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堤上的风裹着水泥灰,吹得人睁不开眼。张叙舟蹲在钢筋架旁,指尖划过锈蚀的钢筋,护江力 550 点的暖流在掌心沉得发闷,像攥着块浸了水的棉絮 —— 比在谷仓时沉了半分,钢筋上的锈迹也比往常厚,指甲刮过竟能带下一层红粉。
“施工队的王工头又在骂咧咧了。” 李老汉的烟锅在鞋帮上磕了磕,火星子溅在水泥袋上,“说咱瞎折腾,放着好好的机械不用,偏要用银簪子探地脉。” 他往堤下指,几个戴安全帽的工人正抱着胳膊看热闹,铁锨往地上一戳,“哐当” 响得像在敲锣。
王二柱抱着祖父牌位蹲在二八自行车旁,牌位裂缝里的金粉沾了层水泥灰,像撒了把石灰。“我爷牌位烫得能焐熟鸡蛋。” 他用衣角擦着牌位,“刚才碰了下自行车座,铁座竟凝了层黑霜,跟冬天结的冰碴子似的 —— 准是浊流符在作祟。”
苏星潼的银簪在掌心转得飞快,螺旋状的光比在谷仓时亮了三倍。“簪子每两秒就烫一分!” 她往江堤西侧走了几步,突然 “嘶” 地吸了口冷气,“就在这附近!星纹的螺旋圈转得跟麻花似的,比刚才在谷仓密了一半 —— 符埋得越深,圈转得越紧。”
赵小虎背着工具包跑过来,帆布包带磨得发亮,铜辐条在包里叮当作响。他蹲下来摆弄青铜神雀碎片,屏幕突然 “滋啦” 闪了下,跳出串数字:“西偏北 30 米!深度 1.5 米!” 设备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的光点像心跳似的蹦,“雀爷显灵了!这符跟活物似的,在往江堤地基里钻!”
“装神弄鬼!” 施工队的王工头突然踹了脚水泥袋,灰粉扬得人睁不开眼,“钢筋水泥才是硬道理,拿根破簪子瞎比划,耽误了工期你们赔得起?” 他往张叙舟面前凑了凑,安全帽上的水泥渍差点蹭到张叙舟脸上,“我干工程三十年,从没见过用水流画灌浆图的 —— 大学生净整些虚头巴脑的!”
张叙舟摸向江堤钢筋的瞬间,掌心突然发烫。他猛地想起十年前刚上工地时,算错钢筋间距被工头骂 “学生娃毛都没长齐”,那天的太阳也像今天这样烈,晒得钢筋烫得能烙饼。他突然拽过赵小虎的铜辐条,往地上泼了瓢江水:“王工头,你看这线直不直?”
水流在他掌心暖流的引动下,竟在泥地上画出条笔直的线,线尽头标着 “直径 50cm、深度 2.3m” 的字样。“这是从江堤地基测的精确数据。” 他指尖往线尾一点,水流突然拐了个弯,画出个圆,“浊流符就在这圆心里,它钻的缝宽 3cm,正好卡着两根钢筋的间距 —— 再偏半寸,就碰不到地脉了。”
王工头的嘴张了张,突然蹲下来用钢钎往圆心戳。钢钎刚下去 1.5 米,就 “当” 地撞了个硬东西,拔出来时,钎头沾着层黑泥,像裹了层墨汁。“邪门……” 他往泥上洒了把水泥,黑泥 “滋滋” 响着冒白烟,“这泥在钢筋上结的壳,跟你画的圆重合得一分不差。”
李老汉突然笑出声,烟锅往江堤上一磕:“我就说老祖宗的法子靠谱!” 他招呼村民,“把家里的空油桶拿来!装满沙子往钢钎戳的洞里塞,先把缝堵上!” 村民们扛着油桶往堤下跑,二八自行车的铃声 “叮铃叮铃” 响,王二柱骑着车往村里赶,车后座绑着的祖父牌位,金粉在阳光下亮闪闪的。
苏星潼的银簪螺旋光突然转得飞快,簪尾烫得能烙手。“它在挣扎!” 她往洞口撒了把江芽露,露水渗进去的瞬间,地面突然 “咕噜” 冒了个泡,“银簪说这符在啃钢筋!再等半小时,钢筋就会被蚀断 —— 到时候江堤得塌个大口子!”
赵小虎摸出铜辐条插进洞口,辐条刚没入半尺就抖得厉害,比在谷仓时震得还凶,“跟被夹在齿轮里似的!” 他往辐条上缠了圈浸过水泥的布,震感竟轻了些,“水泥能镇住它!”
