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忠臣死社稷;气节成美名-《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

  袁粲也是真没办法,回头问道:“沈攸之打到哪里了?”

  部下道:“吾等日日刺探,一日三报,沈攸之已经沿长江发动进攻,但是萧道成战船封锁长江,阻挡在郢州,(即今湖北省武昌市),暂时寸步难行!”

  “可要了我的老命了!”袁粲崩溃至极,双手用力抓扯了几把自己的头发,本来这几天“哗哗”掉,这回又损失了不少!整颗脑袋快变成不毛之地了。

  他在原地烦躁地来回踱步,肩膀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一样,最后长出一口气,痛下决心,死活都得干了!

  于是袁粲假传太后诏令,讨伐谋宋逆臣萧道成。

  当天夜里,他决定三管齐下:

  第一管:由他和刘秉、王蕴,也就是刘秉的堂弟,各带部曲,据石头城起事。

  第二管:由领军将军刘韫,直阁将军卜伯兴,率宿卫禁军在建康谋刺萧道成,只要萧道成人头落地,这事儿就好办了。

  第三管:命黄回、任候伯、彭文之、孙昙瓘带领所部,由新亭回兵石头城,接应自己。

  计划听上去不错,挺周密。

  可是刘秉携家带口逃奔石头城这事,警醒了随时可能炸毛的萧道成。

  萧道成那是黄鼠狼成精,狡猾着呢,他暗道:“这帮家伙终于行动了!”

  “王敬则何在?”他冲外面大喊。

  王敬则那是拥立首功之臣,全家高官厚禄,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是认准了萧道成的,当下应声而入。

  “去禁中,除掉了卜伯兴,刘韫!接管禁军,要快!”

  先把眼前的危险解除了再说。

  萧道成又开始摇人,而且他这边的将领多是跟着他东挡西杀的平民将官,从士兵开始摸爬滚打,实战经验更丰富。更不要命!

  苏烈、薛渊两员大将,接到军令,迅疾起兵,占据石头城南城,抵抗袁粲。

  萧道成稳下心神,评估了一下,敌我悬殊太大,自己必须一步不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石头城那边是重点,知道对方人多势众,这俩人恐怕抵挡不了多久,又赶紧追加了援军,命自己的嫡系猛将戴僧静,率部前往石头城,支援薛渊等部。

  却说王敬则等人带人赶到禁中,当时便掀了桌子,双方如八辈子仇敌,瞬间打到一处。

  刘韫手持大刀,骂道:“尔等小人,辅助奸佞,危害社稷,怎么还有脸面活在这世上!”

  王敬则也不示弱,将食中指向前一指,点着他脑门的方向,颤一颤,点一点,喊道:“尔等知道个饼!”

  又慷慨激昂道:“天下纷纷,成败在德,我等奉天子以讨逆,你们在干什么??谁是叛逆?”

  王韫这边也确实讲不出理来,你是怕萧道成篡位,可是人家毕竟现在还没篡!

  事实胜于雄辩!

  王敬则一挥大刀,众人一哄而上,没多时,刘韫,卜伯兴大败,被王敬则杀了个片甲不留,脑袋也搬了家,禁军彻底归了萧道成,后顾之忧顿消。

  却说王蕴,奉袁粲之命,率数百人赶到石头城,事先已经约定好,走南门进城。

  可是萧道成这边,手脚更利索,薛渊已占领南门,见到他带人仓惶而来,二话不说,对准他,乱箭齐发。

  王蕴当时就蒙圈了:“袁粲失败了不成?南门怎么被萧道成占据了?”他犹豫的功夫,回头一看,部曲溃散,没剩几个人,他也掉头撒丫子跑了。

  黄回这边从新亭赶往石头城,不知道怎么回事,石头城提前打了起来,打得炮火连天,乌烟瘴气,他确实是按时间到达,可是也已经不赶趟了,任候伯、彭文之俩人比他还稳呢,动作也不快。

  只有孙昙瓘早他们一日,率部回援石头城。

  孙昙瓘一看,这帮兔崽子都没来?就我自己啊?

  那也豁出去了,打着玩吧!

