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的“美食家”名声,不知不觉间,越过了幼稚园的围墙,悄悄传到了另一个地方——双叶商事。
事情的起因是广志。最近公司项目顺利,心情大好的他,某天中午吃便当时,忍不住向关系最好的同事川口(就是那位经常被广志拉去喝酒、性格老实巴交的同事)炫耀了一下。
“川口,你看,这是我老婆……呃,其实主要是我小儿子小秋参与指导做的便当。”广志打开便当盒,里面是色泽诱人的照烧鸡块、嫩黄的玉子烧、翠绿的西兰花,还有摆成小兔子形状的苹果片,看起来精致又可口。
川口看着自己手里便利店买的普通饭团,顿时觉得索然无味。“野、野原兄……你家小秋……才五岁吧?这、这真是他做的?”虽然之前就有过怀疑你的便当那段时间你的便当格外的豪华(就是前几章小秋做便当的那段时间)或者别人做的或是买的,毕竟野原太太的我也有目共睹过,但没想到是你儿子做的。
广志得意地夹起一块鸡块:“也不全是,他指挥,我老婆操作。但这小子,对火候、调味好像有天生的直觉!啧啧,你尝尝这鸡块,外皮微焦,里面鲜嫩多汁,味道绝了!”他大方地分了一块给川口。
川口将信将疑地吃下,眼睛立刻瞪大了:“唔!好、好吃!真的比很多餐厅还好吃!”
这一声赞叹引来了旁边几位同事的注意。于是,广志便当盒里那堪比美食杂志插图的午餐,以及他那位“天才小厨师”儿子的事迹,就在小小的部门里传开了。大家起初是好奇和羡慕,后来渐渐变成了……(怎么说呢,可以说是终于传开了,之前一直都是说美呀做的。)
“野原君,听说你家公子厨艺了得?能不能……下次让小秋多准备一份便当?我付钱!”一位女同事不好意思地开口。
“是啊是啊,偶尔也让我们尝尝‘小秋老师’指导的美味嘛!”另一位男同事附和。
广志一开始是拒绝的,觉得太麻烦美冴和小秋了。但架不住同事们的软磨硬泡,加上内心那点小小的虚荣心作祟,他回家后小心翼翼地跟美冴和小秋提了这件事。
没想到,小秋的反应很平静。“可以。但需要提前确定订单内容和份数,以便妈妈采购食材。价格按食材成本和妈妈的人工费计算。”他居然像模像样地考虑起了“业务模式”。
美冴倒是觉得有趣,反正平时也要做便当,多做几份还能赚点零花钱,顺便展示一下儿子的“才华”,何乐而不为?于是,“野原家周末特别便当”的小业务,就这么非正式地开始了。
第一个周末,订单只有三份:川口、那位女同事,还有部门课长(听说后也好奇地订了一份)。小秋周六早上就和美冴一起去了超市,像个小采购经理一样,仔细挑选最新鲜的食材。
“妈妈,今天的鲑鱼看起来很新鲜,适合做盐烤鲑鱼主食。”
“菠菜可以焯水后拌芝麻酱,补充点膳食纤维。”
“小番茄的颜色很漂亮,作为点缀好了。”
回到家,厨房就成了母子二人的工作室。美冴是主厨,小秋则是“技术总监”和“质量检查员”。
“妈妈,烤鲑鱼前,鱼皮表面用纸巾擦干,撒少许盐,这样皮会更脆。”
“玉子烧的蛋液里,可以加一点点出汁(日式高汤),味道更有层次。”
“饭团里可以拌入少许炒香的黑芝麻和切碎的梅干肉。”
广志和小新被勒令不得进入厨房重地。小新扒在厨房门口,流着口水:“小秋,是做好吃的吗?有我的份吗?”
