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帮总舵内,因帮主这番惊天举动而士气大振,连日来洋溢着一种亢奋。
帮众们操练时呼喝声更加响亮,行走间腰杆挺得笔直,仿佛每个人都沾染了那份睥睨权贵的豪气。
然而,作为风暴中心的关羽,内心却并未因此变得轻松。
望野坡的“势”可以震慑外敌,却无法弥合内部的裂痕。
张辽变得更加沉默,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帮务与自身武艺的锤炼上,与关羽除了必要的公务交流,不再有任何私下的交谈。
那种刻意维持的距离感,比激烈的争吵更让人感到无力。
徐晃则似乎陷入了某种焦躁。
他依旧每日找关羽切磋武艺,嗓门洪亮,看似一切如常,但眼神中时常掠过一丝迷茫与挣扎。
杨彪所赠的那柄横刀,被他擦拭得锃亮,却很少再拿出来挥舞,仿佛那不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礼物,而成了一个沉重的心事。
关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不知从何化解。
他仿佛站在一条逐渐冰封的河流中央,能清晰地听到脚下冰层开裂的细微声响,却找不到任何可以着力挽回之处。
这种无力感,比他面对千军万马时更加令人疲惫。
这一日,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预示着不祥。
关羽正在演武场指导几名年轻帮众刀法基础,忽见张辽步履匆匆而来,脸色凝重。
“帮主!”张辽的声音失去了往日的冷静,带着急促,“出事了!”
关羽心中一沉,挥手让帮众退下,沉声问道:“何事?”
“杨彪……杨太尉出事了!”张辽语速极快,“刚刚收到洛阳飞鸽传书,杨太尉因直言进谏,触怒陛下……被廷尉府拿下,投入大牢!罪名是……勾结外臣,图谋不轨!”
“什么?”关羽瞳孔骤缩。
杨彪身为太尉,三公之一,门生故旧遍布朝野,竟会因进谏而下狱?
这背后定然有更深的阴谋!
十常侍?
还是其他政敌?
“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是我们安插在廷尉府外的暗桩拼死送出的消息!如今杨府已被禁军看守,许进不许出!朝中与杨太尉交好的官员大多噤若寒蝉,无人敢出面营救!”
张辽语气沉重:“而且……据传,蹇硕等人欲借此机会,将杨太尉置于死地,以便彻底掌控西园军!”
关羽眉头紧锁,心中念头飞转。
杨彪下狱,其政治生命乃至人身安全都岌岌可危。
这对青龙帮而言,意味着什么?
那个曾经伸出的橄榄枝,此刻已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甚至可能是一个引火烧身的陷阱。
就在这时,一阵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伴随着徐晃的低吼:“帮主!老张!你们听说了吗?杨太尉……杨太尉他被那些阉狗陷害,抓起来了!”
徐晃如一阵狂风般冲进演武场,他双目赤红,额头青筋暴起,浑身肌肉紧绷,散发着骇人的煞气。
他手中紧紧攥着那柄杨彪所赠的横刀。
“俺都知道了!”他冲到关羽和张辽面前,声音嘶哑,带着巨大的愤怒与焦虑,“杨太尉是个好官!清官!他是因为要铲除那些祸国殃民的宦官才遭此大难!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关羽看着情绪激动的徐晃,心知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徐晃冷静下来:“公明,稍安勿躁。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再计议下去,杨太尉的人头就要落地了!”
徐晃猛地一挥手臂,声音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帮主!杨太尉这样的好官若是冤死,这天下还有公道可言吗?这苍生还怎么护?”
他的话语充满了悲愤与质问。
张辽在一旁冷静开口道:“徐兄弟,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营救杨彪,非同小可。那是洛阳!是天子脚下!大牢更是戒备森严,有重兵把守。我们若贸然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仅救不了人,反而会搭上无数兄弟的性命,更会坐实杨彪‘勾结江湖匪类’的罪名,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徐晃猛地转头瞪向张辽,眼中充满了血丝,“老张!你平时主意最多!你就没办法吗?杨太尉对俺有知遇之恩!他赏识俺,看得起俺!还送俺宝刀!如今他落难,俺若袖手旁观,俺徐晃还算是个人吗?!还有什么脸面提‘忠义’二字?”
他转向关羽,噗通一声,竟单膝跪地,抱拳道:“帮主!俺徐晃求你!让俺去吧!俺不需要帮中兄弟帮忙!就俺一个人!杀进洛阳,闯进大牢,把杨太尉救出来!是生是死,俺一人承担,绝不敢连累青龙帮!”
看着跪在地上,虎目含泪,神情决绝的徐晃,关羽的心中五味杂陈。
徐晃的重恩、赤诚,他毫不怀疑。
这份为了恩情不惜赴汤蹈火的血性,正是他最为欣赏徐晃的地方。
然而,正如张辽所说,此事牵涉太大,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他伸手去扶徐晃:“公明,起来说话。你的忠义,关某深知。但此事……”
“帮主!”徐晃猛地抬头,打断关羽的话,声音带着一丝绝望的哭腔,“你告诉过俺们,青龙帮只有战死的鬼,没有跪生的人!如今奸佞当道,忠良蒙冤,这不正是我辈拔刀之时吗?为什么到了杨太尉这里,就要‘从长计议’?是因为他不是江湖人?还是因为……因为他曾想招揽俺们,帮主你心中仍有芥蒂?”
