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营的冬日,是在一种外松内紧的忙碌中度过的。
山寨如同一个缓慢苏醒的巨兽,默默消化着新吸纳的人口和资源,磨砺着爪牙。
操练声、打铁声、妇孺劳作声交织,虽处贫瘠山野,却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气。
陈策的身体在阿丑的精心调理和相对安稳的环境下,终于彻底康复。
他并未沉溺于安逸,反而更加忙碌。
白日里,他或是与石破天、赵铁鹰推演沙盘,细化云起营周边各股势力的情报;或是亲自督导一支新组建的、由机灵少年组成的“察事营”,教授他们侦察、绘图、密码传递等技巧;夜晚,则常在油灯下研读那本已烂熟于心的《三十六计》,并结合各方送来的情报,在地图上写写画画,常常至深夜。
阿丑依旧负责医营,但她的“辖区”扩大了。
她开始有计划地培训几个聪慧的女子辨识草药和处理常见伤病,甚至尝试编写一本图文并茂的《山野应急医方》。
有时,她会端着一碗精心熬制的滋补汤药,默默放在陈策屋外的石台上,然后快步离开。
陈策发现后,通常会端起来喝完,有时则会对着空碗微微出神片刻。
这一日,朔风凛冽,天色阴沉。
阿丑带着人给陈策糊严了窗户缝隙,还铺了兽皮。
吴文远带着最新汇总的情报,快步走入陈策温暖了许多的石屋。
“军师,南北消息都传来了。”吴文远的神色带着一丝兴奋,也有一丝凝重。
“北边,冯胜那边动静不小!”他首先说道,“自上次‘送粮’事件后,冯胜虽未公然扯旗造反,但与高拱朝廷已形同陌路。
他不仅拒绝了高拱后续派来的所有督粮官和指令,还以‘防狄’为名,将边境几个关键城镇的行政权都收归军中,税收粮草也自行截留。
高拱几次下旨申饬,他都置之不理,据说京城去的天使连军营都没进去。”
“更妙的是,”吴文远压低声音,“冯胜麾下几支精锐,开始以‘剿匪’、‘清乡’为名,频繁调动,实际是在清洗军中可能忠于高拱的将领和地方上高拱安插的官吏!咱们上次‘送’去的那些粮草和‘靖安司’的腰牌,可是把他最后一点顾忌都打没了!北边现在,基本是冯胜说了算,他对高拱,只剩下一层窗户纸没捅破了!”
陈策静静听着,脸上并无意外之色。
这本就是他“假道伐虢”之计所欲达到的效果。
冯胜这把锋利的刀,已经架在了高拱的脖子上,只是尚未挥出。
“南边呢?蜀王和高拱的战事如何?”陈策更关心京畿主战场。
吴文远脸上的兴奋稍敛,叹了口气:“胶着惨烈!蜀王东征大军与高拱主力在京畿外围的‘滏水’一线反复拉锯,大小数十战,互有胜负,但谁都无法取得决定性突破。蜀军虽勇,但高拱凭借京畿坚固城防和兵力优势,死守不退。双方伤亡都极为惨重,尸骸堆积如山,滏水都被染红了数次。”
“而且,”吴文远语气沉重起来,“高拱似乎被逼急了,手段越发酷烈。他不仅在军中任用酷吏,对战败退缩的将领动辄处斩全家,还强征京畿百姓入伍,补充兵员,致使田园荒芜,怨声载道。更令人发指的是,他竟以‘通敌’为名,清洗朝中疑似与蜀王或江南有牵连的官员,抄家所得尽充军资……京城如今,已是人间地狱一般。”
陈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高拱的疯狂反扑在他的预料之中,但这种两败俱伤、消耗国力的僵局,却并非他乐见。
他要的是打破平衡,而非让双方流干最后一滴血,最终让北狄或是其他势力渔翁得利。
“江南方面有何动向?”陈策又问。
“江南的物资仍在通过秘密渠道支援蜀王,但似乎……不如之前积极了。”吴文远道,“据我们在江南的人回报,杨阁老等士绅领袖,见战事胶着,死伤惨重,而蜀王许诺的‘裂土封赏’迟迟未见,态度已有所游移。加之今年江南赋税奇重(高拱和蜀王都在拼命搜刮),民间颇有怨言。恐怕……他们是起了观望之心,甚至想待价而沽。”
石破天在一旁听了,忍不住骂道:“这帮墙头草!就知道见风使舵!”
