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火攻联营-《猎秦》

  韩信抬头,目光坚定:“因为这是目前唯一的胜机。项将军,秦军虽强,却非无敌。今日我观察秦军布阵,发现他们过于依赖既定战术。只要我们出其不意,必能取胜。”

  项羽沉默片刻,盯着韩信:“滚吧,让我看看赵戈如此看重的人,究竟有何能耐。”

  离开统帅府,赵戈与韩信并肩而行。夜色已深,寒风吹过街道,带来远方秦军营地的隐约火光。

  “赵王,多谢信任。”韩信低声道。

  赵戈摇头:“我信的是你的能力。此战关系重大,不仅关乎联军存亡,也关乎你今后的前途。”

  “末将明白。”

  韩信目光坚定,“定不负将军所托。”

  回到军营,韩信立即开始调兵遣将。

  他精心挑选士兵,不分楚军还是张楚本部,只选精锐。同时派人秘密准备火攻所需的油脂和草料。

  赵戈则召集英布等部将,下达配合韩信作战的命令。部分将领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将大军交给领兵作战不多的韩信太过冒险。

  “诸位,”赵戈环视众将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韩信之才,远在你我之上。此战若胜,我军将在联军中占据主动;若败...”

  他顿了顿,“我自会承担全部责任。”

  众将见赵戈如此坚决,不再多言。

  子时将近,北风愈烈。

  韩信率三万精兵悄悄出城,分成三路向秦军营地进发。赵戈站在城头,目送部队消失在夜色中。

  刘邦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赵王就如此信任这个人?”

  赵戈望着远方的秦军营地:“沛公,有些人天生就是为战争而生的。韩信,就是这样的人。”

  刘邦轻笑:“但愿你的判断没错。”

  此时,韩信已率主力抵达秦军上风处。他仔细观察秦军营地,见巡逻士兵虽然严谨,却因白日胜利而略显松懈。

  “传令,”韩信低声道,“一刻钟后,点火!”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北风呼啸,卷起漫天沙尘。

  一刻钟到,韩信一声令下,无数火把同时点燃,沾满油脂的草料被投入风中,火雨般落向秦军营地。

  几乎是同一时刻,刘邦的沛队在秦军正面发起佯攻,战鼓震天。

  秦军营地顿时大乱。火借风势,迅速蔓延。苏角匆忙组织救火,却因风向不利,难以控制火势。

  秦军忙于救火,韩信率主力发起冲锋。另一路部队已绕到秦军后方,截断了退路。

  城头上,赵戈和刘邦紧张地观望战局。只见秦军营地火光冲天,喊杀声随风传来。

  “成功了...”刘邦喃喃道。

  赵戈却没有丝毫放松:“现在说成功还为时过早。”

  果然,尽管遭遇突袭,秦军很快便稳住阵脚。

  苏角临危不乱,组织部队有序反击。长城军不愧是百战精锐,在如此劣势下仍能保持战斗队形。

  战斗持续到天明。当第一缕阳光照亮战场时,众人终于看清了战果:秦军营地已成一片焦土,苏角率残部突围而去。战场上尸横遍野,大多是秦军尸体。

  正午时分,韩信率军返回。伤亡不小,但人人面带胜利的喜悦。

  “禀报项将军、沛公、赵王,”韩信躬身行礼

  “末将幸不辱命。此役歼敌两万,俘获三千,我军伤亡八千。苏角已率残部北逃。”

  统帅府内,众将肃然。三万破五万,歼敌两万,这无疑是一场大胜。

  项羽看着韩信,眼中第一次露出真正的欣赏:“韩信,此战你立下大功。从今日起,你为联军副将,位同诸帅!”

  韩信却道:“末将只求继续在赵将军麾下效力。”

  赵戈心中感动,却道:“韩信,项将军既然赏识,你不可推辞。”

  此战之后,韩信之名传遍联军。

  寒风呼啸着穿过山谷,打在苏角黝黑的脸上,带来刺骨的寒意。

  他站立在一处高地,望着下方狼狈驻扎的残军,心中五味杂陈。

  两万长城军精锐,竟在一夜之间葬身火海。

  这个数字在他脑海中盘旋不去,如钝刀反复切割着他的尊严。

  “将军,伤亡已经清点完毕。”

  副将蒙放,声音低沉地报告,“生还者两万七千余人,其中伤兵约五千。粮草损失过半,箭矢仅余三成。”

  苏角没有回头,目光依旧凝视着远方巨鹿城的方向:“王离将军的援军何时能到?”

  “最快也要五日。”

  蒙放顿了顿,“而且...王将军只派出了五万人。”

  苏角猛地转身,眼中震惊:“为何只给五万?北方长城守军超过二十万,为何只派五万南下?”

  蒙放压低声音:“将军,咸阳的消息很不明朗。据说赵高把持朝政,皇帝陛下已经数月未公开露面。王将军担心...担心这是调虎离山之计。”

  苏角瞳孔微缩。他想起出征前收到的密信,信中暗示朝廷内部动荡,要他谨慎用兵。

  当时只以为是政敌的挑拨,如今看来,情况可能更加严重。

  “匈奴那边有何动静?”

  “探子回报,匈奴单于已经集结部分兵力在边境游弋,似在观望。”

  蒙放忧心忡忡,“将军,若我们倾巢南下,北方防线空虚,匈奴必会乘虚而入。”

  苏角沉默良久,最终长叹一声:“大秦...真的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吗?”

  他想起始皇帝统一六国时的辉煌,那时秦军所向披靡,六国闻风丧胆。这才过去多少年,大秦就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

  “传令下去,加强警戒,谨防叛军追击。”苏角下令

  “派人催促援军加快行军速度。”

  蒙放领命而去。苏角独自站在寒风中,望着南方,心中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这场战争,恐怕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