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技术瓶颈与突破-《我在玄幻世界搞基建》

  守城战的胜利让青禾村声名鹊起,周边几个小村落纷纷派人前来交好,甚至有村民主动迁徙而来,村子的规模日渐扩大。但林舟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反而被一个棘手的问题难住了——弩箭产能的瓶颈。

  战后清点物资时,林舟发现标准化弩箭的消耗远超预期,虽然工匠们日夜赶工,可弩机核心的齿轮、扳机等精密部件,依旧需要靠手工打磨。铁山的手艺已是全村最好,一天也只能打磨出三个合格的扳机,齿轮的咬合精度更是全凭经验,报废率极高。

  “这样下去不行。”林舟站在铁匠铺里,看着满地的废料和工匠们疲惫的脸庞,眉头紧锁,“手工打磨效率太低,精度也不稳定,一旦再次爆发冲突,咱们的武器储备根本跟不上。”

  铁山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无奈地摇头:“林小哥,俺们已经尽力了。这些小零件太精细,铁疙瘩又硬,磨快了容易变形,磨慢了又赶不上趟,实在没办法再提速了。”

  旁边的工匠们也纷纷附和,脸上满是疲惫与焦灼。他们知道武器储备的重要性,却被手工加工的局限死死困住,有力无处使。

  林舟沉默不语,手指无意识地在铁板上画着草图。他需要一种能替代手工、实现高效锻打和打磨的工具,而动力来源是关键——人力有限,畜力不稳定,唯一可靠且持久的,便是水流。

  “有了!”林舟猛地一拍大腿,眼中闪过亮光,“水力锻锤!”

  他立刻找来纸笔,快速勾勒出初步构想:利用河流的冲击力带动水车,水车通过齿轮和连杆传动,将水流的动能转化为锻锤的冲击力,再配合固定模具,便能实现精密部件的批量锻打和打磨。

  “水流带动水车,水车转齿轮,齿轮拉连杆,连杆带锻锤……”林舟一边画一边解释,“这样一来,只要水流不停,锻锤就能持续工作,效率比手工高十倍不止,而且模具固定,部件精度也能保证。”

  铁山和工匠们围过来看,虽然有些地方看不懂,却能隐约感觉到这工具的威力,脸上露出期待的神色。

  恰逢苏晚晴前来查看武器改良进度,听到林舟的构想,清冷的眸子里瞬间迸发出炽热的光芒。她快步走到桌前,目光紧紧盯着草图上的齿轮传动和连杆结构,又听到林舟说要借助水流动力,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或许可以将阵法与机械结合!

  “林舟,你的想法太妙了!”苏晚晴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打破了往日的沉静,“水流的动能是外力,若在水车和齿轮上刻上聚灵阵纹,既能引导水流更顺畅地带动机械,又能借助灵气滋养金属部件,减少磨损,提升精度!”

  林舟闻言,眼前一亮。他只想到了机械传动,却忘了苏晚晴擅长的阵法之道。若能将机械原理与阵法结合,水力锻锤的效率和稳定性必然能再上一个台阶。

  “苏姑娘所言极是!”林舟激动地说道,“聚灵阵纹引导动能,齿轮连杆传递动力,水力提供持续能量,三者结合,这台锻锤的威力绝对超乎想象!”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水车的直径、齿轮的齿数比,到连杆的长度、锻锤的重量,再到阵纹的刻绘位置和聚灵节点,一一细细推敲。苏晚晴的阵法知识为机械增添了灵气加持,林舟的工程逻辑让阵法更具实用性,两个不同领域的“技术宅”,在这一刻碰撞出了惊人的火花。

  自那以后,苏晚晴便彻底沉浸在了水力锻锤的研究中。她往日清冷自持,如今却像变了个人似的,把村委会的偏房当成了临时书房,桌上、墙上、甚至地上,都铺满了画满阵纹和机械结构的草稿纸。

  她常常熬夜演算,烛火从黄昏燃到黎明,桌上的油灯换了一盏又一盏,草稿纸堆得比人还高。偶尔遇到难题,她便会抓着头发冥思苦想,眉头紧锁,全然没了往日的优雅;一旦想通关键,又会兴奋地拍手,眼中亮得像藏着星辰,与平日的沉静判若两人。

  村民们路过偏房,总能看到她趴在桌上写写画画的身影,眼下的黑眼圈越来越重,头发也有些凌乱,却依旧精神矍铄,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苏姑娘这是魔怔了吧?”有村民私下议论。

  “你懂啥!”赵大立刻反驳,“苏姑娘这是在研究能让咱们武器量产的宝贝,等研究出来,咱们青禾村就更厉害了!”

  林舟也心疼苏晚晴的辛苦,时常送来吃食和热茶,却很少打扰她。他知道,对于一个痴迷于研究的“技术宅”来说,攻克难题的过程既是煎熬,也是最大的乐趣。

  他偶尔会进去看看,只见草稿纸上的设计图越来越精细:水车的叶片上刻着螺旋状的聚灵纹,能最大化引导水流动能;齿轮的齿缝间刻着传导纹,让动力传递更顺畅;连杆与锻锤的连接处刻着稳固纹,减少震动带来的误差;甚至连锻锤的锤头都刻着微型聚灵阵,能让冲击力更集中。

  每一处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既有机械的严谨,又有阵法的玄妙,将水力、机械、灵气完美融合。

  几天后的清晨,天刚蒙蒙亮,林舟正在查看水泥的凝固情况,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回头望去,只见苏晚晴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头发随意挽着,脸上还沾着些许墨渍,却眼神明亮得惊人,手中紧紧攥着一张卷起来的图纸,快步向他走来。

  “林舟!成了!我成功了!”苏晚晴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难掩内心的兴奋,她将手中的图纸展开,递到林舟面前,“你看,这是最终的设计图!”

  林舟低头看去,只见图纸上画着一台结构复杂而精妙的机械:巨大的水车矗立在河边,通过一系列齿轮和连杆与锻锤相连,每个关键部位都标注着详细的阵纹图案和尺寸,甚至连水流的流速、锻锤的打击力度都有精确的计算。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水力锻锤,而是一台融合了机械工程与阵法之道的“符文水力锻锤”!

  看着这张凝聚了两人心血的设计图,林舟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激动。他知道,这台锻锤一旦建成,青禾村的生产力将迎来质的飞跃,弩箭、农具甚至更复杂的机械部件,都能实现批量生产。

  “苏姑娘,你太厉害了!”林舟由衷地赞叹道。

  苏晚晴疲惫地笑了笑,眼中却满是成就感:“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现在,就差把它造出来了!”

  林舟看着图纸,又看了看远处奔流的河流,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第一台“符文水力锻锤”的建造,正式提上日程。而这台划时代的机械,必将为青禾村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让这个崛起的村落,在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接下来,便是召集工匠,筹备材料,将图纸上的构想,变为现实。而这台融合了两大智慧的机械,又将爆发出怎样的威力?青禾村的“工业革命”,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