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欲收徒否-《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

  林阳这话问得随意,郭嘉却是一怔。

  但他脑子转得飞快。

  林澹之这人,是为大才。

  大才的眼界之高,若是寻常人物,应当入不了他的法眼。

  能让他主动开口引荐,可见这个名叫马钧的少年,在林阳心中的分量非同一般。

  “引荐,自然不难。”

  郭嘉的脸上重新挂上笑容,只是笑容里多了几分探究的意味。

  “只是,为兄有些好奇。”

  “似澹之这般人物,为何会对区区一个匠人,如此上心?”

  他顿了顿,试探着问道:“莫非......澹之起了爱才之心,欲收此子为徒?”

  收徒?

  林阳听了,自己也愣了一下。

  这倒是个不错的借口。

  他总不能告诉郭嘉,自己脑子里有本超越时代千年的科技大全,正缺一个能把理论变成现实的“首席工程师”吧?

  想到这里,林阳便顺着郭嘉的话,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

  “奉廉兄,知我。”

  他没有直接承认,但这模棱两可的态度,在郭嘉看来,便是默认了。

  郭嘉心中顿时掀起一阵波澜。

  能被林澹之这样的奇人看中,收为弟子,这马钧上辈子积了多大的阴德!

  简直是祖坟上冒了青烟!

  这等天大的机缘,怕是天下读书人挤破了脑袋都求不来的。

  林阳却没有理会郭嘉心中的震惊,他站起身,走到槐树下,捡起几片掉在地上的槐花。

  一回头,发出一声感慨。

  “奉廉兄,世人皆重诗书,重谋略,重那沙场争锋之术。”

  “却往往轻视了这营造百工之道,斥之为‘奇技淫巧’。”

  郭嘉闻言,默默点头。

  这确是当世的风气,即便是他,在认识林阳之前,对工匠之流,也没真正放在心上。

  如果不是每次遇到难题,林阳能通过那匪夷所思的改造或者是设计解决,他怕是到现在也依旧觉得这工匠,不过是打铁筑墙,出卖力气的苦工罢了。

  “可他们却不知,”林阳转过身,目光清澈,“这‘奇技淫巧’,于个人,或只是安身立命之本。但于国,于天下,却是强盛之基石。”

  “一架水车,可溉良田万顷,解万民之饥。”

  “一炉精钢,可铸神兵利刃,强一军之威。”

  “一艘快船,可使粮草转运,日行千里。”

  林阳每说一句,郭嘉的眼神便亮一分。

  这些道理,他并非不懂。

  但从未有人,能像林阳这样,将这些看似零散的“术”,提升到“国之基石”这般的高度。

  “这天下能人异士何其之多?然自古至今,多少如那马钧一般的奇才,或因不善言辞,或因出身鄙薄,终其一生,不过一籍籍无名之匠人。”

  林阳的声音里,透出一股彻骨的惋惜。

  “一身惊天动地的才华,最终却只能用来修补些瓶瓶罐罐,老死于陋巷之中,与草木同朽。”

  “此,非其一人之悲,乃时代之悲,天下之悲也。”

  林阳想起了历史上的马钧,这位旷世奇才,最终的结局却是郁郁而终。

  空有一身屠龙之技,却无处施展。

  而现在,自己来了。

  这个悲剧,绝不能重演。

  我要让他,在我手中,绽放出比历史上耀眼百倍的光芒!

  我要让他亲手,为这个时代,装上前进的车轮!

  郭嘉静静地听着,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

  他看着眼前的林阳,那个平日里懒散得仿佛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的青年,在这一刻,身上仿佛散发着万丈光芒。

  那不是谋士的机锋,不是将帅的杀伐。

  那是一种......

  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欲要改变整个时代的宏大格局!

  原来,他不仅能看到眼前的棋局,更能看到这棋盘之外,百年、乃至千年的人世沧桑。

  是啊!

  将帅显得重要,是因为天下大乱,战事不断。

  若这天下太平,靠的是谁来筑这国之基石?

  又是谁来让它真正的欣欣向荣?

  “澹之......所言甚是!”郭嘉也站起身,走到树下,扶着粗壮的树干,“便如此树,根汲水,叶遮阳,枝可烧,干可筑。无一无用,何来轻重?”

  “哈哈,”林阳轻笑点头,“兄长此言,深得我心。国如树,人如其部,缺一不可。”

  郭嘉点头,神色已然郑重。

  “此事,便拜托奉廉兄了。”林阳的语气又恢复了平日的随和,“若能将此人引来,林阳感激不尽。”

  “澹之说得哪里话!”

  郭嘉连忙摆手,脸上满是诚恳。

  “能得澹之赏识,是那马钧三生修来的福分!此事包在我身上,我这便回禀令君,将人为你带来!”

  他现在觉得,这已经不是帮林阳一个小忙了。

  这是在为大汉,为司空,发掘一位足以改变战局,乃至改变天下的旷世奇才!

  此事,片刻都不能耽搁!

  林阳见他这般急切,赶紧扯住他袍袖,笑着将他按回座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兄长何必如此着急?饭菜已备好,用完再去也不迟。何况,教诲一人,又岂能在这一时?近日得空闲之时,将人带来便是。”

  “那便依澹之之言。”郭嘉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有些失态了,不由得哈哈大笑,重新坐下。

  一顿饭,宾主尽欢。

  送走郭嘉后,林阳一个人站在院中,看着那口被侍女擦拭得油光发亮的新锅,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

  马钧......

  天工开物......

  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图纸在自己脑中展开。

  再改一次的曲辕犁、筒车、水力锻锤、连弩车、投石机......

  一个庞大的科技树,正在等待着那个名叫马钧的少年,来亲手将它点亮。

  “执棋,执棋。”

  “也要学会省力才行啊!”

  林阳伸了个懒腰,脸上全是志得意满的笑。

  ......

  官渡,曹军大营。

  刚下了一阵急雨,空气里还散着一股土腥气。

  曹操一身戎装,骑在马上手按佩剑,眯着眼睛一寸寸扫过夯土墙面。

  此处新建起来的护墙,尤为重要。

  一能阻滞敌军,抵挡骑兵的冲锋,迫使敌军在墙前停留,缓解攻势。

  二来可以掩护己方,让将士们可以在墙后或者墙上射击,先打敌军一波先手。

  第三,则是支撑攻防,护墙修好,能环绕曹军大营,形成封闭或半封闭防线,明确防御边界,防止袁军迂回包抄、分割兵力。

  所以这墙甚至可以说,在阵地对峙中,是一道以少拒多的关键屏障。

  看着墙根处积着浅浅水渍,夯土墙面泛着湿润的土黄色。

  曹老板时而用马鞭的末梢,轻轻叩击夯土,侧耳倾听那沉闷或空响的回声。

  他身后,荀攸、曹洪等一众文武,也都紧紧跟着,神情肃穆,大气都不敢出。

  主公巡营,向来仔细,尤其是在这大战将启的紧要关头。

  行至城门左侧一段以青砖加固的防护段,曹操突然勒住马缰,翻身下马。

  战靴踏在泥泞的地面,发出沉重的声响。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