翻地覆。”

  龚少文:“右相,你是不是太高看申怀安了。

  辰王在潼州经营多年,就凭申怀安和区区二百名御林军,根本就不够潼州看的。

  现在潼州谋反已成事实,还等什么?

  让朝廷大军直接过去拿下潼州才是要事,以免再生事端。”

  上官仁远:“可是羽林卫长途跋涉,耗费粮草不说,这么远也是杯水车薪。

  退一万步说就算大皇子的宣武军不敌,他们也会退守清源。

  羽林卫过去也帮不上什么,反而会扰乱他们的计划。

  再说我们刚得到的消息是七天前的,谁知道如今是什么情况。

  此时如果冒然派兵,不仅不会帮到他们,反而会更加刺激潼州军,不如我们就坐等消息。

  现在这个情况应该每天都会有消息传来,臣也相信申怀安吉人自有天相,会妥善处置潼州事宜。”

  看着下面左、右二相的争论,皇帝心中很是平静。

  朕早已得到消息,潼州安然无恙,现在这样的事情,可以真加直观了解臣子的想法。

  其实皇上早就有了自己的对策,他假装思索片刻道:

  “现在潼州情况不明,而且申怀安也没有传回奏报。

  这样吧,左相你安排羽林卫速带兵前往清源一线,清源不容丢失。

  另外右相,你安排飞鱼卫速打探进一步消息。

  这样一没有扰乱申怀安的计划,二是朝廷也提前作出应对,以备不时之需。”

  百官高奏:“陛下圣明。”

  退朝之后,上官仁远速到长公主府。

  将潼州谋反的消息知会给了长公主,长公主也很是纳闷。

  这个申怀安既然进了潼州,为何事态不仅没有得到抑制,反而直接升级到起刀兵的地步了。

  当初申怀安夸下海口说要兵不血刃拿下潼州,看来他的话也不可全信啊。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申怀安如今是死是活,她一时也给不了决断。

  上官仁远:“长公主,飞鱼卫消息没那么灵通。

  还是请长公主飞鸽传书给叶恨北或是其它金刚,我们再做打算。

  再说秦宛儿和慕晴也到了清源,我立即让清源府杨仲贤也打探一下申怀安的消息。”

  长公主:“那个原朝廷大学士沈清乾不是你在清源的暗桩吗?他一直没消息传来?”

  上官仁远:“自从申怀安进了清源之后,沈清乾就断了消息,也不知现在如何了。”

  长公主:“就依你之言,本宫这就飞鸽传书给宛儿。

  让她想办法摸进潼州,看能不能见到申怀安。”

  潼州谋反的消息当天就炸翻了京城,不管是朝廷百官司还是京城百姓都在议论此事。

  连宫里的太后都得到消息。

  太后虽然幽闭在深宫,她也暗自祈祷。

  晨儿和景恒,还有侄子莫世瑾,这一次你们一定要成功啊。

  谋划了这么多年,等的就是今日。

  只要你们攻进了京城,本宫依然可以掌控大梁。

  到那时所有的敌人我会让他们永远不得翻身。

  ……

  再说申怀安这边,经过几天的查访和取证,他一边向朝廷上书。

  并让朝廷指派新任州府上任,一边开始清查残余份子。

  昭历七月初十辰时,潼州菜市口。

  申怀安命人在此搭起了一个高台,上写着“钦差现场问案,百姓有冤申冤。”

  台上御林军旗迎风招展,御林军左右分开站立,很有气势。

  台下还有宣武军护卫,飞鱼卫在人群中维持现场秩序,现场很是壮观。

  申怀安立于高台之上,看着台下的潼州百姓,今天是还他们公道的时候了。

  申怀安首先将辰王府关着的夏景恒的几十名小妾和丫鬟,带到台前道:

  “这些人都是夏景恒强抢进辰王府的,本官每人给了她们一些银两,也让她们暂时衣食无忧。”

