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悠悠急得手心冒汗,目光扫过怀中露出一角的玉镯,脑中灵光一闪,死马当活马医了!
她猛地往后退了一步,双手紧紧攥着那只刻着两家族徽的玉镯,高高举起,声音带着刻意酝酿的哭腔,既委屈又急切,还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茫然:“王爷!难道你真的忘记臣妾了吗?”
萧惊寒皱眉,怒火稍稍滞涩了一瞬。他盯着苏悠悠的脸,那张脸绝美得惊人,眉宇间的温婉哀愁确实符合传闻中苏首相之女的模样,可他从未见过她,何来“忘记”一说?
“你到底是谁?”他冷声质问,语气依旧冰冷,却少了几分刚才的暴戾。
“臣妾是你的王妃啊!”苏悠悠趁热打铁,眼泪说来就来,顺着脸颊滑落,更添了几分楚楚可怜,“是爹爹,是爹爹让我来找你的!”
她一边说,一边上前一步,将玉镯递到萧惊寒眼前,那上面的徽记清晰可见,“这是先皇赐婚时,陛下亲授的信物,王爷请看!爹爹说,边关凶险,朝中有人虎视眈眈,让我务必找到王爷,提醒王爷万事小心,切不可中了他人的圈套!”
她刻意加重了“爹爹”“先皇赐婚”“信物”这几个词,又含糊其辞地提到“朝中有人虎视眈眈”,既符合苏清辞的身份,又点到了要害,却没有直接说出萧承宇的名字,毕竟,在这满是将士的营帐里,直呼皇上的名讳,又是另一桩死罪。
萧惊寒的目光落在玉镯上,那徽记确实是皇家所赐,他绝不会认错。而且,苏砚之是当朝首相,忠君爱国,威望极高,若不是情况危急,绝不会让女儿千里迢迢跑到边关来。
他脸上的怒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疑虑。他盯着苏悠悠泪痕未干的脸,又想起那道赐死圣旨上的诸多疑点,所谓的“通敌证据”模糊不清,使者宣读圣旨时眼神闪烁,还有这些日子朝中传来的种种流言,似乎都在印证着眼前女子的话。
他握着长剑的手慢慢松了些力道,脖颈上的血痕不再加深。
苏悠悠见状,知道有戏,连忙顺着他的疑虑往下说,声音放得更柔,也更恳切:“王爷,爹爹说,你是大靖的柱石,是五十万将士的主心骨,更是臣妾的夫君。你若有个三长两短,边关必乱,百姓必遭涂炭,那些忠于你的将士们,也会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爹爹还说,君命虽重,可民心更重,清白之事,并非只有一死才能证明。你若真的自戕,才是中了奸人的诡计,让他们称心如意啊!”
她一边说,一边悄悄观察萧惊寒的神色,见他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中的决绝渐渐被挣扎取代,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旁边的程砚也反应了过来,连忙上前一步,对着萧惊寒抱拳道:“王爷!王妃娘娘说得极是!属下也觉得那道圣旨疑点重重,苏首相忠君爱国,绝不会欺瞒王爷!您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啊!
其他几位副将也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劝说起来。他们本就不相信萧惊寒会通敌叛国,只是碍于君命难违,不敢多言,如今有了苏清辞这个“王妃”的身份背书,又有苏砚之的名头加持,他们终于敢说出心中的疑虑。
萧惊寒沉默了许久,帐内只剩下将士们低声的劝说和苏悠悠刻意压抑的啜泣声。他看着苏悠悠眼中的焦急与担忧,又想起苏砚之的为人,再想到五十万将士的性命和边境的安稳,握着长剑的手终于缓缓垂了下来。
她猛地往后退了一步,双手紧紧攥着那只刻着两家族徽的玉镯,高高举起,声音带着刻意酝酿的哭腔,既委屈又急切,还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茫然:“王爷!难道你真的忘记臣妾了吗?”
萧惊寒皱眉,怒火稍稍滞涩了一瞬。他盯着苏悠悠的脸,那张脸绝美得惊人,眉宇间的温婉哀愁确实符合传闻中苏首相之女的模样,可他从未见过她,何来“忘记”一说?
“你到底是谁?”他冷声质问,语气依旧冰冷,却少了几分刚才的暴戾。
“臣妾是你的王妃啊!”苏悠悠趁热打铁,眼泪说来就来,顺着脸颊滑落,更添了几分楚楚可怜,“是爹爹,是爹爹让我来找你的!”
她一边说,一边上前一步,将玉镯递到萧惊寒眼前,那上面的徽记清晰可见,“这是先皇赐婚时,陛下亲授的信物,王爷请看!爹爹说,边关凶险,朝中有人虎视眈眈,让我务必找到王爷,提醒王爷万事小心,切不可中了他人的圈套!”
她刻意加重了“爹爹”“先皇赐婚”“信物”这几个词,又含糊其辞地提到“朝中有人虎视眈眈”,既符合苏清辞的身份,又点到了要害,却没有直接说出萧承宇的名字,毕竟,在这满是将士的营帐里,直呼皇上的名讳,又是另一桩死罪。
萧惊寒的目光落在玉镯上,那徽记确实是皇家所赐,他绝不会认错。而且,苏砚之是当朝首相,忠君爱国,威望极高,若不是情况危急,绝不会让女儿千里迢迢跑到边关来。
他脸上的怒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疑虑。他盯着苏悠悠泪痕未干的脸,又想起那道赐死圣旨上的诸多疑点,所谓的“通敌证据”模糊不清,使者宣读圣旨时眼神闪烁,还有这些日子朝中传来的种种流言,似乎都在印证着眼前女子的话。
他握着长剑的手慢慢松了些力道,脖颈上的血痕不再加深。
苏悠悠见状,知道有戏,连忙顺着他的疑虑往下说,声音放得更柔,也更恳切:“王爷,爹爹说,你是大靖的柱石,是五十万将士的主心骨,更是臣妾的夫君。你若有个三长两短,边关必乱,百姓必遭涂炭,那些忠于你的将士们,也会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爹爹还说,君命虽重,可民心更重,清白之事,并非只有一死才能证明。你若真的自戕,才是中了奸人的诡计,让他们称心如意啊!”
她一边说,一边悄悄观察萧惊寒的神色,见他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中的决绝渐渐被挣扎取代,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旁边的程砚也反应了过来,连忙上前一步,对着萧惊寒抱拳道:“王爷!王妃娘娘说得极是!属下也觉得那道圣旨疑点重重,苏首相忠君爱国,绝不会欺瞒王爷!您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啊!
其他几位副将也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劝说起来。他们本就不相信萧惊寒会通敌叛国,只是碍于君命难违,不敢多言,如今有了苏清辞这个“王妃”的身份背书,又有苏砚之的名头加持,他们终于敢说出心中的疑虑。
萧惊寒沉默了许久,帐内只剩下将士们低声的劝说和苏悠悠刻意压抑的啜泣声。他看着苏悠悠眼中的焦急与担忧,又想起苏砚之的为人,再想到五十万将士的性命和边境的安稳,握着长剑的手终于缓缓垂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