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李代桃僵-《谋天录》

  吴文远的动作很快。

  数条无形的丝线,带着精心编织的谎言与半真半假的消息,从太行山深处的云起营悄然射出,精准地缠向北方边镇与南方繁华之地。

  北方,定远侯冯胜的中军大帐内,气氛日益凝重。

  几名心腹将领屏退左右,围在炭火盆旁,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焦虑而愤怒的脸。

  “侯爷!高拱老贼欺人太甚!”一名络腮胡将领低吼道,“最新的军令,竟要我们分兵去‘协防’他崔呈秀小舅子把持的河西镇!那是防备西边羌人的地方,跟我们抗狄有屁关系!分明是想进一步削弱咱们的实力!”

  另一名儒将模样的参军叹了口气:“粮饷已断三月,将士们腹中无食,衣不蔽体,如何能战?昨日又有十几个士卒冻饿而死……再这样下去,不用狄人来攻,咱们自己就先垮了!”

  “还有那‘忠义之士’送来的消息……”一个声音压得更低,“高拱已密令其‘靖安司’,待开春后便要以‘剿匪不力、纵敌入境’的罪名,拿侯爷您开刀!据说替换您的人都选好了!”

  冯胜坐在主位,一言不发,布满皱纹的脸上如同覆盖着一层寒霜。

  他手中摩挲着那几块染血的“靖安司”腰牌,眼神深处是滔天的怒火和深深的疲惫。

  忠君报国了一辈子,到头来,君非君,国将不国,自己还要落得个鸟尽弓藏的下场?

  “侯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络腮胡将领噗通一声跪下,“弟兄们跟着您,不是为了给那国贼卖命,更不是等着饿死冻死!咱们反了吧!就算为了这数万跟着您出生入死的弟兄,为了北地数百万百姓!”

  帐内众将纷纷跪倒:“请侯爷决断!”

  冯胜缓缓闭上眼,良久,猛地睁开,眼中再无犹豫,只有决绝的寒光:“传令下去,各营戒备。以‘冬季演武’为名,秘密控制所有通往京城的要道和信使。另外……派人去接触一下那个‘忠义之士’,本侯……想和他们‘谈一谈’。”

  北方的利刃,终于要出鞘了。

  而推动这一切的,正是陈策“远交”策略下,那源源不断送来的“情报”和“支持”。

  与此同时,江南,苏州拙政园。

  杨阁老等几位士绅领袖再次秘密聚会,气氛却与上次截然不同,充满了恐慌和愤怒。

  “消息确凿吗?蜀王……蜀王他真的在私下与高拱接触?”一个富商声音发颤。

  “千真万确!”另一人拍着桌子,“我在京城的眼线冒死传回消息,双方使者已在滏水前线秘密会晤了两次!虽然还没结果,但……但蜀王久战不下,损失太大,怕是动了议和的心思!”

  “议和?那我们怎么办?”有人慌了神,“我们资助了蜀王那么多钱粮,高拱岂能放过我们?”

  “还不止呢!”杨阁老脸色铁青,将另一封密信拍在桌上,“这是北边刚传来的风声!说那冯胜,因为缺粮,已经纵兵抢掠商队,还放话出来,说江南富得流油,却不肯支援边军抗狄,等他了结了北边事,便要‘南下就食’!”

  “冯胜也要来抢?!”众人彻底炸了锅。前有高拱清算的威胁,中有蜀王可能背叛的担忧,后有不按常理出牌的边军虎视眈眈!

  江南一下子成了四面楚歌的绝地!

  “高拱狠毒!蜀王无义!冯胜跋扈!这……这天下还有我等的活路吗?”有人几乎要哭出来。

  杨阁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慌什么!天无绝人之路!为今之计,蜀王已不可全信,但也不能完全放弃!我们必须加大筹码,逼他尽快与高拱决战,绝不能让其议和成功!”

  “如何逼?”