小秋回头,淡定地说:“哥哥,这是客户的订单。你的午餐会单独准备,保证分量充足。”(意思是:别想偷吃。)
周一一早,广志提着四个一模一样的精美便当盒(美冴特意买的)去上班,心情莫名有些紧张,像是去交作业的学生。
中午,当三位同事打开便当盒时,都发出了惊叹。不仅味道一如既往地好,摆盘也比广志平时带的更加用心,甚至每个便当里都用海苔片剪了小小的“谢谢”字样。
“太、太厉害了!野原君!这真的是家庭便当吗?”课长赞不绝口。
“这玉子烧,太嫩了!比我自己做的还好吃!”女同事感动地说。
川口更是埋头苦干,一句话都顾不上说,只用疯狂点头表达他的满意。
广志看着同事们满足的表情,听着他们的称赞,心里比拿了奖金还高兴。他默默决定,下次要给小秋和美冴买点好吃的作为奖励。
“野原家周末便当”的名声,就这样在双叶商事的小范围内传开了。订单虽然没有暴增(美冴和小秋也控制着量,不想太累),但固定有了几位“熟客”。这笔小小的额外收入,让美冴很开心,而小秋则从中体会到了一种不同于家庭烹饪的、满足他人需求的成就感。
又一个周末,小秋甚至根据一位同事提到的“最近有点没胃口”,特意设计了一份酸甜开胃的便当,主菜是柠檬风味炸鸡块,配菜是糖醋小黄瓜和梅子饭团,受到了那位同事的大力感谢。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不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小秋的休息。广志和美冴严格把握着分寸,这更像是一个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有趣的周末活动。
周五晚上,小秋在自己的小本子上(他用来看完书后做笔记的)记录着本周的便当反馈和下周的菜单构思。窗外月色正好,小白在院子里悠闲地散步。
小新突然跑进来,扑到小秋背上:“小秋!明天我们也做那个好吃的炸鸡块吧!我要吃好多好多!”
小秋合上本子,把像无尾熊一样挂在自己身上的哥哥扒拉下来:“可以。但哥哥需要负责餐后收拾餐桌和帮小白换水。”
“成交!”小新爽快地答应,只要有吃的,干什么都行。
小秋看着兴高采烈的哥哥,心想:唉,说好的少做饭的,结果是少做了甚至是不做,但是变成了我指挥,老妈做饭。
这个周末,野原家的厨房,依然会飘出令人安心的美味香气。
事情的起因是广志。最近公司项目顺利,心情大好的他,某天中午吃便当时,忍不住向关系最好的同事川口(就是那位经常被广志拉去喝酒、性格老实巴交的同事)炫耀了一下。
“川口,你看,这是我老婆……呃,其实主要是我小儿子小秋参与指导做的便当。”广志打开便当盒,里面是色泽诱人的照烧鸡块、嫩黄的玉子烧、翠绿的西兰花,还有摆成小兔子形状的苹果片,看起来精致又可口。
川口看着自己手里便利店买的普通饭团,顿时觉得索然无味。“野、野原兄……你家小秋……才五岁吧?这、这真是他做的?”虽然之前就有过怀疑你的便当那段时间你的便当格外的豪华(就是前几章小秋做便当的那段时间)或者别人做的或是买的,毕竟野原太太的我也有目共睹过,但没想到是你儿子做的。
广志得意地夹起一块鸡块:“也不全是,他指挥,我老婆操作。但这小子,对火候、调味好像有天生的直觉!啧啧,你尝尝这鸡块,外皮微焦,里面鲜嫩多汁,味道绝了!”他大方地分了一块给川口。
川口将信将疑地吃下,眼睛立刻瞪大了:“唔!好、好吃!真的比很多餐厅还好吃!”
