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知己返城不知悲喜 请吃不去难分对错-《成败人生路》

  1978年秋冬是向河渠感情上备受折磨的日子,先是王梨花生病的担忧,接下来是书记调离的不舍。感情的波浪还没完全平静下来,却又传来徐晓云即将返城的消息,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且慢,知青返城难道是祸?可是从此城乡远隔,很难再见,不见得还是福?究竟是祸是福,是福是祸,谁又能说得清?

  说不清的还有向、徐两人感情上的纠葛。他俩之间有别于向王之间的藕断丝连的情谊,那是明摆的爱情,正常不正常,都是爱情;又不同于向李之间的友情,尽管一度时间里李晓燕如同向河渠的影子,有向就有李,可谁都知道那是友情,是虽非同胞胜同胞的友情;向徐之间呢?别说是外人,只怕当事者自己也说不怎么清楚吧?不信我们来看看今年初向河渠乍离农机站后的那首词是怎么说的。这是写于四月五日,改于四月十六日的词,题目是《莺啼序.话别》全文是:

  行将别话语稠,总倾吐不够。忆往昔、运动风雷,我们碰巧拢凑。数月间、形影相随,同挥笔齐访盟友,经日积月累,终成知己牵手。

  十年江滨、插队回乡,迎风吹雨骤。到机关再到工厂,不离前后左右。工作上、你帮我扶,生活中、关照不漏。哪怕是空担虚名,眉头不皱。

  人非草木,哪能无情?无情算人否?想当初、如蝶恋花,看戏并肩,挥笔厮磨,何患人诌。窥卿笑对、我则窃喜,流言纷纷随他去,气鼠辈、偏卿卿我我。江滨如何?各自成家生活,情谊依旧。

  情况突变、南北分手,叹乾坤难扭。也只能、直面现实,忆忆往昔、说说将来。浑说借酒:世态炎凉、分聚离合,十载风雨同经受,算不算、铸就同心锁?哈哈一笑醉矣,情谊何去?任你左右。

  读了上面的《话别》后,谁能界定他俩之间的感情是友情还是爱情?只能说都是都不全是,是友情中夹杂着爱情,爱情中掺和着友情,是友情爱情混在一起的一锅糊糊。

  正因为这样,才让向河渠忧喜交架睡不着觉。说起来也难怪,尽管向河渠对徐晓云的眷恋不象对王梨花那样深切,但也正如徐晓云所说的,他心中有她。六七年年末,向河渠日记中是这样记述的:“虽然她没有兰儿那样温柔可亲,容貌上也稍有不及,但同样让人觉得心醉。看电影时我有意靠近她,直到贴身,她没有避开,反而稍稍后退,几乎,不!事实上就是靠在我身上;感觉到她有些颤抖,天并不很冷,可见是她内心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根本不在主动走,而是我往前走推着她。虽然一路上说的都是兰儿托转的话,却让我觉得也是她心里要说的,特别是她把兰儿的信和诗放到我手上的时候,感到她的手在微颤,明显她在压抑自己的感情,违心地帮别人张罗。唉——,要是一开始就是她与我负责宣传工作的话,只怕我爱的就是她了。”这还是六七年年末的情景,十年中他们频繁的交往,自然会将这并不清纯的友情继续向前发展的。至于是怎么发展的,前文书中多有体现,现在再说几桩以前没说过的:

  七二年元月,成义受缪青山委托,雪中来访。向河渠只是走到总机房门口说了声:“成桥的成义来了,在这儿吃饭。”随后就只顾与成义叙旧,到吃饭的时候,除从食堂打的饭菜外,徐晓云还央线务员帮打来一热水瓶黄酒,她则在火油炉上烧了三个菜,在总机房的卧室内招待了来客。引得成义说起那年燕子以“嫂子”为借口救人的事,打趣他们没能弄假成真。向河渠还以《西江月。设疑》为题作了记录,说是:

  大雪纷纷飞降,北风呼呼劲吹。招待我友不知累,不是凤莲是谁?

  常常相见眉飞,心心相印梦随。五年情谊共栽培,你能猜得到没?