陈策却摇了摇头:“非是墙头草,乃是人性使然。投资自然要求回报,见回报无期,风险巨大,自然收缩。江南士绅,非为义战,实为利往。”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地图前,目光缓缓扫过代表蜀王、高拱、冯胜、江南以及自己“云起营”的标记。
各方势力犬牙交错,互相牵制,形成了一种危险的平衡。
“僵局必须打破。”陈策的声音冷静而坚定,“但不能再由我们直接出手。云起营羽翼未丰,不宜过早暴露在聚光灯下。我们需要借力打力,推动别人去打破这个平衡。”
他的手指先点在高拱和蜀王的主战场:“此处,尸山血海,仇恨已深,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差一颗火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后,他的手指移向江南:“此处,利字当头,摇摆不定,如同一杆可左右倾斜的秤。”
最后,他的手指重重落在代表冯胜的北方区域:“而此处,利刃在手,怨气盈天,只差一个名分和……足够的推力。”
石破天和吴文远都屏息看着陈策,等待他的决断。
陈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
“高拱与蜀王,是为死敌,是为‘近’(地理和矛盾上)。冯胜与江南,与高拱皆有利害冲突,但距我等亦‘远’。当此之时,宜‘远交近攻’。”
“远交?”吴文远若有所悟。
“近攻?”石破天瞪大眼睛,“军师,咱们要打谁?”
陈策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运筹帷幄的自信:“非是我等亲自去攻。而是要让‘近’者(高拱与蜀王)攻得更狠,让‘远’者(冯胜与江南)不得不动,最终为我所用。”
他看向吴文远:“文远,你立刻着手办两件事。”
“第一,以‘北地忠义之士’或‘江南忧国商人’等不同口吻,秘密联络冯胜麾下有动摇之心的将领,不必劝其立刻造反,只需不断向其透露高拱如何欲除之而后快、以及蜀王或‘江南’愿支持其‘自立’的‘意愿’,并可‘象征性’地再提供一小批军需,示之以利,诱之以援,坚定其与高拱决裂之心!”
“第二,设法让江南的杨阁老等人‘意外’获知,蜀王久战不下,损失惨重,已生退意,甚至可能暗中与高拱谈判……同时,也要让他们‘听说’,高拱因江南资助蜀王,已怀恨在心,一旦击退蜀王,下一步便要彻底清算江南!另外,再让他们‘风闻’,北方的冯胜将军,对江南财富亦是‘颇为向往’。”
吴文远眼睛越来越亮,已然明白了陈策的计策:“军师高明!此乃驱虎吞狼,又迫其寻援之计!如此一来,冯胜被不断怂恿和‘支持’,造反只是时间问题!而江南士绅被多方威胁利诱,为自保,只能更加死心塌地支持蜀王,甚至可能催促蜀王尽快决战,或转而支持冯胜?无论哪种,都能加速打破僵局!”
“正是。”陈策点头,“远交冯胜——间接煽动,近攻——促使高拱与蜀王死斗。同时,让江南与蜀王、冯胜互相牵制又互相需要。将这潭水彻底搅浑,逼得各方都不得不动起来!”
