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归航庆与宏图启-《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

  渭水码头的晨雾还未散尽,蒸汽船队的轰鸣声已刺破天际。百姓们早已挤满码头,踮着脚往远处眺望,当为首的主舰露出黑色的船身,人群中瞬间爆发出欢呼,孩童们举着风车奔跑,商贩们忘了吆喝生意,连须发斑白的老者都拄着拐杖往前凑,想看清船上究竟载了什么。

  “回来了!是陛下和太后的船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人群立刻往前涌了涌,被禁军拦下时,眼里的期待却丝毫未减。

  蒸汽轮船缓缓靠岸,明轮搅动的水花溅在码头上,带着淡淡的海腥味。当舱门打开,士兵们抬着一箱箱矿石、硫磺走下来时,欢呼声更是震耳欲聋。

  “这么多黑铁!够打造多少兵器啊!”

  “还有那黄灿灿的,莫不是金矿?”

  “咱们大秦这是得了海神庇佑吧!”

  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脸上满是兴奋。嬴政扶着赵姬走下跳板,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嘴角也勾起笑意。蒙恬、王翦等人跟在身后,甲胄上还沾着海雾凝结的水珠,却难掩眉宇间的轻松——沉岛之事顺利完成,悬在心头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就在这时,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声问道:“陛下!太后!前几日夜里,小老儿在海边打鱼,听见东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震得海水都晃了晃,不知道是咋回事啊?”

  这话一出,喧闹的码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投向嬴政和赵姬。刚才还在欢呼的百姓们也纷纷附和:

  “是啊陛下!我也听见了!那声响跟打雷似的,吓得我家娃哭了半宿!”

  “我家的狗那晚也叫得厉害,莫不是出了啥怪事?”

  嬴政心中一凛,面上却依旧平静,他想起归航时在船舱里定下的说法,正要开口,韩非已上前一步,朗声道:“诸位乡亲莫慌!那日的声响,是东海一座荒岛突发火山,天雷劈中火山口,才引发了巨响。陛下与太后的船队恰巧在附近,不仅避开了危险,还打捞了些岛上的矿石回来,也算是因祸得福!”

  淳于越立刻接话:“没错!老臣昨夜查阅《天文志》,那日确有天雷异象,正是上天庇佑我大秦,才让陛下有此收获!”他说着,还抬手对着东方拱了拱,一副虔诚模样。

  萧何也笑着补充:“乡亲们看这些矿石,色泽光亮,质地精纯,正是炼制铁器的好材料。有了这些,将来咱们的犁铧更锋利,锄头更耐用,种地也能多收些粮食,这可不是上天赐下的福泽吗?”

  虞姬站在赵姬身边,轻声对周围的妇人道:“我娘家就在海边,以前也遇过火山喷发,那声响确实吓人,不过只要离得远,便无大碍。这次陛下船队不仅平安归来,还带了这么多宝贝,咱们该高兴才是。”

  吕雉也跟着说:“是啊!前几日我在工坊,听工匠们说,用这种矿石炼出的铁,比寻常铁器结实三成。将来咱们穿的铁器、用的农具,都会越来越好,这都是托陛下和太后的福!”

  项羽往前站了站,高大的身影自带威慑力,他瓮声瓮气地说:“本将跟着船队亲眼所见,那岛确实是火山崩塌,海水都被烧得发烫。咱们捞矿石时,还捡了些火山岩回来,你们看——”说着,他从腰间解下一块黑红色的石头,上面还带着灼烧的痕迹,“这就是火山岩,可不是寻常石头能比的!”

  百姓们凑过来一看,见那石头质地坚硬,纹路奇特,果然不像常见的石头,顿时信了大半。有个老农伸手摸了摸,感叹道:“原来真是火山啊!多亏了陛下船队运气好,不仅没出事,还能捞回这么多好东西,咱们大秦真是福源深厚!”

  “是啊是啊!”人群中立刻响起附和声,刚才的疑虑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大秦的赞叹,“有陛下和太后在,咱们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

  “以后有了好铁器,俺家的地定能多收两石粮!”

