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真相残酷-《疯王替我宅斗,我掌朝堂》

  线索,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竟然真的指向了皇宫深处,指向了……已故的太后,也就是当今皇帝的生母!

  一份来自当年冷宫废妃的临终忏悔录,被醉香楼的人偶然所得,以及一位隐姓埋名多年的老太监的证词被凌风秘密找到,都隐约拼凑出一个令人心惊的真相:

  萧墨珩的母妃,并非病逝,而是因为无意中撞破了当时还是皇后的太后,与某位权臣(已故)勾结,意图废黜当时体弱多病的先帝,扶植年幼皇子(即当今皇帝)上位的阴谋,而被太后设计毒杀!所用的,同样是一种来自宫外的慢性奇毒,症状与阮夫人中的“相思引”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陆文渊,当时或许是通过柳贵妃知晓了部分内情,甚至可能在其中扮演了某种不光彩的角色,这才有了他后来能迅速攀附上柳贵妃和太后派系,平步青云。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先帝在墨珩母妃去世后,会如此匆忙地将年仅七岁的他送往边境。或许,先帝并非全然不知情,只是当时太后与外戚势力过大,为了保全萧墨珩的性命,不得不做出的无奈之举。

  真相,如此残酷。

  萧墨珩拿着那些零碎却指向明确的证据,独自坐在墨韵堂内,整整一夜未眠。

  窗外月色凄冷,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那上面不再是单纯的仇恨,而是一种更深沉的、仿佛融入骨血的悲凉与孤寂。

  原来,他的不幸,并非始于与陆雪瑶的灵魂互换,也并非仅仅源于陆文渊的卑劣。根源,在这重重宫闱之内,在那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巅。

  他的母亲,和他爱人的母亲,竟然都是这皇权斗争下的牺牲品。

  他和陆雪瑶,在命运的开端,就已被无形的丝线捆绑在了一起。

  当陆雪瑶从凌风那里得知萧墨珩查到的真相时,她久久无言。

  她走到墨韵堂外,看着里面那个在清冷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沉重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她推开门,走了进去。

  萧墨珩没有回头,只是望着窗外的夜色,声音沙哑:“你都知道了。”

  “嗯。”陆雪瑶轻轻应了一声,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

  没有安慰的言语,因为任何语言在如此沉重的真相面前都显得苍白。他们只是静静地站着,分享着这份弥漫在空气中的悲伤与愤怒。

  “我们……”良久,陆雪瑶才轻声开口,打破了沉默,“似乎总是被卷进类似的悲剧里。”

  萧墨珩缓缓转过头,看向她。月光下,她的脸庞清晰而柔美,眼神却带着与他同调的坚韧与沉痛。

  “或许这就是命运。”他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嘲弄,却又有一丝认命般的牵绊。

  仇恨的目标,从陆文渊,指向了更深、更强大的存在——那笼罩在皇宫之上的、无形的黑手,以及这吃人的制度本身。

  他们之间,那种奇异的联系,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更加深刻。不仅是灵魂互换的荒诞,不仅是肌肤相亲的暧昧,更是同样失去至亲的痛楚,同样面对强大敌人的同仇敌忾。

  萧墨珩伸出手,缓缓握住了陆雪瑶微凉的手。

  这一次,没有情欲的躁动,没有试探的犹豫,只有一种冰冷的、仿佛要从彼此身上汲取力量和温暖的确认。

  陆雪瑶没有挣脱,反而轻轻回握了他。

  两只手,一只宽大有力,指腹带着习武留下的薄茧;一只纤细柔软,却蕴含着不容小觑的坚韧。紧密地交握在一起,仿佛要共同握住这残酷命运的一角。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陆雪瑶问,她知道,查清母妃死因,绝不会是萧墨珩的终点。

  萧墨珩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杀意,但看着陆雪瑶担忧的眼神,那杀意又缓缓沉淀下去,化为更深的筹谋。

  “太后已死,追究无益。但那些还活着的、参与其中、享受了红利的人……”他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然明确。皇帝萧墨琰,当年是否知情?他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这注定是一条更加艰难、更加危险的道路。

  “无论如何,”陆雪瑶看着他,眼神坚定,“我会在你身边。”

  不是作为依附,而是作为盟友,作为伙伴,作为这茫茫世间,唯一能完全理解他、也被他理解的人。

  萧墨珩深深地看着她,握着她的手紧了紧。

  窗外,夜色依旧深沉,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孤身一人。

  命运的齿轮,在血与泪的洗礼中,继续缓缓转动,将他们更加紧密地捆绑在一起,驶向那不可预知的未来。而他们之间那复杂难言的情感,也在这一次次的共同历险与伤痛慰藉中,悄然蜕变,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