“那咱们呢?”石破天问。
“我们?”陈策目光扫过地图上云起营的位置,语气沉稳,“我们继续蛰伏,积蓄力量,静观其变。同时,派出精干小队,渗透京畿战场,不必参与大战,只负责搜集情报,必要时……点起那颗引爆火药桶的火星。”
他望向窗外阴沉的天色,山风呼啸,仿佛带着远方的喊杀与哀嚎。
“棋局已至中盘,该让棋子们,自己动起来了。”
远交近攻,隔岸观火。
真正的执棋者,往往隐藏在风暴之外。
山寨如同一个缓慢苏醒的巨兽,默默消化着新吸纳的人口和资源,磨砺着爪牙。
操练声、打铁声、妇孺劳作声交织,虽处贫瘠山野,却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气。
陈策的身体在阿丑的精心调理和相对安稳的环境下,终于彻底康复。
他并未沉溺于安逸,反而更加忙碌。
白日里,他或是与石破天、赵铁鹰推演沙盘,细化云起营周边各股势力的情报;或是亲自督导一支新组建的、由机灵少年组成的“察事营”,教授他们侦察、绘图、密码传递等技巧;夜晚,则常在油灯下研读那本已烂熟于心的《三十六计》,并结合各方送来的情报,在地图上写写画画,常常至深夜。
阿丑依旧负责医营,但她的“辖区”扩大了。
她开始有计划地培训几个聪慧的女子辨识草药和处理常见伤病,甚至尝试编写一本图文并茂的《山野应急医方》。
有时,她会端着一碗精心熬制的滋补汤药,默默放在陈策屋外的石台上,然后快步离开。
陈策发现后,通常会端起来喝完,有时则会对着空碗微微出神片刻。
这一日,朔风凛冽,天色阴沉。
阿丑带着人给陈策糊严了窗户缝隙,还铺了兽皮。
吴文远带着最新汇总的情报,快步走入陈策温暖了许多的石屋。
“军师,南北消息都传来了。”吴文远的神色带着一丝兴奋,也有一丝凝重。
“北边,冯胜那边动静不小!”他首先说道,“自上次‘送粮’事件后,冯胜虽未公然扯旗造反,但与高拱朝廷已形同陌路。
他不仅拒绝了高拱后续派来的所有督粮官和指令,还以‘防狄’为名,将边境几个关键城镇的行政权都收归军中,税收粮草也自行截留。
高拱几次下旨申饬,他都置之不理,据说京城去的天使连军营都没进去。”
“更妙的是,”吴文远压低声音,“冯胜麾下几支精锐,开始以‘剿匪’、‘清乡’为名,频繁调动,实际是在清洗军中可能忠于高拱的将领和地方上高拱安插的官吏!咱们上次‘送’去的那些粮草和‘靖安司’的腰牌,可是把他最后一点顾忌都打没了!北边现在,基本是冯胜说了算,他对高拱,只剩下一层窗户纸没捅破了!”
陈策静静听着,脸上并无意外之色。
这本就是他“假道伐虢”之计所欲达到的效果。
冯胜这把锋利的刀,已经架在了高拱的脖子上,只是尚未挥出。
“南边呢?蜀王和高拱的战事如何?”陈策更关心京畿主战场。
吴文远脸上的兴奋稍敛,叹了口气:“胶着惨烈!蜀王东征大军与高拱主力在京畿外围的‘滏水’一线反复拉锯,大小数十战,互有胜负,但谁都无法取得决定性突破。蜀军虽勇,但高拱凭借京畿坚固城防和兵力优势,死守不退。双方伤亡都极为惨重,尸骸堆积如山,滏水都被染红了数次。”
“而且,”吴文远语气沉重起来,“高拱似乎被逼急了,手段越发酷烈。他不仅在军中任用酷吏,对战败退缩的将领动辄处斩全家,还强征京畿百姓入伍,补充兵员,致使田园荒芜,怨声载道。更令人发指的是,他竟以‘通敌’为名,清洗朝中疑似与蜀王或江南有牵连的官员,抄家所得尽充军资……京城如今,已是人间地狱一般。”
陈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高拱的疯狂反扑在他的预料之中,但这种两败俱伤、消耗国力的僵局,却并非他乐见。
他要的是打破平衡,而非让双方流干最后一滴血,最终让北狄或是其他势力渔翁得利。
“江南方面有何动向?”陈策又问。
“江南的物资仍在通过秘密渠道支援蜀王,但似乎……不如之前积极了。”吴文远道,“据我们在江南的人回报,杨阁老等士绅领袖,见战事胶着,死伤惨重,而蜀王许诺的‘裂土封赏’迟迟未见,态度已有所游移。加之今年江南赋税奇重(高拱和蜀王都在拼命搜刮),民间颇有怨言。恐怕……他们是起了观望之心,甚至想待价而沽。”
石破天在一旁听了,忍不住骂道:“这帮墙头草!就知道见风使舵!”
