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寒冬猎才-《猎秦》

  项庄提戟上马,还要做困兽之斗。范目死死拉住他的马缰:“将军,大势已去,快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项庄望着四处溃逃的士兵,终于长叹一声,在亲兵护卫下从北门突围而去。

  天亮时分,荥阳城头换上了“张楚”大旗。韩信漫步在城墙上,检视着这座来之不易的城池。

  “清点战果,安抚百姓。”他下令道

  “同时传讯定陶,荥阳已复。”

  副将钦佩地道:“将军用兵如神,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这座坚城。”

  韩信摇头:“非是用兵如神,而是知己知彼。项庄之败,败在性情急躁,不能忍辱负重。”

  他眺望西方,目光深邃:“接下来,该对付真正的对手了。”

  荥阳易主的消息很快传开。项羽闻讯暴怒,当即就要亲率大军东征。范增苦苦相劝:“霸王息怒!如今寒冬将至,不宜用兵。且韩信新得荥阳,士气正盛,不如来年开春再战。”

  项羽虽然不甘,但也知道范增所言在理,只得暂时按捺怒火。

  沛县,刘邦接到战报后,对萧何感叹道:“韩信真将才也!若能为我所用...”

  萧何微笑道:“沛公不必心急。待时机成熟,良将自然会来。”

  定陶城中,赵戈得知韩信轻取荥阳,欣慰之余也不禁感慨:“有韩信在,我可安心养伤了。”

  李姒在旁轻声道:“韩将军虽善用兵,但项羽绝不会善罢甘休。来年开春,必有一场恶战。”

  赵戈点头:“所以我们要趁这个冬天,好生准备。”

  郡守府的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赵戈披着厚厚的裘袍,正伏案研究着一幅巨大的地图。

  他的伤势已经痊愈,但肋间偶尔还会隐隐作痛,提醒着他在巨鹿那场惨败中的教训。

  “大哥,我们在西面的防线还需要加强。”赵戈抬头对走进来的吴广说道

  “项羽虽然暂时按兵不动,但来年开春必会大举来犯。”

  吴广独臂拂去肩上的雪花,点头道:“已经命韩信在荥阳以西三十里处修筑堡垒。只是...我们的将领还是太少了。”

  这句话触动了赵戈的心事。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是啊,韩信虽善用兵,但独木难支。英布勇猛有余,智谋不足。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

  走到案前,摊开一卷帛书,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地人才的信息。目光最终停留在“张良”二字上。

  “子房先生...”

  赵戈轻叹,“两次相请都不肯出山,是我诚意不够,还是时机未到?”

  李姒在一旁开口:“听闻张良先生曾在博浪沙刺杀始皇帝,失败后隐姓埋名。这样的人,不是轻易能够请动的。”

  “正因如此,才更值得请其出山。”

  赵戈眼中闪着坚定的光,“我要亲自去请他。”

  李姒担忧道:“如今气候严寒,您亲自出行太危险了。况且寒冬腊月,路途艰难。”

  “乱世求贤,岂能畏难?”

  赵戈执起她的手,“我不在时,政务就拜托你和吴大哥了。”

  沛县郡府,刘邦也在为人才之事忙碌。

  “萧何,你说这天下英才,为何都往定陶和项羽那里跑?”刘邦摸着新留的胡须,语气中有几分不甘。

  萧何拱手道:“沛公不必着急。定陶有赵戈坐镇,项羽有霸王之名,自然能吸引人才。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

  “什么优势?”

  “宽容大度,知人善任。”萧何微笑道

  “我听说陈平在项羽处不得志,或许可以争取。”

  刘邦眼睛一亮:“就是那个在巨鹿之战中给项羽出主意的陈平?”

  “正是。”萧何点头,“此人有大才,但项羽刚愎自用,不纳良言。若沛公能以诚相待,必能得其效忠。”

  刘邦当即拍案:“好!就请先生代为联络。”

  这时,侍卫来报:“沛公,定陶使者吕臣求见。”

  刘邦整了整衣冠:“快请!”

  吕臣风尘仆仆地走进来,虽是寒冬,额上却带着细汗。刘邦亲自上前相迎,执手寒暄,态度极为热情。

  “吕将军远来辛苦,快请上座。”

  吕臣拱手道:“奉吴王之命,特来与沛公商议开春后的军事部署。”

  刘邦笑道:“此事不急。将军远道而来,且在沛县多住几日,让邦略尽地主之谊。”

  当晚,刘邦设宴款待吕臣,萧何、曹参、卢绾等心腹作陪。席间,刘邦对吕臣极为礼遇,频频敬酒。

  “吕将军忠义双全,实乃我辈楷模。”刘邦举杯道

  “若天下武将都如将军这般,何愁暴秦不灭?”

  吕臣谦逊道:“沛公过奖了。臣不过是尽本分而已。”

  宴后,刘邦单独邀请吕臣品茶。

  “不瞒将军,邦对定陶诸位将领向来敬佩。”

  刘邦亲自为吕臣斟茶,“特别是将军您,治军严谨,爱兵如子,实在是难得的将才。”

  吕臣警觉起来:“沛公有何指教,但说无妨。”

  刘邦叹息道:“如今天下三分,项羽势大,赵王重伤初愈,定陶前途未卜。将军难道没有考虑过其他出路吗?”

  吕臣正色道:“沛公此言差矣。吕臣深受赵王、吴王大恩,岂能做背信弃义之事?”

  刘邦连忙道:“将军误会了。邦只是为将军考虑,绝无挑拨之意。”

  送走吕臣后,萧何对刘邦道:“沛公,吕臣是赵戈心腹,不可能被说动的。”

  刘邦笑道:“我本就没指望一次就能说动他。但只要种子种下了,总有一天会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