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内的炭火烧得正旺,雕花廊柱上缠绕着朱红锦缎,与殿外漫天风雪形成两重天地。
宫人捧着鎏金食盒穿梭,将清蒸鲈鱼、红焖鹿肉等珍馐一一摆上长桌,琥珀色的黍酒在琉璃盏中晃出细碎光纹,暖意混着食物的香气,漫过每个人的衣摆。
皇帝与皇后居于上首,皇后见三皇子浅紫常服上还沾着雪粒,便伸手拢了拢他的衣领,轻声道:
“刚从风雪里回来,快喝口热酒暖暖身子。”
三皇子笑着应下,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眼角却瞟向殿门——他还记着大皇子说的“留意面生侍卫”,目光扫过守门禁军时,特意多停了片刻。
大皇子坐在东侧,刚接过宫人递来的汤碗,便见殿外走进一道素白身影。
那女子手持玉笛,鬓边簪着一朵绒花,正是受邀赴宴的乐师。
她走到殿中躬身行礼,声音清浅:
“臣女为陛下与殿下们奏一曲《丰年雪》,贺除夕安康。”
皇帝颔首应允,她便盘膝坐下,玉笛凑到唇边,悠扬乐声瞬间漫开,与殿外风雪声相映,竟添了几分安宁。
二皇子坐在西侧,目光落在乐师指尖——她按笛孔的手势稳而准,显然是熟稔技艺的人,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
方才祭天返程时,礼官提过安原的幕僚在圆台外窥探,此刻见这乐师虽神色平静,袖口却似藏着硬物,便悄悄对身旁内侍递了个眼色,让他去查乐师的身份。
乐声渐至高潮时,安原使者身着绯色官袍走进殿内,身后跟着两名侍卫,腰间鼓鼓囊囊,显然藏了东西。
他刚要向皇帝行礼,大皇子忽然开口:
“使者大人来得正好,方才卫峥将军说,从西郊余党身上搜出半块虎符,与三年前失窃的禁军符印一致——不知安大人对此事,可有耳闻?”
安原使者脸色微变,却很快稳住神色:
“殿下说笑了,臣一心为陛下效力,怎会知晓虎符之事?”
话音刚落,殿外忽然传来禁军的脚步声,卫峥手持符印走进来,单膝跪地:
“陛下,臣已查清,这半块虎符的另一半,就在安原手中!且从乐师袖口搜出短刃,她正是安原派来的刺客!”
乐师脸色骤白,猛地起身想扑向皇帝,却被身旁侍卫瞬间按住。
安原见大势已去,伸手去拔腰间短弩,三皇子反应极快,起身将桌上酒壶掷过去,正砸中他的手腕,短弩“当啷”落地。
皇帝拍案而起,冷声道:
“将安原与刺客押入天牢,彻查同党!”
禁军押走众人后,殿内气氛渐渐缓和。
皇后端起酒杯,对三位皇子笑道:
“多亏你们兄弟同心,才护得这除夕安稳。”
皇帝望着窗外渐小的风雪,对大皇子道:
“你布的局周密,这江山有你们在,朕放心。”
大皇子躬身应道:
“为父皇与家国护安稳,是儿臣本分。”
禁军押走安原与刺客的脚步声渐远,殿内炭火烧得更旺,将每个人脸上的紧绷感都烘得柔和了些。
皇后见三皇子袖口沾了酒渍,便取来一方绣着缠枝莲的绢帕递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他微凉的手背:
“刚掷酒壶时倒机灵,仔细别冻着。”
三皇子接过绢帕,有些不好意思地蹭了蹭袖口,又拿起桌上的蜜饯递到皇后手边:
“母妃尝尝这个,方才宫人说这是江南新贡的,甜而不腻。”
大皇子看着这一幕,眼底也染了笑意,转头对身旁的二皇子道:
“方才你察觉乐师袖口有异,倒比我先一步留心。”
二皇子浅酌一口黍酒,语气带着几分轻描淡写:
“不过是祭天时听礼官提了一句,多留了个心眼罢了——倒是你引安原开口、又让卫峥将军及时现身,这局布得才算周全。”
皇帝听着兄弟二人对话,放下酒杯笑道:
“你们各有心思,却能彼此呼应,这才是最难得的。”
正说着,宫人端来刚温好的甜汤,青瓷碗里盛着桂圆莲子羹,热气袅袅裹着甜香。
皇后亲自给皇帝盛了一碗,又给两位皇子各递了一碗,轻声道:
“忙活了这许久,喝点甜汤暖暖胃。”
三皇子捧着碗,吹了吹热气便抿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
“母妃这甜汤熬得正好,莲子炖得糯糯的!”