  嬴政看着眼前的景象,悄悄松了口气,对身边的赵姬低声道:“多亏了诸位爱卿配合,才没露破绽。”

  赵姬笑了笑:“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为了大秦安稳。走吧,该回咸阳宫了。”

  车队缓缓驶离码头,百姓们还在后面挥手欢呼,声音久久不散。坐在马车上,蒙恬忍不住道:“陛下,方才真是惊险,幸好咱们早有准备,不然百姓追问下去,还真不好解释。”

  王翦也点头:“那岛虽已沉了,但沿海百姓多有耳聪目明者,往后还需多派些人巡查,免得再有流言生出。”

  嬴政颔首:“王将军说得是,此事就交给你安排。另外,徐福带回的海图,要尽快交给工部,让他们标注清楚东海的海域情况,尤其是那些可能存在隐患的小岛,绝不能再出纰漏。”

  “臣遵旨!”王翦躬身应道。

  回到咸阳宫时,已是午后。赵姬坐在偏殿的软榻上,看着窗外庭院里嬉戏的三只小虎,玄钺趴在一旁,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面。嬴政处理完积压的奏报,推门进来时,正好听见赵姬对着身旁的小翠说:“总算能歇口气了,不过这歇着,倒觉得浑身不自在。”

  见嬴政进来,赵姬抬头笑道:“政儿来了,刚处理完奏报?”

  嬴政在她对面坐下,端起小翠刚送来的茶,抿了一口:“嗯,都是些郡县的日常事务,没什么要紧的。阿母这几日在船上也累了,怎么不多歇会儿?”

  “歇了这一路,早就歇够了。”赵姬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宫墙,忽然转头看向嬴政,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政儿,歇了这么久,该活动活动筋骨了吧?你忘了,还有很多地,没划入大秦的版图呢。”

  嬴政先是一愣,手里的茶杯顿在半空,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快步走到书架前,取下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后,里面是那张赵姬许久前送他的世界地图——上面标注着大秦如今的疆域,也画着遥远的西域、南方的百越,还有更东边的海岛、更西边的陌生大陆,每一处未被标注“大秦”的地方,都用红笔圈了出来。

  “阿母的意思是……”嬴政的手指抚过地图上西域的位置,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我们该继续开疆拓土,把这些地方,都纳入大秦的版图?”

  赵姬走到他身边,指尖落在地图上的百越之地:“百越气候湿热,却物产丰富,那里的水稻一年能收两季,若是能平定下来,推广新农具和新作物,将来定是大秦的粮仓。还有西域,那里的良马、玉石,都是大秦需要的,更重要的是,打通西域,咱们就能和西边的国家通商,让大秦的丝绸、瓷器,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还有北边的匈奴!”嬴政的目光转向地图最北端,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他们总在边境骚扰,抢我百姓,毁我良田。前几日沉岛之事让我明白,对付这些隐患,不能只靠防守,还要主动出击!等咱们的蒸汽火车修到九原郡,再配上新造的蒸汽炮,定要把匈奴赶到更远的地方,让他们再也不敢靠近大秦边境!”

  赵姬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模样,笑着点头:“你能这么想,就再好不过了。大秦如今有蒸汽轮船、蒸汽火车,有霹雳弹、新铁器,还有这么多有本事的人,正是开疆拓土的好时候。不过,此事急不得,得一步步来——先修通通往百越和西域的驰道,再调派军队驻守,安抚当地百姓,推广大秦的律法和文化,让他们真正认同大秦,愿意成为大秦的子民。”

  嬴政拿起笔,在地图上百越的位置画了个圈:“阿母说得对,凡事都要循序渐进。明日早朝,我就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先从修驰道开始,再制定平定百越、打通西域的计划。对了,还得让工部加快蒸汽火车和蒸汽炮的生产,让将作监多造些新农具,为将来的开拓做准备。”

  “嗯。”赵姬看着他在地图上写写画画,眼中满是欣慰,“你如今越来越有帝王的样子了。记住,开拓疆域不是为了征服,是为了让更多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让大秦的文化能传遍天下,让后世子孙提起大秦,都能骄傲地说,这是我们的家国。”

  嬴政放下笔,抬头看向赵姬,两人相视一笑。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地图上,仿佛为那些未被开拓的土地,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