陈策却摇了摇头:“非是墙头草,乃是人性使然。投资自然要求回报,见回报无期,风险巨大,自然收缩。江南士绅,非为义战,实为利往。”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地图前,目光缓缓扫过代表蜀王、高拱、冯胜、江南以及自己“云起营”的标记。
各方势力犬牙交错,互相牵制,形成了一种危险的平衡。
“僵局必须打破。”陈策的声音冷静而坚定,“但不能再由我们直接出手。云起营羽翼未丰,不宜过早暴露在聚光灯下。我们需要借力打力,推动别人去打破这个平衡。”
他的手指先点在高拱和蜀王的主战场:“此处,尸山血海,仇恨已深,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差一颗火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后,他的手指移向江南:“此处,利字当头,摇摆不定,如同一杆可左右倾斜的秤。”
最后,他的手指重重落在代表冯胜的北方区域:“而此处,利刃在手,怨气盈天,只差一个名分和……足够的推力。”
石破天和吴文远都屏息看着陈策,等待他的决断。
陈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
“高拱与蜀王,是为死敌,是为‘近’(地理和矛盾上)。冯胜与江南,与高拱皆有利害冲突,但距我等亦‘远’。当此之时,宜‘远交近攻’。”
“远交?”吴文远若有所悟。
“近攻?”石破天瞪大眼睛,“军师,咱们要打谁?”
陈策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运筹帷幄的自信:“非是我等亲自去攻。而是要让‘近’者(高拱与蜀王)攻得更狠,让‘远’者(冯胜与江南)不得不动,最终为我所用。”
他看向吴文远:“文远,你立刻着手办两件事。”
“第一,以‘北地忠义之士’或‘江南忧国商人’等不同口吻,秘密联络冯胜麾下有动摇之心的将领,不必劝其立刻造反,只需不断向其透露高拱如何欲除之而后快、以及蜀王或‘江南’愿支持其‘自立’的‘意愿’,并可‘象征性’地再提供一小批军需,示之以利,诱之以援,坚定其与高拱决裂之心!”
“第二,设法让江南的杨阁老等人‘意外’获知,蜀王久战不下,损失惨重,已生退意,甚至可能暗中与高拱谈判……同时,也要让他们‘听说’,高拱因江南资助蜀王,已怀恨在心,一旦击退蜀王,下一步便要彻底清算江南!另外,再让他们‘风闻’,北方的冯胜将军,对江南财富亦是‘颇为向往’。”
吴文远眼睛越来越亮,已然明白了陈策的计策:“军师高明!此乃驱虎吞狼,又迫其寻援之计!如此一来,冯胜被不断怂恿和‘支持’,造反只是时间问题!而江南士绅被多方威胁利诱,为自保,只能更加死心塌地支持蜀王,甚至可能催促蜀王尽快决战,或转而支持冯胜?无论哪种,都能加速打破僵局!”
“正是。”陈策点头,“远交冯胜——间接煽动,近攻——促使高拱与蜀王死斗。同时,让江南与蜀王、冯胜互相牵制又互相需要。将这潭水彻底搅浑,逼得各方都不得不动起来!”
“那咱们呢?”石破天问。
“我们?”陈策目光扫过地图上云起营的位置,语气沉稳,“我们继续蛰伏,积蓄力量,静观其变。同时,派出精干小队,渗透京畿战场,不必参与大战,只负责搜集情报,必要时……点起那颗引爆火药桶的火星。”
他望向窗外阴沉的天色,山风呼啸,仿佛带着远方的喊杀与哀嚎。
“棋局已至中盘,该让棋子们,自己动起来了。”
远交近攻,隔岸观火。
真正的执棋者,往往隐藏在风暴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