张叙舟突然想起施工队的灌浆泵。“王工头,能借泵用用吗?” 他往洞口指,“我用水流把水泥浆引进去,保证灌得比机械还匀。” 王工头犹豫着点头,几个工人扛着泵管过来时,手里还攥着刚才嘲笑的铁锨 —— 只是这次,铁锨是竖着拿的,像在随时准备帮忙。
水泥浆顺着泵管往洞里灌,张叙舟的掌心贴着管口,护江力 550 点的暖流引着水流,像根无形的线牵着水泥浆往深处走。“往左偏两寸!” 他突然喊,水流立刻拐了个弯,“那里有根细缝,别让水泥堵死了 —— 留着透气,免得符在里面炸了。”
李老汉蹲在洞口边抽烟,烟锅吐出来的烟圈,竟和银簪的螺旋光转得一样快。“58 年修堤时,老书记总说干活得凭良心,尺子量不准的地方,心能量准。” 他往洞口塞了把江堤上的野草,“这草扎根深,能帮咱盯着符的动静。”
王二柱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车筐里装着村民凑的鸡蛋和窝头。“我爷牌位不烫了。” 他把牌位放在水泥袋上,“村里二婶说,她家男人愿意来帮忙扛水泥,说江堤塌了,谁也过不好。”
日头爬到头顶时,洞口不再冒黑泡。张叙舟摸了摸钢筋,锈迹里的红粉全变成了灰,护江力的暖流在掌心轻了些,像海绵挤掉了半分水。王工头扛着泵管往回走,经过张叙舟身边时,突然把安全帽摘了摘:“下午…… 还需要帮忙喊一声。”
村民们送来的绿豆汤放在堤上,搪瓷碗碰在一起叮当作响。李老汉往张叙舟碗里舀了勺汤,绿豆的清甜味混着水泥香,“我那口子说,干活得吃饱喝足,不然心不静,连水流都引不直。”
赵小虎喝着汤笑:“这下黑袍人该傻眼了,没想到施工队也能帮咱。” 话刚说完,江堤下的分洪渠突然翻起黑浪,浪头撞在堤上,溅起的水珠里裹着黑丝 —— 像极了谷仓谷粒上的黏液。
苏星潼的银簪立刻亮起来,螺旋光直指渠对岸的芦苇荡。“它在渠里藏了个分身!”
张叙舟望着黑浪的方向,掌心的暖流又沉了沉。他抓起块水泥疙瘩往渠里扔,黑浪 “滋滋” 响着退了些。“看来这符比咱想的滑头。” 他啃了口窝头,水泥灰沾在嘴角,“不过没关系,它藏得再深,也躲不过钢钎和良心 —— 王工头,下午借你的钢钎用用呗?”
王工头没回头,只是举了举手里的泵管,泵管撞在钢筋上 “当” 地响,像在说 “尽管用”。江堤上的风还在吹,带着水泥灰和绿豆汤的香味,吹得银簪的螺旋光轻轻晃,像在点头应和。
“施工队的王工头又在骂咧咧了。” 李老汉的烟锅在鞋帮上磕了磕,火星子溅在水泥袋上,“说咱瞎折腾,放着好好的机械不用,偏要用银簪子探地脉。” 他往堤下指,几个戴安全帽的工人正抱着胳膊看热闹,铁锨往地上一戳,“哐当” 响得像在敲锣。
王二柱抱着祖父牌位蹲在二八自行车旁,牌位裂缝里的金粉沾了层水泥灰,像撒了把石灰。“我爷牌位烫得能焐熟鸡蛋。” 他用衣角擦着牌位,“刚才碰了下自行车座,铁座竟凝了层黑霜,跟冬天结的冰碴子似的 —— 准是浊流符在作祟。”
苏星潼的银簪在掌心转得飞快,螺旋状的光比在谷仓时亮了三倍。“簪子每两秒就烫一分!” 她往江堤西侧走了几步,突然 “嘶” 地吸了口冷气,“就在这附近!星纹的螺旋圈转得跟麻花似的,比刚才在谷仓密了一半 —— 符埋得越深,圈转得越紧。”
赵小虎背着工具包跑过来,帆布包带磨得发亮,铜辐条在包里叮当作响。他蹲下来摆弄青铜神雀碎片,屏幕突然 “滋啦” 闪了下,跳出串数字:“西偏北 30 米!深度 1.5 米!” 设备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的光点像心跳似的蹦,“雀爷显灵了!这符跟活物似的,在往江堤地基里钻!”
“装神弄鬼!” 施工队的王工头突然踹了脚水泥袋,灰粉扬得人睁不开眼,“钢筋水泥才是硬道理,拿根破簪子瞎比划,耽误了工期你们赔得起?” 他往张叙舟面前凑了凑,安全帽上的水泥渍差点蹭到张叙舟脸上,“我干工程三十年,从没见过用水流画灌浆图的 —— 大学生净整些虚头巴脑的!”
张叙舟摸向江堤钢筋的瞬间,掌心突然发烫。他猛地想起十年前刚上工地时,算错钢筋间距被工头骂 “学生娃毛都没长齐”,那天的太阳也像今天这样烈,晒得钢筋烫得能烙饼。他突然拽过赵小虎的铜辐条,往地上泼了瓢江水:“王工头,你看这线直不直?”