帮众们操练时呼喝声更加响亮,行走间腰杆挺得笔直,仿佛每个人都沾染了那份睥睨权贵的豪气。
然而,作为风暴中心的关羽,内心却并未因此变得轻松。
望野坡的“势”可以震慑外敌,却无法弥合内部的裂痕。
张辽变得更加沉默,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帮务与自身武艺的锤炼上,与关羽除了必要的公务交流,不再有任何私下的交谈。
那种刻意维持的距离感,比激烈的争吵更让人感到无力。
徐晃则似乎陷入了某种焦躁。
他依旧每日找关羽切磋武艺,嗓门洪亮,看似一切如常,但眼神中时常掠过一丝迷茫与挣扎。
杨彪所赠的那柄横刀,被他擦拭得锃亮,却很少再拿出来挥舞,仿佛那不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礼物,而成了一个沉重的心事。
关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却不知从何化解。
他仿佛站在一条逐渐冰封的河流中央,能清晰地听到脚下冰层开裂的细微声响,却找不到任何可以着力挽回之处。
这种无力感,比他面对千军万马时更加令人疲惫。
这一日,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预示着不祥。
关羽正在演武场指导几名年轻帮众刀法基础,忽见张辽步履匆匆而来,脸色凝重。
“帮主!”张辽的声音失去了往日的冷静,带着急促,“出事了!”
关羽心中一沉,挥手让帮众退下,沉声问道:“何事?”
“杨彪……杨太尉出事了!”张辽语速极快,“刚刚收到洛阳飞鸽传书,杨太尉因直言进谏,触怒陛下……被廷尉府拿下,投入大牢!罪名是……勾结外臣,图谋不轨!”
“什么?”关羽瞳孔骤缩。
杨彪身为太尉,三公之一,门生故旧遍布朝野,竟会因进谏而下狱?
这背后定然有更深的阴谋!
十常侍?
还是其他政敌?
“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是我们安插在廷尉府外的暗桩拼死送出的消息!如今杨府已被禁军看守,许进不许出!朝中与杨太尉交好的官员大多噤若寒蝉,无人敢出面营救!”
张辽语气沉重:“而且……据传,蹇硕等人欲借此机会,将杨太尉置于死地,以便彻底掌控西园军!”
关羽眉头紧锁,心中念头飞转。
杨彪下狱,其政治生命乃至人身安全都岌岌可危。
这对青龙帮而言,意味着什么?
那个曾经伸出的橄榄枝,此刻已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甚至可能是一个引火烧身的陷阱。
就在这时,一阵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伴随着徐晃的低吼:“帮主!老张!你们听说了吗?杨太尉……杨太尉他被那些阉狗陷害,抓起来了!”
徐晃如一阵狂风般冲进演武场,他双目赤红,额头青筋暴起,浑身肌肉紧绷,散发着骇人的煞气。
他手中紧紧攥着那柄杨彪所赠的横刀。
“俺都知道了!”他冲到关羽和张辽面前,声音嘶哑,带着巨大的愤怒与焦虑,“杨太尉是个好官!清官!他是因为要铲除那些祸国殃民的宦官才遭此大难!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关羽看着情绪激动的徐晃,心知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徐晃冷静下来:“公明,稍安勿躁。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再计议下去,杨太尉的人头就要落地了!”
徐晃猛地一挥手臂,声音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帮主!杨太尉这样的好官若是冤死,这天下还有公道可言吗?这苍生还怎么护?”
他的话语充满了悲愤与质问。
张辽在一旁冷静开口道:“徐兄弟,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营救杨彪,非同小可。那是洛阳!是天子脚下!大牢更是戒备森严,有重兵把守。我们若贸然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仅救不了人,反而会搭上无数兄弟的性命,更会坐实杨彪‘勾结江湖匪类’的罪名,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那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徐晃猛地转头瞪向张辽,眼中充满了血丝,“老张!你平时主意最多!你就没办法吗?杨太尉对俺有知遇之恩!他赏识俺,看得起俺!还送俺宝刀!如今他落难,俺若袖手旁观,俺徐晃还算是个人吗?!还有什么脸面提‘忠义’二字?”
他转向关羽,噗通一声,竟单膝跪地,抱拳道:“帮主!俺徐晃求你!让俺去吧!俺不需要帮中兄弟帮忙!就俺一个人!杀进洛阳,闯进大牢,把杨太尉救出来!是生是死,俺一人承担,绝不敢连累青龙帮!”
看着跪在地上,虎目含泪,神情决绝的徐晃,关羽的心中五味杂陈。
徐晃的重恩、赤诚,他毫不怀疑。
这份为了恩情不惜赴汤蹈火的血性,正是他最为欣赏徐晃的地方。
然而,正如张辽所说,此事牵涉太大,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他伸手去扶徐晃:“公明,起来说话。你的忠义,关某深知。但此事……”
“帮主!”徐晃猛地抬头,打断关羽的话,声音带着一丝绝望的哭腔,“你告诉过俺们,青龙帮只有战死的鬼,没有跪生的人!如今奸佞当道,忠良蒙冤,这不正是我辈拔刀之时吗?为什么到了杨太尉这里,就要‘从长计议’?是因为他不是江湖人?还是因为……因为他曾想招揽俺们,帮主你心中仍有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