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刘管事是个逗号-《心声泄露,躺平公主被迫翻身》

  秦舒菡磨磨蹭蹭地走回尚食局,刚进门就撞见张师傅端着一笼刚蒸好的桂花糕出来。

  张师傅见她耷拉着脑袋,手里的空食盒捏得皱巴巴的,忍不住打趣:

  “这是怎么了?刚从御花园回来,跟霜打了似的。”

  秦舒菡叹了口气,把春桃的话跟张师傅说了,末了还垮着脸补了句:

  “张师傅,您说我这是不是自找的?

  早知道不帮那小太监了,现在倒好,要去坤宁宫当差,以后想偷个懒都难了。”

  张师傅听完却笑了,拍了拍她的肩膀:

  “傻丫头,这是好事啊!

  坤宁宫是皇后娘娘的住处,规矩是多了点,但没人敢像刘管事那样苛待你,月钱也比在尚食局多两成。

  再说了,打理书房能有多累?

  擦擦书架、理理书籍,比你天天抱着食盒跑各宫轻松多了。”

  秦舒菡愣了愣,好像是这么个理。

  至少不用顶着大太阳跑御花园,也不用怕送晚了被人找茬。

  可她还是有点犯怵:

  “可皇后娘娘在跟前,我总怕做错事。”

  “放心,皇后娘娘心善,只要你安分做事,不偷懒到明面上,她不会为难你的。”

  张师傅说着,从蒸笼里拿出一块桂花糕塞到她手里,

  “拿着,甜丝丝的,吃了就别愁了。

  赶紧去收拾东西,明日去坤宁宫,可得精神点。”

  秦舒菡接过桂花糕,咬了一口,清甜的桂花味在嘴里散开,心里的郁闷倒是消了点。

  她点点头,转身回自己的小隔间收拾东西。

  就一个小包袱,几件换洗衣物,还有张师傅之前给她的帕子,没一会儿就收拾好了。

  第二天一早,秦舒菡准时到了坤宁宫。

  春桃已经在门口等她,见了她,笑着引她往里走:

  “跟我来吧,书房在偏殿,平日里娘娘处理完宫务,会去那里看书批折子。”

  坤宁宫比尚食局气派多了,地面铺着光可鉴人的金砖,廊下挂着精致的宫灯,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檀香。

  走到偏殿门口,春桃推开门:

  “就是这儿了,你先熟悉一下。

  书架上的书按经、史、子、集分了类。

  折子放在左边的柜子里。

  每日晨起擦一遍书架,傍晚把当天的折子整理好就行。”

  秦舒菡走进书房,只见书架上摆满了线装书,阳光透过菱花窗洒在书脊上,连灰尘都看得清清楚楚。

  她试着擦了擦书架,动作轻得怕碰掉书,心里又开始盘算:

  擦书架可以慢慢擦,整理折子按日期排就行。

  只要不磨蹭得太明显,应该能混过去。

  正想着,春桃突然说:

  “对了,娘娘吩咐了。

  书房里有张软榻,你要是累了,中午可以在那儿歇会儿,不用一直站着。”

  秦舒菡眼睛一亮,还有这好事?

  看来皇后娘娘也不是那么严厉嘛!

  她连忙道:

  “谢娘娘恩典,谢春桃姐姐。”

  春桃笑了笑:

  “行了,你先忙吧,我去给娘娘送茶。”

  说完就走了。

  秦舒菡看着空荡荡的书房,又看了看那张铺着软垫的软榻,心里的惆怅渐渐没了。

  好像去坤宁宫当差,也不是那么糟糕,至少能安稳歇脚,不用再东奔西跑。

  她拿起抹布,慢悠悠地擦着书架,心里又燃起了希望:

  只要她守好本分,慢慢摸清楚规矩,在坤宁宫也能继续她的躺平大计!

  【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噜啦咧,噜啦噜啦噜啦咧~】

  【摸鱼大计~摸鱼大计~】

  秦舒菡望着春桃提着食盒转过回廊的背影。

  嘴角忍不住翘起来,心里的调子越哼越响,连指尖擦书架的动作都跟着轻快起来。

  她指尖划过雕花木架上的薄尘,目光偷偷溜向窗外。

  檐角的风铃晃着,阳光透过窗棂在书页上投下碎金。

  这偷来的片刻清闲,可比站在殿里听皇后训话舒服多了。

  隔间内,墨香混着淡淡的龙涎香漫在空气中。

  皇后握着羊毫笔的手突然一顿,浓黑的墨汁在奏折上晕开一小团墨渍。

  她眉头微蹙,侧耳细听,那若有若无的哼唱声像只轻巧的小雀,正从外间飘进来。

  “春桃。”

  她放下笔,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娘娘。”

  春桃刚回到殿外,闻言立刻掀帘进来,躬身候在桌旁。

  皇后指尖轻轻敲击着奏折边缘,目光落在隔间的纱帘上:

  “外间的秦舒菡,此刻在做什么?”

  “回娘娘,”

  春桃垂着眼,仔细回想方才所见,

  “她正按您的吩咐,擦拭外间的书架呢,方才还仔细拂过了最上层的《资治通鉴》。”

  “哦。”

  皇后应了一声,指尖的动作却停了。

  她望着纱帘外隐约晃动的身影,心里的疑问像团轻雾散不开。

  不过是擦个书架,怎么能哼得那样开心?

  那调子软乎乎的,带着股没心没肺的雀跃,倒像是得了什么赏似的。

  难道这秦舒菡,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