  拿给晓云看时,还被捶了一拳。

  七三年七月,冒坤平来访。两人送坤平回去。归途中,在一个拐弯处有被车轮碾后留下已被晒干的高低土埂,晓云深恐向河渠偏盘,眼睛盯着他的车轮,却忘了自己 ,结果一跤摔到稻田里,成了个泥水人儿。向河渠连忙下车去拉开倒在她身上的车子,抱怨她不小心;得知一颗心全关注在自己身上,很是感动,回来后写了一首《古风.送友行》送给徐晓云。日记里有诗的题目,却没有内容,《习作录》里也没有,这里就不杜撰了。

  七五年徐晓云给个别领导送礼,对方居然动手动脚,被她打了耳光,痛骂了一顿,不过也受到有些人的戏谑。杨、何、向知道了,虽然愤愤不平,却也无可奈何。动动手脚在沿江算不了什么错误,告不上状。向河渠写了两首《赞梅花》送她,一首是:

  风吹来,霜打来,腊月的梅花犯寒开,不象牡丹媚态柳枝怪,偏呈风骨傲世界。

  纨绔公子翻白眼,恨你送礼没将身骨也稍带。是堪恨,更可爱。

  是在批评她随波逐流去送礼,更主要的是赞扬她犯寒开的可爱,从精神上给予了鼓励。另一首是:

  梅,霜打雪压,凛冽寒风吹。苦海争生存,逆境放光辉。冰天雪地亭亭立,万花纷谢独占魁。

  则是只有赞扬,没有批评了.

  七八年七月十八日,徐晓云来到塑料厂,说了他离开农机站后她在站上的经历,然后说:“人哪,在一起时没感到有什么特别,可是一旦离开了,就好象失去了什么似的,没了主心骨,你说怪不怪?”

  向河渠说:“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是习惯在作怪。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猛地抬头不见了,就会有失落感,都一样。没了你的叽叽喳喳,我也不习惯呢。”

  徐晓云叹了一口气说:“有你在站上,我心里踏实,反正有什么难处,有你顶着;现在你离开四五个月了,觉得六神无主似的,所以今天来找你,所经历的事都告诉你了,你说我该怎么过?”

  向河渠笑笑说:“几年来跟你说的恐怕有七箩八笆斗了,再说也没什么新鲜的。嗯--,这样吧,就以你的‘怎么过’为题,我来写几句顺口溜,算是回答。”说罢,拿过纸笔在上面写了起来。徐晓云站起来走到他身后,只见他写写改改,再写,前后恐怕有二三十分钟才写成《怎么过?》这首诗。诗的全文是:

  怎么过?问题有趣也实在,回答容易也难说。环世界、览今昔,即兴闲聊贩点货,商且磋。

  冷眼瞅,螃蟹横行寿多长?“倌人”侍酒能几秋?眼眶浅、挖挖深,心胸嫌窄、撑撑阔,闲事垛。

  做人就要像个人,衣裳穿破、不要让人点戳破。利不贪、色不淫,钢刀、软刀无法剁,修正果。

  常言说、牛系桩子也是老,应做事儿尽力做。时有余、翻翻书,避俗增知不受惑,真不错。

  “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贾雨村言觉如何?烧香拜佛意何在?非表敬意在免祸,阿弥陀。

  至于《醉太平》:

  好大的梨,小核薄皮。肉细水甜迷迷,只是音同离。

  分梨分离,泪下徐徐。虽说只隔小溪,却象万里余。

  说的是向河渠离开农机站,也就离开了徐晓云,心头不是个滋味,到也没有别的什么意思。

  有一天徐晓云来,闲话中说起某女工与小老姜的关系毫无顾忌,甚至连内衣裤都晾在小老姜的宿舍内,在车间说起话来老相资重的,比车间主任田国强的话还多。向河渠没作评论,在背诵了以前写的《渔父.戒》后,又提笔写了四句话送她,说是:

  知了饶舌数月间,粉蝶穿花能几天?怎及松柏默无言,四季长青立尘环。

  钱玉林转业到县航运公司工作,经常跟船外出,帮向河渠从外地买回了不少黑市米,缓解了向家的口粮困难,而向河渠欠徐晓云的代垫建房材料款,几次归还都不要,并说硬要归还就绝交,直到今天也没还得成。

  就在这种密切关系中,两人却要真的远距离分开了,你说向河渠心里怎能好受?不过从另一角度讲,他又为晓云庆幸,终于回城了,从此生活将提高一个新台阶。

  徐晓云将困退回城的消息不是徐晓云告诉向河渠的。从《习作录》中得知,他是十二月十四日路过最东边的排灌站粮食加工点时,听加工点职工说的。回来后以《喜讯》为题写了一首诗:

  喂——,为什么数九寒冬不觉寒,有啥喜事心头暖?

  噢——,下乡知青肯回城,知心朋友可回还。

  喂——,既非骨肉又非亲,回城与你何相干?

  噢——,知心朋友胜同胞,自然休戚紧相关。

  喂——,情谊深厚遽离别,难道心头不犯难?

  噢——,生离死别固然苦,忧喜交架确纠缠。

  喂——,既然纠缠怎叫喜,岂不夏日也觉寒?

  噢——,回城世代前途广,替她欢喜无遗憾。

  喂——,当今世情薄如纸,别后情谊可会淡?

  噢——,弱水三千瓢漂水,易沉易浮亡奢谈。知己友情终不变,有变也应顺自然。

  知了,知了,确是喜,引昂高歌乐开颜。

  还写了一首〈好了歌〉,歌词是:

  喜鹊传来消息好,瑶池卿可归去了。谪居凡尘成话史,幸福常在苦没了。

  莺歌燕舞春光好,锦绣前程拓宽了。子孙后代承余惠,天堂日子长久了。

  往日情谊似嫌好,欠下债务还不了。此后银河浪滔天,无鹊搭桥分开了。

  物极必反坏事好,担心的事儿终来了。合久必分意料中,情寄来生且了了。

  后又于十二月二十八日填了四首《千秋岁》的词,词云:

  一)特殊友谊,月老感叹回。无墨点、白璧归。巫山云雨事,双方避沾惠。为的是、情谊深厚千秋岁。

  一步一层楼,祸福互携带。崎岖路、曾并排。而今城乡隔,离愁可独揣?心难静,思潮滚滚如大海。

  二)十年凡尘,一朝天堂回。童男女、携契归。幸福当长在,子孙叨余惠。恭喜你,苦尽甜来千秋岁。

  进出自高楼,玉食绵衣带,交际事、重安排。宜机动灵活,锋芒往里揣。世上事、朝为苍田暮如海。

  三)异床同梦,可将情收回?城乡心、窍各归。有意留来生,虚盼互承惠。俱往矣、前事铭腑千秋岁。

  不望住高楼,老少齐拖带。朝前闯、万难排,催铁树开花,将日月齐揣。盼望能、撞破情网出爱海。

  四)塞翁失马,却得骏马回。儿驰骋、拐脚归,邻子出征亡,拐儿得脚惠。变不了、利弊相依千秋岁。

  变幻海市楼,世事有连带。不必数、无须排,柳枝赠离别,果实自己揣。甚滋味?待冲破云烟雾海。

  随后于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出现了《辞行酒》的诗,经询问得知之所以间隔了这么长的时间,是办各种繁杂手续所致。四月十六日他在诗中写的是:

  一、桃花初绽菜花黄,嫩绿柳枝初拂墙。喜鹊登枝枝头唱,粉蝶恋花花间穿。

  当此美景却辞别,情景好象不相当。菜丰酒足香扑鼻,主客谁都难尽觞。

  二、临别饮友辞行酒,窥见友人痴情多。道道佳肴精心作,寄愿情谊永相和。

  酒罢出门浑无语,目光交融何用说?

  三、三生河深深几许?雾海惟幕今日去。东门设帐怅饮后,披肝裂胆谁共语?