  结果一人单挑萧道成俩将,苏烈与戴僧静。

  双方激战,由亥时一直扭打到丑时。

  戴僧静冷眼观看,这家伙还挺缠,他可不敢耽搁,按原定计划,分兵攻打袁粲的府邸。

  袁粲干啥呢?

  正在石头城东门督战,与刘秉站在高处,不停挥刀大喊“杀!杀!跟我杀!”

  这时有部下玩命跑过来,大喊:“大帅,不好了,戴僧静抄你家去了!”

  袁粲一听,手中大刀一挽,想都没想,道:“快回家!”

  刘秉一听,当时就傻眼了,苦留道:“您不能走啊!这正是关键时候,东城没了,咱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袁粲心境混乱,哄小孩儿一样道:“我去去就来,救下家眷立马返回!”

  刘秉一拍大腿:“休矣!”

  袁粲连忙走下城楼,命燃起火把回府救援,对儿子袁最说:“本来为父就知道,孤木难撑大厦!

  可是大丈夫立世,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名分和道义,为父不得不这么做,可怜了你们兄弟几个!”

  正说话间,戴僧静已经摆平手头的活儿,也是艺高人胆大,在黑夜掩护下,居然跳进城墙,孤身一人提刀前进。

  小儿子袁府,最先发觉有人迎面而来,鬼魅一般,急忙用身体护住父亲袁粲,戴僧静已到面前,简直是阎王转世,举刀猛砍,一见居然是袁粲,他哈哈大笑:“老小子,吃我一刀!”

  袁粲诗酒大家,舞刀弄棍绝对不是好手,几个照面,被戴僧静砍得鲜血淋漓,他儿子袁最百般护卫,就是抵挡不住,袁粲摔倒在地,大笑:“我不失为忠臣,我儿不失为孝子,死而何惧!”从地上撑刀站起,又扑向戴僧静。

  所谓好汉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可是这话,不适合戴僧静,父子三人,同时被戴僧静所杀!

  而刘秉得到袁粲父子牺牲的消息,知道大势已去,顿足捶胸,放弃东城,逃出石头城。

  萧道成难能哪放他逃生?

  刘秉逃至额檐湖,今江苏南京西北附近,精疲力竭,最终被追兵擒获,与儿子刘承、刘俣[yǔ]一同遇害,时年四十五岁。

  至此,两家父子身死的消息,传到了民间。

  百姓对此深为哀悼,无论如何都值得一个大拇哥,妥妥的明知不可而为之。

  于是民间歌谣流行起来:

  “可怜石头城,

  血染青苔浓,

  宁为袁粲死,

  不作褚渊生!”

  袁粲已死,盟友姗姗来迟,黄回、任候伯终于赶至石头城。

  戴僧静傲立城头,拿马鞭一指,喝问:“叛逆俱已伏法,尔等前来,意欲何为?

  黄回那是什么人?最机灵,鬼点子最多,想当初把刘休范耍死了,他都不知道脑袋怎么没的!

  他立刻放下武器,道:“都伏法了?那我等来晚了?我们是来但助萧道成将军平乱的!”

  “我呸,呸!呸!!呸!!!”这给戴僧静恨的,你个见风使舵的玩意儿!

  他火速通报萧道成,怎么对付黄回等人,为了稳定局势,萧道成故作信以为真,这个热情赞许啊,比往对待他们还亲热。

  王蕴、孙昙瓘等人虽已逃亡,但却相继被捕,结局可想而知,皆被萧道成杀害。

  整个过程看,袁粲、刘秉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皆非任重之才。

  刘秉先在朝中被萧道成气焰所灭,失去了军事指挥权。

  后说好的约期举事,他鞋丢袜掉的先奔石头,致使大事泄露,胆小如此,能成功,那除非老天爷给个六把茬,直接插死萧道成。

  创基转运,非机变无以通其务;基业流传,非忠贞无以守其业。

  徒留滚滚长江水和那首民谣:

  “可怜石头城,

  血染青苔浓,

  宁为袁粲死,

  不作褚渊生!”

  而袁府人去楼空,

  席门常掩,

  草径幽通。

  怀古寂漠,

  思古沉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