  申怀安说完回过头对这些女道:“你们自由了,回去见你们的父母吧。”

  这些女子全都跪下朝申怀安磕了几个头,然后下台与家人团聚。

  只见台下部分百姓见到自己的孩子,全都挤到前面来抱着自己痛哭。

  “爹娘、女儿回来了,呜呜呜……”

  “啊,莲儿,你总算回来了,我和你爹天天在想你啊,娘的眼睛都快哭瞎了……”

  “小翠,没想到啊,你还活着啊,你弟弟天天在家念叨你啊,儿啊,让娘看看,你受苦了……”

  “娘亲,孩儿回来了,呜呜呜……我爹呢”

  “萍儿啊,你总算回来了,可惜了你爹,前往府衙告状,被辰王府的家丁给活活打死啊了……”

  “啊,我爹死的好惨啊,娘,您放心,钦差大人是个好官。

  他们抓到了夏景恒,会替我们讨回公道的。”

  ……

  台下一片哭喊声,有欣喜的哭、有疼爱的哭,还有悲伤的哭。

  苍天有眼啊,还以为今生见不到自己女儿了。

  现在好了,女儿不仅回来了,钦差大人还给他们发了些银两。

  钦差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啊。

  百姓和女儿哭过一阵后,全都跪在地上朝着台上的申怀安拼命的磕头。

  望着台下的百姓,申怀安也很有感触。

  这些百姓纯良,只要给他们一点恩惠,他们就会一辈子感恩戴德。

  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夏景恒不明白吗,可他为何还要行如此暴政,最终适得其反。

  台下相聚的一幕,也让其它百姓很是感动。

  潼州终于要变天了,如今青天大老爷在潼州,百姓的日子都有盼头了。

  还有的百姓抹下了泪水,这是因为他们的女儿已再也回不来了。

  青天大老爷为何不早些来潼州?

  听说钦差大人还要现场问案,那害死我们女儿的凶手会不会伏法?

  过了一会,申怀安又让人押出莫成才,对着台下大声道:

  “此人莫成才,在潼州为恶一方,歁男霸女,残害百姓。

  本钦差判其斩立决,还有没有苦主前来申冤?”

  申怀安刚一说完,台下有四名老者大声道:

  “她就是害死我们闺女的凶手,我们的女儿死得好惨啊。”

  几名老者刚一说完,人群中又冒出几人道:

  “就是他,他霸占我们的田产,还打死了我们的孩子。”

  “他也霸占了我的妻子,我的两个孩子也被他给活活打死。

  钦差大人,为我们做主啊……”

  “他霸占了我们的商铺,以十两银子的价格强行收购了我的两家店铺,真是该死啊。”

  看着台下的指控,这个莫成才竟然在潼州犯下这么多罪状。

  而且桩桩件件都是重罪,杀他十次都不为过。

  申怀安狠狠踢了莫成才一脚,这时的莫成才已吓得屁滚尿流。

  他脸色苍白,战战兢兢,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一直朝着申怀安磕头,意思是想让申怀安饶他一命。

  申怀安:“将犯人莫成才押到下面,让潼州的百姓也出一口气。

  乡亲们,你们不得打死他,本钦差要砍下他的头谢罪。”

  当莫成才刚押到台下,潼州的百姓蜂拥而至。

  对着莫成才拳打脚踢,有吐口水的,有扔砖头的。

  要不是有御林军的人护着,他早就被打死了。

  片刻过后,莫成才衣衫褴褛的再次押到台上,只剩一丝气息了。

  申怀安:“童亮,将苦主带到衙门,进行登记。

  涉及人命的要赔偿,霸占别人房产的要归还。”

  童亮:“弟子领命。”

  童亮将台下的苦主带走后,申怀安抽出一旁御林军一名护卫的刀。

  他对着莫成才比画了一下,对着台下的人道:

  “罪犯莫成才,强抢民女、杀人性命、霸占别人妻女与田产。

  本钦差判其斩立决,现已验明正身,就此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