皇帝尝了一口,也点头道:
“还是你细心,知道我们今日都没顾上吃几口热食。”
殿外风雪已停,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案上的玉笛旁,却没了方才的冷意。
大皇子看着殿内融融暖意,举杯道:
“今日多亏父皇母妃坐镇,也多亏二弟三弟相助,才能守住这除夕安稳。
儿臣敬父皇母妃一杯,也敬二弟三弟。”
二皇子与三皇子连忙举杯,四只琉璃盏轻轻相碰,清脆声响混着笑意,漫过暖融融的殿宇,将方才的惊险彻底压在了身后。
秦舒菡手肘撑在桌沿,半边脸颊枕在交叠的手背上,望着殿内兄友弟恭、帝后和乐的模样,眼尾弯出浅浅的弧度。
方才那场剑拔弩张的对峙仿佛还在眼前,此刻却被炭火的暖意与甜汤的香气彻底冲淡,她忍不住在心底轻叹:
【真好!希望以后也都是这样的日子。真是少有的,皇子之间不内斗。】
这心声未落,殿内的笑语忽然静了一瞬。
皇帝先抬眼看向她,目光里带着几分笑意与温和,皇后也放下汤勺,朝她招了招手,连一直端着几分沉稳的大皇子,嘴角也漾开了浅淡的弧度。
二皇子最是活泼,直接隔着长桌朝她扬了扬琉璃盏:
“菡儿,你怎么一个人坐着发呆呀!”
皇帝笑着拍了拍身旁的空位,声音里满是亲近:
“来来来,菡儿,你怎么能坐着呢?自家人围坐,哪有让你单独一旁看着的道理。”
说着便示意宫人添上一副新的杯盏,亲自倒了半盏温热的黍酒推过去,
“咱们一家人一起来喝一个,也为这安稳除夕,添份热闹。”
秦舒菡脸颊微热,连忙起身走到桌前,接过酒杯时指尖还带着几分轻颤。
皇后见她耳尖泛红,伸手替她理了理鬓边碎发,轻声道:
“近些日子你也累坏了,今日也该好好歇着,陪我们多吃几口菜。”
三皇子也适时递过一碟刚剥好的松子,语气温和:
“这松子是北疆贡的,口感绵密,你尝尝。”
琉璃盏再次相碰,这一次多了秦舒菡手中的那只,清脆的碰撞声在暖融融的殿宇里散开。
她抿了口温热的黍酒,只觉得暖意从舌尖一直漫到心口,方才心中的感慨,此刻竟化作了实实在在的安稳。
宫人捧着鎏金食盒穿梭,将清蒸鲈鱼、红焖鹿肉等珍馐一一摆上长桌,琥珀色的黍酒在琉璃盏中晃出细碎光纹,暖意混着食物的香气,漫过每个人的衣摆。
皇帝与皇后居于上首,皇后见三皇子浅紫常服上还沾着雪粒,便伸手拢了拢他的衣领,轻声道:
“刚从风雪里回来,快喝口热酒暖暖身子。”
三皇子笑着应下,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眼角却瞟向殿门——他还记着大皇子说的“留意面生侍卫”,目光扫过守门禁军时,特意多停了片刻。
大皇子坐在东侧,刚接过宫人递来的汤碗,便见殿外走进一道素白身影。
那女子手持玉笛,鬓边簪着一朵绒花,正是受邀赴宴的乐师。
她走到殿中躬身行礼,声音清浅:
“臣女为陛下与殿下们奏一曲《丰年雪》,贺除夕安康。”
皇帝颔首应允,她便盘膝坐下,玉笛凑到唇边,悠扬乐声瞬间漫开,与殿外风雪声相映,竟添了几分安宁。
二皇子坐在西侧,目光落在乐师指尖——她按笛孔的手势稳而准,显然是熟稔技艺的人,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
方才祭天返程时,礼官提过安原的幕僚在圆台外窥探,此刻见这乐师虽神色平静,袖口却似藏着硬物,便悄悄对身旁内侍递了个眼色,让他去查乐师的身份。
乐声渐至高潮时,安原使者身着绯色官袍走进殿内,身后跟着两名侍卫,腰间鼓鼓囊囊,显然藏了东西。
他刚要向皇帝行礼,大皇子忽然开口:
“使者大人来得正好,方才卫峥将军说,从西郊余党身上搜出半块虎符,与三年前失窃的禁军符印一致——不知安大人对此事,可有耳闻?”
安原使者脸色微变,却很快稳住神色:
“殿下说笑了,臣一心为陛下效力,怎会知晓虎符之事?”
话音刚落,殿外忽然传来禁军的脚步声,卫峥手持符印走进来,单膝跪地:
“陛下,臣已查清,这半块虎符的另一半,就在安原手中!且从乐师袖口搜出短刃,她正是安原派来的刺客!”