水流在他掌心暖流的引动下,竟在泥地上画出条笔直的线,线尽头标着 “直径 50cm、深度 2.3m” 的字样。“这是从江堤地基测的精确数据。” 他指尖往线尾一点,水流突然拐了个弯,画出个圆,“浊流符就在这圆心里,它钻的缝宽 3cm,正好卡着两根钢筋的间距 —— 再偏半寸,就碰不到地脉了。”
王工头的嘴张了张,突然蹲下来用钢钎往圆心戳。钢钎刚下去 1.5 米,就 “当” 地撞了个硬东西,拔出来时,钎头沾着层黑泥,像裹了层墨汁。“邪门……” 他往泥上洒了把水泥,黑泥 “滋滋” 响着冒白烟,“这泥在钢筋上结的壳,跟你画的圆重合得一分不差。”
李老汉突然笑出声,烟锅往江堤上一磕:“我就说老祖宗的法子靠谱!” 他招呼村民,“把家里的空油桶拿来!装满沙子往钢钎戳的洞里塞,先把缝堵上!” 村民们扛着油桶往堤下跑,二八自行车的铃声 “叮铃叮铃” 响,王二柱骑着车往村里赶,车后座绑着的祖父牌位,金粉在阳光下亮闪闪的。
苏星潼的银簪螺旋光突然转得飞快,簪尾烫得能烙手。“它在挣扎!” 她往洞口撒了把江芽露,露水渗进去的瞬间,地面突然 “咕噜” 冒了个泡,“银簪说这符在啃钢筋!再等半小时,钢筋就会被蚀断 —— 到时候江堤得塌个大口子!”
赵小虎摸出铜辐条插进洞口,辐条刚没入半尺就抖得厉害,比在谷仓时震得还凶,“跟被夹在齿轮里似的!” 他往辐条上缠了圈浸过水泥的布,震感竟轻了些,“水泥能镇住它!”
张叙舟突然想起施工队的灌浆泵。“王工头,能借泵用用吗?” 他往洞口指,“我用水流把水泥浆引进去,保证灌得比机械还匀。” 王工头犹豫着点头,几个工人扛着泵管过来时,手里还攥着刚才嘲笑的铁锨 —— 只是这次,铁锨是竖着拿的,像在随时准备帮忙。
水泥浆顺着泵管往洞里灌,张叙舟的掌心贴着管口,护江力 550 点的暖流引着水流,像根无形的线牵着水泥浆往深处走。“往左偏两寸!” 他突然喊,水流立刻拐了个弯,“那里有根细缝,别让水泥堵死了 —— 留着透气,免得符在里面炸了。”
李老汉蹲在洞口边抽烟,烟锅吐出来的烟圈,竟和银簪的螺旋光转得一样快。“58 年修堤时,老书记总说干活得凭良心,尺子量不准的地方,心能量准。” 他往洞口塞了把江堤上的野草,“这草扎根深,能帮咱盯着符的动静。”
王二柱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车筐里装着村民凑的鸡蛋和窝头。“我爷牌位不烫了。” 他把牌位放在水泥袋上,“村里二婶说,她家男人愿意来帮忙扛水泥,说江堤塌了,谁也过不好。”
日头爬到头顶时,洞口不再冒黑泡。张叙舟摸了摸钢筋,锈迹里的红粉全变成了灰,护江力的暖流在掌心轻了些,像海绵挤掉了半分水。王工头扛着泵管往回走,经过张叙舟身边时,突然把安全帽摘了摘:“下午…… 还需要帮忙喊一声。”
村民们送来的绿豆汤放在堤上,搪瓷碗碰在一起叮当作响。李老汉往张叙舟碗里舀了勺汤,绿豆的清甜味混着水泥香,“我那口子说,干活得吃饱喝足,不然心不静,连水流都引不直。”
赵小虎喝着汤笑:“这下黑袍人该傻眼了,没想到施工队也能帮咱。” 话刚说完,江堤下的分洪渠突然翻起黑浪,浪头撞在堤上,溅起的水珠里裹着黑丝 —— 像极了谷仓谷粒上的黏液。
苏星潼的银簪立刻亮起来,螺旋光直指渠对岸的芦苇荡。“它在渠里藏了个分身!”
张叙舟望着黑浪的方向,掌心的暖流又沉了沉。他抓起块水泥疙瘩往渠里扔,黑浪 “滋滋” 响着退了些。“看来这符比咱想的滑头。” 他啃了口窝头,水泥灰沾在嘴角,“不过没关系,它藏得再深,也躲不过钢钎和良心 —— 王工头,下午借你的钢钎用用呗?”
王工头没回头,只是举了举手里的泵管,泵管撞在钢筋上 “当” 地响,像在说 “尽管用”。江堤上的风还在吹,带着水泥灰和绿豆汤的香味,吹得银簪的螺旋光轻轻晃,像在点头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