  遍览旧雨共新雨,端的尘环少知己。豆蔻花儿不再开,红豆从此蛀到底。

  四、曾忧难了冤家债,梨花后逢仙客来。而今滩头杜宇呼,设帐东门送车开。

  五、拨开浮云思悄然,欲理情丝一溜烟。从今铲却是非根,阿弥佗佛又一年。

  六、迎春开罢仙客来,含笑难留春去也。陌上柳枝悉相赠,从今了却冤家债。

  七、迎春归去含笑开,花落换得青果来。历尽酸涩成正果,一扫太空万里霾。

  那就是手续已办好,即将离开沿江前徐晓云办的辞别酒了。

  不说在镇北和学校的相处,仅就在沿江,从六九年七月徐晓云插队到红旗九队起,到七九年四月,将近十年间,她帮了自己多少忙,向河渠是心知肚明的。单说这欠她三百四十块钱的债,就够她不吃不喝积攒一年多的,该怎么回报人家却是想不出个办法来。

  别的不说,人家要走啦,请自己去喝辞行酒,自己该不该办饯行酒回请人家?童凤莲不是小气人,关键在于她对人家的看法,她是把她当情敌看待的,能同意请人家吗?向河渠心中没数。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将情况告诉了凤莲,说徐晓云作为知青,以困退名义回城的报告已批下来了,将在最近几天里办完各种手续,回县城工作,孩子户口也一并迁去。童凤莲听说后非常高兴,徐晓云可是她的心病啊。虽然几次经丈夫解释,还是弄不明白,从学校插队到沿江来,这好解释,接下来的事就难说得清了:向河渠七一年十一月到公社,没隔几个月徐晓云就来了;徐晓云到了农机站,向河渠也去了,向河渠去后还把徐晓云弄到食堂当会计;向河渠休假就由徐晓云代班;还有结婚那天看到的和后来听到的,两年前起新房徐晓云的所有安排都表明他俩关系的特殊性,说这当中没鬼,也只有鬼相信。而今好了,她回临城,全家户口都迁去,就是过去有鬼,今后也没事了。因而她主动提出请徐晓云来家吃顿饭,表示欢送。

  开始向河渠以为是试探,说没有这个必要吧?她说:“别心上一百个巴不到,嘴上却说反话啦,我可是真心的。别的不说,单在起房子这事上,她的情就应该补。”向河渠说:“难得你有这份心,我就说说看。”凤莲嗔怪说:“什么说说看不说说看的,嘴不应心。赶紧的,给个日子我好提前准备。”

  徐晓云听说童凤莲要请她吃饭,欣然答应,说她正有些事要跟凤莲交代清楚呢,说去可以,有一件事得统一好口径,她垫的钱就说已还清了,假如凤莲问的话。向河渠说这有困难,因为钱由老娘管,还没还,老娘知道。晓云说她不管,怎么找借口不是她的事,不答应就不去。没办法只好答应,可答应是答应了,借口从哪儿找呢?说真的,红口白牙扯谎,他还真不会。

  从农机站出来,向河渠心事重重的不知从哪儿找借口。他正茫无头绪地乱想间,突然河对面有人喊道:“向叔叔,爸叫我找你哪。”听声音向河渠知道是余银萍在喊,就回应说:“马上就来。”心中顿时有了主意,就说是从余大哥这儿临时挪的钱,反正童凤莲不认识余品高,但知道余家兄弟与自己处得好,这样谎言就不会戳穿。为说一个谎,担了八蒲包的心思,他真弄不清那些谎言不离口的人担不担心思?

