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一声,长剑掉落在地,发出沉闷的响声。
苏悠悠的心瞬间落回了肚子里,后背的冷汗已经浸透了衣衫,手脚都有些发软,刚才那几分钟,简直比跟最凶的鬼厉搏斗还要惊险。
萧惊寒没有再看她,只是弯腰捡起地上的长剑,递给身边的副将,声音疲惫却带着一丝清醒:“将剑收好。”
他又转向苏悠悠,神色复杂地看着她:“你一路辛苦,先下去歇息。至于圣旨之事,本王会查明真相。”
苏悠悠连忙敛衽行礼,语气恭敬:“谢王爷明鉴。臣妾只求王爷保重自身,莫要再做傻事。”
接下来的日子,苏悠悠便留在了军营中。她以王妃的身份行事,恪守本分,从不逾矩,却总能在关键时刻,不动声色地给萧惊寒提供一些“线索”。
比如“无意中”提起萧承宇宠信的奸臣与敌国使者有过接触,“偶然发现”克扣军饷的官员与宫中有着密切往来。
她不能直接动用法术,便借着苏清辞“饱读诗书、心思缜密”的人设,将那些被萧惊寒忽略的疑点一一摆出来,又联合程砚等忠于萧惊寒的副将,暗中收集萧承宇构陷忠良、残害百姓的证据。
萧惊寒本就不是愚笨之人,只是被“君臣之道”束缚了手脚。如今有了苏悠悠的点拨和确凿的证据,他心中的疑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萧承宇的失望与愤怒。他开始暗中联络那些对萧承宇不满的宗室和大臣,又安抚好五十万将士的心。
这些将士本就对萧承宇克扣军饷、散布谣言的行为怨声载道,如今得知主帅是被冤枉的,更是群情激愤,纷纷表示愿意追随萧惊寒,讨伐昏君。
苏悠悠则在一旁默默辅助,她利用自己的见识,给萧惊寒出谋划策,比如如何联络盟友、如何筹集粮草、如何制定行军路线。她从不居功,所有的建议都以“爹爹曾说过”“臣妾听闻”为开头,保全了苏清辞的身份。
半个月的时间,足以让一切准备就绪。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萧惊寒在军营中竖起了“清君侧、诛奸佞”的大旗,五十万将士齐声高呼,声震云霄。他们一路向南,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守城的将士要么开城投降,要么望风而逃,萧承宇多年来昏庸无道,早已失尽民心,根本无人愿意为他卖命。
大军兵临城下时,皇宫内早已乱作一团。萧承宇试图调兵抵抗,却发现身边早已无兵可用,那些心腹要么叛逃,要么被提前控制。
最终,禁军打开了城门,萧惊寒的大军顺利进入皇城,直捣皇宫。
萧承宇被擒时,还在醉生梦死之中。他看着一身戎装、气势凛然的萧惊寒,脸色惨白,瘫倒在地,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帝王威严。
萧惊寒并没有立刻杀他,而是将他囚禁起来,召集宗室和大臣,当众公布了他的罪行。
伪造证据、构陷忠良、残害百姓、放任奸臣勾结敌国……桩桩件件,铁证如山。
宗室和大臣们一致拥戴萧惊寒登基为帝,萧承宇则被废黜帝位,贬为庶人,最终在囚牢中郁郁而终。
那些曾经依附萧承宇的奸臣,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或被斩首,或被流放,朝堂之上,终于恢复了清明。
苏悠悠的心瞬间落回了肚子里,后背的冷汗已经浸透了衣衫,手脚都有些发软,刚才那几分钟,简直比跟最凶的鬼厉搏斗还要惊险。
萧惊寒没有再看她,只是弯腰捡起地上的长剑,递给身边的副将,声音疲惫却带着一丝清醒:“将剑收好。”
他又转向苏悠悠,神色复杂地看着她:“你一路辛苦,先下去歇息。至于圣旨之事,本王会查明真相。”
苏悠悠连忙敛衽行礼,语气恭敬:“谢王爷明鉴。臣妾只求王爷保重自身,莫要再做傻事。”
接下来的日子,苏悠悠便留在了军营中。她以王妃的身份行事,恪守本分,从不逾矩,却总能在关键时刻,不动声色地给萧惊寒提供一些“线索”。
比如“无意中”提起萧承宇宠信的奸臣与敌国使者有过接触,“偶然发现”克扣军饷的官员与宫中有着密切往来。
她不能直接动用法术,便借着苏清辞“饱读诗书、心思缜密”的人设,将那些被萧惊寒忽略的疑点一一摆出来,又联合程砚等忠于萧惊寒的副将,暗中收集萧承宇构陷忠良、残害百姓的证据。
萧惊寒本就不是愚笨之人,只是被“君臣之道”束缚了手脚。如今有了苏悠悠的点拨和确凿的证据,他心中的疑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萧承宇的失望与愤怒。他开始暗中联络那些对萧承宇不满的宗室和大臣,又安抚好五十万将士的心。
这些将士本就对萧承宇克扣军饷、散布谣言的行为怨声载道,如今得知主帅是被冤枉的,更是群情激愤,纷纷表示愿意追随萧惊寒,讨伐昏君。
苏悠悠则在一旁默默辅助,她利用自己的见识,给萧惊寒出谋划策,比如如何联络盟友、如何筹集粮草、如何制定行军路线。她从不居功,所有的建议都以“爹爹曾说过”“臣妾听闻”为开头,保全了苏清辞的身份。
半个月的时间,足以让一切准备就绪。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萧惊寒在军营中竖起了“清君侧、诛奸佞”的大旗,五十万将士齐声高呼,声震云霄。他们一路向南,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守城的将士要么开城投降,要么望风而逃,萧承宇多年来昏庸无道,早已失尽民心,根本无人愿意为他卖命。
大军兵临城下时,皇宫内早已乱作一团。萧承宇试图调兵抵抗,却发现身边早已无兵可用,那些心腹要么叛逃,要么被提前控制。
最终,禁军打开了城门,萧惊寒的大军顺利进入皇城,直捣皇宫。
萧承宇被擒时,还在醉生梦死之中。他看着一身戎装、气势凛然的萧惊寒,脸色惨白,瘫倒在地,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帝王威严。
萧惊寒并没有立刻杀他,而是将他囚禁起来,召集宗室和大臣,当众公布了他的罪行。
伪造证据、构陷忠良、残害百姓、放任奸臣勾结敌国……桩桩件件,铁证如山。
宗室和大臣们一致拥戴萧惊寒登基为帝,萧承宇则被废黜帝位,贬为庶人,最终在囚牢中郁郁而终。
那些曾经依附萧承宇的奸臣,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或被斩首,或被流放,朝堂之上,终于恢复了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