  “立刻再筹措一批钱粮,不,是加倍筹措!但这次,不要直接送去蜀王大营。”杨阁老眼中闪过老谋深算的光芒,“派人送去滏水前线,犒劳蜀军将士!要大张旗鼓地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江南全力支持蜀王!同时,散出消息,就说……就说高拱已秘密承诺,若蜀王退兵,便将江南赋税之地尽数划归蜀王管辖!”

  “妙啊!”众人恍然大悟。

  这是阳谋!

  大张旗鼓地犒军,既是给蜀王压力(拿了这么多好处还敢议和?),也是断他后路(让高拱知道江南和蜀王绑定之深)。

  而那个假消息,更是毒辣,直接离间蜀王和高拱本就脆弱的谈判基础——高拱怎么可能把命根子一样的江南送给蜀王?

  江南这杆秤,在陈策“近攻”策略的巧妙拨动下,不仅没有倒向别处,反而更加死死地压在了蜀王这一边,甚至逼得蜀王不得不尽快寻求决战!

  南北两端的局势,在云起营无形之手的推动下,骤然加速!

  而此时的云起营,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来人是一名穿着普通商贾服饰、风尘仆仆的中年人,自称姓李,是江南某商号的管事,言称有笔大生意要与山寨头领面谈。

  被蒙着眼带上山后,他见到陈策,示意屏退左右,只留下吴文远和赵铁鹰,竟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压低声音道:“可是陈策陈先生当面?小人奉我家主人之命,特来献上‘李代桃僵’之计,助先生成就大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策目光微凝:“你家主人是谁?”

  那李管事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家主人……姓周,名正清!”

  吴文远和赵铁鹰浑身剧震!

  周正清?!周大人?!

  青州殉国的知府大人?!

  陈策瞳孔也是微微一缩,但瞬间恢复平静:“周大人已殉国,何来主人一说?”

  李管事从怀中贴身内衣里,取出一块半枚玉佩,双手奉上:“主人当年城破之时,并未殉国,而是被心腹死士拼死救出,但伤势过重,昏迷不醒。我等将其藏于民间,隐姓埋名,辗转各地求医,直至近日,主人方苏醒些许,得知先生事迹,特命小人前来!此玉佩乃信物,另一半月前已由另一路信使送往北地冯胜将军处!”

  陈策接过那半枚玉佩,只见玉质温润,雕刻精细,断口处痕迹陈旧,不似作伪。

  他心中念头飞转,周正清若真的未死……这盘棋,可就又多了一个巨大的变数!

  其号召力,尤其在青州旧部和北方边军中,非同小可!

  “周大人有何计策?”陈策不动声色地问。

  李管事道:“主人说,高拱与蜀王决战在即,无论谁胜谁负,天下必元气大伤。先生虽据太行,然根基尚浅,若想在这乱世中真正立足,乃至问鼎天下,需有‘大义’名分和强援。主人愿以残躯,行‘李代桃僵’之计!”

  “如何代?如何僵?”

  “主人欲公开现身,联络旧部,高举义旗,讨伐国贼高拱!以此吸引高拱和天下人的目光!而先生您,则可趁此良机,或联合冯胜,或经略中原,暗中发展,积蓄实力!待主人与高拱拼得两败俱伤之际,先生再以雷霆之势出手,收拾山河!届时,主人愿奉先生为主,共襄盛举!”

  帐内一片死寂。

  吴文远和赵铁鹰都激动地看向陈策。

  周大人未死,还要主动站出来吸引火力,为军师创造机会!

  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然而,陈策的眉头却微微皱起。

  这计策听起来美好,但……太过理想化了。

  周正清重伤初愈,仓促起事,能有多大号召力?能支撑多久?

  这更像是一场悲壮的牺牲,而非稳操胜券的谋略。

  而且,“奉先生为主”这话,是真心,还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

  周大人以及其旧部,真的会甘心听从自己这个曾经的军师号令吗?

  更重要的是,此举会将云起营彻底暴露在周正清这面大旗之下,失去暗中发展的灵活性。

  万一事败,便是万劫不复。

  这“李代桃僵”,究竟是周正清的慷慨悲歌,还是……另有人在背后操纵,想将自己和云起营也拖入明处的漩涡?