乐师脸色骤白,猛地起身想扑向皇帝,却被身旁侍卫瞬间按住。
安原见大势已去,伸手去拔腰间短弩,三皇子反应极快,起身将桌上酒壶掷过去,正砸中他的手腕,短弩“当啷”落地。
皇帝拍案而起,冷声道:
“将安原与刺客押入天牢,彻查同党!”
禁军押走众人后,殿内气氛渐渐缓和。
皇后端起酒杯,对三位皇子笑道:
“多亏你们兄弟同心,才护得这除夕安稳。”
皇帝望着窗外渐小的风雪,对大皇子道:
“你布的局周密,这江山有你们在,朕放心。”
大皇子躬身应道:
“为父皇与家国护安稳,是儿臣本分。”
禁军押走安原与刺客的脚步声渐远,殿内炭火烧得更旺,将每个人脸上的紧绷感都烘得柔和了些。
皇后见三皇子袖口沾了酒渍,便取来一方绣着缠枝莲的绢帕递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他微凉的手背:
“刚掷酒壶时倒机灵,仔细别冻着。”
三皇子接过绢帕,有些不好意思地蹭了蹭袖口,又拿起桌上的蜜饯递到皇后手边:
“母妃尝尝这个,方才宫人说这是江南新贡的,甜而不腻。”
大皇子看着这一幕,眼底也染了笑意,转头对身旁的二皇子道:
“方才你察觉乐师袖口有异,倒比我先一步留心。”
二皇子浅酌一口黍酒,语气带着几分轻描淡写:
“不过是祭天时听礼官提了一句,多留了个心眼罢了——倒是你引安原开口、又让卫峥将军及时现身,这局布得才算周全。”
皇帝听着兄弟二人对话,放下酒杯笑道:
“你们各有心思,却能彼此呼应,这才是最难得的。”
正说着,宫人端来刚温好的甜汤,青瓷碗里盛着桂圆莲子羹,热气袅袅裹着甜香。
皇后亲自给皇帝盛了一碗,又给两位皇子各递了一碗,轻声道:
“忙活了这许久,喝点甜汤暖暖胃。”
三皇子捧着碗,吹了吹热气便抿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
“母妃这甜汤熬得正好,莲子炖得糯糯的!”
皇帝尝了一口,也点头道:
“还是你细心,知道我们今日都没顾上吃几口热食。”
殿外风雪已停,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案上的玉笛旁,却没了方才的冷意。
大皇子看着殿内融融暖意,举杯道:
“今日多亏父皇母妃坐镇,也多亏二弟三弟相助,才能守住这除夕安稳。
儿臣敬父皇母妃一杯,也敬二弟三弟。”
二皇子与三皇子连忙举杯,四只琉璃盏轻轻相碰,清脆声响混着笑意,漫过暖融融的殿宇,将方才的惊险彻底压在了身后。
秦舒菡手肘撑在桌沿,半边脸颊枕在交叠的手背上,望着殿内兄友弟恭、帝后和乐的模样,眼尾弯出浅浅的弧度。
方才那场剑拔弩张的对峙仿佛还在眼前,此刻却被炭火的暖意与甜汤的香气彻底冲淡,她忍不住在心底轻叹:
【真好!希望以后也都是这样的日子。真是少有的,皇子之间不内斗。】
这心声未落,殿内的笑语忽然静了一瞬。
皇帝先抬眼看向她,目光里带着几分笑意与温和,皇后也放下汤勺,朝她招了招手,连一直端着几分沉稳的大皇子,嘴角也漾开了浅淡的弧度。
二皇子最是活泼,直接隔着长桌朝她扬了扬琉璃盏:
“菡儿,你怎么一个人坐着发呆呀!”
皇帝笑着拍了拍身旁的空位,声音里满是亲近:
“来来来,菡儿,你怎么能坐着呢?自家人围坐,哪有让你单独一旁看着的道理。”
说着便示意宫人添上一副新的杯盏,亲自倒了半盏温热的黍酒推过去,
“咱们一家人一起来喝一个,也为这安稳除夕,添份热闹。”
秦舒菡脸颊微热,连忙起身走到桌前,接过酒杯时指尖还带着几分轻颤。
皇后见她耳尖泛红,伸手替她理了理鬓边碎发,轻声道:
“近些日子你也累坏了,今日也该好好歇着,陪我们多吃几口菜。”
三皇子也适时递过一碟刚剥好的松子,语气温和:
“这松子是北疆贡的,口感绵密,你尝尝。”
琉璃盏再次相碰,这一次多了秦舒菡手中的那只,清脆的碰撞声在暖融融的殿宇里散开。
她抿了口温热的黍酒,只觉得暖意从舌尖一直漫到心口,方才心中的感慨,此刻竟化作了实实在在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