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神意初萌-《风水道尊》

  丹田内那一缕细丝般的先天一炁,如同在无垠黑暗中点燃的第二盏微灯,它不仅带来了形态上的改变,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第二颗石子,开始漾开更为广泛的涟漪。杨帆很快发现,这缕炁丝带来的变化,并不仅仅局限于丹田那片方寸之地。

  这日清晨,他如常立于院中,并非修炼,只是简单地感受着冬日的清寒与朝阳初升的暖意。当他下意识地维系着那“意照微芒”的状态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感骤然降临。

  以往,这种状态能让他细腻感知自身气血流转、肌肉微颤,对外界的感知也多局限于风声、鸟鸣等物理声响。但此刻,他闭着双眼,却仿佛能“看”到更多!

  他“看”到墙角那几株耐寒的冬青,叶片内微弱的生机如同绿色的萤火,在寒气中顽强地闪烁;他“看”到地上凝结的薄霜,其蕴含的凛冽之气如同无数细碎的冰晶,与空气中稀薄的水汽相互交融;他甚至能模糊地“感觉”到脚下大地深处,那沉厚而缓慢的地脉气息,如同巨兽沉睡的呼吸,悠长而磅礴。

  这种感知,并非视觉,也非听觉,更像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心神的“映照”!是精神力,或者说“神识”,得到滋养后自然而然的延伸与敏锐!

  虽然远未达到以往“望气”时那般,能清晰分辨吉凶煞气、洞察万物气机流转的境界,但这种对环境中生机、能量属性的模糊感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意味着,他那因修为尽失而沉寂许久的精神力量,正在被那先天一炁的至纯气息悄然唤醒和滋养!

  他心中微动,尝试将这份变得敏锐了些许的“神识”,投向自身内部。

  这一“看”,更是让他惊喜交加。

  以往内视,他需要耗费大量心神,才能勉强把握住体内气血的大致流向,以及对那先天微光(现在是炁丝)的定位。但此刻,意念所至,体内景象仿佛被拭去了一层薄雾,变得清晰了许多!

  他能更轻松地“追踪”到那缕炁丝在丹田深处的缓慢盘绕,甚至能隐约察觉到它每一次细微的飘动,与自身呼吸、心跳之间那若有若无的韵律关联。他能更精确地定位那些依旧传来刺痛的经脉节点,感知到在那剧痛的掩盖下,一些极其微弱的、代表着组织正在尝试修复的“生机萌动”。

  更重要的是,他对自身气机的掌控,也随之精细了一分!

  他尝试引导自身那微弱到几乎不存在的外显气息(主要由肉身气血和残存的生机构成),发现比以前更加得心应手。心念微动,便能将气息收敛得更加彻底,如同顽石枯木,若非刻意探查,几乎难以察觉其存在。反之,若他愿意,也能将这微弱的气息稍稍提振,虽无威慑之力,却能让他的存在感变得清晰明朗。

  这种对自身气机的精细掌控,在实战中或许暂时无用,但在日常,尤其是在需要隐匿或观察时,无疑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像是原本只能挥舞重锤的壮汉,突然发现自己也能拈起绣花针,这是一种质的变化。

  “神意初萌……”杨帆睁开眼,感受着这份久违的、精神力增长的喜悦,心中明悟。

  先天一炁,不愧是万物本源。它的壮大,滋养的不仅仅是肉身,更是直接作用于修行者的根本——精神与意识!这缕炁丝就如同最纯净的源泉,开始反哺他那因长久痛苦和力量缺失而有些枯竭的“神”。

  虽然这点精神力的增长,对于他曾经的高度而言,依旧微不足道。感知的范围仅限于小院,精度也远不能与真正的“望气术”相提并论。但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

  它证明了这条“筑基引炁”之路的正确性与巨大潜力!不仅肉身可期修复,连带着精神境界,也有望随之水涨船高,甚至可能超越以往!

  希望,如同冬日的暖阳,虽然无法立刻驱散所有严寒,却真切地带来了光明与温度。

  杨帆站在院中,深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感觉连那空气都仿佛变得“鲜活”了许多。他望向山下那片被晨雾笼罩的都市,目光似乎能穿透那层迷雾,看到其中隐藏的、更为复杂的能量流动。

  他知道,随着这缕先天炁丝的不断壮大,他的“神识”也会随之成长。终有一日,他能再次“看”清这世间的气运流转,吉凶祸福。而那时,他将以全新的姿态,重返那片波澜壮阔的天地。

  神意已萌,道途渐明。这缓慢却坚定的积累,正将他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