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沂水问对-《猎秦》

  楚地,项羽对人才的看法大不相同。

  “什么人才不人才的,我项籍靠的是手中这杆破阵戟!”项羽在宫中大宴将领,酒至半酣,豪气干云。

  范增劝道:“霸王,治国平天下,不能只靠武力。我们应该广纳贤才...”

  “亚父太过谨慎了!”

  项羽大手一挥,“我有项家子弟兵,有范增您这样的谋士,还有天下无敌的勇武,何愁大业不成?”

  他举起酒樽:“待来年开春,我先取定陶,再下沛县,南方天下尽入我彀中!”

  项庄在席间闷闷不乐,自从荥阳兵败后,他在军中的地位大不如前。

  “叔父,那韩信诡计多端,不可不防啊。”他忍不住提醒。

  项羽不以为然:“败军之将,何足言勇?待我亲征,必取韩信首级!”

  三方势力各怀心思,赵戈已经悄然离开定陶,踏上了寻访张良的旅途。

  大雪封山,道路难行。赵戈只带了十余名亲兵,化装成商队,在雪地中艰难前行。

  “主公,前面就是下邳了。下邳现已在刘邦手里,我们不能贸然进入。”亲兵指着远处隐约的城池轮廓。

  赵戈拉紧缰绳,望着那座被白雪覆盖的古城。历史上,张良就是在下邳遇到黄石公,得到《太公兵法》。

  不知道在这里能否遇到张良!

  “分批进城后暗中打听,注意不要暴露身份。”

  在下邳城中一家不起眼的客栈住下后,赵戈每日早出晚归,寻访张良的踪迹。多日过去,一无所获。

  这日黄昏,赵戈独自在城外的沂水边散步,心中惆怅。

  忽然,他看见河边一座小桥上,有个青衣文士正在垂钓。

  寒冬垂钓,本就奇怪。仔细一看,正是张子房!

  赵戈心中一动,走上前去:“先生钓术独特,不知可有所获?”

  张良头也不回:“愿者上钩。”

  赵戈在他身旁坐下:“如今天下大乱,先生在此独钓,岂不辜负一身才学?”

  张良终于转头,露出一张清癯的面容,目光如电:“赵王以为,当今天下,谁是可辅之明主?”

  赵戈心中狂跳,知道张良与自己探讨各路诸侯豪杰。他深吸一口气,郑重答道:

  “明主不在于已经拥有多少,而在于愿意为天下苍生付出多少。”

  张良看着鱼线在冰水中纹丝不动,仿佛在考验着赵戈的耐心。他的问题如利剑,直指赵戈内心最深处。

  赵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捧起一抔积雪,看它在掌心慢慢融化。

  “项羽如这冰雪,”他缓缓开口

  “看似凛冽强大,却终将消融。霸王之名固然威风,但刚极易折。他攻城掠地确实无人能及,先生可见过他治下的百姓?”

  张良微微侧目,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起义之初,我们也是势如破竹。”

  赵戈语气沉重,“但很快就明白,夺取城池容易,治理百姓艰难。项羽比我们当年勇猛,却也暴烈。他可以用武力征服南方,但能用仁德安抚民心吗?”

  风雪声中,赵戈的声音格外清晰:“项羽麾下尽是骄兵悍将。今日因他勇武而臣服,来日也必因他强势而离心。一旦项羽出事,他建立的霸业顷刻间就会土崩瓦解。届时群雄并起,战乱更甚,百姓何辜?”

  张良轻轻提起钓竿,钩上空无一物:“那沛公刘邦又如何?”

  赵戈苦笑:“刘邦确实比项羽懂得隐忍,能得人心。但他出身市井,虽有容人之量,却无御下之威。如今他手下将领尚且敬他,待到他功成名就,那些骄兵悍将还会甘心臣服于一个亭长出身的主公吗?”

  望向远方,目光仿佛穿透风雪,看到了未来的景象:“届时功臣恃功而骄,君主猜忌日深。今日的君臣相得,必会变成明日的刀兵相见。分裂,不过是时间问题。”

  张良终于放下钓竿,正视赵戈:“那赵王呢?”

  这一问,让赵戈陷入了沉默。

  风雪拍打在他的脸上,冰冷刺骨。作为穿越者,他深知历史的走向,也明白任何一个王朝都难逃兴衰更替的轮回。

  “我不敢说自己就是明主。”

  良久,赵戈终于开口,声音诚恳,“我见过太多兴衰,也经历过惨痛失败。巨鹿一战,让我明白单靠武力远远不够。”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张良:“但我愿意学习,愿意改变。我知道建立一个王朝容易,创造能让百姓长久安居乐业的制度却很难。这正是我一直在寻觅的——能让天下长治久安的道路。”

  张良眼中讶异。他见过太多野心勃勃的诸侯,却从未听过如此坦诚的自白。

  赵戈趁热打铁:“先生若能加入张楚,我们可以共同寻找那个答案。不为一时之霸业,而为万世开太平。”

  风雪更紧了,张良沉默地望着雪白的沂水,仿佛在思考一个千古难题。

  在这寂静的时刻,不远处的树林中,一个身影悄然隐去。那人在雪地上留下浅浅的足迹,向着沛县方向疾行而去。

  “先生可知,我为何能找到这里?”赵戈忽然问道。

  张良挑眉:“愿闻其详。”

  “先生在博浪沙刺秦的壮举,散尽家财求刺秦客的义举,更为这些年来始终心系天下的胸怀。”赵戈郑重道

  “这样的张子房,绝不会在乱世中独善其身。”

  张良终于露出笑意:“赵王倒是了解良。”

  “不敢说了解,只是敬佩。”

  赵戈诚恳地说,“我知道先生在选择明主,而我也在寻找能助我实现理想的贤才。我们何不携手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