  余品高叫向河渠来,可以说是为一件事,也可以说是为两件事。他要了解塑料厂究竟还有没有翻身的可能?好几个月没发工资倒还不担心思,担心的是工厂的今后走向。

  向河渠告诉老大哥,资不抵债是个不争的事实,厂的前途不乐观。他去了以后发现阮蒋两人都不是创新人物,因循守旧。你不变别人变,老产品老销路,本来就难以为继,还不能拧成一股绳。生产指挥浮在上面,废次品多。他只是个会计,书记走了,葛部长有点老好人,他颇有点束手无策的感觉。

  余品高说:“找你来就是想假如这个厂没前途的话,能不能想想办法挪挪窝,你和银萍都离开这个厂。我来跟党委打打招呼,你到工地上去先在一个工程上当副手,然后我再慢慢设法,最终争取你接我的班。至于银萍好办,到纺织厂了解了解,看能不能作个安排。”

  向河渠说:“萍萍的事你可以想想办法,我的事暂缓缓。来的时候书记就说了,这是一本难念的经,有意让我来造造。他说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炼,我想再炼炼,实在不行时再走你说的路。”

  余品高说:“松高说你是个不怕困难的人,到象样板戏里唱的越是艰难越向前。行,就依你。我五个弟弟都不用我操心了,你也算我的弟弟,有我能帮得到的,只要来找我,总会帮的。你嫂子还记着你爸的情呢。”向河渠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嫂子不要放在心上。”余品高说:“话是这么说,病人受了惠总是会记得的,就象教师教书也是职责在身,学生有了出息也总是要报答的,人之常情嘛。”

  向河渠宴请徐晓云是家宴,没惊动杨、何二位,因为晓云说她有事交代,自是外人不便在场。她来得比较早,给全家人都带了礼物,十全大补酒是给老人的,春秋衫是给凤莲的,书包自然给慧兰,馨兰也要要,晓云说书包不好吃,现在小也用不到,等长大了会有的,还是糖果好。”边说边拿出一袋糖果一包糕点,馨兰高兴地把两包都抱到怀里。

  向妈妈说:“你这孩子,请你吃饭,却破费买了许多东西,多让人不好意思呀。”凤莲附和说:“是啊,太不好意思了。”徐晓云说:“应该的。大伯大妈,我还得感谢你们生了个好儿子呢,他可帮过我的大忙呢。”凤莲说:“你们是要好的朋友,帮你插到这儿来也是应当的,你帮我家的忙才多呢。”徐晓云说:“莲姐不太了解情况,我说的帮大忙可不是插队,插队这事他帮不到忙。今天特地早点来,就是想告诉你们一些过去没有说的情况,以消除你们的猜疑的。”向妈妈说:“你告诉我的,我已跟他们说了。”老医生也说:“是的,说了。”徐晓云说:“有的事以前没有说,以前说的也只说了个大概,今天打算说出全过程,因为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也算是个交代吧。”

  “任务?”老医生惊讶地问。徐晓云笑着回答说:“是啊,我是带着任务到沿江来的。唷,河渠回来了。”

  向河渠叫了爸妈以后,对晓云说:“没能在家恭候光临,失礼了。银行催还贷款,去打了个招呼。”徐晓云说:“葛部长不该出那个馊主意,让你到那个快倒的厂去;我更不赞成米箩往糠箩里跳;你呢,偏听眼镜儿的鬼话,什么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炼的,只怕有你的罪受呢。”向河渠说:“车到山前自有路,回城享你的福去吧,别操这个心了。”

  徐晓云说:“说的也是,刚才正跟大家说我的任务已完成了,该走了,也就不用操这个心了。你也坐下来,听我说说我和你的过去,说漏了的,你补充补充。”向河渠知道她的目的,但却装着不知,说:“陈芝麻烂谷子,都过去了十来年了,翻出来干什么?”徐晓云说:“莲姐姐可没听说过,对她来说还是新闻呢,少啰嗦,快坐下。”也许觉得有些过分了,笑着说,“我是个心直嘴快的人,说话没轻重,让大伯大妈和姐姐见笑了。”老医生笑着说:“早听你们曹老师介绍过了,知道你没心机,直爽。你说吧,我们都听着呢。”

  徐晓云于是侃侃谈了起来。首先她介绍了认识的过程、向王恋爱发生的大概经过,极力吹捧了王梨花的人品,尤其是善于体贴人,肯为人作想。接下来说到向王的恋爱为什么要转入地下,她在其中起了些什么作用。

  徐晓云说:“由于他和我像演戏一样演得好,成功地瞒住了大家。”凤莲忍不住嘲笑说:“只怕你也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