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婶子带来的消息,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沈家内部也激起了小小的涟漪。虽然苏念晚明确表示了不参与竞争,但“工农兵大学生”这个名词背后代表的巨大诱惑,还是让某些人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最明显的便是赵秀娥。她虽然知道自己没啥希望,但一想到苏念晚有可能被推荐上去,离开这个家,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倒不是她有多坏,而是人性中那点微妙的嫉妒和“怕失去”在作祟。如今沈家日子越过越好,大半功劳都在苏念晚身上,她早已习惯了依赖这个能干的弟媳。要是念晚走了,这个家会不会又回到从前?她自己在村里的地位会不会也跟着下降?
这种心思,在苏念晚某次用新做的酱菜跟人换回一块漂亮的的确良布料,准备给沈明珠做夏装时,达到了顶峰。
“念晚,这布真好看,给明珠做裙子肯定精神!”赵秀娥摸着那光滑的布料,语气里带着羡慕,又有些酸溜溜的,“还是你有本事,能弄来这些好东西。等以后你要是真去了大学,成了城里人,可别忘了咱们啊。”
苏念晚正在量尺寸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看向赵秀娥。只见大嫂脸上带着强挤出来的笑,眼神却有些闪烁。她瞬间明白了赵秀娥的心结所在。
苏念晚没有立刻辩解,而是放下尺子,拉着赵秀娥在炕沿坐下,语气平和而真诚:“大嫂,你说什么呢。什么大学城里人的,我哪儿也不去,这就是我的家。”
赵秀娥愣了一下,有些不信:“可……可那名额多好啊,李婶子都说你有希望……”
“希望是别人的看法,路是自己走的。”苏念晚握住赵秀娥有些粗糙的手,看着她说道,“大嫂,咱们是一家人。这个家,有妈,有你,有墨林,有明珠,还有在部队的墨琛,才是完整的。我苏念晚既然嫁进来了,就没想过要撇下这个家自己飞走。外面的世界再好,也没有咱们一家人在一起踏踏实实过日子好。”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恳切:“再说了,咱们家现在这样不好吗?自留地的菜吃不完,还能做酱菜换东西,家里吃喝不愁,和和美美的。我知道,家里很多事都靠大嫂你帮衬着,妈也离不开你。咱们妯娌齐心,把日子过红火,不比什么都强?何必去想那没影子的事。”
这番话,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淌进赵秀娥的心田。她看着苏念晚清澈见底、毫无虚饰的眼睛,再回想她嫁进来后的点点滴滴——教她手艺,帮她改衣服,有什么好东西从不忘了她,对婆婆孝顺,对弟妹爱护……自己刚才那点小心思,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赵秀娥的脸一下子涨红了,又是羞愧又是感动,反手紧紧握住苏念晚的手,声音都有些哽咽:“念晚……是嫂子糊涂!听了两句闲话就瞎想!你可别往心里去!嫂子……嫂子以后再也不说这种混账话了!咱们是一家人,永远都是一家人!”
王秀英在门外听着屋里的动静,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掀帘子进来,故意板着脸对赵秀娥说:“秀娥,不是妈说你,你这耳朵根子就是软!念晚是啥样人你还不知道?她能撇下这个家?以后少听那些挑拨离间的话!”
赵秀娥连忙点头:“妈,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不了!”
这场因名额风波引起的小小家庭危机,在苏念晚的坦诚和智慧下,瞬间消弭于无形。妯娌二人经过这次交心,关系反而更加紧密,真正成了可以互相信赖的亲人。
苏念晚趁机又道:“妈,大嫂,那名额的事,咱们自家人知道就好,千万别往外传,也别去掺和。我看这事没那么简单,最后谁去还不一定,咱们关起门来过好自己的日子最要紧。”
王秀英和赵秀娥都深以为然。沈家上下统一了思想,对外界关于名额的种种猜测和议论,一律保持沉默,不参与,不评论,只埋头经营自家的小日子。
苏念晚的酱菜和辣酱生意,在熟人圈子里渐渐有了些名气。她严格控制着“产量”和“交换”范围,只在小范围内流通,既不显眼,又能持续带来一些实惠。她用换来的东西,给家里每个人都添置了点小物件,给王秀英买了软和的羊皮护膝,给赵秀娥扯了块她
最明显的便是赵秀娥。她虽然知道自己没啥希望,但一想到苏念晚有可能被推荐上去,离开这个家,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倒不是她有多坏,而是人性中那点微妙的嫉妒和“怕失去”在作祟。如今沈家日子越过越好,大半功劳都在苏念晚身上,她早已习惯了依赖这个能干的弟媳。要是念晚走了,这个家会不会又回到从前?她自己在村里的地位会不会也跟着下降?
