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不羡羊,饶把火,和骨烂(18)-《快穿,我的百样人生》

  旁边裹着蓝布头巾的老太太拍着大腿接话:“可不是咋的!旱了多久了?龙王庙门槛都快踩烂了也不顶用,人家孟家一来……嘿!你说神不神?”

  “咱前儿个不是祈雨了吗?这雨是咱自己求来的,跟孟家人有个屁的关系。”

  “呵呵,前儿个那叫祈雨?黑云重得都撑不住了,用你求?

  要说祈雨,从去年求到了今年,咱就不说这银钱孝敬使出去多少,但凡求下一次雨我也认了,可咱求到过一次吗?

  那乌神婆还说是咱没献童子没诚意,老天爷才不给咱好脸,

  我呸!她得庆幸叫人打死了,不然我非得将她千刀万剐!”

  一个形容枯瘦,精神却还算不错的妇人恨恨的啐了一口:“反正啊,我是认孟家人。”

  说完就跑回家去了。

  这位妇人娘家姓王夫家姓罗,当初她嫁到罗家好几年都没开怀,成日里被婆婆妯娌欺负、被村里长舌妇说嘴,那日子是真难熬。

  好不容易开怀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她的日子来了个大反转,一家人都对她好到不行,都说龙凤双胎是祥瑞,她给罗家生了一对宝贝。

  精心把孩子养到了5岁,那乌神婆张嘴就要拿她一双儿女去献祭,给她恨的,当时就要跟人拼命。

  好在村里人齐心,没让那乌神婆得逞。

  其实村里也是怕开了这个口子就收不住。

  今天你家孩子,明天是不是就轮到我家孩子了?今天要俩,明天是不是就要四个八个?

  就跟要那供奉似的,一开始一家二十个铜板,到后来一家要二两银子。

  乌神婆比那税官还狠,隔三差五的摆道场,道场一摆就要钱,一回比一回多。

  当时因为他们不配合献祭孩子,还被好些别村人唾骂,说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给老天爷孝敬,才惹了老天爷不高兴,不给下雨。

  想到当初这件事,大家心里就膈应的慌。

  哪怕你求来一次呢?

  想想这一年来过的日子,算了。

  “我也觉得是孟家人好运。”

  一个年轻小伙挠了挠乱糟糟的脑袋:“前儿个雨一落下来,我爹就能下炕了。”

  这话夸张了,但他爹是真能下炕了。

  小伙姓孙,家里原本是兄弟三个,开春的时候他俩哥哥要带着家人出去逃荒,说是跟媳妇娘家村里的人一起去南边。

  小伙姓孙,他爹孙老头是战场上退下来的残兵,少了一条腿。

  为了不给儿孙添麻烦,就不肯跟着走,爹不走,孙老三也不走,他要在家陪他爹,让哥哥嫂嫂们带着他们娘和孩子们走了。

  最后,孙家老婆子跟着老大老二家走了,家里留下了残废的老头和没成亲的孙老三。

  人走了之后孙老头心里难过,身子一天不如一天,都已经躺炕上许久了,要不是孙老三看的紧,他只怕早就把自己折腾没了。

  就算人还活着,那也跟死了没啥差别,一日日就等着咽气。

  谁知道下了场雨他居然就能下炕了!

  这可真是。

  有人追着孙老三问是不是真的?要去他家看望看望。

  有人小声蛐蛐,会不会是回光返照?

  不确定,去看看。

  看过的人回来了,说孙老头杵着拐挪到他家大门口了,想出来看田地。

  孙老三拔腿就往家跑,嘴里嚷嚷着回去背他爹去地里。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赞一声稀奇。

  “行了,都别耽搁,地都湿了,赶紧翻一翻看看种点啥吧。”

  “我爹说了,种大豆,这个日子种别的粮食也不合适,万一老天爷要歇些日子再下雨,大豆也能扛住。”

  “是这个理,走走走,赶紧回去翻地去。”

  “我去找野菜,先弄点吃的垫吧垫吧才有力气下地。”

  “我儿媳妇早就找去了。”

  一位婶子得意洋洋:“她眼里有活,这事可不用我催。”

  “那你咋不去?”

  有人见不得她得意。

  “儿媳妇说下了雨路滑,怕我摔跤,叫我就在家歇着。”

  婶子更得意了,衬得她那张有些浮肿的脸满是喜感。

  旁边几个妇人不想理她了,果断回家拿了篓子背筐就往外跑。

  旱了这么久,也不知道这场雨能让野菜发多少,赶紧找去吧,晚了可就没了。

  众人一哄而散。

  孟长贵此时又到了肖里正家,手里拎着二斤粟米。

  “里正叔,忙着?”

  肖里正见是孟长贵来了,笑着将人迎了进去,问道:“家里如何了?”

  孟长贵把粟米放到了桌上,笑着道:“我就是为这个来麻烦里正叔的。”

  随即便把家里的情况说了说,想麻烦里正帮他找几个熟手把家里房子院子拾掇一下,那个炕他以前也没见过,不知道怎么是好怎么是坏,也不知道怎么烧,也得有人帮忙看看,顺便教教。

  当然,找人不白找,至于是给钱还是怎样,请里正帮忙拿个主意,他们初来乍到的,也不懂这边的规矩。

  里正立马就应下了这事。

  也给出了主意,要是家里有粮食,不拘什么粮,一天管一顿饭,最多两天,保管给他把院子拾掇出来,烟道烟囱都给疏通好。

  “那可太好了,叔,瓦片要在哪买?贵不贵?下雨瓦片碎了不少。”

  孟长贵又问道。

  要是太贵就先不买了。

  “要不这样,反正你家的红契也还没换,咱今天就进城去把红契换了,顺道买瓦片,钱不够叔可以先帮你垫着。”

  肖里正大包大揽。

  买点瓦片对于他来说就是点小钱,肖里正相信一下能拿出三十多两银子的孟猎户很快就能还上。

  他还能顺便赚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孟长贵也没过多犹豫便应下了,道了谢便跟着肖里正的马车进了城。

  这边,柳氏带着三个孩子收拾屋子,奈何家里几乎没有任何能用的工具,能收拾的实在有限。

  刚来这边也不知道情况,不好去别人家借,她干脆背着背篓拿着柴刀带着三个孩子往山脚去。

  去弄点柴回来晒着,去捡点能用的枝啊蔓的,捆捆充当一下笤帚之类的。

  顺便看看这边都有些什么野菜、草药,看有没有她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