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秘密北返-《穿越系列之楚云飞》

  民国十六年(1927年)四月底,庐山的春日已有了几分夏日的燥热。山间的云雾似乎也沾染了山下的血腥气,变得凝重起来。宁汉对立的局面已然明朗,蒋介石在南京另立中央,与武汉的汪精卫政府分庭抗礼,双方口诛笔伐,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而在这政治风暴眼的边缘,楚云飞的“病”终于到了该“好转”的时候了。

  过去半个月,他像个高明的棋手,在汪、蒋、阎三方的棋盘上虚与委蛇,稳住了各方。对武汉,他表达了“道义上的同情”和“身体康复后定当效力”的空头支票;对南京,他保持了“绝对服从”的恭顺姿态,并按时“汇报”病情好转情况;而对山西,通过阎锡山那位族侄的秘密渠道,沟通已日益深入具体。北返山西的路径、接应方式、乃至初步的职务安排(阎锡山承诺给予其高级参议兼某区警备司令的实职),都已有了模糊的框架。

  时机成熟,必须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继续滞留,一旦宁汉正式开战,他必将被卷入其中,再难脱身。

  金蝉脱壳的计划

  离开,需要一场精心策划的“金蝉脱壳”。楚云飞的计划大胆而周密:

  1. 明修栈道: 公开对外宣布,经名医诊治和静养,沉疴已去大半,但元气未复,医嘱仍需避喧嚣、远政务,宜择一清静之地继续调养。他选定了一处远离牯岭中心、位于后山、风景幽静但交通不便的别苑,声称将移居该处“闭关静修”一月。

  2. 暗度陈仓: 移居别苑当夜,便是秘密北返之时。他只带方立功和四名绝对忠诚、身手矫健的贴身卫士,轻装简从。其余随行人员、勤务兵等,一律留在别苑作为掩护,制造他仍在山中静养的假象。

  3. 瞒天过海: 利用阎锡山方面提供的秘密关系和路条,他们不走常规水路或粤汉铁路(这些路线均在各方势力严密监控下),而是计划先由庐山当地可靠的向导带领,走偏僻山道进入湖北境内,再化装成商队,沿鄂北、豫西的商道,绕开主要城镇和军事关卡,最终进入山西地界。这条路线漫长崎岖,但相对安全隐蔽。

  月夜潜行

  移居别苑的日子到了。白天,楚云飞在少数随从陪同下,大张旗鼓地入住后山那处简朴的别苑,甚至还故意让“医生”又来诊视了一番,做足了姿态。别苑周围竹林掩映,甚是僻静。

  是夜,月黑风高,山风穿过竹林,发出呜呜的声响,掩盖了细微的动静。子时刚过,别苑后门悄无声息地打开,六个黑影鱼贯而出,迅速没入漆黑的林间小径。正是楚云飞、方立功和四名精锐卫士。人人身着深色劲装,打着绑腿,背负简易行囊和短枪,脸上涂着锅底灰,眼神锐利如鹰。

  向导是阎锡山方面安排的本地猎户,对庐山至鄂北的隐秘小路了如指掌。一行人沉默疾行,脚步声被松软的落叶和风声吞没。楚云飞回头望了一眼山下牯岭方向零星的灯火,那里依旧歌舞升平,或密谋倾轧,却不知他已如潜龙入海,悄然远遁。

  接下来的旅程,是对意志和应变能力的极大考验。他们昼伏夜出,避开大道和村落,渴饮山泉,饥餐干粮。穿过鄂南丘陵地带时,曾险些与一支不明身份的巡逻队遭遇,全靠向导机警,提前隐匿于密林之中,方才躲过。进入豫西山区,道路愈发崎岖,人烟稀少,时而需攀援峭壁,时而需涉过冰冷的溪涧。

  途中,他们通过预设的秘密信息点,零星得知外界的消息:宁汉之争愈演愈烈,武汉方面开始“东征讨蒋”,长江沿线战云密布;同时,蒋介石的“清党”运动在控制区内全面铺开,白色恐怖弥漫,无数进步人士惨遭杀害。每一条消息,都让楚云飞的心情更加沉重,也愈发坚定了他北返、另辟天地的决心。

  有一次,在一个荒废的山神庙里暂歇,方立功忍不住低声问:“团长,我们这次回去,阎老西(阎锡山)真的靠得住吗?”

  楚云飞啃着冰冷的干粮,目光闪烁:“靠得住?这世道,谁能真正靠得住?阎百川不过是看中我们这支能打的队伍和我的名声,想借我们来增强实力,制衡蒋、冯。我们也不过是借他的地盘和名号,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互相利用而已。”

  “那以后……”

  “以后?”楚云飞冷笑一声,眼中寒光乍现,“先站稳脚跟,把我们的‘星火’基地搞起来,掌握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手里有枪,有地盘,有民心,才有说话的资格!否则,永远是人砧板上的肉!”

  踏入三晋之地

  历经近二十天的艰苦跋涉,绕过了无数明岗暗哨,一行人终于风尘仆仆地踏入了山西境内。在晋东南一处偏僻的山村,阎锡山派来的心腹早已等候多时。验明身份后,对方明显松了一口气,态度极为恭敬:“楚将军一路辛苦了!阎主任盼将军如盼甘霖!此地不宜久留,已备好车马,请将军随我等速往太原!”

  坐在摇摇晃晃、但终于不再是靠双脚丈量的马车上,望着窗外黄土高原苍凉浑厚的景色,楚云飞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离开了江西那政治泥潭,虽然前路依旧吉凶未卜,但至少,他夺回了一定的主动权。

  “立功,给方梦雄发报,用最高密级。”他低声吩咐,“就说:‘飞鸟已归巢,速告樵夫,加紧备柴,静候风起。’”

  “是!”方立功郑重应道。

  楚云飞靠在车厢壁上,闭上眼。接下来,他将要面对的是老谋深算的阎锡山,是错综复杂的山西政局,是北方更加严峻的生存环境。但无论如何,他终于跳出了那个令人窒息的牢笼。

  马车碾过黄土路,扬起阵阵烟尘,载着楚云飞,驶向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