这种心思,在苏念晚某次用新做的酱菜跟人换回一块漂亮的的确良布料,准备给沈明珠做夏装时,达到了顶峰。
“念晚,这布真好看,给明珠做裙子肯定精神!”赵秀娥摸着那光滑的布料,语气里带着羡慕,又有些酸溜溜的,“还是你有本事,能弄来这些好东西。等以后你要是真去了大学,成了城里人,可别忘了咱们啊。”
苏念晚正在量尺寸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看向赵秀娥。只见大嫂脸上带着强挤出来的笑,眼神却有些闪烁。她瞬间明白了赵秀娥的心结所在。
苏念晚没有立刻辩解,而是放下尺子,拉着赵秀娥在炕沿坐下,语气平和而真诚:“大嫂,你说什么呢。什么大学城里人的,我哪儿也不去,这就是我的家。”
赵秀娥愣了一下,有些不信:“可……可那名额多好啊,李婶子都说你有希望……”
“希望是别人的看法,路是自己走的。”苏念晚握住赵秀娥有些粗糙的手,看着她说道,“大嫂,咱们是一家人。这个家,有妈,有你,有墨林,有明珠,还有在部队的墨琛,才是完整的。我苏念晚既然嫁进来了,就没想过要撇下这个家自己飞走。外面的世界再好,也没有咱们一家人在一起踏踏实实过日子好。”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恳切:“再说了,咱们家现在这样不好吗?自留地的菜吃不完,还能做酱菜换东西,家里吃喝不愁,和和美美的。我知道,家里很多事都靠大嫂你帮衬着,妈也离不开你。咱们妯娌齐心,把日子过红火,不比什么都强?何必去想那没影子的事。”
这番话,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淌进赵秀娥的心田。她看着苏念晚清澈见底、毫无虚饰的眼睛,再回想她嫁进来后的点点滴滴——教她手艺,帮她改衣服,有什么好东西从不忘了她,对婆婆孝顺,对弟妹爱护……自己刚才那点小心思,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赵秀娥的脸一下子涨红了,又是羞愧又是感动,反手紧紧握住苏念晚的手,声音都有些哽咽:“念晚……是嫂子糊涂!听了两句闲话就瞎想!你可别往心里去!嫂子……嫂子以后再也不说这种混账话了!咱们是一家人,永远都是一家人!”
王秀英在门外听着屋里的动静,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掀帘子进来,故意板着脸对赵秀娥说:“秀娥,不是妈说你,你这耳朵根子就是软!念晚是啥样人你还不知道?她能撇下这个家?以后少听那些挑拨离间的话!”
赵秀娥连忙点头:“妈,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不了!”
这场因名额风波引起的小小家庭危机,在苏念晚的坦诚和智慧下,瞬间消弭于无形。妯娌二人经过这次交心,关系反而更加紧密,真正成了可以互相信赖的亲人。
苏念晚趁机又道:“妈,大嫂,那名额的事,咱们自家人知道就好,千万别往外传,也别去掺和。我看这事没那么简单,最后谁去还不一定,咱们关起门来过好自己的日子最要紧。”
王秀英和赵秀娥都深以为然。沈家上下统一了思想,对外界关于名额的种种猜测和议论,一律保持沉默,不参与,不评论,只埋头经营自家的小日子。
苏念晚的酱菜和辣酱生意,在熟人圈子里渐渐有了些名气。她严格控制着“产量”和“交换”范围,只在小范围内流通,既不显眼,又能持续带来一些实惠。她用换来的东西,给家里每个人都添置了点小物件,给王秀英买了软和的羊皮护膝,给赵秀娥扯了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