这一声赞叹引来了旁边几位同事的注意。于是,广志便当盒里那堪比美食杂志插图的午餐,以及他那位“天才小厨师”儿子的事迹,就在小小的部门里传开了。大家起初是好奇和羡慕,后来渐渐变成了……(怎么说呢,可以说是终于传开了,之前一直都是说美呀做的。)
“野原君,听说你家公子厨艺了得?能不能……下次让小秋多准备一份便当?我付钱!”一位女同事不好意思地开口。
“是啊是啊,偶尔也让我们尝尝‘小秋老师’指导的美味嘛!”另一位男同事附和。
广志一开始是拒绝的,觉得太麻烦美冴和小秋了。但架不住同事们的软磨硬泡,加上内心那点小小的虚荣心作祟,他回家后小心翼翼地跟美冴和小秋提了这件事。
没想到,小秋的反应很平静。“可以。但需要提前确定订单内容和份数,以便妈妈采购食材。价格按食材成本和妈妈的人工费计算。”他居然像模像样地考虑起了“业务模式”。
美冴倒是觉得有趣,反正平时也要做便当,多做几份还能赚点零花钱,顺便展示一下儿子的“才华”,何乐而不为?于是,“野原家周末特别便当”的小业务,就这么非正式地开始了。
第一个周末,订单只有三份:川口、那位女同事,还有部门课长(听说后也好奇地订了一份)。小秋周六早上就和美冴一起去了超市,像个小采购经理一样,仔细挑选最新鲜的食材。
“妈妈,今天的鲑鱼看起来很新鲜,适合做盐烤鲑鱼主食。”
“菠菜可以焯水后拌芝麻酱,补充点膳食纤维。”
“小番茄的颜色很漂亮,作为点缀好了。”
回到家,厨房就成了母子二人的工作室。美冴是主厨,小秋则是“技术总监”和“质量检查员”。
“妈妈,烤鲑鱼前,鱼皮表面用纸巾擦干,撒少许盐,这样皮会更脆。”
“玉子烧的蛋液里,可以加一点点出汁(日式高汤),味道更有层次。”
“饭团里可以拌入少许炒香的黑芝麻和切碎的梅干肉。”
广志和小新被勒令不得进入厨房重地。小新扒在厨房门口,流着口水:“小秋,是做好吃的吗?有我的份吗?”
小秋回头,淡定地说:“哥哥,这是客户的订单。你的午餐会单独准备,保证分量充足。”(意思是:别想偷吃。)
周一一早,广志提着四个一模一样的精美便当盒(美冴特意买的)去上班,心情莫名有些紧张,像是去交作业的学生。
中午,当三位同事打开便当盒时,都发出了惊叹。不仅味道一如既往地好,摆盘也比广志平时带的更加用心,甚至每个便当里都用海苔片剪了小小的“谢谢”字样。
“太、太厉害了!野原君!这真的是家庭便当吗?”课长赞不绝口。
“这玉子烧,太嫩了!比我自己做的还好吃!”女同事感动地说。
川口更是埋头苦干,一句话都顾不上说,只用疯狂点头表达他的满意。
广志看着同事们满足的表情,听着他们的称赞,心里比拿了奖金还高兴。他默默决定,下次要给小秋和美冴买点好吃的作为奖励。
“野原家周末便当”的名声,就这样在双叶商事的小范围内传开了。订单虽然没有暴增(美冴和小秋也控制着量,不想太累),但固定有了几位“熟客”。这笔小小的额外收入,让美冴很开心,而小秋则从中体会到了一种不同于家庭烹饪的、满足他人需求的成就感。
又一个周末,小秋甚至根据一位同事提到的“最近有点没胃口”,特意设计了一份酸甜开胃的便当,主菜是柠檬风味炸鸡块,配菜是糖醋小黄瓜和梅子饭团,受到了那位同事的大力感谢。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不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小秋的休息。广志和美冴严格把握着分寸,这更像是一个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有趣的周末活动。
周五晚上,小秋在自己的小本子上(他用来看完书后做笔记的)记录着本周的便当反馈和下周的菜单构思。窗外月色正好,小白在院子里悠闲地散步。
小新突然跑进来,扑到小秋背上:“小秋!明天我们也做那个好吃的炸鸡块吧!我要吃好多好多!”
小秋合上本子,把像无尾熊一样挂在自己身上的哥哥扒拉下来:“可以。但哥哥需要负责餐后收拾餐桌和帮小白换水。”
“成交!”小新爽快地答应,只要有吃的,干什么都行。
小秋看着兴高采烈的哥哥,心想:唉,说好的少做饭的,结果是少做了甚至是不做,但是变成了我指挥,老妈做饭。
这个周末,野原家的厨房,依然会飘出令人安心的美味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