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陌生的请帖-《重生之婉清传》

  时近腊月,空气中弥漫着岁末特有的忙碌与寒意。

  朱府内却因大小姐朱婉清的掌管,一切井然有序,仆役们各司其职,准备着年节事宜,倒比往年更多了几分井然有序的暖意。

  朱婉清刚处理完一桩田庄的年租账目,正在与张嬷嬷商议着年节下赏赐仆役的份额尺度,力求公允又不失体面。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却又刻意放轻的脚步声。

  守在门外的秋月掀帘进来,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惊讶与凝重的神色,手中捧着一个不同于寻常书信的、更为考究的锦盒。

  “小姐,”秋月的声音压得有些低,带着一丝不确定,“门房刚送来的,说是。。。是宫里来的人亲自送到府上的,指明要交到您的手上。”

  “宫里?”朱婉清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与身旁的张嬷嬷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

  张嬷嬷是经历过风浪的老人,此刻眉头也几不可察地皱了起来。

  朱婉清放下了笔,心中念头飞转。

  外祖家的信,选秀的风声,这些都还只是间接的消息。

  如今,竟然还有宫中之物直接送到了她这安南城四品官的闺阁之中?

  这也太不寻常了。

  “拿过来我看。”

  她声音平静,听不出有任何的波澜。

  秋月将那一只锦盒小心翼翼的放在了书案上。

  锦盒是上等的紫檀木所制,雕着简单的云纹,锁扣却是精致的鎏金螭首,透着内敛的奢华。

  盒面上并没有署名,只在右下角有一个极小的、用朱砂绘制的、形似鸾鸟的印记,若非仔细看,几乎会忽略过去。

  朱婉清用眼神示意张嬷嬷。

  张嬷嬷会意,上前一步,仔细检查了锦盒外观,又轻轻的嗅了嗅,确认无毒无异样后,才对朱婉清点了点头。

  朱婉清伸出纤长的手指,轻轻拨开那鎏金螭首扣。

  盒盖无声开启,露出里面杏黄色的软缎衬底。

  衬底之上,静静的躺着一封帖子。

  帖子并非寻常官宦人家所用的泥金笺,而是一种更厚实、隐隐透着暗纹的素白宫笺,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庄重与距离感。

  她取出帖子,拿在手里,有一点沉。

  展开后,一股清冽的冷香淡淡的逸出了,非兰非麝,却沁人心脾。

  帖上的字迹并非墨书,而是用银粉调汁书写的,在素白的纸笺上闪烁着清冷的光泽,字迹端庄秀雅,带着一种久居人上的雍容气度。

  内容极其简短,甚至可以说有些没头没尾:“闻朱府朱氏有一女,性敏慧,仪端方。腊月十八,西山梅苑,品茗赏雪,盼晤。”

  落款处,并非名讳,只有一个同样用银粉绘就的、与锦盒上印记相呼应的鸾鸟图案,旁边还有两个小字“怡慧”。

  怡慧?

  朱婉清在大脑中飞快地搜索着关于京中皇室女眷的信息。

  先帝幼女?

  当今圣上的妹妹?

  那位以才情高雅、性喜清净闻名的怡慧公主?

  是她?

  心,猛地漏跳了一拍。

  一位深宫公主,远在京城,如何会知道她这安南城一个四品官嫡女?

  还用了“闻”字?

  是谁在她面前提及的?

  是外祖家的关系?

  还是。。。因为近来愈传愈盛的选秀风声,她的名字已然进入了某些高位者的视野了?

  这封请帖,看似是邀请,实则更像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审视”。

  品茗赏雪,风雅之事,但其背后的意味,却深不可测,让人难以捉摸。

  是单纯的欣赏?

  还是别有目的的试探?

  是机遇,还是陷阱?

  “小姐,这。。。”秋月也看清了帖子的内容,虽然不完全明白“怡慧”二字的份量,但是“西山梅苑”、“品茗赏雪”以及这通体的气派,已让她意识到事情非同小可,脸上不禁露出了担忧之色。

  张嬷嬷面色更是凝重,她低声道:“大小姐,这印记,这宫笺,还有这‘怡慧’二字。。。若是老奴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怡慧公主殿下。公主殿下深居简出,极少与外界往来,更不曾听闻她会主动邀约地方官员家眷。此事。。。透着蹊跷。”

  朱婉清将请帖轻轻放回锦盒中,指尖在那冰凉的鸾鸟印记上停留了片刻。

  她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眸中已是一片清明与冷静。

  “嬷嬷,依您看,公主此举,何意?”

  张嬷嬷沉吟道:“无非几种可能。或真如帖上所写,听闻小姐才名,起了爱才之心,想见一见。或。。。与选秀有关,公主殿下或许是想提前相看某些人选。亦或者,”她声音压得更低,“是宫中其他势力,借公主之名行事。”

  每一种可能,都意味着她朱婉清,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偏安一隅、只需应对内宅争斗的朱家大小姐了。

  她的名字,她这个人,已经被摆上了更高层面的棋盘。

  “腊月十八。。。”朱婉清计算着日子,“还有不到半月。西山梅苑在京城西郊,我们需得提前动身。”

  “小姐,您要去?”秋月急道,“这太突然了,也不知是福是祸。。。。。。”

  “去,为何不去?”朱婉清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语气坚定,“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这请帖送到了我手上,便是命运将这条线递到了我面前。避而不见,只会让人看轻,也可能错失良机,甚至引来不必要的猜忌。”

  她转过身,目光灼灼:“更何况,我也很想看看,这重重宫阙之后,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天地。这位怡慧公主,又是何等人物。”

  “嬷嬷,劳您尽快帮我准备入京的一应事宜,车辆、人手、沿途打点,务必周全。秋月,将我所有的衣裳首饰重新检视一遍,不必过于奢华,但求端庄得体,符合规制。另外,将公主平日喜好、西山梅苑的规矩,能打听到的,都尽快搜集来。”

  她有条不紊地吩咐下去,声音沉稳,不见丝毫的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