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调查组里的暗战-《清澈的抵抗》

  联合调查组的第一次会议定在上午九点,会议室的百叶窗拉得半开,阳光斜斜地切进来,在长条会议桌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像极了此刻每个人心里的盘算。

  林辰提前十分钟到了,刚把文件袋放在桌上,就见纪委副书记老杨踩着点进来,腋下夹着个黑色公文包,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像淬了冰。他是周志国一手提拔起来的老部下,在纪委待了十五年,最擅长用官腔把水搅浑。

  人齐了就开始吧。老杨把公文包往桌上一墩,拉链没拉严,露出里面一沓厚厚的材料。他没看林辰,反而对着赵立东派来的纪委常委老李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点敷衍的客气:李常委,今天咱们就事论事,先把拆迁那点事捋清楚。

  老李点点头,推了推眼镜:按程序来,先看举报材料。

  老杨这才慢悠悠地从包里抽出份文件,地摔在林辰面前——那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刺耳。林辰同志,有人反映你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科创电子的贿赂。他指着文件上贴着的照片,语气陡然严厉,这是上个月十五号,你在科创电子车间里接陈建军东西的照片,说说吧,这包里装的是啥?

  照片拍得很模糊,角度刁钻,刚好能看见林辰伸手接过陈建军递来的黑色背包,阳光在包上反射出亮斑,确实像塞钱的样子。林辰认得那包——里面是陈建军研发的新型控制器样品,当时陈建军拉着他说林科长帮我看看这设计,能不能在安置房项目里用,硬把样品塞给了他,没想到被人拍了下来。

  那是企业的产品样品。林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监控录像调取申请,推到桌子中间,当天车间有全方位监控,我已经向科创电子发了公函,申请调取十五号上午十点到十一点的录像,相信很快就能查清。他的声音很稳,目光扫过坐在老杨旁边的张鹏——张鹏正低头喝水,嘴角却勾起一抹藏不住的笑。

  张鹏放下水杯,假意打圆场:林科长别紧张,老杨也是按程序问话。不过话说回来,他话锋一转,眼神往门外瞟了瞟,苏晴今天特意来旁听,此刻正坐在后排记笔记,你和苏记者走得这么近,她写的报道里,连你加班吃泡面都写进去了,字里行间全是夸你的话,这里面就没点别的猫腻?

  这话带着点下作的暗示,会议室里的空气顿时变得粘稠。老李皱了皱眉,没说话,显然是觉得张鹏这话越界了。

  林辰抬眼看向张鹏,眼神冷得像冰:我和苏晴是朋友,她的报道每一个字都有事实依据——加班记录、同事证言、现场照片,这些她都存在了加密硬盘里。倒是张组长,他顿了顿,看着张鹏骤然绷紧的脸,上周三下午三点十五分,你的银行卡里突然多了五十万,对方账户是家叫宏业建材的公司,这家公司的法人是周强的远房表哥,这笔钱你打算怎么解释?

  张鹏的脸地白了,端着水杯的手开始抖,水溅在裤腿上都没察觉。你...你查我?他声音发飘,带着被抓包的慌乱。

  调查组的职责是查清所有问题,不止针对我一个人吧?林辰拿出一张银行流水的复印件,轻轻放在桌上,这是我托银行的朋友查的,正规流程申请的信息公开,不算违规。

  老杨见状,赶紧用指关节敲了敲桌子,试图把话题拉回来:今天主要讨论拆迁的事,扯这些无关的干嘛。林辰,周强反映你故意拖延工期,导致项目资金超支三百万,你怎么说?

  我没有拖延工期。林辰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三份用不同颜色标注的工程预算对比表,这是周强提交的预算表,这是我让第三方评估机构做的预算,还有住建局存档的初始预算。他把表格推到中间,用红笔圈出关键数字,原定的拆迁成本是每平米八百,周强却按一千五上报,光是虚报的差价就高达两千万。他怕我查出来,才反咬一口说我拖延工期。

  表格上的数字清晰刺眼,老杨拿起表格翻了翻,手指在一千五那个数字上停了很久,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面,像是在盘算什么。会议室里陷入诡异的沉默,只有墙上的挂钟在作响。

  老李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这些证据需要核实。老杨,咱们分工吧,你去查林辰那封举报信,我带两个人去查周强的预算,下午四点在这里碰头。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老杨抬头看了看老李,又瞥了眼脸色惨白的张鹏,最终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

  散会后,老李特意等林辰收拾文件时走过来,压低声音说:小心老杨,他是周市长的人,当年周市长把他从区纪委调上来的,欠着人情呢。他往门外看了看,确认没人,又补充道,你的证据最好复印几份,原件锁进保险箱,别被人动了手脚。

  林辰心里一紧,刚想说谢谢,就见老杨站在门口,正盯着他们看,眼神阴沉沉的。老李冲林辰使了个眼色,转身走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林辰就遇到了麻烦。他让助理小陈去科创电子调取监控,小陈去了没多久就哭丧着脸打电话回来:林科长,他们说监控硬盘坏了,昨天下午突然就坏了,技术人员说数据全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辰捏着手机,指节发白:什么时候坏的?

  就昨天下午,我们开完会没多久!小陈的声音带着哭腔,我看那保安眼神不对劲,好像早就知道会有人来查似的。

  挂了电话,林辰又去住建局查周强的原始预算档案。档案管理员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姐,平时挺和气,今天却支支吾吾的,翻了半天抽屉说:哎呀,真是奇了怪了,周强那批文件怎么找不到了?是不是被谁借走了没还?她眼神躲闪,不敢看林辰的眼睛。

  林辰心里明镜似的——这是被人提前打招呼了。他走出住建局大楼,站在台阶上往下看,正好看见周强的黑色奔驰停在对面马路边,张鹏正从副驾驶下来,两人勾肩搭背地走进旁边的茶馆,周强拍了拍张鹏的肩膀,笑得一脸得意。

  林科长,这明显是有人故意刁难,跟过来的小陈急得满头大汗,手里的文件夹都捏变形了,要不...咱们算了吧?反正您马上就要调去新区了,没必要跟他们硬碰硬...

  不能算。林辰望着茶馆的方向,眼神坚定,他们越想掩盖,说明里面的问题越大。这些人敢这么明目张胆地造假、贪钱,就是欺负老百姓不懂流程,不敢反抗。我要是退了,以后他们只会更嚣张。

  他拿出手机,给苏晴打了个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苏晴,能不能帮我联系省报的记者?要靠谱的,敢写真话的那种。林辰的声音很沉,我们需要更权威的媒体介入,把这些事摊在阳光下,他们才不敢动手脚。

  挂了电话,林辰从抽屉里拿出个银色的微型录音笔——这是他开会时放在笔记本下面录的音,刚才整理文件时突然想起。他按下播放键,里面传出张鹏慌乱的声音:...周强给的好处...我就是帮着递个话...这事你可别告诉别人...虽然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

  林辰把录音笔放进贴身的口袋,指尖触到那枚温润的玉佩——是王老汉昨天塞给他的,说能避祸。玉佩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像一股暖流,慢慢淌进心里。

  他知道,这场暗战才刚刚开始。对方想把他拉下水,想用伪造的证据毁了他,而他,偏要顺着这股浊流往下摸,摸到那些藏在深处的礁石,把它们一个个翻出来,晒在太阳底下。

  阳光穿过云层,照在林辰的脸上,他的眼神亮得惊人,像淬了火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